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希望美国黑人和白人平等,享有同样的权利。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的内容:

文中的“梦想”是指人人生而平等,黑人拥有和白人同样的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要拥有民主,得到正义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在政治上,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

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啊?

中心思想一句话: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希望美国黑人和白人平等,享有同样的权利

(当然,直到今天,严格的说路德的梦想也没实现,但是要比他那个时代改观太多太多,毫无疑问,马丁路德金是一个伟大人物,而且支持他继承他梦想的千千万万无名英雄,都是伟大人物。不论最终这个梦想有无实现,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都给全人类做出了榜样,这篇演讲也将永载史册)

马丁,路德主张什么?有什么意义?

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圣经》为人们信仰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这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主张只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繁缛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天堂是根本相反的,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打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马丁路德主张什么观点呢?

1517年10月31日,德国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了一条布告,引发了关于赎罪券的大讨论,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它成为了宗教改的的开始,马丁路德成为了宗教改的的精神领袖。

马丁·路德最核心的思想是:“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路德指出,灵魂得救靠的不是教会,不是教士,更不是赎罪券,而是自己虔诚的信仰。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益腐败专制,为了维持他们绝对的统治,他们把《圣经》的解释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在没有神职人员带领的情况下甚至禁止俗人阅读《圣经》,教会不是劝人向善,解救灵魂的神圣之地,实质上成为了一个传播福音、解释《圣经》、“拯救”人类的专业组织。

因而路德又提出: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即每个人都可以有对《圣经》的独立的理解,进而路德又指出“信徒皆为祭司”,这样一来,直接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

路德还主张建立廉价教会,取消繁琐的宗教礼节和节日,简化宗教仪式。此外,路德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王权和教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王权要高于教权,主张建立民族教会,也就是说德国的教会要由德国人自己来管理,宗教会议也应该由世俗的政府来主持。

教会原本就不应该是一个政权组织,而应该是一个宗教的社会团体,但是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一直谋求整个欧洲的统治权,宣扬国王的权力来源于教会。所以路德这一王权高于教权的观点某种程度上讲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

综上,路德的“因信称义,信仰得救”、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王权高于教权、俗权之上、民族国家等等的一些列观点在当时的德国和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把教皇、教会以及神职人员从神坛上来下来,为基督徒走出天主教会的控制起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间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