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是教徒对自己的称呼,由于从波斯传入,信奉的神灵都是波斯神灵,所以被中原武林称为魔教”,也就是明教。当时进攻光明顶的六大门派估计是因为带着一点排外和报仇心理,金毛狮王和少林素有嫌隙,少林在中原武林又居于领导地位,所以才这么做的,这六大门派分别是: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这六大派为主力, 还有巨鲸帮,海沙派、神拳门、丐帮、三门帮、巫山帮、五凤刀、断魂枪等帮派在六大派退后,攻上光明顶,迫使明教退入地道。

六大门派为何围攻光明顶

在《倚天屠龙记》光明顶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口号就是:铲除魔教,匡扶正道。

《倚天屠龙记》中六个所谓名门正派,即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昆仑派、崆峒派、华山派,六大派围攻明教光明顶,口号就是铲除魔教,匡扶正道。

这其实是成昆一手策划的,名义上是效力于朝廷,实际是成昆野心不仅是挑起武林纷争,自己成为武林至尊,而是他想利用汝阳王的势力,来排除江湖之中的异己,培养自己的势力,直至问鼎天下。

围剿光明顶原因:

由于明教的行事诡异神秘,为名门正派所不齿,被贬称为魔教。正派人士视明教中人如妖魔鬼怪,势不两立。

而且明教与各派均结下深仇,如明金毛狮王谢逊掌毙少林空见神僧,明教旁支天鹰教教主之女累得武当五侠张翠山身死名裂,光明左使杨逍气死峨眉派孤鸿子、害纪晓芙于绝地,谢逊还盗走崆峒派七伤拳谱。

又传说明教暗杀了华山派掌门人白垣等等,再加之混元霹雳手成昆的挑拨,于是六大门派决定远征西域,合力围剿明教总舵所在地昆仑山光明顶。

金庸描写的明教抗元,为何里面它会被六大门派围攻?

与现实世界不同,武侠的世界中总是会用一种类似“非黑即白”的是非对错观将那些江湖中人划分为黑白两道,简单点说就是坏人通常都是十恶不赦的,他们被正道人士惩戒就是众望所归,而好人通常都是一尘不染的,即便是再艰难的抉择,他们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挺身而出,必要时还得牺牲自己,这种脸谱化的人设固然能够制造更多的冲突,引发剧情的一些爆点,但看多了之后难免会让人有审美疲劳之感。

即便是在金庸的作品中也不乏此类设定,比如《笑傲江湖》中的武林门派立场划分就十分鲜明,五岳剑派和少林、武当就是正派,而日月神教则被定为为邪派,所以曲洋和刘正风成为知音是世人所无法理解的,不过金庸的故事相较其他武侠作品也的确是有一种高级感,比如书中正派的岳不群、左冷禅就十分卑鄙,反倒是向问天、任我行有几分快意恩仇的洒脱,所以金庸笔下的角色是正是邪还得由读者自己品味。

不过对于某个门派来说,定位通常都是很难变化的,比如前文提到的日月神教,此派中的确是没什么好人,即便向问天行事磊落也不能改变这一点,《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是否也是如此呢?

一、明教与六大门派的矛盾

明教到底算是正派还是邪派?这个门派在金庸作品中正式登场应该是在《倚天屠龙记》中,而书中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是中原群雄与元军的矛盾,二是六大门派与明教的矛盾,而在这部作品中,很明显明教是被定为为邪派了。

书中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役算是故事中期的一个小高潮部分了,主角张无忌也正是在此一役为明教力挽狂澜,继而成为明教教主,名号也威震武林,这一事件是让明教与六大门派的矛盾化解了不少。

不过让人纳闷的应该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事压根就不应该发生,因为前文提到了书中的两大矛盾,国恨家仇一定是高于武林纷争的,如果连国都不在的,这些武林中人又如何站得稳脚跟?而很明显,明教势力也是反抗元蒙古人的,他们与六大门派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奇怪了,痛恨外敌的张三丰怎么没凭借自己的武林威望拦住六大门派呢?着实说不过去。

二、明教到底是正是邪?

其实不仅仅是《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与明教的矛盾显得不合时宜,金庸笔下另一部作品中其他门派对于明教的态度更是让人不解。

在《射雕英雄传》中,当周伯通提到黄裳创作《九阴真经》的故事时就提到了明教,当时作为北宋官员的黄裳是奉皇帝之命前去征讨明教,照理说既然明教是个邪派,武林中的其他门派对于朝廷的做法必然是支持的,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发展。

原著道:“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股脑儿地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

简言之就是黄裳杀了明教的人,结果其他门派的人跑去帮明教的人报仇,将黄裳一家人杀光,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其他门派还与明教同气连枝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和明教的矛盾根本不应该发生才是,难道真就是因为谢逊的事而破坏了明教和其他门派的关系?那也应该是找谢逊麻烦而不是找明教啊?其实仔细品一品金庸的设定就知道《倚天屠龙记》中明教被围攻是合理的。

三、明教的目的

明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推翻统治王朝,继而取而代之,《射雕英雄传》中他们是因为反宋才被黄裳征讨,而到了《倚天屠龙记》中他们反元也并非为了中原群雄,纯粹也只是为了一己私利,《水浒传》中的方腊也一度是明教教主,他也是想要自己当皇帝,所以《倚天屠龙记》中即便明教反元,中原群雄也同样有理由围攻它,因为他们反元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何况书中最终夺得天下的朱元璋也被设定为明教中人,也证明了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其他正道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明教则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六大门派围攻之并非只是武林纷争。

明教高手如云为什么还会遭到其他门派的围剿呢?

在《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之所以敢围攻光明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教人心不齐,二是有成昆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明教人心不齐

根据《倚天屠龙记》里的剧情,可以发现明教人心不齐是六大门派敢围攻光明顶的底气。这是因为在前任教主阳顶天死后,明教各大高手之间也逐渐产生嫌隙,从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如同铁板一块,从而导致明教各大高手离开光明顶,例如范遥成为了苦头陀,紫衫龙王成为了金花婆婆,谢逊流落荒岛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明顶上有数的高手其实很少,并且散落在各地的高手也很难赶回光明顶进行支援,因此在六大门派高手尽出的情况下,六大门派实际上更占据优势,这也导致六大门派敢攻上光明顶,意图将明教一举覆灭。

二、成昆在背后推波助澜

虽然说明教在前任教主阳顶天死后在实力上已经大不如前,但毕竟底蕴还在,因而若不是成昆在背后推波助澜,六大门派也不会下定决心围攻光明顶。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成昆将很多脏水都泼到了明教身上,让明教成为了六大门派憎恨的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成昆的串联,六大门派也很难联合起来去围攻光明顶。由此可见,成昆的推波助澜让六大门派都有了讨伐明教的理由,也让六大门派形成了足以抗衡明教的联盟,在这样的情况下,六大门派自然敢去围攻光明顶。

总的来说,虽然说明教高手众多,但由于人心不齐的关系,明教的实力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再加上成昆在背后串联六大门派形成讨伐联盟,最终使得六大门派下定决心攻打光明顶。

金庸笔下围攻明教的六大门派,这么做是哪些原因呢?

似乎在武侠的故事中,那些江湖中的门派总是会被刻意分成正派和邪派,即便是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也存在这样的设定,这并不能用“俗套”来形容,毕竟正邪不两立的剧情是武侠故事永恒的主题,若是没了这些纷争,故事也就难以展开,但金庸老先生做得最出色的一点就在于他笔下的种种门派即便是在预先设定了正邪立场也能够给足人惊喜之感。

比如在《笑傲江湖》一书中那自诩正派的五岳剑派中渣滓何其多?岳不群、左冷禅皆是无耻小人,反观被定义为邪派的日月神教中却是出现了向问天这种顶天立地的汉子,甚至那曲洋也不过就是个热爱音乐之人,金庸此举些许只是想打破人们对“门派立场”的成见。

而在金庸笔下的另一部作品《倚天屠龙记》中,他是将正邪门派之争描述到了极致,几乎整本书都在讲述正道的六大门派与邪道的明教之间的对抗,书中也出现了“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桥段,也正因为这一事件,咱们的主角张无忌能够得以崭露头角,瞬间成为武林中炙手可热的新星,但抛开剧情需要这一点来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从表面来看,六大门派是正派,明教是邪派,这场交锋自然就是正与邪的碰撞了,再加上金毛狮王谢逊在被师父成昆杀了家人后狂性大发做了不少恶事,以七伤拳杀死了少林空见大师,早年教主阳顶天也弄瞎了渡厄大师的一个眼睛,所以他们与少林是有矛盾的;对于武当派来说,当年俞岱岩被捏碎全身骨节也与天鹰教有关;对于峨眉派来说,殷梨亭的未婚妻被杨逍抢走。

殷素素作为“妖女”又“拐走”了张真人的徒弟张翠山,也算是有些矛盾;对于华山派来说,那完全是被鲜于通嫁祸的罪名是他自己害死白垣;崆峒派则是被谢逊盗走了《七伤拳谱》;最后的昆仑派则是因为掌门白鹿子辈明教中人杀死。综上所述,六大门派的确是有理由对付明教,但至于围攻吗?

中土明教总坛位于光明顶,也就是说只有昆仑一派与他们的位置比较近,其他门派要来攻打明教其实已经算得上是跋山涉水了,比如华山、少林这些门派,来一趟光明顶只怕是要几年?他们真的有必要为了一些私人的仇怨而纠集其他门派来攻打明教?就不怕被别的门派趁势偷了老巢?

其实只是因为书中提到的这些矛盾的话是远远达不到需要围攻光明顶的程度的,甚至当时最主要的矛盾也并非江湖纷争,而是与朝廷的对抗,不过很明显,六大门派和明教都是站在朝廷的对立面,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此时根本没理由乱斗,之所以他们兴师动众来围攻明教,其实还与另一件事有关,即是明教破坏了江湖规矩,只不过这个原因却是由上百年前的一位高人无意间道出,那人便是周伯通。

在《射雕英雄传》的第十六回中是着重介绍了那《九阴真经》的来历,继而引出了黄裳这一角色,提到他与江湖门派之间的恩怨,原著如此描述:“周伯通道:‘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教门……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

他们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么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

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股脑儿地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这段文字中“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这两句话尤为关键,也就是说明教人员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甚至就连法王、使者级别的人物都与别的门派有关。

说白了,明教吸引了太多别的门派的人士前来投奔,也许在黄裳攻打明教之时这种情况还不多见,只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别派人士被明教拉走,这显然就不符合江湖规矩了,明教的壮大对别派产生了威胁,这才是六大门派不得已围攻光明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