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社交障碍的人士通过正确的心理咨询是有用的,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心理咨询总体任务是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有社交障碍的人士虽然在与心理师初步交谈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但是通过专业心理师的耐心疏导,帮助其获得自信,缓解自卑情绪,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在进行心理咨询时依然会有效果。

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看心理医生有用吗

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看心理医生有用吗?个人觉得这种病症的话,看心里医生确实是有用的。但是看心理医生治病只是一方面。估计你将来的主治医生也会建议你去多多和人接触,尽量的参与社会活动。这样的话才有助于你的病情恢复。个人的感觉是,首先呢你需要一个你比较信任的人来陪同你一起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然,最初最好选择去一些人比较少的地方。因为在这种地方了,你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能对你的病情其实也是有好处的。这种病了需要再看病的同时,多多接触外部的环境才有利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本人有社交障碍,请问看心理医生有用吗

你这是一种严重的心里病态,你不是有社交障碍是心里障碍,干么在意那么多呢,只要自己做的事无愧于心就可以了,不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怎么可能会失去朋友呢,反到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更容易失去朋友,你现在的状态不是完美主义者是自我完美主义者,这样下去对你的生活和工作会很大的影响的,看心理医生也许能有点帮助,但是你既然自己知道自己哪儿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积极的去解决,而不是靠外界的帮助,学会自我调解。希望你能从这个阴影中早日走出来。

社交恐惧大半年,找了很多心理医生,在这里能治好吗

找了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没有改变吗?其实社交恐惧相对于其他的心理疾病比如说精分,人格障碍来说是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正常人),会比较容易去改变。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长程的心理治疗,你可能会认为我去咨询一次,或者不同的心理咨询师咨询一次就有所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除非是悟性很高的人,通过老师的指点能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你自身的条件许可的话,找一个可靠的咨询师坚持做几次的心理咨询可能会有所收获。和咨询师的关系在咨询中也是很重要的,其实这种关系就是重新去修复你小时候和父母之间不好的关系。当然除了咨询以外,你自己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你自己要去实践,要去修正错误的认知,巩固正确的认知。因为社恐的人很大一部分是自身比较自卑,否定自己,也觉得别人会否定看不起自己等一些不好的认知,这些认知也导致自己建立了太厚重的防御机制,别人进不来,你自己也出不去。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社交障碍怎么治?

1.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2.逐步挑战自己。可以从小的、相对容易的场合开始,逐步挑战自己,慢慢地增加社交的时间和频率。
3.学习放松技巧。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4.培养自信心。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积极思考和自我提升等方式,培养自信心,增强面对社交场合的勇气和信心。
5.找到共同点。与人交往时,可以尝试找到共同点,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放松和融入社交场合。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必须进行就医吗?有什么其它办法吗?

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普系障碍,是存在显著的家庭心理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问题,又被称作社交焦虑障碍。如果单纯的社交恐惧症可以看心理医生或者尝试通过心理学方式自我调整,但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毕竟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去指导。

我们说的社交恐惧症就是社交焦虑障碍,也就是在从事社交的时候会产生过分的紧张害怕等等的严重的焦虑反应,常常让人感到非常痛苦,并且还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目前年轻人的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事实上社恐本身就多起病于青春期,患病率3%-13%,在所有的焦虑障碍患者中大概占比10%-20%。

社交恐惧的患者往往很清楚这种反应是过分和不合理的,也想去改变,去尝试与人接触,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因为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或难看而尽力回避各种社交场合,明显的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 社会 功能。

比如我常常接触到社恐的学生来医院门诊咨询,他们也很苦恼自己的“不争气”,也希望去参加校园里的集体活动,也羡慕可能在同学面前轻松自如的侃侃而谈的同学,但轮到他们的时候就特别担心自己,怕出丑之后没办法面对,所以绝大部分都采取了逃避的做法。这也造成了他们和家长们的苦恼与困惑,明明想努力,有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偶尔有个别同学鼓足勇气去面对,也多是败在自己的恐惧上面。

缓解社交恐惧的办法都是医学心理学的方式,不就医很难得到正确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且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的帮助其实很难被证实有效,因为咨询师不是医生,不了解和认识医学症状,没办法真正的确定诊断,和正确治疗的。并且社交恐惧症常常会同时伴有其他的精神障碍,这一点只有专业的医生才会察觉和诊断。在医学统计上我们看到的数据是社恐最常见的共病是 情感 性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双相 情感 障碍),大概占到了41.4%,其次是其他焦虑障碍的56.9%,以及物质滥用的39.6%。所以这种类似复杂的医学情况是除专业医生以外的人群没办法解决的。

关于心理医生的治疗中,社交恐惧或者说社交焦虑障碍本身是焦虑障碍,所以在焦虑难耐或者紧张恐惧的时候当然是可以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但药物治疗在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中,并不是主要治疗,真正重要的是心理治疗——暴露疗法。

所谓暴露疗法就是在足够的心理教育和铺垫的基础上,逐级的让社恐患者去接触自己原本恐惧和焦虑的社交活动,比方最开始先接触小范围的几个要好朋友,当感到适应后再去接触更多的人,更大的场合,以此类推,逐渐增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和强度,在这期间感到焦虑不安也可以临时服药,直到逐渐适应本级社交强度后再开展下一级更强的社交活动。

暴露治疗可以有效的打断患者恐惧体验与现实刺激的条件性关联,建立新情绪体验的行为经验,如果联合认知治疗纠正外区的评价和认知,治疗效果应该是更好的。

当然也有治疗师会推荐团体质量,对于社恐的患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团体治疗中,患者可以通过组员间的互动炎症纠正自己的许多不恰当的认知,而且通过团体内部的环境也可以彼此模拟真实的社交环境,是患者不正常的社交行为正常化。


题主所说的患有社交焦虑症,是经过了专业诊断,还是自我的感觉呢?

如果还没有确诊,只是处在一种社交恐惧的先兆症状中,不用太过担心,这还是可以通过自我治疗而缓解的。


对抗社交焦虑的三个具体主要技巧

1.进入到一个正确的心态里

想想那些让你觉得放松的事情,比如假期中的某一天。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自己正处在那个情景中。然后,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


这里的要点在于,通过改变心态来放松你的身体语言。当我们对一个社交情景开始有消极预期的时候,我们的小肌肉就会紧张起来。别人会注意到我们的紧张,进行影响他们对我们的反应。


你练习的越多,你的大脑就会越多的将这个动作与放松的感受联系起来,到最后你都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它就能达到放松的效果。

2.调整你的身体语言

当我们紧张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防御性的动作出现。即使别人没有注意到这些动作,他们的大脑也会“探测”出这些动作,并将其作为一个警告的信号。然后他们也就变得不那么放松了。


因此,收回你的肩膀,保持你的手臂不交叉,或者前倾,让你的手肘放在膝盖上放松。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要让你的眼睛到处看,也不要抖脚。同时,打开身体,挥手,或者握手。这些都是让人放心的方式,因为这些身体语言标志着安全。


身体语言真的是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对他人的解读大概有87%来自间接的身体语言。而我们认为个人魅力在于“魅力”本身,但其实魅力是跟某人在一起时感受到的安全感。




3.倾听

不要尝试去操纵别人的对话。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说,并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具体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等。


在和别人相处时,一旦我们觉得紧张、有压力时,大脑就会被“压力的荷尔蒙”所淹没,我们也就找不到可以说的东西。但当我们通过倾听将注意力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放松,并更理解对方。


对话,不应仅仅是你自己讲故事的渠道,而是一个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的机会。


但是,如果这种社交恐惧的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日常生活,或者在医学上确诊,那一定要积极地配合进行心理咨询等治疗。

没有什么必要就医,因为就医是花钱的,如果你收入不高,那就医以后那就缺钱,那就更加恐慌和焦虑。主要还是要自己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家都是人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要胆子变大的,不要不好意思,要学会大胆跟别人交流。为了工作为了找钱必须要去进行社交活动,不要害怕,要有自信心坚强的勇敢的面对人生,要改变自己的懦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有一个勇敢的思维方式。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必须进行就医吗?有什么其它办法吗?

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都属于同一类心理问题,统称神经症,叫神经症,并不是神经坏了,而是认知思维错误,认知思维不对,就会焦虑,所有的症状和不好的念头都和焦虑有关。

这类心理疾病,都是受惊吓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就成为大脑不受控制的自动化思维,这种自动化思维,一般是到了某些刺激点就会运行,如到了人多的场合,看见某些人,就会焦虑,在焦虑情绪推动下,程序不受控制的运行。

无论到哪里调整,都是改变这个自动化思维,如果改变不了,就是治标不治本。并且不能拖,抓紧调整,因为这个自动化思维运行一次,痕迹就会加深一次,症状就会加重一些,所以我没看到的是病程越长的越重,以后调整康复就越慢,但让痛苦就会多。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心理咨询师调整。

你好,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社交恐惧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也需要依据专业的诊断标准。当然确诊还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判断。下面是《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具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在这些情况下,担心自己会做出丢脸或令人尴尬的事来,或表现出焦虑的症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患社交恐惧的人不一定真的会做出丢人或令人尴尬的事,他们仅仅是担心自己会这么做,他们有时甚至不会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只是感到有尴尬的事发生的可能,并因此感到害怕和焦虑。

一旦处在令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焦虑。患有社交恐惧的病人所害怕的东西可能在他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电话中交谈、促膝长谈、进入一个满是人的屋子或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但是对患者来说就很困难了。患者能够认识到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社交恐惧的一个令人苦恼的后果是,患者知道让他焦虑的情境也许并不可怕,但你就是无法停止焦虑,也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患者会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如不能避免,会非常焦虑和痛苦地忍受这一切。

为了强调正常的社交焦虑和临床诊断中的社交恐惧之间的差异,诊断手册又添加了一些基本的评判点:社交恐惧必须影响他的生活,引起较大程度的痛苦,并且至少持续六个月。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单纯的自我调节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最好的方法是采取心理治疗,但是也要有自我调节相结合,另外必要时可采用药物治疗。

1、正确认识社交恐惧症

了解社交恐惧症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认识到社交恐惧症是可以缓解的,不必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加重症状。

2、学会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的症状,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判、责难,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有烦恼时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负面情绪。

3、放松训练

肌肉放松、冥想训练等可有助于缓解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是你对自己的一点自信心都没有,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表现。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能取得成功。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首先自己要确立自己的原则立场,并能掌控局面。并能恩威并用才能取得事业的胜利?

社交恐惧 如果已经影响到了 社会 功能 无法顺畅的工作 自然的生活 是该需要见见心理咨询师啦;

如果焦虑的程度较高 无法自制 就需要去见见心理医生(有处方权) 用点缓解焦虑的药物也是必要的;

关键 是需要通过心理咨询 清晰引发焦虑恐惧的“结点”… 知道它会什么时候来… 学会恰当的应对方式方法 …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需不需要就医,要看患者自己的情况和感觉。如果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了正常的 社会 功能,而且让患者感觉非常不好,他自己有求助的动机和愿望的话,那么就去做治疗。

如果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恐惧时间不是太长久,深度也不是很深,出现的情况并不是很常见,自己通过看书学习能调节的话,也可以不去看医。这要具体看情况而定。

心说了算。心不恐,人就不恐。心恐了,人就恐了。安心,静心,坦坦然然。心安定了,就自然了,不会恐惧了。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治愈问题,还是需要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掌握正确的治疗方式才行,所以选择合适自身的治疗方式,对于治愈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帮助很大,同时也增加了治愈的希望,那么都有哪些方式可以治疗呢?

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所以既不要无限夸大别人的优点,也不要随意扩大自己的缺点。其实你在别人的眼中也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我们积极与他人结交,那么你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员。

做一个克服恐惧的计划

有的青少年不敢看生人、老师的和同学的眼睛,针对这种情况做一个计划,如先和父母交谈并注视他们的头面部,当你感觉没有恐惧了,然后再和老师交谈。这样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和陌生人交谈的水平。

适当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

作为学生,每天都在学习生存的知识、技术、技能,如果已经非常成熟或做事非常完美了,那么我们也就不把自己称之为学生了。所以不过分在意自己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否听懂,适当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比如“嘲笑他人者不如人”、“光屁股笑插杈裤”,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

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你而与你相拥。

增加与人群交流的机会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参加有许多人参与的文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通过与同学的自然接触而缓减自我感觉被他人关注的焦虑和紧张,进而达到顺其自然与他人接触的目的。

心理咨询有用吗?

有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敏认为,亲友的安慰、理解、批评、指导、说教等也能帮助心理受到困扰的人,但不能解决核心的问题。心理治疗有其专业性,跟普通聊天存在区别——具有心理学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在安全的空间、固定的疗程中和患者探讨其特定的心理困扰,并进行理解和评估,通过沟通找到问题背后的东西。

唐敏举了一个例子:某女经常和老公吵架,抱怨他不上进、不努力,心理治疗师发现实际上是她自身的问题,她面对家族施加给自己“必须很强大”的压力感到很恐惧,自己做不到也不想面对,就把情绪投射在老公身上。

扩展资料:

提醒:在医院做心理治疗更安全。

唐敏表示,心理治疗的关系很特殊,有些患者会出现移情现象,把治疗师看得很理想化,很渴望从治疗师身上得到一些关系,这时治疗师要保持自我审视,思考患者为什么会移情,移情的背后是什么,此外还要接受高一级治疗师的督导。少部分治疗师跟患者发生性行为等超越关系的行为,是个人的问题,不是心理治疗的问题。在医院做心理治疗,治疗师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多,而且投诉有门,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就不好说了,建议谨慎选择。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你接受的“心理治疗”  真的有效吗?

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有用。
首先,心理咨询一个基本的作用,就是建立起一个信任安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来访者可以将平时生活中很难说出口的话,向咨询师诉说。
不要小看被倾听的力量。每一个来到咨询中的来访者,最初的那个原因或许不尽相同,也许是失恋的打击,也许是父母的控制,也许是职业的焦虑,但无论哪一个原因背后,都藏着无法言语化的情绪、感受、和想法。
以题主问题中的表述而言,看起来像是这段时间很多情绪积压在你的胸口,让你无法正常生活,这些情绪可能是抑郁,可能是焦虑,可能是难过,可能是愤怒,可能都有,它们像乱麻抑郁缠绕在你的胸中,夺走了你的心理资源。
情绪问题是心理咨询议题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情绪,是我们内心对于外在世界的一个真实反映。但真实生活中,有太多场景和关系中,让我们不得不压抑、无视、回避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这些心理能量并不会因为我们看不见就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直到大到我们再也无法忽视,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以往的咨询经验也告诉我,每一个情绪背后,都藏着一份创伤,每一份创伤背后,都有着一种绝望。那些有些阴暗的“负能量”,让我们难以应对,所以平时只好把它们锁在一个内心的房间中。
而一段好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把这个锁起来很久的房间慢慢打开,让那些“阴影”缓缓出来,慢慢显形。也许最后,你会发现,这些阴影散去之后,露出的是一个年幼哭泣的自己。
去触碰到曾经的痛苦,是心理咨询中有一个难关。咨询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并不总会让你感到舒适,相反,你和咨询师会一起穿越过狂风巨浪、丛林沼泽,痛苦的翻山越岭之后,才可能最终到达一座豁然开朗的心灵花园。
此外,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师素质的良莠不齐,在开始一段心理咨询前,还需要多多考察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经历,是否具有胜任力,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学习和督导。
一个人格不成熟的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不是疗愈,而会是再一次的伤害。
所以,在咨询的前几次(通常为评估期),你也可以进行对咨询师的“考察”。

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心理咨询当然有用,但是它只是辅助,而你才是决策者。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问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这么一套对待心理问题的方法。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更多的是自身存在的问题,思想盲区或者是思想角度的问题。而心理咨询不过是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讲述出来,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的描述来“对症下药”,用心理学的方式将你引导出来。而该怎么去做,最终还是自己来决定。

社交焦虑症可以治疗吗

您好,社交焦虑症是可以治愈的,社交焦虑症主要是由于病人的心理有压力,社交恐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病人可以多通过跟一些朋友的交流,积极参加一些户外行动,来疏解心里的压力,也可以多看一些书籍,多做一些自我按示,树立自己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