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认为孙子弘历的出众,所以才传位于其父雍正,原本是传位十四皇子,被四皇子派人改了遗诏,改成传位于四皇子。
为何爱新觉罗·玄烨传位在四阿哥胤??
一直以来帝位的争取一直是忧愁陛下的大事,陛下得到这么多贵妃肯定也就有相当多小孩了,这么这大部分小孩谁来承接帝位呢?从扶苏和秦二世争取帝位就晓得,没有你死就是我活,由于想能够争取帝位那些殿下肯定是穷竭心计 ,把合适的都用到,当下哪儿还管的上啥友情了。
千古一帝爱新觉罗·玄烨当年就碰到了那样一些忧愁。爱新觉罗·玄烨得到24个小孩,个中参加帝位争取的有九个,传说中俗称“九子夺嫡”,近几年清朝宫剧相当多都围绕着此种故事发动的。
这时候胤?和八阿哥胤?斗的最狠毒,之后只因八阿哥的出生事,受到了爱新觉罗·玄烨的嫌恶。完全丢失了夺储的契机。胤?也由于想在爱新觉罗·玄烨前面留存不慕帝位的泰然形象,走南闯北,种菜问佛,其淡定的形象一段期间提升爱新觉罗·玄烨重视。这时候与四阿哥可能也才能争取的是十四阿哥,只因十四阿哥很长时间到外面,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也为坚守西藏平和达成了很关键的奉献。那时的爱新觉罗·玄烨陛下也对十四阿哥非常重视,一段期间中立谁为太子,爱新觉罗·玄烨也迟疑不决。即使最后爱新觉罗·玄烨依然是立胤?为陛下,也则是之后的爱新觉罗·胤?。不过关于爱新觉罗·胤?的登基就这样都错综复杂。
遇到一些人说他是改动遗言,将之前传位于十四阿哥的遗志,“传位十四阿哥”,弄成“传位于四阿哥”,也有人说爱新觉罗·胤?毕命后,没和爱新觉罗·玄烨葬在一处,而且另辟西陵为墓,这是因为改动了遗言,感受到毕命后无颜见老爹。
这么确实爱新觉罗·玄烨是传位于胤?依然是十四阿哥呢?首个的观点就是那时的圣旨写的数字使用的都大写,大写的拾可改不成于,可能也清朝的圣旨一般来看都用的满文和汉文写的,虽然能够把汉文弄成,满文也改不成啊。
故此改动遗嘱的讲法必定靠不住。此外这时候爱新觉罗·玄烨陛下,十分重视孙子弘历,即爱新觉罗·胤?的小孩,之后的乾隆帝,由于想能让这位孙子拥有皇位承接帝位,而把帝位送给了胤?,也同样是有契机的。这也同样是一个最主要的观点。不管怎么说,爱新觉罗·胤?当陛下也没啥不好,康乾宁靖不能少了爱新觉罗·胤?的汇聚。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快乐一下:
最简单的救命方法
五岁的儿子对父亲说:“除了看医生外,我还知道一种最简单的救命方法。”“真的吗?
说来听听!”父亲听了惊奇的问。“今天我看妈妈躺在床上叫着她快死了,幸亏是楼下的叔叔骑在她身上,妈妈才被救活!”
玄烨的几儿子继位,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几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
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几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
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即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扩展资料
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参考资料:
康熙帝后继位的是他的第十一子,序齿为第四子,姓名:爱新觉罗·胤禛,是为雍正帝。
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驾崩,爱新觉罗·胤禛继位,次年改元雍正。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康熙帝第十一子、序齿为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康熙帝有几个儿子,第几个当了皇帝康熙帝有35个儿子,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皇四子胤禛当了皇帝。
九子夺嫡: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时年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 *** ”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扩展资料
大阿哥胤禔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禩严加提防。胤禩小时候被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故大阿哥对他感情较好。
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禩勾结胤禔,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 *** 。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清代历史事件)
康熙后继位的是他哪个儿子?康熙帝后继位的是他的第十一子,序齿为第四子,姓名:爱新觉罗·胤禛,是为雍正帝。
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驾崩,爱新觉罗·胤禛继位,次年改元雍正。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康熙帝第十一子、序齿为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康熙的儿子谁继承了皇位??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第六十一年,削平三藩、打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可谓功勋卓著。他解决了国家大事,却无法解决家庭内部之事。他的后半生一直为立太子之事痛苦不已。
康熙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说明他有许多个可能继承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仅二十二岁的康熙帝早早地立一岁多的次子胤乃为太子。胤乃的母亲是康熙帝的孝诚皇后赫舍里氏,生下胤乃当天去世,康熙十分怜惜胤乃,亲自救他识字,每次外出围猎让他跟随身边,同时派汤斌和耿介两位大臣担任詹事府的詹事和少詹事,负责太子的教育和成长。但是,康熙帝没有想到,自己最宠信的大臣明珠与汤、耿二人不和,明珠经常在康熙面前进谗言,不到一年,耿介辞职、汤斌气死。明珠与胤乃不和,当然不希望胤乃掌权。 康熙帝的儿子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的中心人物是皇二子胤乃,皇三子胤止在后支持。皇三于是荣妃马佳氏所生,本人没有即位的可能;第二派以皇四子胤真(后来的雍正皇帝)为首,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七子胤礼随同在后;第三派的核心人物是皇八子胤异,附从者有皇长子胤是、皇九子胤唐、皇十子胤我、皇十四子胤题。三派勾心斗角,实力最强的是第三派。 胤乃在诸王子中,算是不错的一个,他会满文、汉文,娴于骑财Q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胤乃留守北京处理庶务,井井有条。次年,康熙帝亲征宁夏,胤乃再次留守京都,却举止失措激怒了父亲。首先,他动手打了平郡王纳尔泰、贝勒海善、镇国公普奇;其次,抢了蒙古王公进贡的驼马;第三,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勒索下人。事实上,皇帝和太子父子间早就出现了感情裂痕。康熙二十九年(1690),皇帝在亲征噶尔丹的旅途中得病,传太子到行在相见,谁知太子对父亲生病漠不关心、毫无忧戚之色,康熙帝颇感寒心,以后借故多次训斥了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皇帝到口外围猎,途中皇十八子胤介生病,太子竟毫不关心弟弟的病情,并当面顶撞父亲,晚上透过父亲的毡包窥探里头的动静,竟使康熙帝说出这样的话:“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惧不宁。”父子对立到这个地步,废太子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九月十六日,行围尚未结束,康熙帝召集诸王、大臣,历数太子罪状,宣布废太子之位,声泪俱下,最后昏倒在地。太子的亲信被处死。长子胤是受命看管废太子,回京后皇帝命令皇四子胤真同负看管之责。胤真当时仅为贝勒,次年封为雍亲王。康熙帝忧伤过度,于这年冬天大病一场。 皇八子胤异地位上升,他为人干练,与明珠关系不错,康熙命其代理内务府总管一职。太子之位虚悬,成为众皇子竞相追逐的目标,他们各显神通,皇长子找喇嘛诅咒胤乃发疯,直接向皇帝建议立皇八子为太子,若皇帝想处死废太子他愿负责处置。康熙勃然大怒,将长子关押起来,进而对皇八于产生怀疑。不久,他把皇八子革爵关押,附和皇八子的大臣勋贵或被革职或被处死。皇四子胤真的做法刚好相反,他在皇上面前为废太子讲好话,康熙帝称赞他“深知大义”。康熙帝患病期间,他又处处体贴,与众兄弟进呈药方,大获父亲好感。 为根绝诸子间的夺位之争,康熙帝释放了废太子和皇八子,恢复皇八孑的爵位,康熙四十八年(1709),再次立胤乃为太子。但他对长子的刻薄耿耿于怀,胤是一直被幽禁于家中,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过世没有再获自由。太子胤乃虽然被废过一次,仍然没有学会谨慎,他为获罪的步军统领托合齐通风报信,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再次被废,被永远幽禁于咸安宫,以后提议复胤乃太子之位的官员均被处死。直到去世,康熙也未明确太子人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在畅春园斋戒期间,突生疾病。十二日晚,诸王子齐集畅春园。次日,康熙帝病逝。康熙死后,胤真的舅舅步军统领科隆多宜布遗诏,皇位继承人不是胤题而是胤真,惹起后人议论纷纷,传说雍正帝与科隆多串通一气,下毒谋杀老皇帝,篡改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证诸史实,此事不可信,因为清朝宫廷的书写制度,满汉两种文字并用,绝不会只用汉文;并且,照惯例诸皇于应称皇第几子,如皇十四子,绝不会只写“十四子”,遗诏全文应为“皇位传于皇四子”,因此汉文也无法添改。 要解开康熙帝传位于皇四子的谜底,就必须从乾隆帝弘历身上寻找答案。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祖父宠爱,每次围猎,他都要带上这位孙儿。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见到乾隆帝的生母,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因此,为了传位给心爱的孙子,而选择孩子的父亲为皇位继承人,顺理成章。 雍正即位虽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一方面继承了父亲开创的基业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为乾隆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史称“康乾盛世”,雍正也有不小的功劳。 康熙的儿子 (爱新觉罗·玄烨)的四爷 皇四子胤禛
八爷 皇八子胤禩 九爷 皇九子胤禟 十爷 胤(礻我)(这个字打不出来) 十三爷 皇十三子胤祥 十四爷 皇十四子胤禵 除了老十三其他都是四爷的政敌,十四手里有兵有人他肯定自己想当皇帝,只有老十三是雍正最知心协助他最多的一个人。 康熙帝有几个儿子,第几个当了皇帝?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四阿哥胤禛当上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帝。
康熙三十七年四皇子胤禛被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康熙皇帝废掉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皇帝储位,终于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的畅春园病逝,从此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在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
扩展资料:
雍正在康熙时期参与了清朝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夺嫡时间,也叫做九子夺嫡。在这场争夺战中康熙的众多皇子分为了八爷党和四爷党。
但是因为八阿哥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
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不怀好意的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一直都是提防的。约莫康熙五十三年时候,康熙的寿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
康熙大怒,立刻骂胤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后来康熙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而已。
而四阿哥胤禛在康熙朝的时候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
清朝顺治帝为什么要把皇位传于第三个儿子玄烨,而不是次子福全?
清朝顺治帝为什么要把皇位传于第三个儿子玄烨,而不是次子福全?
首先,因为长子早夭,所以当时的次子福全,无疑成为了顺治皇帝的嫡长子,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的惯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显然是次子福全来继承皇位。但是,就清朝来说,皇位的继承却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对于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基本上都不是嫡长子。由此,对于次子福全和三子玄烨,在继承皇位不需要考虑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并且,在年龄上,玄烨,也即之后的康熙皇帝虽然年龄不是最大的,但是,其和福全之间的年龄差距并不太,只有一岁左右。
二
在此基础上,玄烨和福全都是当时皇位继承的选择之一。对此,根据史料记载,清朝顺治皇帝一开始想传位给次子福全,但是,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主张立玄烨。对此,在笔者看来,孝庄皇太后更喜欢玄烨,很可能是因为玄烨从小就聪慧过人。因为当时孝庄皇太后的地位,顺治皇帝自然是左右为难。为此,临终前的顺治皇帝又去请教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1592 - 1666年),字道未,德国人,作为一位传教士,汤若望早在明朝末年就来到中国。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命汤若望掌钦天监事。
三
清顺治八年顺治皇帝亲政后,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对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由此,对于当时的汤若望,受到了顺治皇帝的器重,这也是顺治皇帝在立嗣问题询问汤若望意见的重要原因。当时顺治帝因得天花,汤若望认为玄烨已出过天花,有了免疫力,认为立玄烨为宜。也即汤若望主张一定要找一位得过天花的皇子来继王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在汤若望、孝庄皇太后等人的意见下,爱新觉罗·福临最终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玄烨的儿子谁做了皇帝,康熙的儿子谁继承了皇位??
康熙的儿子谁继承了皇位??
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第六十一年,削平三藩、打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可谓功勋卓著。他解决了国家大事,却无法解决家庭内部之事。他的后半生一直为立太子之事痛苦不已。
康熙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说明他有许多个可能继承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仅二十二岁的康熙帝早早地立一岁多的次子胤乃为太子。胤乃的母亲是康熙帝的孝诚皇后赫舍里氏,生下胤乃当天去世,康熙十分怜惜胤乃,亲自救他识字,每次外出围猎让他跟随身边,同时派汤斌和耿介两位大臣担任詹事府的詹事和少詹事,负责太子的教育和成长。但是,康熙帝没有想到,自己最宠信的大臣明珠与汤、耿二人不和,明珠经常在康熙面前进谗言,不到一年,耿介辞职、汤斌气死。明珠与胤乃不和,当然不希望胤乃掌权。 康熙帝的儿子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的中心人物是皇二子胤乃,皇三子胤止在后支持。皇三于是荣妃马佳氏所生,本人没有即位的可能;第二派以皇四子胤真(后来的雍正皇帝)为首,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七子胤礼随同在后;第三派的核心人物是皇八子胤异,附从者有皇长子胤是、皇九子胤唐、皇十子胤我、皇十四子胤题。三派勾心斗角,实力最强的是第三派。 胤乃在诸王子中,算是不错的一个,他会满文、汉文,娴于骑财Q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胤乃留守北京处理庶务,井井有条。次年,康熙帝亲征宁夏,胤乃再次留守京都,却举止失措激怒了父亲。首先,他动手打了平郡王纳尔泰、贝勒海善、镇国公普奇;其次,抢了蒙古王公进贡的驼马;第三,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勒索下人。事实上,皇帝和太子父子间早就出现了感情裂痕。康熙二十九年(1690),皇帝在亲征噶尔丹的旅途中得病,传太子到行在相见,谁知太子对父亲生病漠不关心、毫无忧戚之色,康熙帝颇感寒心,以后借故多次训斥了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皇帝到口外围猎,途中皇十八子胤介生病,太子竟毫不关心弟弟的病情,并当面顶撞父亲,晚上透过父亲的毡包窥探里头的动静,竟使康熙帝说出这样的话:“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惧不宁。”父子对立到这个地步,废太子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九月十六日,行围尚未结束,康熙帝召集诸王、大臣,历数太子罪状,宣布废太子之位,声泪俱下,最后昏倒在地。太子的亲信被处死。长子胤是受命看管废太子,回京后皇帝命令皇四子胤真同负看管之责。胤真当时仅为贝勒,次年封为雍亲王。康熙帝忧伤过度,于这年冬天大病一场。 皇八子胤异地位上升,他为人干练,与明珠关系不错,康熙命其代理内务府总管一职。太子之位虚悬,成为众皇子竞相追逐的目标,他们各显神通,皇长子找喇嘛诅咒胤乃发疯,直接向皇帝建议立皇八子为太子,若皇帝想处死废太子他愿负责处置。康熙勃然大怒,将长子关押起来,进而对皇八于产生怀疑。不久,他把皇八子革爵关押,附和皇八子的大臣勋贵或被革职或被处死。皇四子胤真的做法刚好相反,他在皇上面前为废太子讲好话,康熙帝称赞他“深知大义”。康熙帝患病期间,他又处处体贴,与众兄弟进呈药方,大获父亲好感。 为根绝诸子间的夺位之争,康熙帝释放了废太子和皇八子,恢复皇八孑的爵位,康熙四十八年(1709),再次立胤乃为太子。但他对长子的刻薄耿耿于怀,胤是一直被幽禁于家中,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过世没有再获自由。太子胤乃虽然被废过一次,仍然没有学会谨慎,他为获罪的步军统领托合齐通风报信,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再次被废,被永远幽禁于咸安宫,以后提议复胤乃太子之位的官员均被处死。直到去世,康熙也未明确太子人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在畅春园斋戒期间,突生疾病。十二日晚,诸王子齐集畅春园。次日,康熙帝病逝。康熙死后,胤真的舅舅步军统领科隆多宜布遗诏,皇位继承人不是胤题而是胤真,惹起后人议论纷纷,传说雍正帝与科隆多串通一气,下毒谋杀老皇帝,篡改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证诸史实,此事不可信,因为清朝宫廷的书写制度,满汉两种文字并用,绝不会只用汉文;并且,照惯例诸皇于应称皇第几子,如皇十四子,绝不会只写“十四子”,遗诏全文应为“皇位传于皇四子”,因此汉文也无法添改。 要解开康熙帝传位于皇四子的谜底,就必须从乾隆帝弘历身上寻找答案。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祖父宠爱,每次围猎,他都要带上这位孙儿。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见到乾隆帝的生母,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因此,为了传位给心爱的孙子,而选择孩子的父亲为皇位继承人,顺理成章。 雍正即位虽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一方面继承了父亲开创的基业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为乾隆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史称“康乾盛世”,雍正也有不小的功劳。 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几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即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扩展资料
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雍正 玄烨是谁的儿子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8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一般指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是谁的儿子 康熙是第几位阿哥清朝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第三子,是第三阿哥。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
爱新觉罗·福临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
扩展资料爱新觉罗·玄烨,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 *** 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亲政后,着手强化皇权。他一方面勤于政务,举行御门听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并使之草拟圣旨,与闻机要,待遇非常优渥。
大量汉族士大夫如高士奇、陈廷敬、李光地、张廷玉、朱彝尊、王士禛、徐乾学、王鸿绪、查慎行、胡渭、熊赐履、方苞等先后进入南书房任职。南书房的设立,一方面笼络了汉族知识分子,一方面使康熙受到更多汉文化的熏陶,最重要的是削弱了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外朝内阁的权力,强化了康熙的皇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有几个儿子,第几个当了皇帝?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四阿哥胤禛当上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帝。
康熙三十七年四皇子胤禛被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康熙皇帝废掉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皇帝储位,终于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的畅春园病逝,从此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在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
扩展资料:
雍正在康熙时期参与了清朝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夺嫡时间,也叫做九子夺嫡。在这场争夺战中康熙的众多皇子分为了八爷党和四爷党。
但是因为八阿哥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
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不怀好意的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一直都是提防的。约莫康熙五十三年时候,康熙的寿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
康熙大怒,立刻骂胤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后来康熙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而已。
而四阿哥胤禛在康熙朝的时候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子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皇上玄烨的儿子是谁康熙皇帝,也就是玄烨的儿子很多有35个,除去夭折的还剩下24个。你问哪一个?最为大众熟悉的是皇四子后来的雍正皇帝。
其他分别有皇长子胤禔,皇二子康熙的嫡长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一子胤禌,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十八子胤衸,皇十九子胤禝,皇二十子胤祎,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 ,皇二十四子胤袐。 康熙的哪个儿子做最后登上了皇位?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巩固帝位
1、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2、雍正帝在雍正二年(1724年)春以前,对政敌的打击尚有所节制,这是因为政权还不太巩固,不便太 *** 对方。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胜利,雍正政权的力量增强了,随即加紧惩治胤禩一伙。四月,对胤禩本人声罪致讨,说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 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礻我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3、同年五月,革去苏努贝勒,七月发出《御制朋党论》,进一步开展反对胤禩党人的活动,不久年羹尧、隆科多问题的出现,遂放松了对胤禩的攻势,迨至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年羹尧赐死,便加速惩处胤禩等人。至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胤禩先后囚禁致死,胤禵迁于京城景山,蔡怀玺自杀,郭允进枭首示众,其他胤禩党人也遭到处分。至此,经营二十多年的胤禩集团彻底垮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并因此株连出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试题案。
扩展资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 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 *** 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玄烨-百度百科 胤禛—百度百科
清朝康熙皇帝儿子的排序康熙共35个儿子,有11个早夭没有排序,排序的有24人:
·1、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2、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
3、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
4、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5、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
6、皇六子:胤祚,幼殇。
7、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
8、皇八子:胤禩,廉亲王。
9、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
10、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11、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
12、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
13、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
14、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
1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
16、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
17、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
18、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
19、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20、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
2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
2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
2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2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
扩展资料:
康熙皇子资料:
1、爱新觉罗·允禔
爱新觉罗·允禔(zhi)(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
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2、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
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3、爱新觉罗·胤祉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时,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诚郡王。
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4、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5、爱新觉罗·胤祺
爱新觉罗·胤祺(公元1680年1月5日—1732年7月10日),恒温亲王允祺,原名胤祺,清康熙帝第五子,宜妃郭络罗氏生,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赐银5000两,子弘升为世子。
康熙评价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丑时薨,年五十有四,赐祭葬如典礼,谥曰温。雍正十二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