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中国互联网,小米和头条可能会成,甚至很有可能成为BAT级别的超级巨头。首先是不管是头条还是小米,其一是两者虽然技术实力不是最强的、但是他们却都无比重视技术,也愿意花时间、花成本去研究产品、研究用户,最重要的是小米和今日头条是中国本土孕育的互联网模式,出了国门具有很大的优势,远超BAT的模式创新。但是,短时间很难有能取代百度江湖地位的企业出现,但是未来几年,头条、小米、美团等公司可能成为行业巨头型企业,今日头条和小米甚至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的超级科技巨头。

市值超过了百度,京东就能成为互联网第三极?

京东当前的市值与百度相差为8亿美元左右,仅为其市值的百分之一,于是就有人认为京东会取代百度在BAT的位置,成为互联网科技企业新的第三极,然而从现在BAT的业务划分来看,阿里做主营的是电商,为中小企业服务,而腾讯在社交、通讯和游戏上做的比较好,百度则是基于搜索引擎的营销,现在逐渐将精力倾向于智能化的AI领域。

作为备选的有网易、小米、华为、京东等科技公司,市值或者估值都很高,他们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作为互联网新的巨头企业,一点也不差。但是与阿里、腾讯近三千多亿的市值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所以,即便将来BAT中的百度没落了,京东也难以成为第三极。后继者相互之间的竞争激烈异常,此外还有未上市的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是前有狼后有虎,京东突围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京东的市值还会继续快速上涨,超过百度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一个月之前京东的市值才500亿美元左右,现在已经直逼百度,相差仅仅不到10亿美元,按照这样的增长速速,在短时间内京东超过百度是必然的。只是,这并不代表京东就能取代百度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众所周知百度搜索引擎是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特别是在谷歌颓败之后,百度基本上已经处于没有了对手的状态,搜狗、360搜索、中搜等即便是多家联合也无法与百度相抗衡。此外,百度还在贴吧、广告、内容建设上有一整套体系、团队在运作,业务相当成熟,盈利能力稳定。在2016年末,百度花费上亿拿下李叫兽,其在新的营销方法论和产品论上的研究也会一并带入百度,这就使得百度在营销广告领域注入新的血液,基于百度巨大的流量,实现价值变现是迟早的事情。

而京东直到今年才开始盈利,但业务增长特别快,在业务中商城项目是最耗钱的,也是最难运作的,也逐步实现了盈利。这一项盈利之后将会快速带动其他的诸如金融、智能、物流等项目快速走向盈利,即便与亚马逊差距大,千亿的市值还是有可能的。而百度市值增长缓慢,智能AI项目的效应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盈利的水平,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此消彼长,京东的优势则会相对明显。

BAT不仅是巨头,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标识

从BAT崛起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年的时间,无论是市值还是行业影响力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后来的o2o模式将互联网服务拉到线下,与实体紧密结合,以移动端应用为主的消费娱乐模式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即便是到如今人们的关注度被极度分散,BAT的运作方向都是行业的风向标。阿里大数据成效已经初显,腾讯社交背后游戏产业成为其主要的营收支柱,百度则把持人们互联网的入口流量,价值只会越来越大,更何况其智能AI项目已经走在了国内外行业前列,有机会掌握下一个时代的风口。

而像网易、京东、小米等,如今也算是行业巨头级别的企业,虽然有的还没有上市但估值一点都不低。但是,即便是在互联网下半场,再高的市值也无法相比BAT那般在互联网上半场初期就形成的的影响力。所以,互联网巨头上升到BAT级别不仅要有高市值,还要有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的高占有率、巨大的发展潜力,缺一不可。

京东要的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BAT还是互联网第四极、第三极等等,都不过是人为将这个帽子给企业扣上去的,对于企业巨头来讲它需要的是更多的利益,是发展空间,对于京东来说,保持盈利能力水平,带动其他业务模块快速发展才是当下最重要的。目前的京东依然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还没有到养尊处优的时候。

移动互联网化的趋势已经向人们证明,购物的需求入口在逐渐被弱化,用户更多关心的是商品而并非平台。“即当他们在阅读那些经过系统精心挑选的信息和内容并产生购物冲动时,他们可能并不会去天猫或京东这样的电商网站,而是希望直接下单,他们享受的是这种立即实现的快感,这时,那些经过长期积累起来的购物入口价值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尹生在文章中这样说道。

也就是说,京东依赖的商城项目虽然当下还有与天猫扳手腕的实力,但未来孰胜孰败依然是未知的,潜在的风险很大。相较而言,阿里除了电商平台外还在大数据云计算、健康、金融、文娱等领域布局,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而京东现在撇开商城,除了还未盈利的物流模块似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这就是差距。

就近而言,京东要的是快速发展,提升优势项目的盈利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至于取代百度成为JAT根本不是京东的诉求,也就没有所谓的JAT了。

国产互联网企业格局如何演变?

目前来看,很有可能形成以阿里、腾讯为首的两个超级巨头、多个巨头并存的局面。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将触手延伸到了众多行业里,新兴产业背后都有他们的资本入局,饿了么与美团、百度外卖,苏宁与京东,身后都能看到阿里和腾讯的身影,两强相争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竞争格局。

有人说,还会有新的模式迅速发展起来,与AT相抗衡。说实话,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很可能被一方拿下成为其子生态,或者被行业竞争打趴下,别无他路,AT是不允许行业外的不安因素长期存在的。

另外,百度除了稳定的业务之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上,并获得了不小的进展。腾讯、阿里也不甘落后,在智能AI项目上有所探索。能否延续BAT的地位,谁也不敢托大。“互联网企业每天都如履薄冰”,毫无意外的是,谁都不会坐以待毙。

笔者认为BAT之争是促进行业进步的好事,京东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加以改善才是重点,没有必要去争BAT的位子,其实就算是有了BAT的帽子又如何?

B(百度)A(阿里)T(腾迅)那么牛,我们还能做什么?

百度阿里腾讯:谁更值得投资?
随着阿里巴巴完成IPO,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这三家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战火将燃烧到公开资本市场:那么,你会选择谁?
评价一家互联网公司值多少钱,特别是像BAT这样级别的公司值多少钱,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这家公司在未来的产业中确定自己位置的能力,二是它在中短期内将资源和投资转化为收入的能力;前者是想象空间,而后者是生存发展的根基,二者相互支撑。
先看定位行业地位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在用户转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中,能否避免既有用户的流失,甚至借机扩大用户基数,以及增加在用户日程表和钱袋子中的比重,二是在传统行业的移动化和互联网化过程中,公司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使这种位置比其他公司更有利。
在第一个层面,即用户层面:腾讯主要依靠两个产品,手机QQ和微信,两者的月活跃用户分别超过5亿和4亿;阿里巴巴主要是淘宝无线,第二季度的月活跃用户是1.88亿,至于支付宝,虽然用户量要大得多,但目前并不在阿里巴巴集团之内。
百度在移动端则采取了一种有点类似蚂蚁雄兵的战略,即与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相应,在众多移动场景中进行多点布局。现在,百度有14个移动产品用户过亿,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移动场景,其中手机百度的用户超过了4亿,月活跃用户超过两亿,手机地图占有率超过了50%,是第二名的两倍。
可以这么说,从移动用户的绝对规模上看,腾讯和百度目前旗鼓相当,而阿里巴巴则稍逊一筹,这与其主要集中在交易领域有关。而三家未来竞争的焦点,将是如何争取到用户日程表和钱袋子的最大比例。
目前来看百度处于稍微领先位置:在过去的第二季度,百度来自移动端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30%,相比而言,阿里巴巴仅为19.4%,而腾讯则可能更少,大约可能只有15%~18%(根据腾讯公布的手机游戏数据进行综合测算)。
这一组数据似乎验证了这样一种观点:从长远看,作为个人随身设备,移动端比拼的关键,就是连接人与服务的效率,而搜索被认为是最好的连接方式,将自己的用户和商业逻辑建立在搜索上的百度,在这方面便拥有了先天优势。
对百度而言,移动不过让它获得了更多的连接机会,它的生意模式几乎不用做出大的改变——为每次连接收取一定水平的费用。但在腾讯和阿里巴巴那里,这却是个挑战:
腾讯在转向手机游戏方面可能和百度转向移动连接一样容易,但它需要寻求游戏以外的机会,比如成为人和更多的商品及服务的连接者,而在这方面它需要从头开始建立用户习惯,并可能冒着伤害用户社交体验的风险。
至于阿里巴巴,尽管作为交易连接者的角色没有变化,但在如何将交易额转化为公司营收方面,它似乎有些犹豫,比如第二季度它的移动端交易额占了32.8%,但营收却仅占19.4%,这是因为要防御百度、腾讯咄咄逼人的连接入侵,因而对商家做出了某种让利,还是因为移动端不太合适它的广告收入模式,或者兼而有之?
接下来谈谈决定行业定位能力的另一个层面,即在传统行业的移动化和互联网化过程中,公司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使这种位置比其他公司更有利。传统行业移动化和互联网化催生的机会,是一个大很多倍的生意,关于这一点,你只需想想迄今电商交易占整个交易的不到10%这一事实,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对此,三家公司自然都是磨刀霍霍:几乎就在过去一个月之间,三家公司都出台了重磅战略来应对传统行业移动化和互联网的机会,腾讯是微信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百度是直达号,而阿里巴巴则是云生态,阿里巴巴之前还基于支付宝钱包推出了移动店铺,但如前所述,支付宝迄今仍不在阿里巴巴集团之内。
现在三家公司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还很难说谁会是最后的赢家,至少是机会均等。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百度的机会更多一些,部分原因我在前文已经说了,这里我说说另一个理由,那就是百度的用户连接习惯比腾讯占优势,而在连接指向的丰富性上则优于阿里巴巴,后者受限于交易环节,百度的连接可以是所有的环节。
综合来看,在未来行业定位能力这个指标中,三家公司都是重量级选手,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更倾向于百度,至少认为其未来更加确定:
在用户总体规模和活跃度上,它和腾讯有一比,而在连接习惯方面,它又优于另外两家,在用户钱袋子份额方面,它和阿里巴巴可能不相伯仲而在传统行业方面,百度相对更加确定。
那么,三家公司在中短期内将资源和投资转化为收入的能力如何?
先谈谈为什么是收入而非利润或净现金流指标:当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超过50%,甚至超过70%时,那么在决定其未来盈利和现金流增长的各种驱动因素中,营收的增长引擎作用将远远超过其他因素的作用。
过去六个季度,BAT的毛利率都超过了50%,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度都超过了70%,两家公司的中位数分别为74%和75%,腾讯的毛利率要低一些,中位数仅为55%。
使用收入指标还有另外一个前提,就是三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当:目前阿里巴巴的运营利润率上占有一定优势,而腾讯和百度相当,但是真正对估值有价值的,是未来的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在这方面,阿里巴巴过去几个季度的运营利润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百度和腾讯则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而随着技术在行业价值中的比重增加,以及营业规模的增加,像百度这样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和雇佣大量研发人才的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其短期运营利润率——在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将呈现出来,而那些目前这部分投入占比较少的公司,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则会承压。
下面我结合三家公司的过往财务数字,并结合公司能力、战略和行业大势,分别预测其2014~201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以此作为衡量三家公司中短期营收能力的指标:
腾讯:它过去四个季度的收入总计是610亿元(扣除掉已经确定要在未来几年彻底剥离掉的电商业务),它目前的主要营收动力来自游戏,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游戏业务已经占了全部营收的60%。其次是占比23%的基于社区的增值服务。排名第三的是网络广告,目前这部分占比为11%。
结合艾瑞咨询对这几个行业2014~2017年的增长趋势,预计游戏、社区增值服务和广告三项业务在这期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可以达到30%,40%和60%,综合给予腾讯整体营收36%的预期复合增长率,这一数字略低于过去五个季度增长率的中位数37%。
阿里巴巴:它在过去四个季度的营收共计575亿元,营收主要动力为国内零售业务,包括天猫、淘宝和聚划算,在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为84.6%,而国际业务、国内批发和云服务占比在过去几年则不断降低。
预期阿里巴巴2014~2017年国内零售交易额的复合增长率为25%,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0%,这一比率略低于过去五个季度增长率的中位数46.8%。同时,给予其中小企业B2B业务和国际业务25%的复合增长率,云服务业务40%的复合增长率。
综合起来,预计2014~2017年阿里巴巴营收的复合增长率为37%,这一比率低于第二季度的46%。
百度:过去四个季度的营收共计400亿元,主要营收动力是传统PC搜索业务和移动端业务,预期百度未来几年在PC端可以保持25%左右的复合增长,这个数字和中小企业B2B、O2O、以及艾瑞预测的2014~2017搜索市场复合增长率相当。
而在移动端,目前主要的收入是应用分发和游戏,预期未来几年移动端可以获得100%的复合增长率,过去的第二季度该业务同比增长超过300%,按照这些预期,到2016年前后百度移动端收入在全年收入中的占比会超过50%。
从总体上,可以预期百度2014~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这个数字略低于过去三个季度的数字,也远远低于2012年之前百度高增长时代的数字,但高于腾讯和阿里。
概括起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过去四个季度的收入分别为400亿元,575亿元和610亿元,2014~2017年的预期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37%和36%。
那么,谁更值得投资?我们可以简单地采用基于过去四个季度收入的PS(市值销售收入比,即投资者对公司每单位的销售收入给予的价格,PS越高说明估值水平越高),以及基于过去四个季度的收入和2014~2017年预期复合增长率的PSG(市销增长比,反映的也是估值水平的高低,但经过了增长率的调整,赋予高增长率的公司相应的PS溢价),来对比三家公司的相对估值水平:
目前腾讯市值为1500亿美元,PS为15.3,PSG为0.426;阿里按1600亿美元IPO估值计算(实际上在正式开始交易时,市值可能会超出这个数字很多),PS为17.3,PSG为0.466;百度目前市值为788亿美元,PS为12.2,PSG为0.271。
也就是说,投资者给予百度的PS和PSG要远远低于阿里和腾讯,而百度无论从增长率和移动端收入占比,还是毛利率、运营利润率的未来稳健型、未来的确定性等方面看,都处于较优位置。
这的确有点不正常: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理由不对三家公司适用同样的PSG,而按照腾讯和阿里的PSG(两家公司目前的PSG很接近),百度目前的价值至少应该超过1200亿美元,当然,你也可以基于百度的估值水平,认为腾讯和阿里已经严重高估。
那么,你会选择谁?也许你会说,这取决于你打算拿多长时间。不过至少这组对比数据,可以让你知道哪里更可能存在泡沫,以及随时对泡沫保持清醒。

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谁最看好谁

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谁最看好谁

这个的说法都不同的 如果你是在通讯这方面的 我觉得是腾讯。如果是电商这方面的当然是阿里 推广的当然就是百度了

百度,阿里,腾讯谁最赚钱

从2013年开始,阿里都是最赚钱的,2015第二季度,净利润94.96亿。

阿里这几年一直都是赚钱的,2015双十一这一天,就有912亿的销售额。

腾讯,阿里和百度 谁最赚钱

腾讯赚钱最快,一个王者荣耀赵云的面板,看得见摸不著,就能1.5亿元!

百度,阿里,腾讯谁最有可能先倒下

历史反复证明,巨无霸型公司没落,往往不是与同行竞争失败,而是自以为取得天下资源安于现状,不愿再冒险尝试破坏性创新,死于其他“革命性”公司或其他行业过来踢馆的公司之手。一切看似强大、不可战胜的公司,其实与死亡仅隔一天,此乃天道使然,百度、阿里、腾讯也不例外。
10余年前,英特尔被认为最强大不可战胜的公司,尽管遭遇AMD的强力挑战,但英特尔习惯于自我革命,一个腿比你长还跑得比你快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然而ARM在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完成弯道超车,英特尔腿长跑得快是优势,但总会遇到弯道,永远无法预料未来有哪个非常大的弯道上有哪个小家伙会超近道跑到前面。
最先倒下的一定是自己不断犯错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那家公司。
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风险,公司基因,技术趋势和时代变化等角度这些东西,BAT在各自的领域都不缺。如果说BAT明天都要倒闭,不少人认为是在扯淡,BAT三个就目前的地位来看,哪个都不会倒,哪个都不存在能轻易被颠覆的可能,三者的护城河足够宽,足够深,创业创新的力量暂无攻城掠地的能力。对于BAT,核心竞争力、技术趋势、时代变化等可能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公司管理和公司人才引进。上边说的那几点,只要BAT拥有良好的进取向上拼搏的工作环境,稳定的优秀人才引进渠道,要什么就有什么。老板想不到的,有无数优秀的员工帮助老板想。同样的人才,挥舞小公司资源和挥舞巨头资源产生的价值和效果不可能一样。 “大公司病”如同癌细胞,大公司一定会有大公司病,只是轻重不同。举个例子,当大公司看到外边公司做了个很有前途的产品,那么我们也做吧。怎么做?职业经理人就让自己的心腹带着心腹的心腹去做新业务,甭管懂不懂,能力如何,专业不专业,当然不专业也会号称专业。于是每人官升一级,高高兴兴的去做新业务。然后呢?被外边同类产品揍得灰头土脸,花比别人多数倍的预算,还被揍得和孙子一样。为什么?一帮身患大公司疾病的“老员工”怎么可能做好新业务?专不专业不重要,被大公司磨去了“做事的精神”,满脑子琢磨升官发财的“大公司病晚期”症状的人如果成功,那是人类的倒退。上边这道理谁都知道,能做到领导层又不是傻子,于是学会了人才引进。缺乏创新精神,专业度这些,可以招拥有这些的人才进来啊。反正,有钱。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同的思想和认知会有激烈的碰撞,不排除有优秀的领导者,以及妥协的新人。但这种人都少,对于大公司来说就是败多胜少,不断浪费资源,早晚有一天会被拖垮。 至于BAT哪个先倒下,哪个公司管理及人才引留上做的最差,就有可能谁先倒下。公司再有钱,有再多资源,引进再多人才。如果低效率浪费资源,人才进来变庸才或者流失。即使辉煌时再辉煌,也逃离不了衰落的命运。
一个经典总结是:
百度解决了人和资讯的连结;
阿里解决了人和商品的连结;
腾讯解决了人和人的连结;
搜寻、电商、社交,是网际网路改造世界的三极,相对Web1.0时代的新闻门户而言,具有强烈的马太效应属性,强者恒强,在这三个领域,最快的人占尽先机,BAT无一不是最早在这三个领域布局的领跑者。
BAT的成功是先行者的成功、创新者的成功、也是网际网路大环境下的机遇使然。但这种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BAT离倒闭永远只有一天。
百度潜在威胁:入口不再、创新乏力
李彦巨集曾在“魏则西事件”公开信中指出:如果失去使用者的支援,失去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事实上,百度是最先被唱衰的,靠卖广告成功的百度,缺少了谷歌不作恶的情怀,作为传统PC时代的流量入口,携流量以令天下,让众多商家叫苦不迭的高昂费用,以及收钱办事的黑商业行为,使用者受损它脱不了干系。移动时代的到来,百度失去了流量入口的地位,成为众多app中的一个,虽然也积极布局了收购91等一系列的动作,但终究还是在啃搜寻产品的老本,创新乏力,和谷歌相比,度娘在情怀上、战略上已经远远落后。再从和腾讯、阿里的对比上,百度也算是创新乏力,这些年百度更多是在商业模式、资源整合上进行创新和调整,对于新产品的研发鲜有亮点可言。再从它的历史机遇来说,谷歌退出中国的确给了百度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但搜寻引擎的战争从来都会平静,面对360的挑战,面对谷歌重回中国的威胁,百度很有可能在小白使用者和高阶使用者首尾两端失守。如果搜寻引擎模式遭到新资讯连结模式的挑战,如果360和谷歌进一步施压,百度搜索逐渐被使用者抛弃,就是百度的死期。
阿里潜在威胁:信用危机、政治风险
阿里的市值几乎相当于中国其他所有网际网路公司的总和,在中国有两种网际网路公司,一种是阿里,一种是其他公司。但是阿里一样很危险。马云从十几年前开始,耕耘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通过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三板斧,养出了一个电商金融巨头。阿里巴巴的核心是信用,阿里巴巴实际上在卖信用。但是,雅虎支付宝一案中,已失信于资本市场;天猫整合一案中,已失信于中小卖家;淘宝假货风波一案中,已失信于买家。得罪资本、得罪卖家、得罪买家,只能眼看京东崛起,而京东未来必将成为肢解阿里帝国的决定性力量。阿里囤积了中国最优秀的金融、技术、运营人才,这才是阿里最强大的资产。但阿里可以利用价值观随时开除员工,此外随着公司上市,市值迅速达到顶峰,阿里帝国的中坚力量逐渐撤出,或创业或跳槽。阿里正进入一个稳定运营的阶段,一旦天下有变,大小对手兵出宛洛,夜袭蔡州,马云一战可擒!君忘微信红包乎?另一个危机是马云和 *** 的关系,这一点很少有人提到,马云能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政商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条。但是政商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嘉诚历仕三朝也终究仓皇撤退,马云一旦陷入政治漩涡,随时面临成为“第二个胡雪巖”的可能。有阴谋论者认为,如果一定要评估某个公司最危险,很可能是阿里,因为腾讯跟百度没有太大政治风险,只要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阿里就算自己不作死,也许有一天也会死在一纸红标头档案上。
腾讯潜在威胁:颠覆创新、资本扩张
腾讯因微信的爆火,维持了高市值状态,在人与人链接的社交领域,腾讯确实做到了固若金汤。微信红包对阿里的挑战,效果远胜来往对腾讯的挑战。腾讯携使用者以令诸侯,在AT大战中,一直是进攻态势,不论是滴滴快的的020大战,还是微信来往的社交大战,或者是整合易迅京东的手笔,马化腾之心昭然若揭,二马早视彼此为终生对手。但是正因为微信,可以看出腾讯的内虚。
试想若微信不是自腾讯出,腾讯今日市值几何?在微信起来之前,新浪一个微博已经把腾讯吓得魂飞魄散,人人网在校园的崛起也让腾讯斥巨资打造的朋友网显得无比尴尬,加上后来崛起的陌陌,在腾讯的社交大本营,腾讯受到的挑战并不轻松。或许正因如此,腾讯才慢慢改变了封闭的态度,慢慢变得开放。社交需求是一种最难把握的需求,其中乾坤千变万化,一个新的玩法,一个好的创意,立马就能把一大票使用者从腾讯拉走,微信的成功已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这些来自各种不同公司自杀式的挑战尝试,将对腾讯的社交大本营带来多大的挑战?下一波新玩法到来时,腾讯还能否抓住潮流?颠覆只在一夕之间。
在其他领域,腾讯一改之前产品掠阵的战法,变为资本打头阵,完成了从网际网路公司向资本运作公司的蜕变,与搜狗、京东等的联姻,变相承认了在这些领域的失败,腾讯的战略收缩正是颓势凸显的表现。但网际网路行业终究是产品角逐的战场,而不是资本,在这个行业有钱不一定就好办事,盛大当年四处收购也是一时无二,但当传奇失守,夫复何为?腾讯专注于与阿里较劲,专注于争夺市场蛋糕的份额,必然对自己的蛋糕着力越来越少,而如果一个产品立足的公司丧失产品优势,末日可期。
这些年腾讯的大量模仿之作都风光不再,随着新模式新玩法的到来,腾讯将背负更大的道德压力和法律风险。由于腾讯产品本身已经固化,孔雀开屏露出菊花,很多侧面都将成为对手攻击和超越的弱点。窃以为终结腾讯的将是某一家新公司,一个由年轻人创办的新的人与人链接的产品模式,终将终结这只由一群70后老头创办的企鹅。

阿里,腾讯,百度,敢问谁最可能先倒下

百度应该会先倒下,如果腾讯的游戏出问题也会比较危险,阿里目前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

百度、阿里、腾讯谁厉害……

都不如你厉害,因为他们能不能挣你钱都是你说了算
搜寻东西百度厉害,买卖东西阿里厉害,玩游戏和社交腾讯厉害

瞧一瞧: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都爱怎样的域名

百度 如果中国有一个企业能与腾讯在中国网际网路之王的位置上一较长短的话,那一定是百度。百度的受众甚至比腾讯更广更深,只要是华人网民几乎都会用到百度,而且使用频率极高。百度作为中国搜寻引擎的绝对领先者,对客户有较强的粘度,依靠搜寻这...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你最看好哪一家?

个有所长吧应该. 但我看好腾讯,腾讯现在是世界上市值第3高的网际网路公司.小企鹅有着很好的基础. 百度这么多年专注搜寻,技术上还是国内最强的.也令人看好. 说实话现在阿里巴巴如果没有淘宝跟支付宝顶着就要差很多了,个人并不看好他这种黄业似的网站.

百度,阿里和腾讯这三家公司口碑都不好,为何还能成为网路三巨头?

总的来说还是没有人能接过大旗。势均力敌的对手没有。可以用一超多强的词来形容。如百度一旦不做搜寻引擎了。国内还有哪一家能顶得住这么大量的访问人数。腾讯的话腾讯一旦把QQ和微信一关。国内能适合全年龄使用的网路对话的方式基本没有。YY的话就使用最多的就是年轻人,老年人可以说大多都不知道YY。

百度为什么会在股票市值上掉队

百度为什么会在股票市值上掉队
传统的股票复盘技巧是有四个步骤的,即看异动幅度较大的股票、搜集个股的讯息层面消息、寻找股票异动相关因素、坚持复盘。在操作过程中,其实是很难做到这四点的,
一般在复盘中会重点看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股票复盘技巧重点看什么?再复盘时最看重的两点即昨天涨停板今天的赚钱效应以及趋势。下面就对这两点逐一的讲解。
一、昨天涨停板今天的赚钱效应
昨天涨停板今天的赚钱效应是怎么理解呢?简单的说就是:哪一类涨停股次日是有肉的,哪一类股票是持续有肉的。这里的赚钱效应,指的就是明天买进的人后天可以出的。一般有赚钱效应的股票都是最强的那个板块的人气股。相反的,今天涨停的明日闷杀,或者跑路的时间不多,机会很少,那么你就应该小心这类股票了。
二、趋势
为什么要重视趋势呢?主要是因为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明天的涨跌是一种主观判断。在买卖一只股票的时候,最先要判断的就是趋势,势的重要性要排在量、价的前面,所以是势、量、价。只要趋势判断对了,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当趋势转折的时候,别去接飞刀,别幻想什么回调来第二波,宁愿第二波趋势起来时再去追。
市场不好的是由一定要去进行回避,相信自己的感觉,在没有赚钱效应,趋势有明显下跌的行情中,你去投资,那无疑是自寻死路。当然那操作模式是跟个人的性格有非常大的关系的,本人的个性决定了自己以上的复盘技巧,当然并不是人人适合的,结合自己的投资风格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复盘模式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中国科技巨头BAT市值已缩水1410亿美元?

北京时间3月29日,根据外媒报道,近日全球股市大跌,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股价未能幸免。

曾经的中国科技公司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公司的总体市值从年内最高已下跌了1410亿美元。

以上公司在2017年主要受益于技术资产大增,但近日,腾讯公司遭遇保证金预警压力,主因其最大股东出乎意料的抛售股票,加剧投资者紧张情绪。

而美国科技公司方面也不好过,脸书因为用户数据泄露丑闻事件,整个公司面临巨大伤害。电动汽车特斯拉公司和Uber科技公司一样陷入自动驾驶车祸丑闻。

而最新的新闻是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被曝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追逐”。

截止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较3月份新高后以下挫9%。

互联网行业的颜值担当,李彦宏

李彦宏,在中国互联网圈中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佬。

他阳光帅气,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中最好看的美男子,也是在BAT创始人中出身最微寒的一位。

他是百度董事长兼CEO,创立的百度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成为了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

在创立百度之前,李彦宏已在全球顶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师行列,其拥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

李彦宏也是中国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互联网企业家。

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会给我们什么启示?他的性格中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又是如何将百度迅速建成一座宏伟的大厦?

不如让我们一起深入这篇文章,一探究竟。

1968年,李彦宏出生于山西阳泉。

李彦宏的出生相对于其他大佬来说,显得有些微寒。

李彦宏的父亲是兵工厂的工人,母亲是皮革厂的工人。

李彦宏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在家中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李彦宏虽然不是富贵人家,但家中的学风非常的好,李彦宏的父亲小时候上过私塾,之后在家中也时常看书,学习氛围对李氏兄妹影响很深。

在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后,李彦宏的大姐便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大学生。

那时参加高考的人数有570万,但录取人数只有27万,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五,难度可想而知。

李彦宏大姐那时考上了大学,李家无疑成为了别人家眼羡的对象了,这对李彦宏他们的鼓舞效果异常有效。

受到了大姐考那时上大学的鼓舞,弟弟妹妹们也很争气,之后都陆续考上了大学。

但他们中最厉害的还是李彦宏和他的三姐李秀玲,三姐李秀玲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化学系,更是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之后还获得了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终身教授的职位。

这段经历用李彦宏的话来就是:

“我爸爸从小上过私塾,在文学和语言方面有一些功底。爸爸影响我大姐,我大姐影响我二姐,二姐影响我三姐,三姐又影响我。”

上中学时,李彦宏非常喜欢计算机,当时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程序编程大赛”。

李彦宏获得了阳泉第二名的成绩,但是,在山西省级比赛中却没有获得任何名次。

在这场比赛后,喜爱读书的李彦宏来到了大赛附近的新华书店。

一进门,李彦宏就楞住了,因为李彦宏刚进去就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排排关于计算机相关的书籍,而自己学习的时候,只有一本教材供李彦宏学习。

这让李彦宏明白了失败的缘由和见识的不足,之后他也把比赛的失利总结了原因。

我们在信息 资源面前太不平等了 ”。

这也许就是多年之后,李彦宏想创造百度这一“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志向的缘由吧。

这次的比赛中的失利,也让李彦宏更加努力去学习,去走出那个小县城,去弥补自己见识的不足。

高考时,李彦宏创造出了家里的新的奇迹,李彦宏如同自己的三姐一般,考上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进入了北大的李彦宏,虽然对自己的专业有些不满意,但是李彦宏还是用最大的气力去认真学习。

图书馆系的老师教李彦宏怎么去摆放图书,怎么去储存资料,可以使读者更方便阅读。

他们也告诉李彦宏读者查阅图书速度的重要性,就如同要去图书馆找书一般,虽然知道在图书馆一定会找到自己想要找到书。

但是,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在图书馆找书耗费的时间,都是劝退读者的重要因素。

那时的李彦宏虽然还不知道这些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只觉得枯燥。

多年之后,李彦宏才明白了那时看起来无用的知识,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李彦宏也说,

“这个理论对很多人而言,简单到没意思。但对应到搜索引擎,就能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速度。用户付出的努力大一点,就会赶走一部分的用户”。

“这是在图书馆系学到的理论,后来指导我强调搜索引擎的速度,为提高0.1秒,不惜血本。”

在大学生活中,李彦宏过得非常精彩,他参加了校园辩论赛,也参与了建国35周年庆典的北大集体舞方队,帮出版社翻译过书,当过家教,还自学了计算机。

就这样,大学生涯就这般无声,又如此精彩地度过。

大学的最后时光,李彦宏忙于准备出国事宜,李彦宏的托福考了六百多分(老托福,相当于新托福的一百多分,新托福满分一百二)。

李彦宏申请了二十多个学校,但只有一个成功了。

而且这个学校也没有奖学金资助,李彦宏的签证没拒收了。

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奖学金还去留学的,几乎没有什么中国学生可以承受得住,十有八九就是去移民。

所以,当时的李彦宏以“ 移民倾向 ”而被使馆拒之门外。

没有办法,李彦宏只在北京找了一份“广告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李彦宏一进去,便对公司说明白了:

“我要出国,做不了很长时间。“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1年,李彦宏终于拿到了” 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 “,而且给了李彦宏全额奖学金。

这一次,李彦宏的签证通过了。

在圣诞节那天,李彦宏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美国一开始的那段时间,是李彦宏在学习生涯中最困难的一段时光。

和在家中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同,在这,李彦宏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也有来自舍友的各种矛盾。

那时李彦宏是同一对中国夫妇还有一个越南学生合租的一套房子。

饿的时候,碰到别人做饭的时间,李彦宏得等着,打扫卫生也需要每天记着,如果忘记的话,别人就会不高兴了。

与房东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李彦宏天生便不太喜欢社交。

并且,因为李彦宏以前并不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很多课程,就算是用中文,李彦宏都得竖起耳朵来听,才能勉强听懂。

现在换成了英语,李彦宏在课堂上,有时上句话还没理解其中的意思,下一句便已经过去了。

一节课下来,李彦宏都是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

李彦宏在很多年之后,也说“这段时间是我综合压力最大的时候。”

那时候的李彦宏为了赶上学习进度,没日没夜地学习,整晚整晚的熬夜。

这种情况,直至等到李彦宏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了之后,才得以缓解,但那已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之后的李彦宏便如鱼得水般,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发表了多篇论文。

他在大学毕业之后受到了许多公司的器重,拿到了许多offer。

当时李彦宏选择了一家在华尔街的道·琼斯子公司工作,职位是“高级顾问”,工作是金融信息检索系统,年薪五万美元。

李彦宏也是在那家道·琼斯的子公司研究出了超链分析技术,这也是现代搜索引擎的重要基础。

许多年之后,李彦宏甚至对记者说道“《华尔街日报》现在所用的检索系统,可能还是当时我写的。”

就这一功劳而言,李彦宏被称为现代网络搜索的奠基人之一也毫不为过。

在工资涨到八万美元之后,李彦宏认为在华尔街属于金融,不太适合自己这样的技术人员,自己在华尔街并没有多大的前途了,便转身离开了华尔街,加入了硅谷。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名为InfoSeek的公司(Infoseek是早期最重要的搜索引擎之一)。

李彦宏加入InfoSeek不久,便领导完成了InfoSeek第二代搜索引擎,成为了当时第一个使用超链分析的主流搜索引擎,吸引了许多人的使用。

但令人可惜的是,InfoSeek不久后被迪士尼收购了,李彦宏只得到了几十万美元的期权变现收益。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彦宏过上了桃园般的闲适生活,还出版了一本名为《硅谷商战》的小说。

这是一本以章回体形式来描述九十年代硅谷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斗争的一本书,在那时拥有许多读者。

在这之中便有一位读者名叫徐勇,是从北大生物系出来的,也是李彦宏的同门师兄弟。

当时的徐勇正在拍摄一部名为《走进硅谷》的纪录片,当时徐勇也拉李彦宏进入了摄影组。

这部名为《走进硅谷》的纪录片,需要采访许多位企业家大佬。

当时在采访雅虎的老总杨致远时,李彦宏看见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的杨致远,李彦宏心中也涌起了创业的想法。

1999年,李彦宏约徐勇来到了自己家中。

刚进门,李彦宏就拿出一张保密协议,等徐勇签完字之后,李彦宏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原来李彦宏打算回国创业,想要请徐勇帮忙,并给了徐勇两个方案。

一是帮徐勇找融资,之后给徐勇1%的提成。

二是跟李彦宏一起创业股权按照3:1分配。

徐勇当时也有回国创业的想法,便答应了李彦宏一起创业的请求。

回到国内,那时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快速的发展时期,李彦宏的在美国的经历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再加上徐勇的人脉,他们的融资很顺利的就完成了。

那时百度最初的销售模式是面向门户网站,为他们提供底层的搜索技术支持。

但是,那时的用户还没有在网上查找资料、新闻的习惯,销售产品出去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最后还是融资方帮忙才促使百度的第一单生意。

如果故事按照这个趋势继续走下去的话,李彦宏的故事便不能称为传奇了。

那时,互联网泡沫破裂了。

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倒闭的危机,百度当然也不例外。

这家新生的公司还未多久的公司,便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infoseek的时候,李彦宏可谓是轻轻松松,现在在百度,李彦宏有了自己第一根白发。

那时李彦宏到处找市场,找投资,为此还生了一场大病,但是事情还在继续恶化。

2001年,百度又一次召开了董事会,李彦宏转变了盈利方式,他准备靠竞价排名广告盈利。

当时公司几乎所有人都才反对李彦宏这一决定,跟李彦宏吵了快三个小时。

直到李彦宏将自己的手机重重的向地面甩去,并大怒道:

“我不做了,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

当时大家都惊呆了,因为平时李彦宏是一个书生般温文尔雅的形象。

但如今快要暴走的形象也让大家意识到了,百度的改革,李彦宏势在必行。

其实,李彦宏当时可谓是走了一步险棋,因为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这套盈利方式在中国市场有没有用,只当这是殊死一搏。

之后,百度迅速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 Beta版网页,这也是后来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网页。

当时让百度迅速崛起的原因,我认为其实有两点。

一是新浪的原因,当时的新浪,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有名的网站之一,用了百度的技术,但却欠着百度的钱,一直没有给。

那时百度想出了一个狠招。

百度停止为新浪提供的搜索服务,还在搜索页上写上了几个大字“因新浪欠费,百度暂停对新浪的搜索服务!”。

这也是第一次“新浪欠费”的事件让百度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当中,吸引了许多用户,也大大提升了百度的公众形象。

第二件事,毋庸置疑便是谷歌的故事了,这个无需多说。

至此,百度奠定了国内搜索一哥的位置,百度也几乎成为了当时中国网民必打开的一个网站。

在之后,百度也是成为各类行业的热点。

百度贴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络论坛,也创造了“帝吧出征”等现象级的舆论风潮。

百度地图成为业内拥有丰富全景数据的地图服务商,街道全景已覆盖国内95%的城市,全景照片突破13亿张,集打车、导航、路线规划、拥堵趋势精准预等功能一体,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得力助手。

百度就这么成为了国内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无法回避的一家公司,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百度也成为了中国人的荣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度的路却越走越艰辛了,百度这家公司越来越有争议。

最开始只是使用百度,然后多了一大堆垃圾软件, 游戏 ,让人苦恼不已,但这些事也无伤大雅。

但是成也竞价排名,败也竞价排名,这个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各种舆论事件,就如同海啸一般,疯狂冲击着百度。

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是“血友吧”事件都对这家公司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百度的股价甚至在一天内下跌过25.2%,市值蒸发了15亿美元,2018年“打工皇帝”陆奇辞职,百度蒸发93亿美金,2019年净亏损3.27亿元,百度市值一夜蒸发了89亿美金。

现在,百度的市值已经被腾讯,阿里远远超过,BAT三大巨头中的B已经名存实亡。

2018年,2018 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举行。

李彦宏在台上喊出了“Everyone can AI”的口号,正式宣布百度无人车量产,并带来了百度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昆仑”。

而百度的“昆仑”芯片也是同“华为”一般,十年磨一剑。

百度或许在布局人工智能的时候,就已经压上了百度的未来。

2020年除夕的前一天,百度的市场估值突破了千亿,百度股价一路涨至304.24美元。

相比BAT中的其他两个大佬,百度千亿市值似乎来得太晚了。

或许当我们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百度会有另外一片光景。

我也希望,李彦宏还能继续完成曾经在硅谷的豪言:

“我希望通过技术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过去,他做到了,现在,他做对了也做错了,未来,犹未可知。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 程序员小灰 ,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百度世界2020大会的举行,对百度公司有何影响?

百度世界2020大会的举行,对百度公司最大的影响,其实莫过于对于百度公司的这种品牌的文化力量和科技力量的认识和宣传,因为只有比较大的公司,或者说是比较有实力,比较有科技力量的公司才可以举办这样的大会,那么百度世界是在百度公司举办的,更说明百度公司在整个行业中是位列前茅的,所以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百度的这种认知和百度公司,以及旗下品牌的认知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让我们更多的人,对于百度产品或者是百度公司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其实面对公司的这种大型的活动来说,其实对于公司是有利的,面对行业的巨头才可以举办这样的会议,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科技,那么对于科技来说是,更加精确的行业会议,那么我们能看到在这个会议上,百度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更高科技的前端力量的体现。

无论是什么样的行业科技,或者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前端技术来说,百度无疑是整个行业中的佼佼者,所以在我们看来,科技力量是我们一个生活力量中的体现,也是我们生活科技中更多的智能方面的表现。

现在我们所能明白了,就是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能举办这样一个会议的话,是整个行业的科技体现,是整个行业的前进的方向的一个规划和对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的形式,那么对于百度来说百度世界2020大会的举行,对于百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活动,那么这个活动来说,是整个行业的领军者,是整个行业所能拥有的前瞻性。对于百度来说,肯定是会有更多的更好的一个发展的,那么百度所被人知道和被人了解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只能说被人所观察到的方面会更广一点

传奇职业经理人陆奇离任:百度失去百亿市值只是故事的开始?

很长时间以后,也许人们都会记起此次陆奇离任百度事件。

尽管已经快一周了,但离任事件仍热度不减持续发酵,因为它创造了两项奇迹:史上最贵离职和史无前例的“传谣式”公关。

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任百度CEO,百度市值跌跌不休,跌幅逾15%,一举蒸发900亿。瑞士信贷集团也迅速降低了百度股票的评级。

资本市场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陆奇个人的认可以及对未来百度的信心不足。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有人再打破陆奇的纪录。

更让人震惊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离职海啸,百度作为世界瞩目的千亿级公司上演的竟然是一场教科书般惨案的“传谣式”公关!
用铁一般的事实再次向公众表明,千亿级别的百度,其PR连一千块都值不到。一举甩脱了百度PR只有小学水平的帽子,证明了自己只有幼稚园水平。

试图澄清陆奇与向海龙“宫斗”出走的传闻,却直接将公众带入了“正宫斗小三”的八卦戏码,闻所未闻的将谣言原封不动的呈现在公众面前,然后大声告诉公众:都是假的!

此前完全不知道谣言是什么的吃瓜群众疯狂加入八卦侦探团,全民寻找谣言中暗藏的蛛丝马迹。

自负的李彦宏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态,让所有公关人惊掉了下巴。

每个企业公关人都清楚,若没有最高领导人授意,没有任何人会将这样的声明发表出来。

这也证明,在成百上千的危机公关方案中,自负的李彦宏本人最认可的就是这种做法。

1.十里长街送陆奇

如果说陆奇离任当天股票重挫9%是对陆奇本人的认可,那么接下来连续2天下跌近6%,就是资本市场对李彦宏作为真·汉子最大的不满。

战略上出现再度摇摆,或将重回老路,战术上随意任性,让公众失去信心。

李彦宏每年必会出席自家公司的两大活动,一个是百度联盟峰会,一个是百度世界大会,今年也首次缺席峰会,据说正忙于“安抚情绪”。

公众除了说一句够爷们之外,不得不说一句:够任性够随意也够疯狂。

或许这一切早在一年多以前陆奇让人意外的选择了牵手百度时,就被同为传奇职业经理人的打工皇帝唐骏所预见。

当年唐骏所发表的致陆奇的公开信几乎明确暗示:陆奇的离任终将到来。人们能够猜想的,只不过是离任的时间罢了。

但是,唐骏没有预料到的部分或许更加值得人回味:陆奇的离任不仅引发了互联网行业的集体唏嘘与扼腕,在其他行业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几乎出现“十里长街送陆奇”的奇观。

2.上帝选中的男人,书写的都是传奇

陆奇被称为上帝选中的男人。这句话并不夸张。

在入主百度之前,他就已经是 “华人科学家的高峰”,“硅谷华人传奇”。

在离开硅谷时,比尔盖茨曾极力挽留,同事们以跟他共事为荣,送别他的同事纷纷穿上“我们曾跟陆奇共事过,你呢?”字样的T恤。

他的履历一直都是创造奇迹的过程:

1998年,加入雅虎公司,带领团队做出了雅虎的第一个搜索引擎。

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2008年8月离开雅虎。

雅虎十年,陆奇的刻苦成了传说。

每天凌晨3点起床后查收邮件,晨跑4英里,5点到6点到达办公室,思索今天应该干的事情。随后就是展开工作,一直在办公室扎到晚上10点,睡觉。

工作狂人陆奇收获了美国码农们的崇拜。

2009年1月,陆奇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

2013年出任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

彼时,微软这家老牌科技公司已不再有最初的活力,正陷入封闭、僵化、落伍,被人讽刺靠卖软件为生。彭博社发表文章问:“陆奇是微软搜索引擎的救世主吗?”

他没有让微软失望。开发了必应搜索引擎(http://bing.com)以此来对抗谷歌。领导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应用、MSN及广告平台在内的多项业务。

谷歌搜索部门工程副总裁尤迪·曼伯尔评价:“陆奇是我们最好的竞争对手。”虽然微软执行副总裁一职已是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但陆奇深受两任微软CEO倚重,并一度被传是新任CEO人选。2016年“因身体原因”从微软离职。

2017年1月17日,出任百度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度17年的创业之路上,除李彦宏之外唯一一个拥有如此权力的人。

3.临危救主,距离将百度带入“伟大”只有一步之遥

陆奇入主时的百度,已深陷泥潭3年多,加之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的暴击,来自官方的查封的强势补刀,再加上民间对百度现金奶牛业务竞价排名的声讨达到鼎沸,市值滑落一度与京东贴近,几乎从BAT中掉队。

一年多时间,百度险些就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1)战略上,迷航的百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完成了从一家搜索公司到AI公司的转型,搜索+信息流的双轮驱动建起赋能百度AI的最强基石。

陆奇制定的All in AI的战略帮助百度因AI而“巨变”。合并了百度研究院、砍掉了百度医疗事业部、百度外卖、移动游戏业务等多个O2O持续烧钱又缺乏成效业务或部门,更专注于AI业务并日益精进,帮助百度走出了转型为AI企业的最关键一步。Apollo生态建设成绩显著,开创了中国自动驾驶“0”-“1”的突破,其生态联盟规模更是达到上百家。

DuerOS的业务呈现迅猛发展潜力,3月份已经响应超过2亿次语音搜索需求,还与创维、海尔等160家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商业布局和生态体系也得到了有效建设,同时,百度人脸识别、语音识别、AR等技术,也在快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期。

(2)品牌价值上,陆奇在任期间百度市值上升了60%,险些突破千亿美元关口,魏则西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不再被提起,几乎一片一片拾起了公众的信任,甚至被寄予厚望。

2018年1月19日,陆奇助推李彦宏登上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照片,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的面孔第一次出现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

在这一期中,《时代》杂志将李彦宏称之为“THEINNOVATOR(革新者)”,同时对他不吝赞美之词: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百度的李彦宏正在帮中国赢得21世纪)。
(3)更伟大的力量则是来自于文化与人心,陆奇的到来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与价值观,他本人所身体力行的近乎“典型的完美主义处女座”修道士作风在最短的时间内聚合了百度4万员工的心。

他的离任在百度内部被员工称为“感觉到自己好像失恋了”,“他所带来的价值观第一、永远正向、身体力行、高度自律和谦虚,是职业生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股风尚被称为“新风尚”,在百度历史上绝对空前,甚至也可以断定大概率绝后。

陆奇的习惯和库克等硅谷大佬一样,作息规律且精力旺盛,每天睡前(很晚)和起床(很早)处理邮件,即便是陌生的下属发来的,也会予以回信。这让他在公司里甚至比一些中层管理更容易沟通。

陆奇自己坚持并要求下属坚持参加每日站会,严格限制时间,而且从不缺席这些会议和定好参加的任何活动,也不会迟到。他把很多硅谷公司重要的 all hands meeting 引入到了百度。

陆奇要求员工做道德高尚和价值观正确的事情。这和历史上推过“全家桶”、卖过广告给莆田系医院并害死了少年魏则西的百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股“新风向”帮助百度以价值观为引导,有AI战略为导向,在陆奇敏锐且坚定的执行下,凝聚力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们几乎相信,逼近千亿美元的百度,距离伟大只有一步之遥。

陆奇=传奇,几乎就要带领中国的本土企业上演一场可以写进哈佛商学院教科书的史诗级别表演。

4.体面退场,百度或将燃尽职业经理人最后的幻梦

5月21日百度召开的内部交流会上陆奇用“四个非常”,感谢了李彦宏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百度完全有机会有能力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能有幸直接参与一年多时间,我将永远珍惜。”

坚称“自己是因为个人和家庭的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与百度其他高管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优秀,在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们的合作非常好。”

对于未来,他表示自己会继续在百度公司董事会担任副董事长,并担任李彦宏的个人顾问。“我将继续坚定的支持百度,支持Robin,实践我们共同的‘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使命和梦想。”

这是一场完美且体面的告别,在媒体的腥风血雨、资本市场的暴跌反应之下,54岁的陆奇风平浪静的闪耀着自己作为职业经理人最高尚的操守。

细数之下,2015年至今,百度已经离职了10位高管,甚至有一些已经走到了百度的对立面,一度闹上法庭。

几乎所有的离职都指向了一条:百度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所有离开的高管无一例外都没能绕过“宫斗”二字。

事实上,从陆奇加入百度的第一天,内部角逐就开始了。72小时之内李彦宏夫人马东敏宣布重回百度,担任CEO特别助理一职,负责百度投资、人力及财务工作。

陆奇到来首先开刀的就是医疗搜索,曾经为百度带来了10年辉煌的各种搜索业务。与陆奇离职传闻同时出现的,还有向海龙离职的传闻,外界基本解读为向海龙对李彦宏的逼宫。
此时,在百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陆奇的大刀阔斧引致强烈反弹,这或许是最终导致其黯然离开的首要原因。

陆奇的“新风尚”和价值观彰显巨大能力的同时,百度旧文化的第一反应就是排异。在中国创业十八年,李彦宏比谁都清楚,必须要“接地气”,甚至为了业务增长的需要而游走在道德边缘,像在硅谷那样运作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

陆奇一直对外强调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整个百度公司一切以AI为先,一切以AI思维指导创新,AI是公司的核心能力”。

但最初力挺陆奇的李彦宏却在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并未说过百度All in AI,“我是非常相信AI的,但百度并不是把所有资源都去做无人车、度秘了,大多数资源还是在百度搜索、信息流这些相对核心的业务上”。

这就是百度多年来积重难返的顽疾,再多的职业经理人也无法打破的“二把手魔咒”,就连华人最优秀的科技CEO陆奇也不例外。

远方的路,与眼前的钱,到底如何取舍,或许谁也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百度,除了李彦宏,其他都是流水的兵,来来往往,长短的过客而已。

百度,这个现代化企业,用自己的实际控制权再度回到李彦宏手上,或正在向无数职业经理人诉说:这是职业经理人最后的幻梦。

5.资本市场反应过激了吗?失去百亿市值或只是故事的开始

陆奇上任后,举刀改革,用四个象限来划分百度业务:第一象限是关键使命+主航道,包括移动搜索、Feed、手机百度;第二象限是关键使命+护城河,包括PC搜索和大商业;第三象限是非关键使命+主航道,包括百度金融、DuerOS、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云、短视频和AIG;第四象限是非关键使命+护城河,包括贴吧、知识、地图、糯米等。很明显,陆奇把百度金融、DuerOS、智能驾驶等业务摆到了主航道的位置。

陆奇也懂得投资人的想法,他提出的一些战略获得了投资者支持,股价持续上涨就是最好的印证。

然而,虽然陆奇是百度集团总裁和COO,但一个无法忽视的尴尬事实就是:创造利润最高最稳定现金流的百度最核心业务——搜索业务,还在元老向海龙掌管中,陆奇无法涉足。陆奇也曾表示,为了百度的名声应该坚定干掉某些垂直行业的竞价排名广告,“这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只会有收入上的影响。”

陆奇的主张遭遇了四位百度高管的联合抵制,最终的结果是陆奇淡出百度的权力核心。

向海龙在百度峰会上直面80多个媒体,表示“全面拥抱视频时代”,说好的“All in AI”呢?

失去陆奇的百度,距离千亿美金市值的梦想又远了一大步。

华人世界已经再难找出第二个陆奇了。

甚至是“自爆小三”这种“传谣式”公关也没能缓解资本市场对百度未来的担忧。

失去陆奇的百度走向何方?转型进入深水区后,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连备受推崇的陆奇都无能为力,百度深层次的问题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即将上市的小米、蚂蚁金服、一度逼近百度的京东,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独角兽,都有让百度跌出“BAT”的可能。

没有了“BAT”的称号加持,百度还是百度吗?

6.是什么,让百度无法逾越从“巨大”到“伟大”的漫长距离?

对于陆奇的离任,大量媒体评论人除了溢美、致敬、惋惜外,或许还是内心中还有着默默赞许。

或许心中默默怀念和赞许的,都看到了百度与伟大的公司真正的差距:价值观。

这也正是大量媒体人一边惋惜一边感叹“陆奇的离开是对的”的原因。

陆奇刚刚离任,新京报就发表报道《百度医疗广告竞价排名卷土重来,疾病搜索花钱可置顶》。

新京报报道的百度违规操作如下:

1. “掉包”:搜索某一机构名称,链接内容却是其他机构的,且在置顶位置。

2. “假冒”:搜索公立医院跳转民营医院,骗取用户点击。

3. “超标”:每页面商业推广信息条数超出所占比例的30%。

经过良心地挣扎,百度还是决定选择遗忘了魏则西这个人,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百度如今的危机比起当年魏则西事件更甚,公众即使原谅你吃一次带血的馒头,绝不会原谅你吃第二次。

陆奇的离开,带走了All in AI,百度再度回到医疗广告公司的老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浪潮的袭来,这个业务将大有可为。

到底是All in AI,还是不久前向海龙刚刚所说“全面拥抱视频时代”,

到底是终将伟大,还是淡出历史,

或许这个答案并不需要我们等待太久。

京东和百度市值之争是怎么回事?

这正如大家习惯拿BAT比较一样,几家的核心业务各不相同,但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这三家公司曾经就是爸爸一样的存在,代表着它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掌握的巨大流量,也就是影响力。

BAT这个宝座,曾经在后面跟上过J(京东),也曾经有人认为该去掉B。不可否认的是,从财务数据上,京东和百度的盈利能力,似乎在往相反方向走。

百度和京东的利润,似乎走在了相反的方向上。百度曾经在2011年以462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腾讯,但如今,它和腾讯以及阿里的市值,相差了不止5倍,而是跌到了跟京东这个追赶者相同的水平。

虽然从利润绝对值上来说,百度比京东多太多,但市值告诉我们,似乎在投资者眼中,百度代表了过去,京东代表着未来。

去年四季度,百度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均跌至历史最低。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182.12亿元(约合26.23亿美元),同比下滑2.6%;净利润为人民币41.29亿元(约合5.94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83%。2016财年全年总营收为705.49亿人民币(约合10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为116.32亿,仅为2015年的1/3。

京东集团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557亿元人民币(约517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14亿元人民币(约2.1亿美元),去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为净亏损为8.673亿元人民币和2亿元人民币。京东的毛利率从2011年的5.45%,上涨至2014年的11.63%,再到2016年的15.16%,最后到2017年Q1的16.05%。

BAT要变成ATJ的言论愈发热烈。虽然谁都知道,两家公司一家做搜索一家做电商,完全不处于同行业。然而市值代表资本市场对一个公司未来价值的认可,只有投资者认为公司有巨大成长空间,市值才会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