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复古,而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动力。欧洲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对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一种复兴,而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也就是正在形成时期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运动。

对文艺复兴的理解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词就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帝国文化艺术的复兴。
14世纪时,随着工厂手工艺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城市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14世纪后各城市逐渐从共和制走向独裁。独裁者耽于享乐,信奉新柏拉图主义,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大力保护艺术家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与此同时圣方济各会的宗教激进主义力图屏弃正统宗教的经院哲学,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罗马教廷也在走向腐败,历届教皇的享乐规模比世俗独裁者还要厉害,他们也在保护艺术家,允许艺术偏离正统的宗教教条。哲学、科学都在逐渐地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中发展,也酝酿着宗教改革的前奏。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他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他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歌,受到各城市国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
文艺复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大批受到东方文化影响,还保留古罗马帝国精神的人才逃往意大利,带回许多新鲜思想和艺术,在罗马开办教授希腊语的学校,促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

文艺复兴的实质/性质个是什么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扩展资料:

核心

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主要作用

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人民的觉醒,开启现代化征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

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扩展资料: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为什么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的兴起,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2、文艺复兴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的人们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

3、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艺术风格的更新,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

4、文艺复兴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

扩展资料:

绝大部分历史学家相信,对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的阐述源于13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特别是在但丁(1265年-1321年)、彼特拉克(1304年-1374年)的著作以及乔托(1267年-1337年)的绘作诞生的时代。

有的学者非常明确地给出了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其中一位提出,应以1401年洛伦佐·吉贝尔蒂和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这两位天才雕塑家竞争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洗礼堂铜门的合约为标志。

而其他学者则认为,是艺术家和博学家(包括布鲁内莱斯基、吉贝尔蒂、多那太罗和马萨乔等人)为获得艺术品创作委托的普遍竞争,激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创造力。

但丁早在1300年左右就写了《神曲》,反对了教皇独裁,但被关入狱中,贫困而死。但但丁的作品影响到了彼特拉克,并且也还有薄伽丘在1313年出生。

从1338年起,彼特拉克断断续续用了四年的时间,写下了著名的叙事史诗《阿非利加》。这首诗是仿效古罗马作家维吉尔的笔法,用纯拉丁语写成的。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对第二次布匿战争作了生动的描述。在诗中热情地讴歌了西庇阿,称颂他功比天高,可与庞培、凯撒媲美。

史诗《阿非利加》使彼特拉克蜚声诗坛,名扬遐迩,并使他获得了“桂冠诗人”的荣誉。后来,彼特拉克到处演讲,他把自己的文艺思想和学术思想称之为“人学”或“人文学”,以此和“神学”相对立。

他大声疾呼,要来“一个古代学术——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啥?

大部分观点认为文艺复兴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然后向整个欧洲扩展。文艺复兴代表了西方和古代(中世纪以前)的古典文化连接,是对阿拉伯人的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吸收。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专注于现世生活质量(如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同时也是知识由于印刷和在艺术,诗歌,建筑等领域新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知识爆炸。这些新技术引起了艺术和文学在格式和内容上根本的变化。这个时期,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交流和探索的兴起,文艺复兴代表了欧洲从很长时期的一潭死水转变成了汹涌的江河。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常常认为是现代开端。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pseudo-revolution )。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因此他们不承认文艺复兴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今天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或许,对于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观点是那些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一个与中世纪彻底决裂的时代。
Johan Huizinga (1872–1945)承认文艺复兴,但是质疑它是否带来有益的变化。他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从中世纪衰落的时代,并且毁坏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例如,那时在教会和其他一些人使用的拉丁语,从古典时代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是一个活着的语言。但是,文艺复兴中痴迷于古典纯洁性的人们认为拉丁语与它的古典形式相抵触,于是拉丁语的自然进化停止了。Robert S. Lopez 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经济萧条时期。 然而George Sarton 和 Lynn Thorndike 认为文艺复兴使科学的进步速度放缓。

为什么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人类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们为什么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因为文艺复兴是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并且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文艺复兴的性质与重大的历史意义

1,文艺复兴的性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本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2,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它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的说,罗马分裂后,西罗马灭亡,先后由蛮族和教会控制,进入野蛮黑暗的中世纪,而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继续保留者相对先进的文明。
后来,被唐朝消灭的突厥人残部西迁,沿路吞并了很多部落,渐渐强大起来,与拜占庭帝国连续战争了200年,终于消灭了拜占庭,很多拜占庭的贵族学者商人逃难到分裂的意大利,带入了先进的文明,引起了文艺复兴。
具体说来,文艺复兴的实质。一、“意大利文艺复兴”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点: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实质。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14世纪,意大利境内出现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许多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使意大利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意大利境内保留许多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古代典籍。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人文主义者从古代典籍中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成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14世纪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14、15世纪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进入它的全盛时期。早期人文主义者利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与中世纪的来世观念作斗争。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中虽然还保留着灵魂不灭和来世的观念,但是作品通过对地狱、炼狱、天堂中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广阔画面,它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知交乔托在绘画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乔托第一个改变中世纪绘画简单和呆板的传统,初步运用透视、素描写实技巧,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使绘画向现实主义迈进一步。乔托成为近代绘画的奠基者。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彼特拉克孜孜不倦地搜集古代抄本和文献,最早用人文主义的观点诠释和阐述古典著作,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艺术创作空前繁荣,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尽管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将生活里的现实人物和情景摄入画面;完善了素描、透视解剖的基础理论和技法。这时的艺术大师们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主张“强权政治”理论的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反映了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和资产阶级要求统一的主张。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诸国。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2.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这时,人文主义思想流行于英国。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在英国圈地运动兴起的情况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成就具有典型意义。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在留传下来的他的37个剧本中,包括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等多种体裁。在他的创作早期,写了大量的喜剧和历史剧。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赞美友谊及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等人文主义的人生观和道德原则是莎翁喜剧创作的主题;谴责暴君和封建贵族、歌颂贤明君主、同情人民,是他的历史剧的主题思想。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四大悲剧,代表了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主人公的性格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悲剧结局,说明恶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软弱,莎翁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舞台形象,广泛深刻地描写了当时的英国社会。他的剧作,不仅在欧洲的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品。3.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15世纪,法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充分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以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君主巨人的形象,歌颂“人”的力量。他笔下的三代巨人都是充满自豪、自信和幸福感的人。他们体格健美,性情豪爽,头脑聪明,知识丰富,象征着处在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蓬勃乐观情绪和以自我为中心的阶级意识。《巨人传》通过幽默滑稽的故事大胆地嘲笑了僧侣的无知,激烈抨击教会的罪恶,成为批判性和讽刺性极强的文学作品。4.西班牙的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专制王权与天主教会相勾结,妨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迟至16世纪初才在西班牙蹒跚起步。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名著。作品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史,广泛展示了西班牙的现实生活;通过堂吉诃德的悲剧,否定了骑士制度、骑士道德以及骑士文学;还尖锐地批评贵族的残暴专横、荒淫无耻和虚伪狡诈,歌颂了西班牙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真理、反抗压迫的崇高品质。这些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大到西欧其他国家。“文艺复兴”的概念在当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这一名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已被普遍接受。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文化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这个名词的英文是Humanism,也译作人道主义。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那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学者鄙弃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热衷于发掘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他们认为,这些学科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是不同于“神学学科”的新学问,是“人文学科”。那些研究人文学科的新文化人士自称为“人文学者”。“人文学科”一词的出现,不仅指学术研究方向的改变,还意味着一种以世俗的人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主义的新的世界观代替了宗教神学的旧世界观,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利益和愿望。16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学科”一词的广泛含义,到了19世纪,欧洲学术界才开始用“人文主义”这个名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世界观。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性(humanity)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基本属性。人类从哲学上认识自身的特性有很长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人类认识的成果,第一次对人性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肉体组织决定人有吃、喝、性行为等机能和欲望。但是,离开人的社会活动抽象地考察这些机能和欲望,把它们看成人类活动唯一的和终极的目的,则是错误的。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某些自然属性,也不能不带有社会色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区别主要在于社会性的劳动;现实的人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没有认识到人性和社会的关系,也不承认人性的历史演变,只承认一种所谓全人类共有的、永恒的人性,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符合于这种人性的永恒的制度。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它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它批判了封建教会视肉欲和世俗生活为罪恶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和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当时所起的进步作用,使它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专制的革命的思想武器。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的人道主义者,大多是艺术家、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作出了贡献。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理论要求现实的一切都要合乎人的理性。在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胜利的记录。但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它自身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个人自由发展与公共社会制度的矛盾等。一些启蒙思想家考虑了种种解决矛盾的方案,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而他们所主张的人道主义恰恰是维护这种制度的,所以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的。从理论上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考察人时,完全脱离了社会关系,把人只看做自然人,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证人的追求和向往。这就使它陷入抽象的人性论,具有超阶级、超时代的假象。然而,这种抽象的人性论所追求的自由、享乐权利和所谓“公正”的社会制度并不抽象,它们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鲜明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特性。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它逐渐失去了进步的历史作用。根据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为区别起见,在中国,人们习惯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思潮称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的则称为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