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打败太平天国后,确实有实力反,曾国荃就力劝曾国藩反清,曾国藩如果想反,当时的湘军都会跟着他,如果曾国藩真的扯起反旗,在当时胜算不大。曾国藩身经百战,是后世公认的厚黑学鼻祖,所以这就注定了曾国藩不会鲁莽行事。曾国藩如果反必然考虑到李鸿章左宗棠的真实态度,曾国藩对李左二人有提携之恩,可是在谋反这几大事面前曾国藩不能保证这二人能和他站在一条线上,如果不能,那谋反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曾国藩最顾忌的是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虽然说太平天国被镇压,可是国内并不太平。首先来说,在太平天国失败后,余部还有很强实力,而且当时捻军已起,其次是列强虎视眈眈,英法刚和清政府签订完不平等条约,如果此时反,英法断然不会支持曾国藩。要真反,中国将全面陷入内战,刚打了十几年内战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灭掉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

小时候看电视剧《太平天国》,有个很有意思的情节。湘军攻破南京后,在曾国荃的煽动下,一批湘军高级将领集体请求曾国藩自立为王,带领大家造反!

当时的曾国藩正是自己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的时期。刚刚灭掉了太平天国起义,自己不但因此名满天下,而且自己手里还掌握着当时全中国战斗力最强悍的武装力量――湘军!之前清政府曾许诺:谁能攻下南京,就封他为王!然而现在清廷却对曾国藩食言,只给了他一个侯爵。而且还有传言说,朝廷要裁撤大部分湘军。这两件事引起了湘军将领们的不满,再加上曾国荃的煽风点火,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面对部下们这种变相的“黄袍加身”,曾国藩又惊又怒!但他并没有立刻给部下们一个答复,而是思考了整整一夜!天亮后,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一夜的湘军众将,等来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结局――曾大帅选择继续做忠臣!

那么,曾国藩在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另立山头,举起大旗推翻清王朝?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不想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

南京城破后,城内的太平军残部遭到了残忍的屠杀!洪秀全的家属全部被凌迟处死,其他被俘的官兵及家属都被杀头。曾国藩明白,如果他失败了,那么他和三十万湘军也是这样的下场,这样的风险,他承担不起!

二,造反实力不够!

首先是战斗人员,湘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那些精兵强将很多都已经死在了征伐太平军的战场上。

其次是军需物资,曾国藩能打败洪秀全,靠的是清廷举全国之力保障了湘军的后勤供应。如果曾国藩同清政府开战,他的后勤补给将失去保障,别的先不说,三十万张嘴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他曾国藩上哪筹集这么多粮草?当年石达开离开洪秀全时,带走了二十万部队,为什么很快就撑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得不到物资补充。

三,缺乏盟友

曾国藩要想造反,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有人协助他。他可以依赖的只有两个人――李鸿章,左宗棠。曾与李是师生关系,与左是好友关系,而且当时他们三人都手握军权。然而李鸿章是个投机倒把分子,除非曾国藩有必胜的把握,否则休想得到他的支持!左宗棠性格狂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包括曾国藩,想让他去帮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去当皇帝,想都别想。而且左宗棠的忠君思想很严重,曾国藩如果敢造反,左宗棠恐怕第一个反对他。因此造反的事不但指望不上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俩还很有可能帮清政府对抗曾国藩。李左二人的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曾国藩想打赢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四,曾国藩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想造反当皇帝,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人多少枪,而是你必须得有问鼎天下的野心!曾国藩明白,自己性格温和,忠诚厚道,天生就缺乏这种野心。造反是一项非常艰巨和危险的工程,如果没有足够的野心和意志,绝不可能熬得过造反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和险境。洪秀全失败,就是因为在定都南京后被安定的生活逐渐消磨了最初的野心。

五,自己的部下未必靠得住

作为湘军副统帅的曾国荃在其他将领面前一向蛮横霸道,请求造反的将领中恐怕难免有人是摄于曾国荃的淫威,并非真心想反。洪秀全失败的例子告诉曾国藩,造反这种事最忌讳人心不齐,过程中哪怕有一个将领意志不坚定,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我想,曾国藩可能在众将下跪的一刹那就已经把以上问题全部想明白了,他之所以要考虑一晚上, 表面上是要下属们给他时间考虑,实际上是他希望这些狂热的部下经过一个晚上能够冷静下来,恢复理智!

天亮后,当曾国藩再次拒绝众将的请愿时,包括曾国荃在内,所有将领除了有些失望以外,谁也没有再坚持。一夜的时间果然让这些将领们都冷静了下来。

曾国藩是一个活的非常明白,非常踏实的人。 他在北京当官时,官位一直不高不低,不升不降,但他并没有为升官而攀附权贵,使一些诸如行贿之类的手段。不管朝廷如何对他,他都选择接受,韬光养晦。

不是他不懂官场潜规则,而是他知道那些投机取巧的手段很容易毁掉一个人,在北京当官多年,他亲眼见过多少人,机关算尽才爬到高位,结果一招不慎就跌落下来,甚至摔的粉碎。

他的老师,军机大臣穆彰阿当年权倾朝野。曾国藩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傍着大树好乘凉。但他也看到了穆彰阿的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人,那些“倒穆派”在暗地里射向穆彰阿目光是多么的阴森可怕,这些他都非常清楚。所以他和穆彰阿仅保持师徒关系,并无官场上的交集。虽然他因此没有被提拔,但他“划清界限”的做法也让他在穆彰阿倒台后没有受到牵连!

曾国藩知道自己是有才华的,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做人做官,总有一天,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皇天不负有心人,太平天国起义给了曾国藩留名青史的机会。他果断在老家办起了团练,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的队伍不断壮大,最终发展成了名满天下的湘军!

站在人生的巅峰,曾国藩没有昏头,而是保持了一贯的稳重和理智。他明白,在这个位置上,越要保持清醒。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注意到,所以巅峰也是风口浪尖,多少人都是在自己的巅峰时期倒下的,比如他的老师穆彰阿,比如他的对手洪秀全。

曾国藩的智慧在于他的格局大和见识广,他并不计较短期的利弊得失,不耍小聪明,衡量事情时能够长远考虑。 懂知足,知进退,不但明白自己想要的真正是什么,更明白什么是自己万万不能贪恋的。

世人都把投机取巧走捷径视为聪明,都把打小算盘,占小便宜会算计当成能耐。但这些充其量只是小聪明,一般喜欢在这些方面动脑筋的人,都目光短浅,看起来机灵,实际上只顾眼前利益,非常愚蠢。像曾国藩这种不耍心机,能够脚踏实地去做人做事的,能考虑长久利益,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现在的人最缺乏独立思考,认清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曾国藩所具备的,他的人生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兵权在握的晚晴名臣曾国藩,为何不造反?

因为当时曾国藩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并没有起造反的心思。其实曾国藩是对整个清朝非常忠诚的,即使当时清朝已经腐败不堪但是曾国藩依旧没有想要造反。当时曾国藩手中也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他完全可以造反,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做,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对清政府的忠心。当时曾国藩手中有着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湘军。如果当时他愿意以李秀成的太平军结成联盟一起抵抗清朝军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夺得清政府的江山。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做,其实早在安庆战役发生之后,曾国藩的部下其实就已经劝说曾国藩与李自成结盟。

当时在攻占了金陵、平定了太平天国军队之后清朝的统治者没有按照之前承诺的那样完成对于这些将士的奖赏,导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以及左宗棠等劝进分子开始拥戴曾国藩。要知道当时这些将领本身就是冲着清政府的承诺才能完成这一系列战争的胜利的,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完成任务之后却没有获得自己相应的奖励,所以每一个人几乎都对清政府心灰意冷。当时这些将领想要与曾国藩一起联盟形成一种势力对抗清政府。虽然如此,但是曾国藩依然拒绝了这些将领的祈求。曾国藩从小就受到了那种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整个国家是非常忠诚的。虽然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清政府。曾国藩当时也知道一些大道理,知道自己造反的话,很有可能会对整个中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本身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局面已经非常困难了,如果这时候自己在造反的话会让中国的局面变得更加困难,他并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

曾国藩拥兵30余万,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不造反?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时期四大名臣之一,他操练的湘军所向披靡,平叛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很有势力的,但是这么有势力的曾国藩却没有想过要反抗清朝,自立为王,这是因为清政府早已经想好了曾国藩带兵团练,可能会谋反,所以做好了两手准备。曾国藩那么聪明,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说不定他要真是反叛,还没实施,已经传到清政府的耳朵里了。

一、清政府抗拒团练。

其实在清朝之前,就有官员团练的做法,比如说汉朝,官员团练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权利,最终架空了政府,所以才导致最终的灭亡。所以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提出团练的时候,咸丰一口就给回绝了,不仅拒绝,还很生气,把曾国藩的奏折都摔在了地上,可见政府是害怕武将团练的,但是咸丰最后似乎是想开了,同意了曾国藩团练。

二、咸丰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

咸丰在同意曾国藩团练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解决武将拥兵自重的方案,就是所有权利收归中央所有。曾国藩辛辛苦苦攻打下来的地方,归朝廷所有,官员归朝廷任命,曾国藩不能有治理权,此外,团练费用由朝廷支付,所以没有自治权,湘军是由曾国藩领导,但是却接受朝廷的封赏,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为朝廷卖命,这样就等于是架空了曾国藩的权利。

三、曾国藩已经看出了咸丰的意图。

其实曾国藩本来也就没有谋反的计划。李秀成死之前,曾经鼓动曾国藩谋反,但是曾国藩害怕这样的言论到了皇帝耳朵里自己解释不清,所以直接处死了李秀成。而且当时曾国藩的湘军所向披靡,但曾国藩的身边都是皇帝的眼线,所以曾国藩是不敢造反的。

曾国藩称帝之谜:手握重兵为何不造反?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时,通过组建湘军,掌握地方大权,到1863年湘军攻下南京后,曾国藩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就军事实力而言,他比清 *** 已经超出了很多,若曾国藩振臂一呼,从满朝人的手中夺回统治权,应当说并不困难,但但他没有这么做。曾国藩为何拒不称帝?一般归结为四点原因。

首先,从曾国藩自身而言,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卫道的观念根深蒂固,造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曾国藩熟读史书,也深知造反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晚清时期的中国,列强环绕,已经经不起一点内乱了,过大的动乱只会给带来亡国的危险。

而且当时洋务事业蓬勃发展,曾国落还对实业救国抱着一丝希望,所以把自己大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的建设之中。另外,曾国藩不想做赵匡胤可能还与曾国荃有关,他也不想再重演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故事,曾国荃积极劝进,甚至比赵光义更有野心,曾国藩即使黄袍加身,也难保曾国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坐断东南的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恢复汉家江山?

说起曾国潘,大家一点儿也不陌生,对于他我们也会感到有点可惜。当时坐断东南的曾国潘并没有造反称帝,我认为原因是因为处于当时的他并不具备造反的条件,第二就是清朝当时内忧外患不需要他。第三就是曾国潘自己信奉的人生信条。

一、曾国潘的忠君思想

虽然曾国潘是汉人,推翻满清的统治,恢复汉家的江山在那个时候是指日可待。但是当时,由于受到了满清的统治两百多年,很多人都看到了义和团和明朝的造反者都相继失败了。而且当时很多人都默认满清的正统性。而且曾国潘从小饱读诗书,思想早被传统的忠君思想所根深蒂固。在曾国潘曾经讨伐太平天国的时候,从他所写的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曾国潘追求的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圣灵涂炭,一旦是要造反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当地的百姓造成巨大的创伤。所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曾国藩并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这一点不难解释,首先曾国藩坐断东南,满清政府肯定会对手里抓着重权的官员有所防范。而且满清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曾国藩是一个汉人,怎么会真心实意的相信一个外人呢?自从湘军当年打败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军队里的很多人士兵都想着回去过上安稳的日子,那时候军队早就开始腐烂不堪、军心涣散了。而且军中还分出了好几个派别,这样的情况,曾国藩也控制不了,更不要去说造反了。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还要提一提外来势力的压力。当时的列强是十分支持清政府的统治,而这支势力,也将会对曾国藩的造反造成极大的威胁。我想曾国藩也是想到了这点,而且他也并不想当君王,但是他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大家的学习。

曾国藩手握30万雄兵,为何不敢造反?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统帅,步入了人生的顶峰,同时,他也站在了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上。此时的曾国藩只要跺一跺脚,大清国就会发生地震。

有人不经要问,曾国藩当时手握30万的雄兵,为何不造反?曾国藩的部下曾经纷纷劝曾国藩反了大清朝,但是曾国藩却淡然地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向众人表明自己根本无意造反。难道说曾国藩没有野心吗?曾国藩当然有野心,那为何不敢造反。

曾国藩不敢造反的原因有很多,大概有这么几条:

第一、曾国藩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宁可"求阙",也不求全。忠君卫道思想严重,主观造反愿望不够强烈。

第二、和宋江一样,作为一个读书人,曾国藩的骨子里永远是一套忠君爱国的思想。他读的是圣贤书,奉的是孔孟道。他只会做一个顺民,而绝不会当叛徒。那样,会留下千秋万代的骂名。读书人嘛,最在乎的始终是一个名节。

第三、满清的奴化教育,让读书人“奴才不敢”成为思想禁锢

清朝满族人对汉族统治了长达280多年,汉人的服饰和发型彻底改变了。孔圣人曾经曰过:头可断,发型不能乱。在中国古代,这个服装、发型要一变,就意味着礼制的崩坏,意味着国家要灭亡,道统要灭绝。

满清强力推行的近300年奴化教育是成功的。可见奴化教育是多么的可怕,满清近300年毒害之深,亘古未见。奴化教育让汉人对朝廷丝毫不敢反抗,尤其是读书人“奴才不敢”成为思想禁锢。这就是为什么平定太平天国后,手握30万雄兵的曾国藩不敢造反,这就手奴化教育的真实写照。

曾国藩有可能提前50年完成辛亥革命任务,为什么没有反(23)

曾国藩最为后世仁人志士诟病的一点,就是他作为汉人,有实力有机会推翻满清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却反而死心塌地为清廷卖命。他为什么没有造反呢?

当时形势看起来对曾国藩非常有利。太平天国内讧,实力大减,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咸丰皇帝31岁突然去世,慈禧太后、恭亲王、八个顾命大臣争夺权力,朝廷不稳;

而他统帅当时全国最强大的部队。

几部传记都提到周围的人鼓动他拥兵自立。当然也都指明只是传说,这种事怎会轻易留下证据?

但这也说明了人们觉得他应该或很可能造反。那他为什么没有反?

书中也有所分析和推测。比如,有说他会看相,知道自己是蟒龙转世,是蟒而不是龙,没有帝王之相。这个就有点神神叨叨的了。

也有说,他已经意识到外国的入侵才是主要矛盾,满汉矛盾已不重要了,他已经放眼全世界,在为整个中华民族谋出路。这感觉又有点美化他了。

我看了这几本书,感觉有两点原因。

一是不想。

曾国藩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学习、考试、做官。学的是孔孟之道,做的是朝廷的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报国,这之类的思想已经印到他骨子里去了,很难转过弯来。

就像诸葛亮一样,当年的地位和实力比曾国藩高多了,连刘备都不得不说,对刘禅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取而代之。

诸葛亮也没有造反,而是忠心耿耿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不敢。

曾国藩看起来掌握大量军队,但他一旦造反,这支军队还听不听他的,有多少听他的,还真不好说。

他与湘军各部之间并不是紧密的隶属关系,很大程度上靠道义维系,各部并不完全听他的。

像湘军三大创始人之一的王錱,当曾国藩想对部队规范编制的时候,他干脆带着队伍投靠别的领导了。

李鸿章的淮军,这是后期最有战斗力的。本来是曾国藩安排李鸿章去招募的,但当曾国藩带着他们去剿灭捻军的时候,却指挥不灵了,不得不靠李鸿章从中协调。

左宗棠是曾国藩推荐提携的,后期两人却成为政敌。

江西巡抚沈葆桢是他保荐的,又是他两江总督的下属,却敢擅自扣留湘军的军饷。
就连他弟弟曾国荃的部队,这是他最嫡系的了,有时也不听他的指挥。

况且湘军将领几乎全是儒生出身,湘军儒教色彩浓厚,他们是跟着曾国藩平定叛乱的,能否愿意跟着曾国藩叛乱呢?

所以,表面上看,曾国藩拥有强大的湘军,但一旦真的造反,很大的可能是湘军内部首先四分五裂,自相残杀。

这样算来,曾国藩如果不反,可以位极人臣,荫及子孙;一旦造反,成功了还好说,不成功将是身败名裂,株连九族。

两相权衡,不反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当然,由于曾国藩和湘军的兴起,满人的政权逐步转移到汉人的手里,为以后推翻清廷统治创造了条件。

这也算曾国藩为辛亥革命做出了贡献吧。

手握重权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造反称帝呢?

西周初年的周公,手握重权,为什么不造反?吕不韦运作异人继位,权倾当朝,为什么不造反?西汉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权力大到可以废立君王,为什么不造反?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一应政务出于相府,为什么不造反?历代都有如此强权重臣,而绝大多数都没有选择造反,其子孙也并没有选择造反,这里面有诸多理由:首先,权利是个虚拟的东西,如果没有完全私有化的军队,权利的消失是非常快的,大部分重臣依靠的权利来自君王的支持以及贪贿拉拢群臣,可是一旦失去皇家的支持,权利顷刻就会荡然无存,放在曾子身上,也许是可以依靠湘军力量要挟皇家一些财和势,湘军部众也会参与,当一旦宣布造反,顷刻就会被湘军将领抛弃;第二、改朝换代是要有时运支持的,必然是朝野都期待有所改变的时候,像三国实例,曹操还没有等到时运,所以推后到曹丕时代完成,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也一样不到时候,所以也推后到了司马睿时代完成,曾子时代包括太平天国和曾子都没达到爱新觉罗家族被朝野共弃的时运,造反一定输,必输的事曾子不会做,时运到了慈禧死后才出现时机,辛亥革命一举推翻清政府;第三、儒家忠君思想制约了读书人的思路,曾子起事,组织湘军对抗太平天国就是来自于对皇家的愚忠,事成后愚忠思想不会因为权利扩大而改变,毕竟曾子还是一介儒生,无法自己否定自己的价值观,造反在别人身上是创造王朝,而在曾子身上会是自毁名节;第四、三十万湘军加上外国人相助,可以完成对太平天国的围剿,可是离开了洋枪队,直接与清政府直接对打,依然还是太薄弱,是自杀之举,它不会采用,这些理由适用在曾子身上,也同样适用在各朝代的重臣身上;

曾国藩手握重兵,面对当时的国情为什么还不反?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

喜欢他的人说他是中兴名臣、一代大儒,不喜欢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假仁假义、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公元1864年,曾国藩步入了人生的巅峰。

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一举攻克太平天国的天京,俘获太平天国的幼天王和忠王李秀成,终结了太平天国这一席卷中国半壁江山的农民起义。

彼时的曾国藩拥兵超过三十万,其他势力类似淮军的李鸿章等人不是他的弟子就是他之前的部属。

以他当时的军力若要反清,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

而他手下的诸将也都怀有同样的想法,比如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就故意给曾国藩写信,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但是曾国藩却不为所动,非但没有起兵反清,反而力主裁撤湘军,自废武功,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一、曾国藩一向以忠臣自诩,这样一个大忠臣突然造反,一时之间很难获得天下人的认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以曾国藩的性格,断不会以身犯险,搞得自己最后晚节不保,留下骂名。

二、当时的湘军已是百战疲军,在攻克了天京之后,个个都想搜刮财富,衣锦还乡,早已没有湘军初创时的锐气和雄心壮志。而此刻左宗棠的部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则环伺在曾国藩旁,而清朝也对曾国藩严防死守,派出僧格林沁牢牢监视其一举一动,同时将一顶顶高帽子安在他的头上。

三、太平天国带来动乱使得当时的中国早已是满目疮痍,饿殍满地。此刻列强也早已对中国虎视眈眈,若曾国藩起兵造反,只怕会将整个中国拖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四、曾国藩在平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杀伐过重,素有曾剃头之名,他若造反,很难获得广大普通民众的支持。

因此素以理学中坚忍克制著称的曾国藩没有选择造反,而是韬光养晦,远离政治漩涡和斗争,最后获得善终和一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