工程专业术语,是指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及时间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程序或者任务。是衡量工程进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当月序时进度为:月份除以12 如:8月份序时进度为:8除以12等于0.6666666。

超序时进度计算:当月实际完成进度减序时进度。

如:计划全成完成14亿,8月份实际完成21、49亿。

超序时进度为:21、49除以14的商乘以百分之100减去8除以12的商乘以百分之100等于百分之86、83。

什么是序时进度?

工程专业术语,是指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及时间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程序或者任务。是衡量工程进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当月序时进度为:月份/12 如:8月份序时进度为:8/12=0.6666666

超序时进度计算:当月实际完成进度减序时进度

如:计划全成完成14亿,8月份实际完成21.49亿。

超序时进度为:(21.49/14)*100%-(8/12)*100%=86.83%

扩展资料:

序时是时间顺序的概念,即按时间顺序记录业务的发生情况,如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都要求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帐,要日清月结。

工程形象进度是按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文字或实物工程量的百分数,简明扼要地表明施工工程在一定时点上 (通常是期末) 达到的形象部位和总进度。

例如,用“浇制钢筋混凝土柱基础完”、“基础回填土完80%”和“预制钢筋混凝梁、柱完70%”表示框架结构厂房工程的形象进度,表明该厂房正处在基础工程施工的后期和钢筋混凝土梁、柱预制阶段,预制梁、柱尚未开始吊装且有30%尚未预制。

建筑安装工程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地点固定性的特点,必须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逐个单独设计,并在将来使用的场所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一个一个工程单独地进行施工。但各类建筑安装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同的。

因此,在一定的施工技术条件下,用工程主要部位的完成情况就能概括地表明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序时进度

序时进度的意思

序时进度是指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及时间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程序或者任务。

施工进度计划的种类和施工组织设计相适应,分为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包括建设项目(企业、住宅区等)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阶段的进度计划。

按生产工艺和建设要求,确定投产建筑群的主要和辅助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施工顺序、相互衔接和开竣工时间,以及施工准备工程的顺序和工期。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总进度计划有关项目施工进度的具体化,一般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还考虑了专业和安装工程的施工时间。

扩展资料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从实际出发,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做到好中求快,提高竣工率;讲求综合经济效果。

这样既保证了各施工队组工作的连续性,又使后一道工序能提前插入施工,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争取了时间,缩短了工期,使施工能快速而稳定地进行。利用网络计划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则可将整个施工进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出各项工作的工艺联系和组织联系,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有用的管理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序时进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进度计划

财政支出序时进度是什么意思

财政支出序时进度的意思是工程专业术语,是指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及时间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程序或者任务。是衡量工程进度的综合指标之一。当月序时进度为:月份/12 如:8月份序时进度为:8/12=0.6666666。超序时进度计算:当月实际完成进度减序时进度。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形成实物工作量是检验投资进度的关键,当前我国一直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放缓,主要是注重效果,满足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有效避免了债券资金闲置。“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要提高财政政策效能,需要及时将财政资金转化为投资。今年夏天的洪灾和疫情的局地出现,可能对消费和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投资作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而需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并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办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利用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新增债券资金投入到政府投资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形成公共基础设施,以提供高效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增长。“用实物工作量把控政府投资进度,有利于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效力。下一步将更加注重财政投资的提质增效,既要保证财政政策对经济释放明确引导和持续推进信号,还要积极减轻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放大的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和加固,压实政府投资质量,避免预算内投资盲目上马和债券资金闲置浪费加重财政负担。”张依群说。

为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财政部优化了财政资源配置,保障了重点领域支出。从财政支出看,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5.01万亿元,增长1.8%。截至6月底,已经形成支出12.17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林水支出9369亿元,交通运输支出5673亿元。从地方债投向看,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一半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从财政直达资金看,今年建立常态化直达机制,资金总量达到2.8万亿元,并加快落到资金使用单位,截至6月底,各地区形成支出1.635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63.1%,形成了一批实物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