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分析:是指对现场的宏观分析,它以整个生产系统为分析对象,记录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和检验两个工序,目的是:改善不合理的工艺方法、工艺内容、程序和作业现场空间配置,通过严格的考查与分析,设计出最经济合理、最优化的工艺方法、工艺程序、空间配置,进行工艺程序分析时采用工艺程序图,工艺程序图仅做出程序中的“操作”,以及保证操作效果的“检验”两种主要动作,避免了图形的冗长和复杂,可以很方便地研究整个程序的先后次序。

什么叫工艺分析

工艺(Craft)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反而类似艺术。所以,有人将工艺解释为“做工的艺术”。 
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简称。通常指的是在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它以“工艺”和“美术”的存在为前提。 工艺是指将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工作、方法、技艺等;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观赏的艺术;工艺美术则是指用美术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各种物品的艺术。工艺起源于人类开始制作工具的时代,是人类起源的直接佐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工艺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是人民群众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作为艺术的一种,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后才形成的,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过:“艺术的创始人是陶工、铁匠、金匠、男女织工、油漆匠、男女裁缝,一般地说,是手工艺匠,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它们摆满了博物馆。”可见,工艺是对手工产品进行造型和装饰的美化技艺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着的工艺文化。 
工艺是绘画、雕塑和书法等艺术之母。工艺的范围广泛,品种繁多,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将它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前者指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日用品,如花布、茶具、餐具、灯具、绣花织品、编织物、家具等;后者则专指供观赏用的陈列品,如象牙雕刻、绢花、麦秆贴、金银首饰、装饰壁等。另一种是从制作特点和艺术形态的角度,将工艺分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装潢美术、民间工艺四大类。工艺的制作,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机械加工中所说的 工艺分析 和 工艺性分析 有何区别,二者是一个意思吗?

工艺分析----指的是零件怎么制造、需要什么设备、车铣刨磨的先后顺序。
工艺性分析----指的是零件的设计是否合理,制造过程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其零件的壁厚、形状是否符合各工种(如铸造的R角大小、材料的可焊性如何、形状太复杂不宜加工----等)的优化要求,同时还要进行成本分析。
二者不是一个意思,但都属于制造工艺。

面料工艺分析到底是什么

面料工艺分析指的是(以色织布为例):对经纬向纱支,经纬向纱类,经纬向密度,面料组织,经纬向颜色进行分析,整理方法需要客户提供。只有一个目的,尽可能与原样一致。如果不进行分析,以上的任何一个参数偏离原样,风格将与原样将迥异。
一般情况下,纺织服装面料需要进行分析以下内容:经纬向纱支,经纬向纱类,经纬向密度,面料组织,经纬向颜色。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呈现出自身的高贵完美, 手感柔软。
 

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目的是什么

模具零件的工艺性分析指的是:该零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满足其工艺需要的程度的分析。具体内容要根据该零件所涉及到的工序而定。各种加工工序都有自己的工艺性要求。零件工艺分析;
是指它的形状其结构形状,二是光洁度;三是它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在就要看他的材料性质,以及热处理方法,还有就是零件的互换性,只要这些都控制好,相信就没问题!!呵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按类比法进行设计;找不到类似结构的,可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也可向有经验的人员请教;对于模具上确需特别复杂的零件,则需召开专门的会议讨论解决。

.数控编程开始前,进行工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更好的加工工艺
来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
譬如尺寸分析是来分析长


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搞清那些是主要基准和主要尺寸,以及尺寸的编注形式。技术分析是根据尺寸公差
形为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来明确和加工表面
以便采用合理的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目的: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处理,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然后再能编制加工程序。整个加工过程是自动的。
内容包括的内容有机床的切削用量、工步的安排、进给路线、加工余量及刀具的尺寸和型号等。

什么是工艺程序分析图?

进行工艺程序分析时采用工艺程序图。工艺程序图仅做出程序中的“ 操作”,以及保证操作效果的“检验”两种主要动作, 避免了图形的冗长和复杂,可以很方便地研究整个程序的先后次序。 工艺程序图是一种利用图表研究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可以分开的工序 、工步的组合和安排步骤的图示方法。 用它对工艺流程进行检查和提出改进的建议, 以期获得一个较优的产品生产程序。 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最好在一项产品投入生产之前, 就设计出最好的工艺程序和车间(现场)布置,达到最少的装卸、 最少的运输、最少的操作次数和费用、最少的废料、最好的控制、 最少的 库存 等,避免投入生产后再作变动所能引起的问题。

什么是生产工序分析?如何进行?

生产工序分析就是找打生产工序里面的问题和各种浪费时间,进行综合的分析,用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做生产工序分析比较简单,这个软件比较智能,可以通过导入的生产工序视频来结合分析,快速精准的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智能分析和生产报表。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分析是什么?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HC1、SOx、NOCO、重金属(Pb,Hg)和二恶英等。为了避免上述危害物质进人人类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对烟气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目前,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因此找到高效的烟气处理工艺是解决问题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工艺比较单一,从运行情况来看,这些工艺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但大多数无法满足欧盟2000标准。

1.1烟气脱酸工艺介绍

烟气脱酸工艺主要有干法、半干法、湿法三大类,以下是详细介绍。

1.1.1干法处理工艺

干法处理工艺将石灰粉通过喷射系统喷人反接触反应,生成固态化合物,再由除尘器将其与飞灰一起捕集下来。飞灰属于危险废物,经排灰收集系统收集后需要进行稳定化处理。干法与袋式除尘器的基本组合工艺为垃圾焚烧厂典型的烟气净化工艺之一。

1.1.2半干法处理工艺

半干法工艺是将一定浓度的石灰浆液喷人反应塔与酸性气体反应,并通过喷水量控制反应温度。在吸收、中和反应过程中将水分蒸发,较大颗粒的飞灰沉降到反应塔底部排出,细微颗粒飞灰经除尘器捕集后。进行稳定化处理。采用雾化石灰浆作反应剂,学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干法,其中石灰干粉的用量一般为理论用量的2倍。净化效率达95%一99%。但对重金属、二恶英等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仍然有限,因此需要在系统中加入活性炭以增强对重金属和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捕集能尘器.并配置活性炭喷人装置的组合方法。

1.1.3湿法处理工艺

湿法净化工艺通常是先采用静电除尘器除尘,再进骤冷器将烟气温度降至60~70℃后,进入温式洗涤塔,进行碱液洗涤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以避免气体酸性腐蚀作用,净化气体一般需加热到160180℃,再由引风机经烟囱排人大气。洗涤液通常为石灰浆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若采用石灰溶液,则石灰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对HC1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从洗涤塔排出的废水需经处理后排放,同时产生的污泥也需妥善处置。

1.1.4脱酸工艺技术比较

干法、半干法及湿法烟气脱酸工艺特性综合比较参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湿法脱除效率较高,但是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比较高。半干法相对湿法工艺而言,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没有污水排放。

1.2烟气脱硝工艺介绍

烟气脱硝主流技术常有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两种。

1.2.1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fSNCR1技术是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含有NH3基的还原剂,在高温(烟道气流中产生的氨自由基与NOx反应,把NO还原成N2和H2O。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4NH3+6NO--~5N2+6H2O

SNCR还原NO的化学反应效率取决于烟气温度,高温下停留时间,含氨化合物即还原剂注入的类型和数量、混合效率以及NOX的含量等。一般来说,SNCR脱硝效率可达80%。

1.2.2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技术是还原剂(NH3、尿素等)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以NH3为还原剂的主要反应式为:

4NH3+4NO+04N2+6H2O

4NH3+2N02+O6N2+6H2O

在SCR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催化剂的制备生产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催化性能直接影响到SCR系统的整体脱硝效果。对SCR脱硝系统而言。催化剂的选取是关键。考虑到经济性和运行维护等因素,要求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抗硫性、抗水性好。寿命长,经济性好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

1.2.3SNCR和SCR联合脱硝技术

SNCR/SCR联合脱硝工艺是将SNCR工艺中还原剂喷人炉膛的技术同SCR工艺中利用逸出氨进行催化反应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脱除NO的一种新型工艺。与单一的SCR工艺和SNCR工艺相比,联合技术具有系统脱硝效率高;设备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催化剂用量少;脱硝系统阻力小等优点。该联合工艺NO的脱除率达9O%以上.氨的逸出量由5*10—6—25*10—6降到5*10—6以下。

1.2.4脱硝技术比较

SNCR、SCR及SNCR和SCR联合脱硝技术综合比较见表2。

从上表可看出.SCR脱硝与SNCR脱硝各有优势及不足。SCR要求严格控制NHJNOx比率,脱硝率能达到9O%以上。SCR工艺操作的关键是避免存在灰尘、SO、重金属等杂质,以减轻催化剂中毒,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SNCR工艺投资小,但氨液消耗量大,适用温度较高,NOx脱除率低。两种脱硝技术要避免投入过多的NH。,防止由于残留的NH3与SO3、H0、HC1等反应,生成(NH4)HSO、(NH)2S0、NH4C1,产生固体颗粒,形成白烟,影响治理效果。

2组合工艺介绍

2.1工艺流程说明

结合以上各工艺特点,设计一套对烟气深度脱除的组合工艺,该工艺中采用“半干法+干法”脱酸工艺及“SNCR+低温SCR”脱酸工艺。该烟气深度处理工艺的处理下,其烟气排放标准满足欧盟2000标准,是一种高效的处理工艺。

2.1.1“半干法+干法”脱酸工艺

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温度为180~220℃,通过烟道进人旋转喷雾脱酸塔的上部。烟气在进入旋转喷雾反应塔后,与高速旋转喷雾器喷人的Ca(OH)浆液进行充分混合,烟气中的SO、HC1等酸性气体与CaCOH):进行中和反应后被去除,同时,烟气温度被进一步降低到155℃左右.经过处理的烟气经旋转喷雾脱酸塔的下部通过连接烟道进入袋式除尘器。从脱酸塔出来后。烟气冷却至约155后进入袋式除尘器。在袋式除尘器和脱酸塔之间的烟道上设有碳酸氢钠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喷射出来的碳酸氢钠粉末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确保任何时刻酸性气体排放达标。

在半干法的基础上增加干法工艺,进一步去除酸性气体,且干法选用碳酸氢钠作为吸附剂,较

石灰具有更高的酸性气体去除效果。

2.1.2“SNCR+低温SCR”脱硝工艺

SNCR脱氮工艺采用(NH2)CO(尿素)溶液作为还原剂,将其喷人焚烧炉内。NO在高温下被还原为N和H20。尿素经过尿素溶液配制间,配制成浓度约4O%的尿素溶液,通过溶液输送泵送至混合器。在混合器内尿素溶液进一步被水稀释成5%的稀溶液。稀释后的溶液被压缩空气雾化,并经喷嘴喷人炉膛内,与烟气中的NO反应。

SCR脱氮工艺采用低温SCR技术,其中催化剂层采用低温催化剂,载体物质为TiO:,活性物质为Mn、Fe等金属氧化物。反应温度在150。左右时,NO去除率可达8O%以上。反应区间在布袋

除尘器之后,可避先飞灰中的K,Na,CAs等微量元素对催化剂的污染或中毒,缓解SO2引起的催化剂失活和催化剂寿命减少。因此在烟气进人SCR反应器前,无需对烟气加热,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最终可确保排放烟气中的N0浓度满足欧盟2000的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