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继位后,曹植已对曹丕构不成任何威胁。曹植能够保全自己首先要感谢曹操,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曹操料定死后儿子们必然勾心斗角,互相杀戮。既然已经立曹丕为太子,曹操毅然决然的铲除了曹植的心腹,如杨修、丁仪等,曹植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曹丕称帝后更是孤家寡人一个,曹植又是个文人,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手无缚鸡之力,在军事上更不可能对曹丕构成威胁。相反曹丕继位后,势力大增,朝堂内外都是曹丕的支持者,曹丕手握大权,恃强凌弱必然为后人耻笑,因此曹丕没有杀曹植。

曹植能全身而退也是得意于母亲卞皇后的保护。曹丕与曹植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曹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孝子,尤其是对待自己的母亲,甚为敬重。曹操死后,曹植因担心被杀而不敢路面,曹丕以忤逆之罪要杀曹植。被卞皇后知道后,悲痛欲绝,前来找曹丕问罪。言辞恳切的说,你们两个都是亲兄弟,你先前杀掉冲弟也就算了。你难道也要杀曹植吗,你要是如此大逆不道,先把我杀了吧。曹丕惊慌失措,跪地认罪,发誓不会杀害曹植。因此曹植才得意保全。

曹丕为什么不杀曹植

曹丕不杀曹植的原因是曹丕继位后,曹植已对曹丕构不成任何威胁,其次,曹植能全身而退也是得益于母亲卞皇后的保护,曹植对曹丕一片赤诚,拥戴曹丕,用真情化解了危机。

曹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的次子,也是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经书,通晓诸子百家等学说,自幼文武双全。曹植才华横溢,善于作诗,温文尔雅,文学作品极富文采,为人又忠厚。

首先,曹植已经失去了危害曹丕的能力。早在曹操立曹丕为继承人时,就为曹魏的长治久安做了打算。他为了打击曹植的势力,不顾杨修才能出众,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寻找借口杀掉了杨修。杨修一死,曹植就失去了重要的谋士,更不是曹丕集团的对手了。

其次,曹丕要谋求好的名声。曹丕是建立曹魏政权的君主,为了体现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曹丕采取了禅让的形式。他先让手下营造出众望所归的气氛,再让汉献帝多次下诏书让位。而曹丕则多次推辞不受,最后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继承了帝位。

最后,曹丕没有放弃对曹植的迫害。不过,曹丕没有杀死曹植,并不代表他就放过了曹植。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丕对落入自己手中的曹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进行了残酷的报复。这让曹植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曹丕也达到了自己的心愿。

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继位后,为何没有杀掉曹植呢?

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继位后,为何没有杀掉曹植呢?

曹丕在继位以后,曹植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应对昔日鱼死网破的对手,曹丕却网开一面,没有对他斩尽杀绝。他不但保留了曹植的生命,还封他为王,保留了它的封邑。曹丕不杀曹植,主要有以下几个缘故。最先,曹植早已失去了伤害曹丕的能力。

早在曹操立曹丕为继承者时,就为曹魏的安定团结做了准备。他为了打击曹植的阵营,不顾杨修才能出色,给自己立过过赫赫战功,找寻托词杀掉了杨修。杨修一死,曹植就失去了重要的谋臣,更不是曹丕集团的敌人了。

在曹丕继位后,他最先做的就是杀死丁仪、丁廙和他们家的男人,完全断决后患。此后,曹植变成了孤身一人。曹丕对此还不符合,他减少曹植的封邑,派地方官对他严格管教。没有一点实力的曹植,根本就无法对曹丕产生什么危害,曹丕也因此留有他一条命。

曹丕深知曹植并无造反之一,其曹丕、曹植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对待自己的亲兄弟还是有些情份的,况且曹植的一手七步诗也是成功打动了曹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为曹植道歉,曹丕虽然是个十恶不赦的奸雄,但是对自己的母亲或是充满孝意的,卞太后不许曹丕杀害曹植,并说明要杀曹植得话,先杀了我,曹丕一听这话,哪还敢再次动曹植啊。

因此,曹丕不杀曹植是有诸多原因的,毕竟是亲弟兄,反观中国历史,多少亲兄弟为了权利而自相残杀,真是令人痛心啊,可见在权力下,一切情感都可能化为乌有。曹丕在继位之后,可放曹植一条生路,也算是有些情份的。

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掉曹植呢?

曹丕继位后最应该杀的其实是曹彰,而不是曹植。曹丕和曹植之争属于文争,不涉及血腥,而曹彰是个武将,处理不好很可能要沾染血腥,因此,曹丕最应该杀的其实是曹彰。那么曹丕为什么没有将曹彰杀掉,也没有将曾经威胁自己世子之位的曹植也杀掉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曹植曾经是曹丕世子之位最大的竞争者,那么曹植的威胁有多大呢?公元214年,曹操封曹植为临淄候,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这其实是一个信号,什么信号?曹操有培养曹植为接班人的打算。

历来大军外出征伐,镇守后方的都是肱骨大臣或者太子,而此刻曹操外出征讨孙权,没有选择让曹丕镇守邺城,却偏偏选择了曹植,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最让曹丕感到震惊的是,曹操临行时对曹植有亲

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当年我为顿邱令时二十三岁,经过奋发方有今天.而你今年也二十三岁了,要加油呀!(努力了,就会像我一样)。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偏爱行为,你让当时身为副丞相的曹丕怎么想?

因此,曹丕即位后,心里一百个想做掉曹植,但是他却不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母亲卞太后还活着。曹丕、曹植、曹彰三人皆为卞太后所生,而卞太后最担心的也是曹丕对曹植下黑手,因此处处护着曹植。

当时曹丕即位后,令各皇室宗亲不得逗留京师,各自前往封地。为了防止他们有异动,分别派了一名监国(汉朝为国相)来暗自监视他们的行为。公元221年,负责监视曹植的监国灌均秘密报告曹丕:曹植醉酒撒泼,威胁监国使者。有司按律法治罪,当诛,这当然也是曹丕所希望的,但是最后却不了了之,只是将曹植改封为安乡侯。为什么呢?背后其实是卞太后极力保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