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共10516字。《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后因年代久远而失传。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如:清代的段玉裁注释本即用此版《说文》为底稿而加以注释。《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共收字头9353个,重文1163个,字头以小篆为准,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

《说文解字》共收录汉字多少个?

《说文解字》共收汉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绝大多数是小篆;另收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包括古文,籀文、奇字、或体、今文、俗字等。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五四○部,每部建立一部首,始“一”终“亥”。部首顺序大多“据形系联”,同部之字则大致按意义排列。其方法是:先列出篆体字头,释其本义,再依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分析字形,并解其读音。一是说明从某声或某亦声,或是用读如、读若注音,说义时多引经传,用各家解释作例证。其将形、音、义紧密结合起来解说汉字的方法,颇具独创性。此外,《说文》从理论上对战国以来流行的“六书”的名称进行阐述,为汉语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又保存先秦大部分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音韵材料,由此反映了上古汉语语汇的面貌。所以,直到今天《说文》仍是研究古文字学与古汉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说文解字》收录了多少字?

《说文解字》实际收录了多少字?不是9353字,而是9345字。

因为《说文》中有一些字是重复收录的,譬如“否”字收录了两次,分别出现在“不部”和“口部”。去掉一个重复的“否”,《说文》实际收录的字数就减少了一个。

可以确认重复的字:右、敖、诖、恺、误、否、吹、?,共8个。

9353减8,《说文解字》实际收录9345字。

关于《说文解字》的更多研讨,可参阅《篆字快速入门与说文解字导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