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安与洛阳都处于黄河流域,这个地区开发是最早的,因此经济和文化较为先进,这是成为天下之治的先决条件,这是洛阳被作为首都首先是在东周的时候,周天子在这里居住400年,后世的帝王普遍认为这里是天子所镇之地,都于洛阳,也是为名正言顺,另则还有洛阳为天下心腹之地,所谓中心是也,与天下各地交通便利;长安类似,起始是秦始皇建都咸阳,楚汉之后,刘邦要以此为中心,压制关中故秦之地以及对于关东地区地势上得俯视,所谓一旦有变,据函谷关而守,类似秦之于六国,同时也有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警醒之意,同时还有丝绸之路的便利,后世帝王多以此政治意义、象征意义、军事防御意义等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而建都于长安或者洛阳;宋朝时,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状况,建立宋,想要与辽争取幽燕地区,可惜失败,只好建都汴梁,只因为,长安洛阳之地离北方边境太近,对于国都来说不安全;宋以后,元明清都北京,则多是由于要或者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控制或者就近防备游牧民族方便及时制定策略。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宋朝为何定都开封

宋朝为何定都开封 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首都168年,个中缘由,须做具体分析。 一、交通漕运优势。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汴河)途经开封,最后入淮入江。因而开封便成为锁控江淮的咽喉重地。特别是唐中期以来,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相对稳定的南方地区,中央对南方依赖增强,故而苦心经营开封,使它在战乱的环境中迅速崛起。延至五代后周时,开封交通更加便利。从水路有通往南方广大地区的汴河,通往齐鲁的五丈河,通往陈蔡颖许的蔡河。陆路更是四通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便利的交通能将物资快捷地运往开封。而此时的长安和洛阳,由于一直是各派军阀争斗的战场,受到较大破坏,特别是关中地区,经济更是凋弊不堪,以至皇帝也不得不率臣下就食于洛阳。物资运至开封易,转运洛阳尚有相当难度,更不要说关河遥遥的长安了。另外一个方面,赵家政权吸取中唐以来的教训,对待地方采取弱枝强干的中央集权政策,京城驻有大量的精锐部队。解决城市人口和如此众多军队的消费问题,当是首要问题,开封以其便利的地理交通成为建都的首选城市。 二、政治地理优势。长安和洛阳以山为塞,以河为池,形势险固,易守难攻。开封地处中原,无山川之险,四战之地,形势涣散,不利于守。这是定都的不利因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当政权强大时,它的位置却是有利控制中原的。开封“西索温洛,东镇齐鲁,背依燕赵,面控江淮”,战国梁惠王据此而霸中原。而且经过周世宗的改革和夺取江淮,开封的地位更加巩固。从北宋代周到宋太宗二次北伐,这一时期宋政权在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要着手一系列的统一战争:南方仍存在若干名义上臣服的割据政权,无论南下还是北上,开封的位置都比洛阳优越得多。以开封为都利兵利战。从后勤保障上讲则可节省民力。即使统一完成后,赵宋王朝削弱地方的守内政策也客观上要求以开封为首都。一旦出现反叛可以从开封出发,迅速地予以镇压。在这样的历史格局下,以开封为都从政治和军事上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三、历史和城建优势。五代以前,首都设置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摆动,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封城的崛起,五代以来,都城则在开封和洛阳之间交替。开封先后成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历代悉心经营,特别是后周世宗时期,一方面,取土虎牢修筑开封外城,使开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三重城墙的城市,城高池深,有效地弥补了不利

为什么古代定都都在长安洛阳

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则很好地符合了很多条件。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决定定都地点的因素。西周定都镐京,关中时周族的发源地,十分适合他们的农耕经济,周成王时修筑洛邑为陪都,号成周,是为了了监视和震慑商朝的移民,控制东方领地。秦朝统一后,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国祚短暂,未能来得及考虑都城迁移的问题。

西汉最初定都于洛阳,后娄敬进谏,力陈关中的险要和富庶。西汉最终定都关中,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在东方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国,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

扩展资料:

朝代    定都年代    名称    地区    辖区  

崇国    约前2200年-前1027年    崇    京畿  

西周    前1027年?—前771年    丰京、镐京    京畿    樊,杜,高陵,骊山氏,蓝田等邑[县]  

秦朝    前350年─206年    咸阳    内史府    蓝田,高陵,栎阳,杜县,骊邑,芷阳[县]  

西汉    前202年─109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奉明,南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栎阳,万年[县]右扶风[府]辖区:户县,周至[县]  

新朝    9年─23年    常安    京兆尹    同上  

东汉    190年─195年    长安    京兆尹    长安,蓝田,新丰,霸陵,杜陵[县]左冯翊[府]辖区:高陵,万年[县]右扶风[府]户县[县]  

西晋    313年—316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赵    319年─328年    长安    京兆郡    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前秦    351年─385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蓝田,新丰,阴般,杜陵,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后秦    386年─417年    长安    京兆郡    司隶校尉部[省]京兆郡[府]辖区:常安,蓝田,新丰,山北,杜城,霸城,高炉,万年[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始平郡[府]辖区:户县[县]  

西魏    534年─557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霸城,山北,杜县,蓝田,新丰,阴般,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高陆,广阳,万年,鄣县[县]扶风郡[府]辖区:周至[县]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京兆尹    雍州[省]京兆尹[府]辖区:长安,万年,蓝田,新丰,户县[县]冯翊郡[府]辖区:广阳,高陆[县]恒州[省]周南郡[府]辖区:周至[县]  

隋朝    581年─617年    大兴    京兆郡    京兆郡[府]辖区:大兴,长安,高陵,蓝田,周至,户县,新丰,万年[县]  

唐朝    618年─904年    长安    京畿道    京畿道[省]京兆府[府]辖区:万年,长安,高陵,栎阳,昭应,蓝田,户县,周至[县]  

大顺    1644年─1645年    长安    西京  

参考资料:

人民网-长安洛阳为何帝王偏爱定都这两处

北宋为什么要在开封建都?

一、交通漕运优势。

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汴河)途经开封,最后入淮入江 。因而开封便成为锁控江淮的咽喉重地。特别是唐中期以来,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 。

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相对稳定的南方地区,中央对南方依赖增强,故而苦心经营开封,使它在战乱的环境中迅速崛起。延至五代后周时,开封交通更加便利。从水路有通 往南方广大地区的汴河,通往齐鲁的五丈河,通往陈蔡颖许的蔡河。陆路更是四通八达 。

二、政治地理优势。

长安和洛阳以山为塞,以河为池,形势险固,易守难攻。开封地处 中原,无山川之险,四战之地,形势涣散,不利于守。这是定都的不利因素。但从另外 一个角度思考,当政权强大时,它的位置却是有利控制中原的。

三、历史和城建优势。

五代以前,首都设置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摆动,随着南方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和开封城的崛起,五代以来,都城则在开封和洛阳之间交替。开封先后成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

历代悉心经营,特别是后周世宗时期,一方面,取土虎牢修筑 开封外城,使开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三重城墙的城市,城高池深,有效地弥补了不 利于守的缺憾。

四、官僚群体意识的有力影响。

宋代周是以兵变形式实现的较为平和的政权更替,赵匡 胤再三告诫兵将不得擅劫府库,凌暴后帝。一改往昔兵变恶习,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的政策,不仅稳定了政局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开封的发展也起了有益的作用。所以在赵匡胤欲西迁洛阳时,晋王赵光义敢于提出在德不在险的定都方略。

五、令王朴经营规化城内,拓宽道路,绿化环境,又允许临街 开店,取消了坊市分离制度,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至宋取代后周前夕,人口已达百万, 实际上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

此时的开封已经初步具备了帝都的风范。而洛阳则因战 火频仍,面目已非往日。因而选择首都,开封自然是当仁不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宋

为什么古代都定都在长安洛阳呢?

位于关中平原的长安和位于黄河南岸的洛阳,在古代,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同时其周边地区也非常富庶,农业发达,也拥有充足的水源,是相当合适建都的地方。

洛阳更是古华夏的文明中心和起源地,河洛平原农业发达,水源充足,更是控制当时东西南北往来的交通要据。

另一方面,这两个地方作为都城的历史非常悠久,西周建立在镐京(长安附近),东周建都在洛阳(周代之前的都城经常变动而且规模很小),有非常好的建城基础。

新王朝建立之后,在固有基础上建立都城,自然要比重新选地建都容易得多,省去了很多重新营造的成本和时间。

中原王朝不再将长安洛阳作为首都,也是这两个地方受到了严重破坏之后,也就是唐朝以后,唐灭亡后,烽火不止,当年繁荣富有的长安与洛阳基本衰落。

也因为过度开发,关中与河洛平原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封建时代已经不能继续承载更多的迅速增加的人口。逐渐被抛弃。

同时,元明清三代,中国领土增加,位置偏西的长安不再适合作为国都,而因为元朝运河进一步的开凿疏通,洛阳的地理优势也不再明显,为了稳固政权,除了明初短暂定都南京,元明清三代都将国都定在了地理优势更加明显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