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内控管理缺失。案发机构岗位制约机制失衡,印章、合同、账户、营业场所等管理混乱,大额异常交易监测失效,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合规意识淡薄。涉及该案的相关机构有一些员工违规参与票据中介或资金掮客的交易,个别人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与不法分子串通作案,谋取私利。三是严重违规经营。涉及该案的相关机构肆意妄为,不具备资质开展非标理财产品投资,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违规通过签订显性或隐性回购条款、倒打款”甚至不见票”不背书”开展票据交易,项目投前调查不尽职、投后检查不到位,丧失合规操作的底线。三金融监管,光喊口号没有用!如果放任这种现象不管,中国整个金融业将不敢想象。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1月26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同一天相继发声,再度释放监管从严信号。银监会明确2018年10大重点监管举措,将严查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

邮储银行爆79亿票据案多少家机构共被罚?

邮储银行爆79亿票据案 12家机构共被罚没2.95亿元

近日,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银监会统筹协调相关银监局依法查处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

2016年12月末,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对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发现,吉林蛟河农商行购买该支行理财的资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该支行原行长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案发后,银监会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大案件查处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指导相关银监局摸清风险底数,及时堵塞漏洞,稳妥处置风险。同时,启动立案调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处罚案发机构,而且处罚违规购买理财的机构和其他相关违规交易机构,坚决打击市场乱象,切实净化市场环境。一是对案发机构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罚款9050万元,分别取消该行原主持工作的副行长及其他3名班子成员2-5年高管任职资格,禁止文昌路支行原行长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对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原行长、1名副行长分别给予警告。二是对违规购买理财的机构吉林蛟河农商行罚没7744万元,分别取消该行董事长、行长2年高管任职资格,对监事长给予警告,分别禁止资金运营官、金融市场部总经理2年从事银行业工作。三是对绍兴银行、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厦门银行、河北银行、长城华西银行、湖南衡阳衡州农商行、河北定州农商行、广东南粤银行、邯郸银行、乾安县农村信用联社等10家违规交易机构共计罚款12750万元,对3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取消3人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

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私刻公章、伪造证照合同、违法违规办理同业理财和票据贴现业务、非法套取和挪用资金的重大案件,牵涉机构众多,情节十分恶劣,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一是内控管理缺失。案发机构岗位制约机制失衡,印章、合同、账户、营业场所等管理混乱,大额异常交易监测失效,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合规意识淡薄。涉及该案的相关机构有一些员工违规参与票据中介或资金掮客的交易,个别人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与不法分子串通作案,谋取私利。三是严重违规经营。涉及该案的相关机构肆意妄为,不具备资质开展非标理财产品投资,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违规通过签订显性或隐性回购条款、“倒打款”甚至“不见票”“不背书”开展票据交易,项目投前调查不尽职、投后检查不到位,丧失合规操作的底线。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依法查处银行业大要案,坚持违法必究、纠查必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12家金融机构被罚多少?

1月27日从中国银监会获悉,银监会近日依法查处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

据了解,2016年12月末,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对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发现,吉林蛟河农商行购买该支行理财的资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该支行原行长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为坚决打击市场乱象,银监会对案发机构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罚款9050万元,禁止文昌路支行原行长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对违规购买理财的机构吉林蛟河农商行罚没7744万元;对绍兴银行、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厦门银行、河北银行、长城华西银行、湖南衡阳衡州农商行、河北定州农商行、广东南粤银行、邯郸银行、乾安县农村信用联社等10家违规交易机构共计罚款12750万元,对3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

重罚之下,银行自身对于类似违规的教训也不止“深刻”二字。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只有“肉疼”,才会长记性,“对于某些银行来说,有可能辛辛苦苦一年做下来,这个利润也就(被罚没得)差不多了,这个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警钟。”

黄金大案多少家银行卷被罚款?

一起横跨豫陕两省涉及19家银行190亿元贷款的假黄金骗贷大案被银监会曝光。昨天,银监会披露,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罚104名责任人。

假黄金骗贷案涉及19家银行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结合案件情况,陕西、河南银监局迅速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35名外部涉案人员。案发后,陕西、河南银监局积极指导督促相关机构多措并举化解风险,并启动了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2016年5月初,潼关信合因一笔约2000万元的黄金质押贷款逾期而联系借款人张某,但张某一直未接电话。随后,潼关信合工作人员将张某堵在办公室,他借打电话机会逃脱,从此杳无音信。因为催款无果,潼关信合决定处置质押黄金,结果在处置过程中发现黄金掺假。一起横跨豫陕两省的假黄金骗贷案浮出水面。

“金砖”外金内钨

随着陕西金融机构随后的自身盘查以及公安机关的侦查,潼关信合发现更多的质押用的是假黄金,随后西安市长安信合也发现了质押用假黄金。

这些被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假黄金,钨的含量占62%左右,黄金约占38%。金砖外表是标准金,里面则裹包着钨块。不法分子选择钨来造假,主要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钨的密度为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因此,这种以钨块为“核心”的假金砖,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此外,钨与黄金之间熔点差距很大。黄金的熔点是1064 ,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不法分子从银行收回假金砖后,只要温度达到黄金熔点,很容易将两者分离。

据报道,制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材料选购、加工、运输,以及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且核心团队成员均已离异。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最初几年,他们凭借“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黄金质押贷款投资的方式赚取上亿元,再次入场后,因金价持续走低难以抽身,只能用假黄金持续从多家银行质押骗贷,用于还清利息,最后难以为继,彻底崩盘。

19家银行业机构被罚5250万元

据悉,陕西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其中对陕西省联社及潼关县联社等11家县级农信社联社罚款3600万元,对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1000万元,对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400万元。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8人1年至终身高管任职资格,对87人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相关机构按照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对262名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此外,陕西银监局对内部监管履职不力人员进行了执纪问责。

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工商银行对省、市、县三级分支机构48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银监会痛批贷款“三查”形同虚设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暴露出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是贷款“三查”形同虚设。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其次是押品管理严重失效。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贷款质押物的检测及价值评估存在重大纰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第三是业务开展盲目激进。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能穿透业务风险,部分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审批,重要岗位未形成有效制约,内控审计作用缺失。

该负责人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坚持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正监管、廉洁监管,坚决刹住乱象,坚决治愈沉疴,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两个月里披露4起恶性大案

自2017年12月8日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加上昨天这起假黄金骗贷案,银监会已经对外披露4起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银行众多的恶性大案。

银监会2017年12月8日公布了“侨兴债”事件处理结果,广发银行被罚没7.22亿元,这也是银监会成立以来单家罚款金额最高的案件。银监会将其定性为“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牵涉机构众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为近几年罕见。”

“侨兴债”融资链条过长,涉及地方交易所、互联网平台、银行、保险等多种机构,在交易结构上层层嵌套。12月29日,银监会又公布了进一步惩罚决定,对涉及“侨兴债案”的邮储银行、恒丰银行等13家出资机构作出行政处罚,罚没金额合计13.41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19日,长期有着“不良贷款零记录”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收到一张高达4.62亿的天价罚单,金融圈再次震惊。

银监会在官网通报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银监会认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8天之后的1月27日,中国银监会通过官网再次公布一起极为恶劣的“违规票据案”——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这次的主角是“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在检查中发现,吉林蛟河农商行购买该支行理财的资金被挪用。银监会最终对涉及该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银监会认为“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私刻公章、伪造证照合同、违法违规办理同业理财和票据贴现业务、非法套取和挪用资金的重大案件,牵涉机构众多,情节十分恶劣,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据统计,2018年1月银监系统罚没金额超过8.98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全年各级银监部门罚没金额近30亿元。也就是说,仅新年第一月,各地银监局罚没的资金就是去年全年的近三分之一。

有关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业乱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尤其是对于大案要案将坚持依法、顶格处罚,不设上限。

不守规矩只顾赚钱这些银行行长丢掉了饭碗都有谁?

平常看起来“养尊处优”的银行业,着实过了一个神经紧绷的2017年。

不是面临裁员、降薪、打破“铁饭碗”,而是直面中国银监会的3452张罚单!其中有1877家机构、1547名责任人员被罚,罚没金额近30亿元。

然而2018年开始,银监会就已在1月12日、19日分别开出2张大额罚单,昨日(1月27日),银监会再次开出亿级罚单:12家银行违规共计罚没2.95亿元!这似乎预示着银行业的2018将依然会神经紧绷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巨额罚单一个接一个

银行业监管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银行机构在一年内吃了这么多罚单。与2016年相比,处罚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罚没金额超过10倍!

1月27日,银监会公告称,查处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对涉案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没2.95亿元。

2016年12月末,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对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发现,吉林蛟河农商行购买该支行理财的资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该支行原行长以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名义,违法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的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


▲图片来源:银监会公告截图

而就在2017年12月,广发银行收到自银监会成立以来的“史上最大罚单”:7.22亿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17553.79万元,并处以3倍罚款52661.37万元。一时业内震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得知,2016年12月20日,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的两家公司在“招财宝”平台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无法兑付,该私募债由浙商财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但该公司称广发银行惠州分行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之后10多家金融机构拿着兜底保函等协议,先后向广发银行询问并主张债权。由此暴露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案件,涉案金额约120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100亿元,主要用于掩盖该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和经营损失。

银监会方面表示,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牵涉机构众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为近几年罕见。


▲图片来源:银监会公告截图

接着1月12日,据黑龙江银监局消息,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辖内分支机构的54.7亿元理财产品涉嫌违规,违规案多涉及违规修改合同文本销售对公理财产品。其中,工行齐齐哈尔分行、工行大庆分行、工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的违规案由还包括越权私售对公理财产品。黑龙江银监局称,按照过罚相当原则,依法对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及所辖13家二级分行及责任人予以累计3400万元罚款。


▲图片来源:银监会公告截图

除此之外,在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公告了近期另一起亿级的天价罚单: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问题被罚4.62亿元。

银监会官网公告显示,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


▲图片来源:银监会公告截图

2017有最密集的监管令,2018会有啥?

以前,几十万元的罚款对“家大业大”的银行来说无所谓,一些机构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次监管启用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至5倍罚款的监管条款,上亿元的罚款对年利润上百亿元的银行来说,虽然不至于破产,但也足够让其“肉疼”长记性。

这场监管风暴始于2017年一季度,刚刚履新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外释放出强监管的信号。

不久后,银监会的监管令一道紧接着一道,全年出台各种文件数十件,业内直呼“文件多的学习不过来”。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对“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等乱象的专项治理,以及十大乱象的整治,业内俗称“三三四十”。

据新华社报道,在这场大检查中,监管部门发现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这项艰苦的工作为进一步出台针对性的监管举措打好了基础。

面对“画风大变”的监管机构,有的机构心惊胆战,惴惴不安,而有的机构则表示,“心里终于踏实了,早就该这样了。”有银行人士表示,以前同行之间见面通常谈的是业绩规模,而现在谈的多是合规经营。

感受到压力的不仅是市场机构,还有监管者自身。

就本轮银行业监管来讲,其实没有出台多少新政策,大多是对以往政策措施的强调或者梳理,但却让机构感到空前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以前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加强对一线监管执法者的问责和约束,才能保障监管政策落到实处。

2017年7月,银监会“公私分开”和“履职回避”制度出台,让监管者摆脱关系困扰,敢于动真碰硬。

要斩断利益关联,也要摆脱定位偏差。银监会公开表态,将监管重心定位于防范和处置各类金融风险,而不是做大做强银行业。

上百家银行主动缩表,同业业务、银行理财、表外业务均出现收缩,贷款增速超过资产增速……银行业治理乱象的“阻击战”初战告捷。

2018年1月5日,银监会2018年1号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强调“穿透式”股权管理,意味着银行业监管进入“啃硬骨头”的深水区。

随后发布的《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列出了8个方面22项的重点整治领域,对每一项都有详细的阐释,可以说是把过去市场机构违法违规的各种套路一网打尽。

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处置高风险银行业机构、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

每一项任务都不轻松,银监会的2018年,想必会更忙碌。

必须懂法,才能赚大钱。

邮储等12家银行为什么会被罚?

又一起数十亿元的票据大案被严肃查处。11月28日,银监会披露,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银监会统筹协调相关银监局依法查处了邮储银行。

邮储等12家银行为什么会被罚?

为坚决打击市场乱象,银监会对案发机构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罚款9050万元,禁止文昌路支行原行长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对违规购买理财的机构吉林蛟河农商行罚没7744万元;对绍兴银行、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厦门银行、河北银行、长城华西银行、湖南衡阳衡州农商行、河北定州农商行、广东南粤银行、邯郸银行、乾安县农村信用联社等10家违规交易机构共计罚款12750万元,对3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

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私刻公章、伪造证照合同、违法违规办理同业理财和票据贴现业务、非法套取和挪用资金的重大案件,牵涉机构众多,情节十分恶劣,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银监会在总结中表示,邮储此票据大案暴露了诸多问题:一是内控管理缺失。二是合规意识淡薄。三是严重违规经营。桩桩件件都指向了近年来银行业在“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氛围里衍生的丛生乱象。

无独有偶,去年以来,银监会已经对多桩类似的大案作出处罚,包括广发银行惠州分行120亿元违规担保案、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30亿元虚假理财案、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39亿元票据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贷款造假案等等。

此案暴露出一些机构内控管理缺失,合规意识淡薄,严重违规经营等问题。案发机构的印章、合同、账户、营业场所等管理混乱,大额异常交易监测失效,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银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依法查处银行业大要案,坚持违法必究、纠查必严。

武汉农商行因向老赖放贷等21宗罪被罚千万 净利润连续2年下滑


日前,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公布一则批复,同意武汉农商行注册资本由约47.41亿元增资至约48.6亿元,增资约1.19亿,增幅2.5%。


近年来,武汉农商行增资动作频频。早在2014年,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之后,几乎每隔一年,武汉农商行的注册资本便会变更一次,六年不到时间,该行已增资约7次,每次增资幅度在2.25%-4%之间。

频繁增资补血的背后,事实上是武汉农商行业绩的不尽人意,其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连续两年为负。另外,该行近期还暴露出严重的内控治理问题,因此,其一下收到监管开出的近千万元罚单。


因向“老赖”放贷等21宗罪 被罚近千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批复同意武汉农商行变更注册资本的当天,湖北银保监局也对该行开出了合计金额高达937.86万元的大额罚单,剑指该行“21宗罪”。


据处罚信息显示,武汉农商行存在的违法违规事实包括:


1、未按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关联交易情况报告;

2、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3、重大关联交易未按要求进行审批;

4、超授信额度且违规审批发放贷款;

5、贷前调查不尽职致使贷款形成损失核销;

6、内部问责不及时;

7、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

8、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9、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回流借款人;

10、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用于购买本行理财产品;

11、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以贷收息;

12、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抵押物长期悬空;

13、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向失信被执行人发放贷款;

14、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债务融资;

15、未严格执行受托支付;

16、违规发放贷款用于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

17、办理承兑汇票业务中对贸易背景审查不严形成垫款;

18、未按企业划型标准将多家企业划分为小微型企业,虚增小微企业贷款;

19、同业存放款项违规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

20、违规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

21、经营债券不审慎。


可以看出,在上述“21宗罪”中,与发放贷款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多达13条。其中,大部分都涉及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前调查不尽职等违规行为,比如较为罕见的是该行还存在向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发放贷款的情形。


湖北银保监局表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武汉农商行罚款771.4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66.43万元,合计罚没金额937.86万元。


除此之外,湖北银保监局还对于涉及上述21宗违法违规行为的14位责任人,给予警告的处罚决定。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房地产贷款为第一大贷款


除了信贷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之外,近年来武汉农商行的业绩情况也不容乐观。


今年7月底,在年报季过后3个月,武汉农商行2019年年报终于姗姗来迟。从迟来的年报可以看出,该行去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未完成2018年年报中定下的预期目标。


年报显示,2019年,武汉农商行营业收入74.84亿,同比下滑4.43%;净利润17.04亿(2018年年报中预期2019年实现净利润26亿),同比下滑近三成。该行解释称,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原因为利息净收入下降、资产减值损失上升。


数据显示,该行去年的利息净收入为39.64亿,同比减少12.84%;资产减值损失27.10亿元,同比增长20.82%。


事实上,从历年业绩情况来看,武汉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也均不理想。


2015年时,该行营业收入的增速便为负数,净利润增速也仅为1.13%。此后两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虽均有增长,但增长幅度均不大。2017年开始,武汉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便开始下行,净利润也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该行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连续连年为负。2018年、2019年,该行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370.66亿、-66.62亿。


祸不单行,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武汉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


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武汉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5%、1.79%、1.93%、2.29%、3.62%,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2.85%,但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商业银行1.86%的平均水平。


资产质量下行的背后,或许与该行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贷款比重较大有关。


据其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武汉农商行总资产2856.13亿元,同比增长13.04%;贷款总额1468.31亿元,同比增长12.80%。其中,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已取代2018年年报中的批发及零售业贷款,成为武汉农商行的第一大贷款。


数据显示,2019年,该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96.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28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13.03%;排在第三的建筑业贷款余额为190.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5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12.59%。


房地产贷款和建筑业贷款合计占比达25.62%,超过武汉农商行总贷款的四分之一。


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相关产业贷款资金的监管力度日益趋严,而且房地产行业易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由此带来的信贷质量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农商行是国务院、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副省级省会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09年9月9日。截至目前,该行拥有200余网点,遍布武汉城乡各地,其先后在湖北省内设立了咸宁分行、宜昌分行、黄冈分行,还在江苏、广东、云南、海南、湖北、广西等六省设立47家村镇银行。

疫情不改严监管 有银行涉房贷款违规收千万罚单

短短两个月,银保监系统已经开出710张银行罚单,合计罚款金额高达2.12亿元!不仅如此,央行也罕见地对银行业开出了两张千万级罚单,罚款总金额超过4000万元!合计下来,金融监管平均每张罚单罚款近34.76万元,平均每天罚款424万元。

透过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严监管态势仍未改变。

金融合规榜

千万级反洗钱罚单

央行重罚两银行

开年两个月,千万级罚单就出现了三张,分别是民生银行被人行罚款2360万元、中信银行被银保监会罚款2020万元、光大银行被人行罚款182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三张千万级罚单都是在疫情发生以后开出的,显见严监管态势不改。

其中,民生银行与光大银行被央行重罚,均事涉违反反洗钱规定。据南都记者梳理,这也是央行首次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金融机构开出千万级以上罚单。具体来说,民生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央行总计罚款2360万元。光大银行因同样理由被央行总计罚款1820万元。

根据现行的《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的顶格处罚,包括罚款500万、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等,但可以对多个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累加处罚。此次首现千万级罚单,显然是“数罪并罚”的结果,也表明了央行加大反洗钱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决心。

除了金融机构被重罚,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央行处罚。其中,民生银行被罚12人,光大银行被罚8人,涉及合规部、信息管理部、信用卡中心等多个部门。

有银行涉房类贷款违规

再收千万罚单

而在银保监系统中,本期统计的最大罚单归属中信银行。19项违规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违规就高达13项。被罚案由包括: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等。

事实上,此次2020万元的罚单,已经是一年多以来中信银行第三次被罚2000万元以上。在中信银行收到的多张巨额罚单中,多次出现涉房类贷款违规的身影。早在2018年12月,中信银行就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等6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2280万元。去年8月,又因为“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没2200万元。

不手软!两个月732张罚单

NDFRI进一步统计分析了2020年1-2月的监管处罚情况,央行与银保监系统共开出732张银行罚单,合计罚款金额高达2.54亿元,平均每张罚单要罚没近34.76万元,平均每天罚没424万元!

NDFRI统计显示,按机构类型划分,罚单数量最多的是农商行,共领到285张罚单、被罚6183.5万元;罚款金额最高的是股份行,共被罚6222万元,领到76张罚单。

到底哪些领域是处罚“重灾区”?NDFRI梳理罚单显示,内控管理不审慎、信贷业务违规、涉房类贷款违规、票据业务违规依旧是银行业的痼疾。其中,仅内控管理不审慎和信贷违规的罚单数占比就超过7成,而罚没金额占比也超过5成,合计处罚金额近1.2亿元。

另一方面,包括涉及理财业务的违规、信用卡业务违规等更多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NDFRI注意到,随着今年资管转型力度的加大,更多新的问题也在逐步走向台前。比如,广发银行杭州支行就因“未按监管要求隔离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风险,同业投资资金部分对接本行理财非标投资”被罚款50万元。

涉房类贷款违规罚得最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涉房类贷款的罚单数量,与内控不审慎、信贷违规罚单数相形见绌,但从罚没金额来看却相差无几:涉房类贷款违规的罚没金额高达5282万元,而内控不审慎共罚6190万元、信贷违规共罚5679万元。换言之,涉房类贷款的罚单平均处罚金额最高,力度最重!

严监管以来,涉房类贷款一直是监管的重点。NDFRI统计显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银保监系统开出的710张银行罚单中,涉房类贷款违规就有86张,罚单金额高达5282万元,占总罚款金额的25%左右。

NDFRI进一步深入分析涉房类贷款违规,发现除了违规向房企输血外,个人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也是银行涉房类贷款被处罚的重点。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个人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甚至信用卡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如杭州银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等案由被罚款225万,长安银行也因“信用卡资金监管不到位,流入房地产领域”被陕西银保监局处以21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