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特别讲究正统思想与地位的合法性的时代。作者深受这一思想影响,在写作时,以蜀国为汉代正统;
二、在历史上曹操被称为奸雄,一直背负着骂名。作者继承了这一事实”在写作方面,故意迎合大众,以及自己的思想的写作手法;
三、三国演义中宣传忠的思想。神化关羽,麻痹人民,号召人民都象关羽一样忠”是其阶级属性决定的,读书者所学的是经过严格定义的八股文,有愚忠的思想;
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历与自己非常相似。用自己笔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鞠躬尽瘁、身死节守的高尚情操,来排解自己心中政治理想的失意和痛苦。
三国时期蜀国不是战胜国,为什么三国演义偏向蜀国?
三国时期蜀国不是战胜国,《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才会同情蜀汉,偏向蜀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蜀汉同时满足了当时中国士人的圣君梦(刘备)、清官梦(诸葛亮)和侠客梦(关羽)。
且自南宋偏安一隅之后,官方的正统思想便从曹魏转到处境相似的蜀汉。因此后世文人及文学作品、市井民谣便贬曹褒刘、损魏益蜀。
希望能够帮到您,望采纳!
《三国演义》著作者罗贯中为何偏重写蜀汉呢?
罗贯中《三国演义》
欢迎阅读本期《今古纵横》,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罗贯中老先生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偏重写蜀汉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知道,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是三分实、七分虚。三分实的是三国的故事主线,这个也假不了;虚的是具体的故事细节,这就是罗老先生的功劳了,众多三国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实际都是他编的。但是,大家发觉没有,演义中除了前期必要的铺垫,罗老先生在书中对蜀汉、刘备及至诸葛亮特别的浓墨重彩,而对曹魏和孙吴却描写的相对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陈寿《三国志》
相对于离三国实际年代较近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写的三国这段历史其实一直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毕竟陈寿所处年代的西晋承继于魏。而且《三国志》是官方核准编撰的史书,是“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但有趣的是,当时陈寿主导编撰《三国志》时,由于魏国和吴国本身就有史官记载的资料,陈寿可以拿来即用,但恰巧蜀汉没有史官一职,或者说没有官方的历史文献,因此在《三国志》中对蜀汉的描述反而最简略的。
反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蜀汉人物。他们生动形象,并且极具有英雄色彩。例如刘备的礼贤下士、诸葛亮智多近妖、关、张、赵个个是忠贞神勇等等。哪怕最后刘备没有一统天下、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将士们一个个无力回天,最后都在安乐王那一句“此间乐,不思蜀”里烟消云散。
罗贯中雕像
文人的笔往往书写文人的情,一个伟大的著作者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蕴藏的情感。因此,笔者认为罗老先生之所以偏重蜀汉,就像吴老先生所著的《西游记》一样,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图的。虽然由于罗贯中在历史上的具体事迹等记载的很少,不能得出一个定论。但我们可以用另外的角度来推测他的用意。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从其为数不多的历史记载来看,其父辈是元朝中期迁徙到南方的。而罗贯中自己据说在元末诸侯争霸中还做过张士诚的幕僚,并有说是施耐庵的徒弟。他当张士诚幕僚的时候,曾劝过张缓称王,但没有被采纳,因此而对其失去信心离开了。之后因为仕途失意,罗贯中开始纵情山水,结交了一批当时的说书人、杂剧作家等为好友,并学到了许多评书、杂剧的演绎方式和故事题材。等回到杭州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罗贯中已经将近五十了。他历经沧桑,对人生和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而决定写三国,罗贯中就不会单纯的受成王败寇思想的影响了,他会去反思,会去思考,最终决定了用三国故事来表明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自己情感的表述。
《三国演义》主人公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由此,我们分析出,罗老先生在辞去张士诚幕僚之后,和在开始写《三国演义》之间的经历,最终让他写出了这本旷世名著。这里就要说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现在有很多人说,由于蒙元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蔑视,在蒙元期间并没有什么历朝都有的“文字狱”案或者大宗的文化灭绝景象发生。其实不然,蒙元统治者可能不关心汉文化甚至诸多皇帝都不会说汉语,但是众多官僚还是汉族的。他们这批人对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的研究也都透彻,有关北方游牧民族诗词都是被禁的,例如陆游的诗、岳飞的词等。因此众多当时的文人们大多不敢随意作诗词,就是怕遭遇“文字狱”。
但是,蒙元的按民族等级分化的制度,也恰巧让蒙元统治者及官僚完全和最底层民众之间出现了文化真空。底下的劳动人民在说什么、玩什么他们根本听不见、看不到。由此,人们平时听的评书,看的杂剧就踊跃而生了,而这些故事的主题就类似于“三国”、“唐僧取经”、“水浒”等,并且都有一种反抗和蔑视蒙元统治者的思想体现在故事中。而三国故事也正是从南宋开始,慢慢的发展为以蜀汉为正统的,因为南宋和蜀汉一样,都是偏安一隅的汉民族王朝。而流传到元朝末期更是将刘关张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故事宣扬到了极致。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而也正是罗贯中接触的这大批民间说书人和杂剧家们,对他后来的创作赋予了资源和灵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成书年代差不多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还是百多年后成书的《西游记》,其中的很多具体故事其实都是元朝这些评书人和杂剧家门都已经充分演绎过的,几位署名的作者都是集大成者。罗老先生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集合了众多三国故事而著成了《三国演义》,因此书中“扬蜀而抑魏”就成为了必然。
当然,罗老先生把主角定位于一群历史政治角逐的失败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不一样的历史,也是对自身仕途无望、人生坎坷的情感宣扬。他从历史的失意者的角度来说明,自己将会和蜀汉的先辈们一样为了梦想而奋斗,和他们一样热血沸腾并名扬千载。
刘备影视剧形象
历史之所以会不断发展,是因为每个时代有竞争,有冲突,之后才有改变、有进步。而名著之所以产生,也是有人心怀梦想,有追求。罗贯中用不一样的心思来写三国,他用蜀汉的悲剧表达了人们都是为梦想而在奋斗,他们或许不完美,但是即使失败了也是英雄。
感谢您的阅读。
知道为什么罗贯中偏向蜀汉么
《三国演义》虽对忠于其主的都赞扬,但对忠于刘备的,即对“拥刘”派的赞扬却有较深的意义:一是把蜀汉作为汉族的象征,拥护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也就是拥护汉族政权;二是阐明关羽、张飞、赵云和孔明等“拥刘”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他们之忠于刘备,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国救民;谁要是违背这个目标,他们便反对谁,甚至与之势不两立,如张飞疑关羽违背结义的宗旨便视之如仇,赵云从国家利益出发反对刘备伐吴,等等。“拥刘”派之被肯定,是因他们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从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是进步的,它不仅判明了刘备、曹操的是非,且反映了王道与霸道,即仁政与暴政的斗争,而归根到底,是暗示着人心思汉,希望早日摆脱异族的黑暗统治,恢复汉族政权。罗贯中生长元末,他创作《三国演义》,宣扬“拥刘反曹”,实是恋宋而反元;而在罗贯中之后的三百余年,生于明末长于清朝的毛宗岗,他在修订和评点《三国演义》时,更突出“拥刘反曹”,实是思明而排清。罗毛两公虽生不同时,但处境颇同,故心有灵犀一点通,集中体现了其同时代广大人民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
为什么三国演义推崇蜀国
这是因为作者以刘备为书胆而定的,
写的是刘备的一生,
所以以蜀国为主题。
三国演义本来就是故事,
里面很多人物都是作者杜撰的。
比如赵云,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物。
三国本来就没有反正之分,
都是为了一统江山,
只不过三国演义取决于作者了。
三国演义为什么偏向蜀国而不是吴国,看了电视剧感觉曹魏和东吴这两货极度狡猾?
因为三国演义成书时的基调是尊刘贬曹。
这一想法也是有着漫长的演变的。最开始,两晋时都是尊曹的—因为司马家的家业源于曹家,如果曹家的家业就来得不正,那么司马家的家业不就更歪了吗?自然得尊曹。
隋唐时这一氛围逐渐转为尊刘了,因为唐代自玄宗后期起,逐渐陷入困境,自然是思念诸葛亮那种忠臣,杜甫、温庭筠都有这种诗。
五代十国时尊曹的更多,原因很简单—成王败寇,曹孟德更了不起。北宋时还是尊曹的多,原因也很简单—曹孟德更潇洒,。苏轼就是典型
南宋其实兴起了尊孙的一批人,最典型的就是辛弃疾,原因很简单—人家凭着早年不发达的江东,与曹刘相持,了不起啊!反观南宋台上的那几位,什么玩意儿啊!主基调还是尊刘,因为“北定中原”太让人感动啦!
这种基调在南方地区基本一直持续到元末,再加上罗贯中本人也有求职的企业破产的经历,所以他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