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环境监视功能,而媒介的预警功能是环境监视功能的一种。尤其是一些负面的舆论,如果能够在其萌芽状态即迅速预警、果断处置,就会稳定公众心理,平息社会谣言,控制由不良信息引起的群体非理性行为,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所以,迅速、真实、准确地告知或报告信息,应该是当代媒体的首要任务。大众传媒是公众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只有保证了这个渠道的通畅,才能够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够在危机发生时,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恐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也逐渐凸显。
网络特有的交互”功能也是受众选择媒体进行信息发布时它所具有的一大优势。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在传播信息时的方式都是单向的,不具有双向沟通的功能,满足不了受众想要迅速得到信息回馈的需求。但是受众在参与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就具有很高的主动选择性,受众可以根据其兴趣喜好获取信息或者发布信息,受众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展现,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媒体要想掌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就要以最广泛、最权威的方式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澄清事实,说明真相,让公众在真正了解实情、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消除恐慌,增强信心。在这方面,网络媒体无疑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化。
对舆论反转的理解和思考
舆论会反转证明它错过,它总在反转说明总在错。这叫理性社会?
甚至舆论这个概念本身的值得商榷,至少是不是舆论因为其公众性就具有天然正确和合法性,这是个争论了几百年也还在争论的事情。
肯定有人会说,舆论之所以错那是有人居心不良带歪节奏。那我们要不要想想,除了为什么有人带节奏之外,是不是还可以问一下:什么节奏一带就起,一起就歪,一歪就乱(然后一乱就禁)?为什么常常不止反转,而是反转反转再反转?真的是一小撮人奸黑坏,还是我们傻白甜?
正常社会中,舆论稀疏了,反转罕见了,这个社会就理性了。
理性是与感性相对的,更多地依从客观世界的变化结合一定的逻辑与数理分析来思考。理性与结果无关,就像一道高等数学题,你做错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没有进行理性地思考。也就是说,理性是过程的理性。
那么我们来到第二个问题,是否有绝对理性的存在呢?即是否有这么一个个体或者单位他的所有判断与行为都是穷尽了理性思考后做出的而不掺杂一点感性的成分?我想大家心中有答案。
那么我们回到那个问题,舆论是思考后的产物,舆论的反转说明大家思考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注意思考有两种,理性的和感性的,感性思考是从自身直觉等主观因素出发的,这往往是大众舆论对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最初阶段,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想法。但随着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和大众本身对该事件的不断思考。我们要看到,仅靠感性思考是走不远的,所以必然会引入理性要素,渐渐地从不同视角不同利益相关方去审视一个事件。
舆论的反转要靠理性思考来推动,因此当然是理性的体现。
网络舆论反转现象分析
近年来,网络舆论此起彼伏,有的始一而终,而有的却遭遇“啪啪打脸”,事件的戏剧性转折和网友的“乐队花车式”的观摩给现如今这一后真相时代敲响了警钟,人们往往忽略事件的真相,更多的是诉诸非理性感情,最后得知事实真相并不是原先所“设想”的那样,也只是仰天长叹一声“怎么是这样的啊”,待另一起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又会跳上全民狂欢的“花车”。这一现象暴露出网络时代在为人们构筑“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瑕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把关人责任缺失和群体极化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把关人”理论。把关人理论认为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但如果把关人将这道阀门放大到未经查证的舆论可以进入的地步,甚至可以说缺失了把关这一渠道,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把关人也会为了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忽视新闻的真实,甚至在把关人所属群体中发表非理性言论,让受众的情绪达到高潮。而受众又以“follow”的姿态关注着把关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把关人为核心的圈群关系,人们在群体意识牢固的信息茧房里抱团取暖,集群意识又极易滋生群体极化,自然就会放肆地发表非理性言论。非理性言论不关注事实本身,自然容易造成舆论反转。
(2)网民心理的复杂性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民拥有了自身的话语权,也极力想参与舆论的讨论过程。
新闻信息内容如果触动到受众的敏感神经,那么就会在短期形成一个强有力传播力量的舆论阵营。受众心理又很容易被一些想借此做文章的人利用,他们会利用受众的同情心理大肆传播引起受众共鸣的文字。而人又是一种趋向性动物,害怕群体孤独,寻求群体归属是本性,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群体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舆论反转的几率也大大增大。
(3)自媒体时代的特性
自媒体时代信息量广泛、信息源充足,人人也可以做记者,总会有一些人在默默关注着真相,而不像那些奋战在前线的网络喷子,他们会关注事情的各个方面,将查证过的事实一一列举出来,这也得益于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
当然一个真相一经发布,经由快速的自媒体传播特性马上就会有大波人知晓,在短时间内可以覆盖到网络上的各个角落,千钧一发之际舆论反转。
舆论反转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觑,这既反映了新闻失实的本质,又对媒体、事件相关主体、受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媒体公信力下降
新闻媒体放任失实的言论在网络上传播,既没有及时阻止,又没有及时发布真实的言论,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新闻自由的滥用。受众一旦认定媒体是发布虚假信息的源头,就对这个媒体不再信任,媒体长年累月累积的口碑和公信力毁于一旦。
(2)给事件相关主体的生活带来困扰
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对当事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舆论一经发酵到舆论反转这一过程,新闻当事人一直是被网民扒光了衣服暴露在人们视野中,这样既影响到了当事人,也会波及到家人朋友。
尤其是新闻过错方遭受的舆论压力更是难以想象,有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
(3)网民同情疲劳
一有什么事情就是动之以情,网民再柔软的心都会被一则则反转新闻打磨的坚如磐石。受众一旦形成同情疲劳,对于人世间的冷暖也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北京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中,人性的冷漠狠狠地抽了受害者及其家人一巴掌。
舆论反转是否是社会理性的体现?
舆论反转不能看待为社会理性的体现。反而是一种社会理性的缺失。
意思是人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舆论简单的定义是。
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个人或团体的自我语言,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影响人们的思想,行动。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无论如何定义舆论,“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舆论的本体,舆论传播所着眼的也是意见的流动问题。意见通常是通过与态度、信念和价值,尤其是和态度相比较来界定自身的,社会心理学家们把意见定义为。
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通常,学者们从两个方面区别态度和意见之间的差别:意见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对于某个具体刺激(某个问题)所作的语言上的或者其它的明显反应,而态度是更基本的总体倾向,它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作出有利或者不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