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不一样,即使从属了各种发展水平都差很多。有的县交通管理不严,很多人开三轮,骑摩托出门,所以做公交车的人少,政府自然就不会设立太多的车。公共汽车,城市客车,即城市公共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

为什么花都,增城,从化,番禺差距这么大?不都是下属于广州管辖的吗

归根到底就系制度问题,政策问题,领导问题,地理环境问题。有哪个地方不是近海的富裕,远海的落后,近水的富裕,近山的落后,你撇开花都的空港,南沙的港口,番禺的长隆香江,大家又怎样,花都南沙番禺有的,从化增城没有,而从化增城有的,花都南沙番禺也没有,花都南沙番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而从化增城就要大力保护环境,这公平吗,在不公平的环境里,大家发展当然不公平。

花都到底属不属于广州?那番禺呢?

花都区,跟番禺区都是隶属于广州的。

花都区,1960年4月划为广东省广州市下辖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2000年5月21日撤市设区,有广州市“北大门”、“后花园”、“中国皮具之都”等美称。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位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南滨珠江口,与南沙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辖6个镇、10个街道,有177个行政村、84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户籍人口80.6万人,登记在册外来人口113万人。

扩展资料:

花都区原为花县、花都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置,隶属广州府。民国3年(1914),花县属粤海道。民国9年,由广东省直辖。民国25年,归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抗战爆发后,隶西江行署。民国32年,复归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改属省政府直属督察区。

1921年(民国10年)广州正式建市,捕属(广州市东半部)及河南街区划为市区。其后数年,近郊乡村相继划属广州市区,1949年建国后,分数次将禺北、禺东(现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一带划入广州市区。

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部分区域,东涌镇部分区域共544.12平方公里划归南沙区管辖。

2012年12月1日零时,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正式划入南沙区管辖,截至2013年,番禺区为海珠区以南,沙湾河以北及南部一部分,面积为530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花都区

百度百科-番禺区

为什么广州当年把花都撤市设区而不是增城?

当年增城连百强县都进不了,花都当时百强县25位,番禺12位,九十年代上海北京无锡佛山一大堆县市没有改区,当时才是真正的强县时代,当时的花都的经济和发达程度等于三个增城,增城排不上位,广东省的高明三水这些比增城强得多,甚至连非珠地区的茂名电白汕头潮阳都比增城强大得多!

是经济的问题,并不是网上流传的什么国务院不批,压根就没有这回事,隔壁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就是在01年到07年相继设区的,国家压根就没有出台过所谓的摊大饼政策,也压根就没有叫停过,因为增城本身的经济底子就是不行的,而且还统计注水

增城的底子其实跟从化差不多,而且增城和从化都是属于粤东北山区(自称广深黄金走廊,其实东莞到广州根本不用绕去增城,增城与博罗都是属于山区),而花都则属于珠三角核心区域,增城从化属于山区,增城虽然旁边是东莞,但是隔了一条大江,基本上增城与博罗那里都是山区,增城从化地理位置和环境都属于山区没有什么区别,而增城与从化唯一不同的是,增城多了广州转移过去的重污工厂,从化转移得小,花都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自身不靠广州也能自己发展起来(90年代仅次于南番顺),增城从化跟花都这个传统珠三角富县还有一大段距离,增城比花都落后,自然是花都和番禺先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