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讲述一个弱女子面对社会的无奈抗争她被流氓霸占,被邻居非议,被学校等机构所排斥,最后还被丢进了监牢,某种程度上,它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许多左翼电影一样,不乏控诉,有些苦情,然而,对暗娼流莺的同情和怜悯,放在中国电影里非常之少见。社会是在进步,可是同样的困境依然存在,尤其提到妓女许多人不免还是要戴上有色眼镜,宁可睁只眼闭只眼反过来,这恐怕也不是人性和人本主义的倒退,而可能是电影题材领域的审查限制所导致,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一种存在《神女》采用了当时观众非常喜欢的情节剧模式,影片中苦儿弱女式的设计也很有情绪感染力,也是当今时代同类作品传承的开端。

为什么《神女》是“灵魂写实主义”佳作?

《神女》是一部由吴永刚执导的无声电影,其中阮玲玉和黎铿是该部电影的主角,这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神女”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以及将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而出卖自己的肉体。这一部电影是中国黄金年代的最优秀的默片之一。之所以说是灵魂写实主义的佳作,是因为这一部电影通过剧情对剧情的讲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能够触动人们的灵魂。

这一部电影的主要剧情是一个弱女子为了能够在社会中生存而出卖自己的肉体,她被流氓所以霸占了而且还受到邻居们的非议,自己儿子在读书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多次接到很多家长对于女主的职业的投诉,然后校长在家访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当时十分钦佩这一位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并且表示同情,但是自己最终还是无法阻止董事会辞退孩子。

校长自己也是十分愤怒但是却无能为了,通过校长这一个角色表达了编剧当时对于底层百姓生活困苦以及女性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一种同情,所以这种写实主义也是十分能够触动人心的。而且在电影中,编剧其实没有过多注重于描绘女主的工作,而是更多的将重心放到刻画母性上面来,描绘了当时中国旧社会娼妓的底层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正如电影的标题一样,虽然电影中的女主是一个妓女,但是她所作的一切却超越了她的妓女身份,无论是努力地在社会生存下去,还是对于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都是能够如果标题一样,她是一位“神女”,这个人物形象在看完电影之后也是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成为观众心中的一部经典。

电影《神女》经典镜头浅析

导读:《神女》是由吴永刚执导,黎铿、阮玲玉主演的一部无声电影。影片讲述了上海一位妓女的血泪生活的故事。

一、剧情介绍

一个生活贫苦的女人只有一个小儿子,为了生计也为了抚养儿子成人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她是一个妓女,为了孩子她咬牙忍受着别人对她的侮辱,尽管这样,这个社会对她们这些人仍然是非常残酷的。
晚上,警察来了,她到处躲避,没想到她躲进的是一个恶霸的家里,她被恶霸强暴了。不幸的是,她的家也被恶霸找到,她的人和她挣来的钱都被恶霸占有,她几次想摆脱恶霸都没有成功。

几年以后,儿子长大了些,她希望儿子能上学,不愿因没钱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便继续卖身赚钱供孩子上学。她所得钱极其有限,但仍瞒着流氓积攒下一点钱,藏在墙壁秘密的地方。

在学校里上学的儿子的身世被一些学生家长知道了,他们向校方提出不能让一个妓女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念书,这样会破坏学风,校长只得去孩子家中查问此事。

女人驳斥了校长和那些家长的意见,校长见此十分同情母子两人,让孩子继续留在学校念书。但学校的董事会极其反对让孩子留在学校。正直的校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孩子终于被开除了。

女人为使孩子能继续念书,便想离开这里,投奔别处。但当她去拿自己积蓄的那点钱时,发现流氓将它偷去赌博输光了。她气愤不已,拿起一只瓶子向流氓砸去,流氓被打死了。而她也因杀人被判处了十二年徒刑,关进了监狱。
二、《神女》经典镜头解读

1从趣味中心:画面中的趣味中心,也是吸引观众目光之处。镜头中女主人公冷傲的脸和后面恶霸嬉笑的脸形成对比度最强的区域,吸引观众注意,且男女主人公动作不一,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但站着的男人双臂交替放在胸前一脸轻松,坐着的女主翘起腿一手臂手上拿着烟支撑在在腿前,眉头紧锁又有些面无表情,整个人看起来僵硬冷酷。
2从灯光风格和色彩风格:首先灯光,是低调,阴影布局,阴影采用透射式,用高反差的风格。灯在恶霸头顶亮着,女主人公在恶霸注视下微微低头看向别处,身后一片黑暗。再次,关于色彩,黑白冷色调代表平静,疏远,低调的灯光和暗色调表现出压抑悬疑和一种宿命感,泛白和黑灰的色调,象征着女主人公地狱般生活的开始。
3从镜头距离和镜头种类:画面采用中景,囊括两个人的镜头,浅焦镜头,虚化杂乱的背景,突出漂亮的女主人公,给简单的剧情寓意化的效果。好人让我们投入同情;坏人让我们由衷的讨厌。

4从镜头角度和人物所处位置:采用水平角度,等同于我们身临其境人眼观察的世界,显示一种历历在目的情境。演员在画面中的位置表现着人物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景框的上方,代表着权威和控制,因为从心理学上说,同样的东西,放在景框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总是显得重一点,有一种重压感。被挤压在景框边缘的人或者事物,都会失去画面的主控性,显得被动和无力。恶霸就站在画面的左上方,而右下方的女主人公所处位置表示脆弱服从和无力。

5从景框:紧的取镜使人物充满了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拥挤,暗示着一种囚牢性的存在。也象征暗示着女主人公更加悲剧的人生命运转折。

三、影片评价

对于这部电影,我们只能套用教科书的原话:无声片的巅峰之作,阮玲玉表演艺术的巅峰之作。

“影片的巨大成功首先是深刻的现实揭露与批判性。通过一个身处下层,受尽屈辱的女子宁愿忍气吞声,承受身心举手摧残企图抚养孩子成人,却还无法立足生存的故事,对社会的不公、道义的丧失和黑暗压迫的无处不在做血泪的控诉。”
神女,片名是这样一个圣洁的词汇。是遥远的圣母,是飒爽的女英雄,又或是……没有人会想到导演将这样一个头衔封给了一位流落风尘的可怜女子。然而,当我们看完整部影片后,没有人会不认可将这个称呼赠与这位伟大的女性。是的,在影片中妓女只是她卑微的职业,而她真正的身份是一位母亲,一位将生命所有爱与心血倾注于孩子的母亲。

母爱,这个温暖的词汇占据着绵延的时间和无际的空间。我们从阮玲玉扮演的母亲身上看到了这种亘古不变的情感。我们熟悉这样的情感,我们依恋这样的情感,即便没有声音也可以引起共鸣。剧中母亲的母性之光令人折服,我们忽略了她的卑微,甚至可以说她的卑微身份更映射出母爱的永恒性。

没有任何语言。母亲的无奈悲伤,痛苦彷徨,开心喜悦,惊恐无错依然在她的举手投足间展现得淋漓。她是一个悲剧性十足的人物,游荡在社会的最底层,做着最卑贱的“工作”,还要靠一个女子的力量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然而这痛苦的事实她都能选择承担和忍受,因着她唯一的信念——让孩子过得更好。艰难的生活中依然有她灿烂的笑容:当孩子一本正经地教她做操时,她笑了;当她在路边为孩子选中一个可爱的玩具时,她笑了;当她看到孩子在联谊会上唱起歌曲的时候,她也笑了……她的笑脸灿烂而温暖,似乎看不到生活的阴影,这是因为她的坚强,更是源于她的信念,作为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母亲,她的笑脸只为心爱的孩子绽放。

“老大”的出现是母亲悲剧结局的导火索。他占据了母亲,霸占她的身体,霸占她出买身体得来的金钱。她曾选择容忍,但顶不住“老大”的咄咄逼人;她曾选择逃离,但她却逃不出“老大”的手掌心。我想,如果没有孩子,作为一个风尘女子的她也许会一直忍受下去,毕竟她太过渺小的身份不允许她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什么反抗。然而,作为一个母亲的她可以不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却不能不为孩子的命运抗争。她拥有进步的思想,她要让孩子上学,让他拥有光明的未来,纵然自己身陷黑暗。其实母亲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老大”的出现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在那个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这样一个柔弱女子的命运何去何从,拥有决定权的绝不是她自己。她是一株野草,纵然是一株倔强的野草,也无力逃脱无情烈火的燃烧,终将化为灰烬,被那个吃人的时代湮没。

在影片的结尾,母亲在铁窗中声泪俱下。她要孩子以为她已经离开人世,她要孩子没有负累,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在她朦胧的眼中,我分明看到了希望,在绝望的生命中。

由于电影拍摄于1933年,当时的电影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自始至终都是以无声和黑白色调示人,但是还是没有能够抹杀掉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当夕阳西下引来了万家灯火,一扇简陋的窗子透出了惨白的灯光,镜头将观众带入了屋内,这一户人家屋内摆设极为简单,只有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与这间简陋的屋子极不协调的是两件时髦的旗袍,在拍摄旗袍的时候,导演采用了慢镜头,似乎是故意将观众的视线引向此处,像是在向观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简陋的家庭会有如此时髦的旗袍?”但是导演并没有再做停留,镜头转向了一对母子,母亲正在哄着年幼的孩子入睡,母亲看了看钟表,轻轻地放下了孩子,蹑手蹑脚地走到了镜子前,静静地化妆、静静地换衣服,小小的动作是满满的母爱。当她拿着手提袋风情万种地站在街上时,一切都已经明了,她只不过是一个在夜之街头站街的低贱的神女,夜上海的繁华不属于她,罪恶的夜将她推向了道德的对立面,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如此。但也正是这个身份成为了她不幸的源头,为了躲避警察,逃到了一个地痞章老大的家里,开始了被纠缠的命运,好不容易攒下钱给儿子上学,却因为学校知道自己的身份使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万般无奈迫使她离开这个罪恶之地,偷藏的钱被那个男人赌了个精光,终于她爆发了,结束了那个男人的生命的同时也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她的不幸是一连串的,这些重压却没有使她倒下,因为儿子是她活下去的勇气,是她继续生活的支柱。从一开始孩子的父亲始终都是缺席的,我们不知道这跟男人是谁,是如何将孩子的母亲抛弃,是如何将她陷入这不幸的境地。但是即便生活是怎样的不幸,这位母亲都没有放弃的想法,她所想的只有如何将孩子抚养长大,在孩子的面前她总是能露出会心的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接受教育,但是她的职业终究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孩子因为她被迫退学,她甚至可以说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像她这样的母亲,现实使她绝望,只有逃离才是出路,章老大却将她的后路也切断,一时冲动,她杀死了章老大,也因此获刑12年,她木然走进了监狱,很明显她还没有从杀人的恐惧中清醒过来,当监狱的大门关闭的那一刹那,她想起了儿子,绝望地撼动着大门,可是无济于事。当老校长告诉她他会替她教育孩子,使她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最后那一句“不过等他长大了之后,请你告诉他,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使他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母亲。”阮玲玉很好地表现了这位母亲此时的心情——绝望又充满了希望。绝望的是自己看不到孩子的成长,希望的是孩子可以健康地长大。

资料参考:《神女》百度百科,相关文章

《神女》是谁的代表作品?

《神女》是阮玲玉的代表作品。

《神女》拍摄于1934年,是中国著名演员阮玲玉的巅峰代表作,也是中国无声电影创作的高峰,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默片”。

美国吉他演奏家加里·卢卡斯先生将现代音乐和30年代旧上海风情的音乐完美结合,随着剧情变化演绎不同风格的旋律,全片74分钟,吉他配乐一气呵成,烘托影片感人至深。放映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敬,掌声经久不息,响彻教堂。

剧情简介

二十年代的旧上海,夜幕低垂。一个妓女(阮玲玉饰)等到儿子(黎铿饰)入睡后,便来到街头开始迎送生涯。一夜她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误入流氓(章志直饰)的住所,迫不得已屈服于流氓的淫威之下,从此受他操控。

为了躲避流氓的敲诈和欺凌,她想另找工作,跳出火坑,但举步维艰,流氓又以卖掉她的儿子为要挟,强迫她继续卖淫。她让儿子上学受教育,但流言蜚语使孩子遭到歧视而失学。

正当她想带着儿子远走高飞、开始新生活时,才发现流氓早已偷去她所有的积蓄。忍无可忍之下她杀死流氓,自己也锒铛入狱。

阮玲玉拍的一部电影叫《神女》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神女:即巫山神女。据宋玉《高唐赋》所说,赤帝的女儿瑶姬,葬在巫山之阳,故称巫山神女。这里指巫山十二峰之一的神女峰,海拔一千公尺,伫立峡岸,以奇峭秀丽著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后来巫山云雨就被借用做男女性爱的代指.
阮玲玉的神女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她从事着妓女的工作(神女) 但同时她圣洁的高尚感情使她升华为 真正意义上的神圣的女子

中国无声电影的最高峰《神女》是谁的代表作

《神女》是一部独具异彩的影片,在国内外都赢得了电影专家们的好评。这是吴永刚编导的第一部影片,时年27岁。由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感受,特别是他多年来在电影美术造型方面的工作经验,使他出手不凡,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影片朴素、淡雅、平易、含蓄,充分发挥了视觉的、造型的和细节的力量,如影片中环境景物的设计,两件旗袍的反复渲染;妓女透过流氓胯下看到孩子被夺的惊恐表情的画面;妓女接客时双脚走在街上的镜头等,都创造了一种意蕴丰厚的艺术境界。阮玲玉以她纯熟的演技,出色的塑造了一个光华照人的形象,她把崇高无私的母爱精神和妇女的不幸遭遇,很好地统一在这位妓女----“神女”的身上。这个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使得影片愈来愈具有世界性声誉。

由吴永刚编导的电影

由吴永刚编导的电影有《神女》、《巴山夜雨》。

1、《神女》

在旧中国黑暗的现实中,女性所遭受的欺凌最深。表现她们所受的冤屈、欺辱及其觉醒与抗争是社会问题片的重要内容。郑正秋晚期导演的《姐妹花》与吴永刚导演的《神女》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主要讲述的是生长在贫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对孪生姐妹的不同命运遭遇。

2、《巴山夜雨》

吴永刚、吴贻弓导演的《巴山夜雨》写的是一个年代,一个受冤的著名诗人秋石被一男一女押解上了由重庆开往武汉的客轮。在三等舱里,同行的还有卖身还债的农村姑娘、仗义执言的女教师、饱经折磨的老艺人、赶来祭奠死于武斗的儿子的老大娘。

吴永刚

吴永刚(1907.11.1-1982.12.18)编剧、导演。江苏吴县人。中学肄业,曾学过美术。是由美术师转为导演的优秀艺术家。1934年由编导《神女》而一举成名。

他一生共拍了27部影片。1980年与吴贻弓联合导演的《巴山夜雨》是他的艺术高峰。这部影片中,他充分调动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各种手段,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对话洗练、隽永,格调清新、淡雅,实现了他一辈子孜孜以求的素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