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

洛阳的古称是什么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扩展资料: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

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黄河为北部界河,过境长97千米;洛河过境长200千米;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南境伏牛山区,在偃师汇入洛河,过境长175.3千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在古代叫什么?

洛阳在古时候有记载的,曾经叫过豫州、西亳、洛邑、神都等名字。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 ,是中国建城最早,建都积年最长的城市。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都。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气候

洛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24.6℃,无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为2200-2300小时,年均湿度60-70%。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满、雹、暴雨、干热风等。

水文

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黄河为北部界河,过境长97千米;洛河过境长200千米;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南境伏牛山区,在偃师汇入洛河,过境长175.3千米。境内河流主要属黄河流域,发源于伏牛山的老灌河、白河属长江水系。

洛阳古代叫什么

洛阳古代叫斟鄩(zhēn xún)、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

洛阳古称斟鄩(zhēn xún)、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斟鄩是夏朝古都,位置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公元前1046年,西周取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简介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洛阳的风景名胜众多,有八关都邑、白居易故居、白马寺、白园、白云观、北齐平等寺造像碑、藏梅寺、二程墓、都城博物馆、杜甫墓、杜康仙庄、二里头遗址、范仲淹墓、风穴寺、福昌阁、高龙中岳庙、白云山、中岳嵩山、抱犊寨、瀍河、花果山、鸡冠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