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所以许多人都称呼刘备为使君,表示尊敬。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叫刘备为刘使君呢

因为刘备担任过豫州牧,而使君是汉代对太守刺史的称呼,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先生。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

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叫他驻军在小沛。

“使君”最早应出自《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意思是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

扩展资料: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君

《三国演义》过于神化刘备,正史中为何还称刘使君,为何得到曹操称赞?

恰恰相反,从个人能力来说,三国演义非但没有神话刘备,反而严重弱化了他。为了强调刘备的“正统性”,他被塑造成一个自己没有能力,但属下都很强的“仁君”形象,而历史上的刘备,军事、政治、外交手段都是相当高超。

先说使君的问题,在汉朝,刺史称为使君,刘备在灭吕布后与曹操有个蜜月期,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豫州牧(州牧比刺史权力更大)所以,刘备地位超过州刺史,称使君完全没错。

再来看看刘备的能力,先看刘备的军事能力。实际上历史上,刘备阵营中最能打仗的就是刘备自己,无人能出其右。刘备集团自起兵以来,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多是刘备亲自打下来的。刘备每次作战,如不分兵则刘备亲自指挥,如分兵,则刘备关羽各领一军。阵营内部能勉强与刘备相提并论的只有关羽一人,其他至多只是将才而非独自领军的帅才。

举两个刘备亲自指挥的经典战役。一个火烧博望坡,一个定军山战役。火烧博望坡,演义里是诸葛亮所谓。小说为了强调卧龙凤雏神机妙算,把这个事情嫁接到诸葛亮头上,说是他的计策。而实际上,火烧博望坡是在刘备寄居新野之时,刘表派遣刘备率军攻打曹操,意图直取许昌,迎奉汉献帝。刘备打到叶县,已经位居许昌外围。

曹操派夏侯惇、李典、于禁阻挡刘备。刘备用少量兵马交战,并火烧博望坡大营,让夏侯惇误以为刘备没兵,与于禁轻敌冒进,中伏,幸亏李典率军救援才没逃脱。此战,刘备虽然没有成功,但将曹操头号亲信夏侯惇围困,可谓一战成名。

第二战就是著名的定军山战役,这是汉中之战的一部分。看过小说的都知道,此战,黄忠斩杀夏侯渊,而实际上,定军山战役的指挥者是刘备本人,黄忠只是擂鼓呐喊,冲锋勇猛,连斩杀夏侯渊的也并非黄忠本人,夏侯渊其实是死在乱军之中,只是可能是黄忠部队将其杀死。但是演义为了表现刘备有天下英豪相助,刻意拔高了黄忠的作用,实际上看三国志中先主传、夏侯渊传、张郃传,都能看出来那是刘备亲自指挥的队伍。一战杀死中原名将、曹操亲信夏侯渊,成为汉中之战关键战役。

刚刚说了军事方面,政治方面刘备一样可圈可点。作为一方诸侯,最重要的就是识人之明。不同于曹操又曹氏、夏侯氏的班底可以依靠,孙权靠着父兄的基业,刘备是真的白手起家,他能够发掘关羽、张飞这样的军事奇才,与他们情同兄弟,才有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又能够在官渡之战敏锐察觉袁绍必败而离开,能笼络马超这样的一方诸侯为己所用(并最终夺下成都)。甚至在临终之际还能提醒诸葛亮马谡不可用。这样的政治眼光,非常罕见。

最后说说外交能力。刘备在最困难的时候总能逢凶化吉,靠的就是超强的外交手段。刘备再山穷水尽,强敌追杀之时,能获得徐州陶谦、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等收留。而刘表死后,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又能迅速结成孙刘同盟,在赤壁击败曹操,并在战后迅速控制荆南四郡,并“借”南郡发展,这种外交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刘备在外交上也不是毫无底线。当夺取益州后,东吴讨要“借”给刘备的南郡,刘备本欲与孙权交兵,却因为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曹霞得陇望蜀,派张郃攻打益州,刘备不敢两面受敌,从而与孙权湘水划界,用荆南四郡中的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还”给东吴。

从而平息了一场争端,能让刘备安心回益州与曹操争夺汉中。在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也看准了孙权不敢与自己完全闹翻,从而大胆进兵伐吴,意图逼孙权退还东吴(虽然最后孙权发现了刘备的意图,在夷陵击败刘备)。这种用军事手段威胁,实际逼对方就范的方法也是很厉害。

综上,刘备不是被演义强化了,而是本来就十分了得,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虽有试探刘备的意思,实际上刘备也完全当得起。

三国里面曹操为什么被称做明公? 刘备被叫做使君?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三国里面曹操为什么被称做明公? 刘备被叫做使君?

解析:

我们古代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有许多以显示我国传统文明的平等的“礼义称呼”。当然许多都含着“尊称”的意思。如“孔子”、“孟子”“老子”和“韩非子”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才德而受人这样“尊称”。孔子本名“丘”,孟子本名“轲”,“老子”则姓“李”名“聃”。他们都有学识,是不同学派读书人的先师,所以后人这样称呼他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后来对读书人一般的称呼就是在姓后面加个“生”字,“李生”“王生”的,这好象单指“青年男性”的读书人,老的就常常以“XX公”来“称”。至于女性,过去因为读书和读成书的很少,所以好象没有这方面的“专指”。可见,女子等级不高。除此,在日常交流中,人和人在称呼中也很是讲究。见面就“君”、“公”、“阁下”,还有“明公”“台兄”之类,这是碰面的双方;对没有见着面的并与对方有亲属关系的,则常用一个“令”字在前,如“令堂令尊”(对方的父母)、“令爱”(对方的女儿)、“令妹”(自然是对方的妹子)等等,这都是对别人的一种称谓,都表示的是“尊敬”。对自己呢,则是谦称。表示很谦逊的意思。我们常听说评书的开场就是“小子”(指自己)这样的话,他其实不“小”——谦虚而已。除这,还在用语中,常用“鄙”、“拙”、“贱”、“愚”称自己。其实这样称呼自己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拙愚”,只是表示一种“恭歉”罢了。这样的话说出来,会让对方和其他人感到这个人有修养,否则给人一种“大言不惭”的感觉。就这样,双方彼此一称呼,都感觉对方是“平易近人”的,就很好谈得拢,不然,就很是觉得别扭。这些称呼很不错,他解决了古代人们生活交往中遇到的许多关系问题。所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的国度,是非常推崇这个的。这些都是人们在平等关系下的“称呼”,虽然字眼上有些“不平等”,但人和人都是没有“不平”的感觉的。

所以“明公”在当时对一些军阀的尊称,一些小将领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

曹操曾举荐刘备任豫州牧,所以刘备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使君是对州刺史或州牧的尊称。
董卓暴虐,曾因小事失意,拔手戟掷布。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亦难安。时司徒王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蝉。王允以布为奋威将军,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刘使君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除了“刘皇叔”,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还曾多次被称为“刘使君”和“刘豫州”。这其中直接的原因就是曹操曾经举荐刘备做豫州牧,使君就是对州刺史或州牧的尊称。用官名而不用本名称呼刘备,有尊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