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99年,东突厥的安义公主逝世,启民可汗于是又向隋朝请求一位和亲公主,当时的隋文帝便将义成公主下嫁给启民可汗,义成公主下嫁以后,启民可汗因为得到了隋朝的支持,当时的部落很多都归附于他,东突厥逐渐在启民可汗的手下统一。可以说,义成公主的下嫁是东突厥能够统一的重要契机,根本原因还是隋朝的军事力量比当时的东突厥要大很多的缘故。

义成公主一生一共嫁了四任丈夫,启民可汗死后,她又嫁给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在始毕可汗时期,东突厥实力大增,主要是因为时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给了已经统一的东突厥以发展壮大的机会。十年后,始毕可汗去世,其弟处罗可汗被立,此时唐朝刚立,百废俱兴,处罗可汗没有多久就因病去世,义成公主立其弟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在位十年,十年后,义成公主被李靖杀死。

义成公主背井离乡,接受异国的风土人情,积极融入当地环境,并且为隋朝与突厥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好地履行了母国赋予她的使命,这一点,在很多悲伤思国,从而香消玉殒的公主中显得与众不同,但是义成公主的破坏力也不可小觑,后期对唐朝与突厥的关系的破坏达到了让唐王朝无法容忍的地步,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长歌行》阿隼的“师父”上线,乃大唐军神,为什么最后杀死奕承公主?

《长歌行》

电视剧《长歌行》,新的剧情中呈现了许多个人物,比如说司徒朗朗,还有赫赫有名的孙思邈,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两个人物的呈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那便是号称大唐军神的李靖,以及红拂女。可以说大唐初期的一些牛叉等级的人物都纷乱粉墨登场了。而李靖和阿隼可以说是相逢恨晚,两人对弈,在棋盘上杀得有你没我,志同道合。李靖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兵法,显露自己的身份给阿隼知道,可见关于阿隼有多么的注重了。后来阿隼为了长歌,放弃兵法,这也令李靖真正对阿隼满意,为了阿隼,她更是赶到了流云观,和阿隼对暗号,救阿隼和李长歌一命。

李靖对杜如晦说阿隼是他相中的学徒,不过两个人算是亦师亦友,在阿隼走的时分,李靖还特别赶上他,把自己终身的体会告诉给了阿隼,阿隼尽管没有拜他为师,但李靖现已算得上是阿隼的半个师父了,李靖这“师父”二字必定当得起,只不过差了俗世的礼节罢了。

而此时阿诗勒部的局势却是波诡云谲,风云变幻。奕承公主居然趁着大可汗的头疾发生,将他的心腹杀死,而且将他幽禁,自己则指挥若定。她还私自设局令鹰狮的人染上瘟疫,预备抵御阿隼,这位奕承公主的心思之狠辣可见一斑。

而且从预告中我们不难看出,阿隼的鹰师似乎是被她害得全军覆没了,阿隼投靠了漠北,成为了李长歌的侍卫,到会大漠联盟。奕承公主专心想要除掉阿隼,便是因为阿隼是涉尔登上大可汗之位的最大阻遏,她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登上汗位,为此不惜蛰伏半生。

阿隼不是奕承公主的对手

就现在来看,阿隼也不是这个奕承公主的对手,这位公主连续嫁给了四任可汗,第一任是启民可汗,之后便是他的三个儿子,做了几十年的可敦,心计之可怕,别说阿隼,整个全国能和她媲美的没有几个。而且她的手中还握着一张主力,那便是前隋的萧皇后以及小隋王,她想要灭了大唐,重建大隋,而这两个可以令她获得前隋剩余实力的支撑。

不过奕承公主现在尽管千般估量,想要夺取大可汗之位,借用阿诗勒部的力量,推翻李唐,但她终究是不能成功的。她的历史原型其实便是义成公主,只不过电视剧中改为了谐音的奕承公主。而历史上义成公主的结局怎么呢?

历史上义成公主想要凭借萧皇后以及小隋王,抵御大唐,可是这对姑嫂对待大唐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小姑子主张打,嫂子主张干休,两人并未联手。后来,唐朝名将李靖带领大军打败突厥,杀了刚强的义成公主,却对萧皇后极为礼遇。也便是说这位义成公主历史上死于李靖之手。

电视剧《长歌行》中阿隼的“师父”李靖最终将会大破突厥,击杀奕承么?现在这位能杀奕承公主的大唐军神现已上线,而且和阿隼联络亦师亦友,期待后续剧情他能率军灭了奕承,阻遏她再坑害阿隼。

她是大隋公主,嫁了父子兄弟四任突厥可汗,却被李靖所杀


公元600年,也就是大隋王朝的开皇19年,一位出生于皇家的少女,正是豆蔻年华的好时光,却肩负起了国家的使命,远赴突厥和亲。但在史书上,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我们只能知道她的姓氏和封号——义成公主。

他在漠北草原生活了30年,先后成为父子兄弟4位突厥可汗的王妃,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哪怕是她所效忠的那个王朝已经覆灭,还在尽力为这个王朝续命。直到她45岁时,为大隋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公元589年,隋文帝一举消灭了陈朝,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中国自南北朝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内部的战乱虽然结束了,但来自北部边境的威胁却始终没有彻底解除。面对一个强大统一的草原部落,最有效消除隐患的方法就是分化瓦解。于是隋王朝扶持了一个居于漠北突利可汗,他是东突厥蓝都可汗的堂弟。突利可汗向大隋求婚,隋文帝将安义公主嫁给了他。在隋朝的帮助下,突利可汗暂时站稳了脚跟。他也就此向大隋俯首称臣,被隋文帝封为启民可汗。不久之后,蓝都可汗被部下所杀,启民可汗成为了东突厥的大可汗。

而此时,嫁给他的安义公主病逝了。

而隋文帝为了让启民可汗死心塌地的效忠于隋朝,又从宗室中选了一名女子嫁给了他,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义成公主 。而启民可汗也在隋朝的帮助下统一了东突厥。也许是感恩于隋朝帮助自己登上东突厥大汗的汗位,也许是义城公主的感召,在启民可汗在位期间,没有发生过与大隋王朝的军事冲突。

启民可汗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汗位,即始毕可汗。按照突厥的传统,父亲死了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妻妾。我们的主人公 义成公主就又成了始毕可汗的王妃

始毕可汗虽然也承袭了启民可汗臣服于大隋的政策,但是内部大臣未必都忠心于大隋。于是继续分化瓦解,设计杀害突厥宠臣史蜀胡悉。这一下惹怒了始毕可汗,立即与大隋反目为仇。

大业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16年,一生都是奔波巡视的隋炀帝又踏上了北巡的旅程。当他巡视到北部边境重镇雁门郡时,始毕可汗突然派出十万大军将雁门郡团团包围。临时征调救兵显然远水难解近渴,在万般无奈之下,有人想到了义成公主。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义成公主能否提供帮助不得而知。因为此时,义成公主已经嫁到突厥十多年了,而且刚刚成为始毕可汗王妃不久。对于她心目中是否还有大隋,她在突厥可汗面前是否有影响力不得而知。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当义成公主听到隋炀帝的被困之后,立即派出信使以始毕可汗的名义向围城官兵传令:北部战事吃紧,立即回援!而此时,隋朝的援军也在路上了,突厥大军只能撤兵了!

历史 的记载在此处像是儿戏,两国交兵竟然因假传命令而撤退,事后,假传命令的义成公主却安然无恙,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史书记载的真实性。其实,只有一种可能,咱们的主人公义成公主在突厥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能对始毕可汗有着制约力。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时间并没有让义成公主忘却她的使命,她在用她的方式表达着对大隋王朝的忠心!

雁门被围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各地的叛乱就风起云涌,一发不可收拾。心灰意冷的隋炀帝坐上了他的龙舟,浩浩荡荡向江都挺进。也许是有意的逃避,也许是意图今后东山再起。

但是,到了江都不到一年,他的江山就乱得不可收拾。他的表哥,唐公李渊已经带兵攻入了长安,把她的孙子杨侑扶上的帝位,尊他为太上皇。此时,他全然没有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士了,每日借酒浇愁,竟然问萧皇后:“ 好头颈,谁当斫之 ?”

最终,砍下他的头颅的是他的宠臣爱将 宇文化及

隋炀帝被杀,消息自然传到了时刻关注着大隋的义成公主耳中,她的第三任丈夫处罗可汗就追随隋炀帝东征高丽。当她得知,她在嫂子萧皇后并没有被杀后,又说服处罗可汗发兵,逼窦建德把萧皇后及其幸存的隋皇室成员送往了突厥。把萧皇后接到了定襄,并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为隋王,延续大隋王朝。

而对于杀害隋炀帝的凶手宇文化及,更是发兵追剿,最终人头被送到了突厥!可以说是为隋炀帝报了仇。

而大唐王朝建立后,与突厥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这些人这些战争到底与义成公主有没有关系,是不是义成公主为复隋而战,或者为大隋复仇而战,从史书上我们无法看到片言记载了!但是,这个“后隋”小朝廷又延续的十多年。

公元630年,唐贞观4年,大唐名将李靖大败突厥。义成公主的第四任丈夫颉利可汗被俘,后归降唐朝。颉利可汗的部将则带着隋炀帝的遗孀萧皇后以及隋公杨政道降了唐。唯独那位14岁就身负大隋王朝和亲使命的义成公主,誓死不降,最终死在了唐人李靖之手!

一个弱女子,以突厥人的刚烈,用她最后一滴血,表明了她对大隋王朝至死不渝的忠心和使命!

感谢您耐心读完,请点击一下关注!

义成公主为何四嫁突厥可汗,三次还是自己的儿子,最终为复国而死?

义成公主四嫁突厥可汗,但是草原上的传统是父死子承,所以三次都嫁给自己的儿子了。义成公主一生没有放弃自己,反而一直为隋朝的繁荣兴旺做出贡献,最后也是英勇就义,被唐朝大将李靖所杀死。

隋朝有一位和亲公主叫义成公主,而我们都知道,隋朝不过持续了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这期间,虽然为后世留下来不少东西,给历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隋朝的军事实力却比较弱,而远方的突厥实力雄厚,在多年间累积了很强大的实力,一个小小的隋朝自然敌不过强大的突厥。

所以隋炀帝为了国家大局,派出义成公主去合亲,也就是没有任何感情的联姻。但是义成公主去和亲之后,存在感依然是很高,因为她一直在帮助隋朝的“边疆事业”,维系着隋朝的安定统治,所以史书对她的评价一直很高。

这么一来,她一生几乎都呆在突厥可汗身边,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她一生嫁了四人,这就是突厥的习俗,并不是她的意愿。

而在后来,她也救过隋炀帝,在隋朝和突厥发生的一次冲突中,隋朝实在无力抵抗,隋炀帝请求义成公主救自己,她便去对可汗说突厥后方有情况,这才缓解了隋朝的压力。隋炀帝死后,义成公主还在不断努力复国,只是最后被李靖所杀死。

义成公主为救大隋连嫁四任可汗,最后怎么样了?

古代的时候,中国皇帝为了安抚邻藩,常常会用公主和亲。和亲的公主,远离父母亲人,孤苦伶仃远嫁他乡。当皇帝的人,一般舍不得用自己的女儿和亲,所以就会从宗室之中挑选适当的女子,册封为公主,让她以公主的身份和亲。大隋开皇年间,隋文帝册封宗室之女为义成公主,让她远嫁突厥启民可汗。启民可汗死后,义成公主依照胡俗,又嫁给始毕可汗。

当时的雁门关,加上百姓也只有15万人,突厥却是倾全国铁骑数十万急攻雁门。在雁门41城被突厥攻破39城的情况下,隋明帝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义城公主心系中国,想方设法搭救隋明帝,她撒谎说突厥北边被偷袭,诱使始毕可汗退兵。(帝遣使求救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始毕云:“北边有事”。援兵亦至,始毕解围去。)

义成公主如此维护中国,如果隋明帝没有败光大隋基业,义成公主的历史地位,绝对不会低于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只可惜,隋明帝太能折腾了,把自己折腾得吊死在江都,把好好的大隋江山折腾成了李唐天下了。义成公主成了没有祖国的和亲公主。她为了保住大隋朝复国的一丝希望,让她的丈夫处罗可汗拥立隋明帝之孙杨政道为隋王。

可怜的义成公主,为了祖国远嫁和亲,到这个时候,已经从胡俗嫁了三个可汗了。她拥立杨政道为隋王,本来是想继承中国正统。只可惜,成王败寇,此时的中国正统,已经是武德天子李渊了。杨政道的后隋政权,已经不被中国人民所认可,失去了正统地位,成为流寇性质了。

后隋政权苟延残喘数年,最终于贞观四年灭亡。当时的大唐名将李靖,奉李世民之命,突袭后隋政权所在地定襄。隋王杨政道向大唐政权投降,被李世民妥善安置,得了善终。义成公主随丈夫颉利可汗逃亡铁山,在铁山之战中被李世民的军队杀死。义成公主被杀一事,典出资治通鉴,原文是:“李靖斩首万级,杀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为了祖国远嫁突厥和亲,忍辱负重连嫁了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代可汗。她本来应该像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一样被供奉,却落得死在李世民大军屠刀之下的下场。她是伟大的,也是可怜的。没办法,只能怪大隋朝摊上了杨广这么一个败家皇帝,只能怪杨广连累了义成公主!

隋朝公主远嫁突厥,30年先后嫁父子4人,为何最终却死在汉人手里?

这位公主叫做义成公主,是隋朝皇族宗室。后来突厥启民可汗前去隋朝求娶公主,隋文帝先是把安义公主嫁给了他,但是这位安义公主很不幸的早逝,于是隋文帝又将这位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

又因为突厥有一项很奇特的习俗,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的妻子,在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而作为弟弟更是可以在哥哥死后把哥哥的妻妾全部收走。因此这位义成公主先是嫁给启民可汗,但是因为启民可汗早死,又嫁给了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死后,又嫁给处罗可汗,只可惜这位可汗不到一年就死了,而后义成公主立他的弟弟为可汗,就是颉利可汗,而后她又归颉利可汗所有。

这位义成公主有着极强的归属感,在作为始毕可汗的妻子时,隋炀帝杨广曾经被始毕可汗的队伍包围,眼看就要命丧于此。他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编出谎言将始毕可汗引开,使杨广逃出生天。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了之后,萧氏分别落入宇文化及和窦建德手中受到凌辱,义成公主大义凛然地去跟窦建德要人,并且打着可汗的旗号,救出了萧氏。


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义成公主和萧氏对于李唐天下一直持有不同的态度,萧氏愿意归顺,而义成公主认为他们是逆贼,要抗争到底,于是曾多次挑拨突厥与大唐的关系。最后李世民攻破突厥,抓住了义成公主和萧氏,因为义成公主不愿意投降,所以被杀。

义成公主为何嫁四代可汗,她与李靖的关系是什么?

义成公主是是隋朝的室女,历史中对她的记载不多,因为安义公主和亲突厥前去世,所以当时的统治者隋文帝便将这位室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启明可汗。根据史册记载,这位公主前后四次改嫁可汗,究其原因是第一突厥的风俗跟大汉风俗不同,第二义成公主只被当权者作为联姻稳定统治的工具。

沦为皇室联姻的工具

义成公主可以说是对隋朝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隋文帝为了稳定突厥统治,将义成公主嫁给突厥可汗启民可汗,那时的突厥是臣服于隋朝的,后来启民可汗死后,由他的儿子始毕可汗即位,他上奏帝王要求娶义成公主,隋炀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义成公主跟第二位可汗结为夫妻。后来始毕可汗去世,他的儿子还小,皇位便由他的弟弟处罗可汗即位,继续娶了义成公主还派人统治隋朝当权者这一消息。后来处罗可汗去世,他的弟弟颉利可汗即位,他本着后母就是妻的原则娶了义成公主。也许这位公主的经历在中原被人不耻,但是突厥文化中,女子地位低下,只要没有血缘关系就可以任意结亲。

李靖杀死义成公主

李靖是隋末唐初著名将领,他最大的事迹就是大破突厥并杀死义成公主。贞观三年,唐太宗计划攻打突厥,并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最后李靖不辱使命,将突厥赶向内蒙还带回来萧皇后跟隋炀帝的儿子。后来突厥山穷水尽,想向唐太宗求和。唐太宗派李靖去安抚突厥,但李靖认为突厥不是真心想求和,所以在突厥放松紧惕的时候攻破突厥军并杀死义成公主,抢了许多战利品。突厥自此灭亡。

一死结束悲惨人生

义成公主无疑是这些纷争中最悲剧的存在。从联姻到四嫁,她的一生都掌握在当权者手中,成为男人们争夺权利的垫脚石。

历史趣谈义成公主为何要嫁给父子四人 义成公主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义成公主为何要嫁给父子四人 义成公主生平简介 导语:义成公主生平简介:义成公主(?-630 年),是隋文帝宗室女, 隋朝和亲公主。599 年,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 与突厥和好关系 义成公主生平简介:义成公主 (?-630 年),是隋文帝宗室女,隋朝 和亲公主。599 年,与东突厥启民可汗和亲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 厥和好关系、扶植亲隋的启民可汗,隋文帝将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 30 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 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615 年,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军包 围。 隋炀帝派人向始毕之妻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可汗“北 边有急”,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630 年,义成公主被唐将李靖所杀。 义成公主,几乎是感恩戴德地远嫁突厥,她恪尽职守,把瑰丽的青 春献给了陌生的突厥可汗,也献给了隋朝的 “ 靖边事业 ” , 《隋书》和 《资治通鉴》却时常浮现出她“救世主”般的身影。 首先,她救过落难的隋炀帝。615 年,杨广跑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 度夏,夏末北巡的时候,竟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团团围困,眼看就要 束手就擒了,君臣忽然想到了义成公主。

经过秘密联络,义成公主极 为仗义地出手搭救,她冒着被杀的危险,慌称突厥边境有情况,这才 骗走了可汗的部队,隋炀帝像一只疯狂的兔子,逃回了雁门关,从此, 被突厥人吓破了胆。 其次,她收留过隋炀帝的遗孀 ——萧皇后。萧氏,国色天香,宇内 驰名,杨广一死,她先落到宇文化及手里,后来,被农民起义领袖窦 建德接管。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 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送给了义成公主,此外,还带上了谋害隋炀帝的叛臣 ——宇文化及的 脑袋。 按照隋朝这边的老关系,义成公主应该叫萧皇后一声“嫂子”,就这 样,姑嫂二人,一同归了突厥可汗。萧皇后在塞外生活了 18 年,因为 替隋炀帝报仇的事儿,小姑子主张打,嫂子主张罢手,于是,产生隔 膜。后来,唐朝名将李靖打败突厥,杀了倔强的义成公主,却对萧皇 后极为礼遇,公元 630 年,花甲之年的萧氏重新踏上了长安的土地。 需着重一提的,是义成公主奇特的婚姻,既是“和亲”,便无所谓感 情,为了完成隋文帝托付的任务,义成公主不惜把全部根须扎在塞外 草原上。

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 …… 男人,像一根又一根刺疼的钉子,扎进她柔弱的生命里。 以 *** 的观点,突厥,野蛮的“胡俗”实在令中原人心惊肉跳,在没 有血缘的前提下,儿子可以继承父辈的女人,弟弟能够再娶兄长的妻 妾。胡俗当头,女性就更像牲口了,但是,处在那个时代,就不能讲 条件,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根据《隋书》记载,义成公主的元配是启明可汗,没过几年,丈夫 就死了,义成公主立刻由启明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收入囊中,可惜, 始毕可汗也是个“短命鬼”,他撒手西去之后启民可汗简介,接下来的继承人是他的弟 弟——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 直到唐朝军队平灭颉利可汗,义成公主才死在唐朝人手下,她对隋 朝的感情太深了,便始终认为李唐是“篡逆”。可怜义成公主,丧失了效 忠对象,虽说没有任何旌表,就只能效忠自己的信仰了,她惨烈地死 去启民可汗简介,很像一位突厥可汗的老婆,充满的阳刚与血性。颉利可汗则没有 老婆视死如归的勇气,他被押进长安,乖乖地做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生活常识分享

隋炀帝被逼死后,他的妹妹是怎样为其报仇的?

为杨广报仇的是他的妹妹义成公主,她是被嫁入了突厥,远嫁的女人都很惦记自己的亲人,当她听到自己的哥哥竟然被别人害死的时候心中十分的难过,而且特别愤恨杀死哥哥的人,她一心想要为报仇,所以向当时跟她合谋的窦建德杀死宇文化及。对窦建德当来说这肯定不是什么难事,且他不敢得罪义成公主,于是最后把宇文化及的头颅交给了义成公主。

话说宇文化及这个人真的不咋地,他是当时很厉害的将军的儿子,身份比较高贵,所以他在生活上也是比较的奢华、特别浪荡只会享受的那种人。而且跟当时的太子杨广关系特别亲密,所以也有点仗势欺人了。他不怎么消停,经常惹事,杨广就次次帮他摆平。杨广过于宠幸让他进入官场,但是在进入官场后,他还净做些贪污腐败的事情,最后大家集体弹劾他,杨广也罩不住了,就几次给他免职。

后来他的弟弟娶了南阳公主为妻,他也就成了皇亲国戚,更加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后来杨广上位之后,宇文化及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他被提携为太仆少卿。但是他和他的弟弟不但不感激和忠于太子,还背着太子跟突厥私下进行交易,杨广知道后忍不了了直接撤掉了他们的官职关到大牢中。

后来李密造反隋炀帝躲到了江都,不敢回京城,由于杨广也不是什么仁义的君主,他手下很多将士由于思念家里人就想逃跑,但是又害怕逃跑后家人被报复。所以在一番商议过后司马德戡、裴虔通、元礼联合着当时的宇文智及和宇文化及企图造反,并把宇文化及推上主位。之后他们就一起杀害了杨广,不过最后宇文化及也没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