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该小说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老舍信仰基督教,是北京满族正红旗人。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祥子是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丧失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该小说的主人公是车夫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

祥子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受虐者:从一开始发自内心地对虐待的抗拒,到从心里慢慢接受,直到最后变成一种享受。

从“施虐与受虐”的视角对祥子的心灵况味进行审视,不仅能清晰地看到祥子心灵深处的转变过程,还可以从本质上挖掘出祥子从“抗虐”到“受虐”再到“享虐”的内心变化的深层原因,以及人性堕落的过程。

扩展资料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

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扩展资料:


一、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4]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二、《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骆驼祥子》是谁的代表作?主人公是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宇舍予.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谁?

《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写实主义小说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城里市民生活为背景,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娓娓道来,刻画了一位典型的“城市外来者”、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人生。
祥子的悲剧是懦弱自私的性格特征、风雨飘摇中的个人命运与动荡不安的时代格局交织的产物,是一个小人物无力主宰且无可奈何的归途。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文明冲突、人物性格等方面切入,深入分析祥子悲剧产生的多重原因,并选取土地、洋车等作品内的标志,对祥子这一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一、悲剧之根源——病态的社会与扭曲的人生
1. 《骆驼祥子》之社会背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内忧外患的时代,那是一个统治者尔虞我诈、损公肥私、横征暴敛的时代; 那是一个黎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代。生在那个时代是祥子最大的悲哀与不幸,他从一开始便已无从选择,无路可退。
结合历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转型时期——军阀割据, 连年混战,山河破碎,社会没有基本的生存秩序,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更是不可能有切实的保障。结合作品中祥子的人生遭遇——军阀的混战, 反动政府的所谓侦探,地主阶级车行老板的巧取豪夺……重重压迫让祥子代表的劳动人民没有任何出路,城市底层贫苦百姓每日挣扎在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中。
作品中社会背景对祥子人生产生的巨大影响俯拾即是。祥子的车被抢走就是例证之一: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而祥子也对此心知肚明,然而,他却仅仅为了多挣些钱、多干些活,贸然轻率地冒险拉车去西郊,不幸的是,他刚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由此可见,战乱纷争不仅威胁着平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惶惶不可终日,更是社会底层人民精神痛苦与创伤的一大根源。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祥子并非从未进行过抗争。起起伏伏、风风雨雨、屡战屡败……在祥子与现实和命运进行斗争时,他曾经坚强的内心逐渐在社会的打击下变得越来越脆弱、曾经怀揣的梦想在社会的黑暗里几次碰壁,永恒的痛苦和无法跨越的挫折致使祥子最终放弃了与社会现实的抵抗,他变得麻木冷漠、自甘堕落,甘愿承受社会的压迫,向命运低下了头。
2. 《骆驼祥子》之文明冲突:城市与农村的争持
祥子作为一个城市的新客与外来者,也是一个文明矛盾的结合体——城市里消极享乐的主流思潮不断侵蚀着他从农村带来的辛勤劳作的习惯,也因而加速了他的堕落和逐步沉沦。
当祥子刚刚从乡下来到城里的时候,他完全地恪守着一个人力车夫的本分工作,也保留着鲜明的农民气质。即使身处复杂的城市环境中, 祥子还可以尽量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质朴。然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不可摆脱的,城市的市民文化开始逐渐入侵祥子的精神世界,到最后则全部占领。
当祥子的洋车第一次被逃兵抢走时,他的心里还坚守着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的信条,决心努力干活再买一辆;然而,到了第二次攒够了买车的钱却被抢走之后, 他开始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无论如何努力与奋斗都是徒劳的, 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直到虎妞难产而死,祥子最终接受了市民文化的消极元素,完全堕入到底层城市人群的纸醉金迷当中。
虎妞和祥子
3. 《骆驼祥子》之人物性格分析:淳朴与懦弱的交织
祥子之所以成为老舍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人的生动写照——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破产者。
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诗恰当地表现了这类人的社会地位和卑微身份:“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祥子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土地破产者,来到城市里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却悲哀地发觉自己永不可能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城里的人和他分属两个世界,以祥子为代表的农民破产者是落寞的、孤独的、无助的、自怜的。
在那个军阀割据一片混沌的城市环境中,最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也是最无力抵抗的,便是城市的底层人民。城市与农村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在农村里,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全部仗仰,是他们的希望和源泉,因而农村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纯朴,人们之间尚有真情存在,尚有共情可言.
话剧《骆驼祥子》
而城市里,金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奋斗目标,人们为了生存、名利与钱财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祥子骨子有着典型传统农民性格的闪光之处,举止也透露着浓重的乡土色彩——他秉承着自食其力、劳动致富、艰苦奋斗的朴素愿望,也有着自己的追求。
尽管这穷尽一生的追求只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祥子在一次有着丰厚报酬的拉车买卖中,连人带车被官兵们掠走,曾经还对生活抱有幻想的祥子就这样开始了人生的曲折之路。可惜,小民阶级的局限性限制着他,对于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他也只是喊出了“凭什么”,他没有能力对他的惨遇做更深一层的思考,懦弱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不会做出勇敢的反抗。
4. 爱情的葬送与婚姻的悲剧
祥子的人生中曾有过两个重要的女人——小福子与虎妞,然而他们的关系最终都是以阴阳两隔的悲剧收场。祥子曾经真诚地暗恋过一个姑娘:小福子;祥子可以不计较小福子的过去,在他的心里,小福子是干净的、纯真的、善良的,也是他曾经的理想伴侣。
但现实生活的残酷与自私凉薄的本性却使他的爱情化为虚无。当祥子鼓起勇气想要与她携手终生的时候,他想的更多是自己,而非对方。例如,他希望小福子能离开她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来帮助自己,生活的窘迫仿佛一剂催化剂,加快了他自私懦弱一面的显现。
他不愿与心爱的小福子一起承担养家的重担, 因此面对小福子的一往情深和因绝望而哭肿的双眼, 他只是留下一句如同泡沫一般的誓言——“等着吧!等我混好了等我混好了, 我来!一定来!”他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亲手葬送了自己本应美好的爱情。
小福子剧照
和虎妞的婚姻里,他的自私不仅导致了这场婚姻以悲剧收场,更是间接加速了虎妞的离世。虎妞的难产与濒死无疑是这部作品里最为揪心的情节之一,而祥子在那个特殊时刻的表现也是他自私狭隘性格的写照。
在虎妞的生死关头,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怎样保住两条宝贵的生命,而是请医生所需要的巨额花销。不可否认,尽管祥子始终没有对虎妞产生过真挚的爱情,她也毕竟曾让他体会过家庭的温暖。祥子最终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与他狭隘冷漠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土地与洋车——精神寄托的瓦解与消逝
1.土地:传统小农群体的执念
纵观中国历史,因“土地”引发的社会变革数不胜数。追溯至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倘若领导群体欲借助农民的力量来达到推翻压迫阶级统治的目标,所提出来的口号往往会与土地直接相关——例如明末清初李自成的“均田免粮”,以及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切实迎合农民土地关切的措施:减租减息、土地革命等等,从而顺利发动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才得以付诸实践。
对以祥子为典型代表的农民而言,土地就是最深情、最可靠的精神栖息地。因而,土地破产无疑是祥子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与熟悉的生活方式逐渐割裂,转而在城市寻找新的契机,也为他接下来对洋车的情感作了铺垫。
2.洋车:一个人力车夫的向往
祥子在城里的新身份是一名人力车夫,因而他对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的向往顺理成章,丧失土地的痛苦更是加深了他的渴望。洋车是祥子精神世界里的一束光芒,是他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他对生活抱有希望的见证。
洋车也是他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他自信自重的坚强依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祥子的梦想终究还是被现实砸得粉身碎骨,无良逃兵与孙侦探的敲诈熄灭了他人生中的光明。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就这样破灭了,他本已迷失来处,如今也再无归途。
三、总结
老舍先生笔下祥子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值得读者深思。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牺牲品,是农村破产者从初入城市的踌躇满志到遭遇一系列挫折后最后的堕落腐化,祥子的人生悲剧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命运的无常、社会的混沌、人心的凉薄……祥子之哀,又何尝不是社会之哀,人性之哀?
参考文献:
1.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根源及意义》
2. 《再读<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