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制氧气的现象是:氯酸钾受热时有火星;排水法收集时,有大量气泡冒出。

氯酸钾,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摄氏度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零下218、4摄氏度,沸点零下183摄氏度。不易溶于水,1升水中溶解约30毫升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百分之二十一。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

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方程式:2KClO3=2KCl+3O2↑

类型:分解反应

条件:催化剂(MnO2) & 加热

步骤:操作步骤为可用“组查装定点收离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来概括,含义如下:

①组:先组装好仪器;

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装药品;

④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⑥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⑦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再盖上玻璃片);

⑧熄:熄灭酒精灯。

现象:氯酸钾(KClO3)常温下稳定,但是加热到356℃时,KClO3开始熔化;加热到400℃ ,KClO3开始分解,同时有少量氧气产生;如果在有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加热到200℃,就能分解并放出氧气。现象是有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用途:实验室中常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用在火柴头上。用在鞭炮中增强爆炸的效果,还可以与红磷混合制成氯磷炸药(5KClO3+6P=5KCl+3P2O5)。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⑥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现象

氯酸钾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
强氧化剂,可与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
分解是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较简单的其他物质。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这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指用什么药品,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什么。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现象?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由于过氧化氢是液体,生成气体,会观察到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时,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在导管口也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现象

产生火星。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会产生火星。氯酸钾,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摄氏度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零下218、4摄氏度,沸点零下183摄氏度。不易溶于水,1升水中溶解约30毫升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百分之二十一。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会存在安全隐患,请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