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的普遍现象: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真实的想法。自卑者在竞争中对自己的期望过低,在任何竞争之前,由于认识不足,常有一种我很难成功”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因此对自己的期望不高。这种自我损害的倾向会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造成在竞争中失败。而这些失败又恰恰验证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期望,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认识,使他们的自卑感加强。

自卑有哪些表现

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独、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失败的俘虏,被轻视的对象,严重的自卑心理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因此,自卑是成功的敌人。

导致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自己的期望不高,或者相反,期望过高,不切实际。

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生理素质方面的,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瘦、过矮、口吃、身体有残疾、缺陷等等,这称真自卑。

而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身农村,经济条件差,学历低,工作环境不好,家庭或单位的影响,等等;

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性格气质方面的,如内向,孤僻等;

有的人自卑心理是由于生活经历造成的,如情场失意,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等。

自卑心理严重可导致自卑症

1、什么是自卑症?所谓自卑症就是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从而表现出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羞怯不自在的苦恼心理。由于一般表现在社交时的尴尬和压抑心理,所以,在许多心理资料中又称之为社交恐怖症。其实,这一命名是从症状的直接表现上来说的,并不符合患者心理的真实描述,因而,在此我们称之为自卑症。

2、自卑症的症状:自卑症的症状有许多,所谓余光恐怖症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刺激而形成的一种表现症状而已,并不是病因。打个比方说,就像一条压力相当大的塑料水管一样,到处都有撑破的可能,表现出某一焦点症状只是相当于水管某一地方被锐器刺破了一样,心中的压力很容易从这一地方发泄,从而不断形成惯性。

自卑症多数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而慢慢形成的,也有的是突然的强烈刺激形成的,在形成以后,意识往往过于执着,从而继续负向暗示而不断加重,随着压力的加大症状会自动泛演,最终表现的症状可能会有许多种,也会表现在随时随地。由于患者在症状上的执着和痛苦,又往往让心理工作者随之在症状上进行治疗,这样往往力不从心。水管破裂流水是因为水管内的压力过大,减轻水管内的压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患者心中没有了心理包袱,症状自然也就消失了。

3、自卑症的起因:自卑症形成的原因往往是本人或家庭的某一先天弱项反复地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也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缺陷被强烈刺激而产生的,比如:长相、能力、生理缺陷、家庭条件、学习、职业、经济条件、性等。

4、自卑症的根源:任何心理疾病的根源都是思想观念,在此我们只划一个小的范围来认识自卑症。

自卑症的原因是觉得某一地方相对缺陷,不如别人,并坚信这是一个真正的“缺陷”。由于对这一缺陷的过度执着,致使任何一件实现不了的事情都归结到这一“缺陷”上来,遇事越是不成功,越想弥补这一“缺陷”,越想弥补,追求实现的欲望就越强。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认为本来是优于其他人的强项却得不到发挥和认可,从而感到压抑和自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生理上的缺陷一样,明知道无法改变却又放不下,尤其在青春期表现尤为突出,无法弥补的缺陷自卑,往往以某种逃避的借口的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自卑症就是两个根本条件,一是“缺陷”,二是欲望。欲望与缺陷就像镜子内外的人一样,人离镜子越远,镜子中的人离镜子越远,你对所谓的缺陷欲望越执着越认真,你的欲望就越强,越强就越难以实现,越难以实现就越执着,越执着就越痛苦,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病主要表现在青春期,一般对异性特别在意,也是青春自卑的一个共同执着点,形成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性暗示。当全社会都在追求一种或几种目标的时候,必然有适应于这些目标的人和不适应于这些目标的人,适应者成功了,不适应者失败了,于是就感到自己“无能”,从而形成自卑。

害羞的道理一样,是因为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才想掩盖自己的“无能”,害怕掩盖不住被别人看穿才觉得害羞,如果自以为是的话就不会害羞了。

其实一个人一种能力,一个人一种价值,正所谓的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才形成了一个和谐美丽的世界,如果都用一个标准衡量,如果都追求一个标准目标,那么,世界就是单调的、极端的、不和谐的了,所以,在某一方面成绩不突出,未必在其它方面不是状元,就像在校学习的学生偏科一样,这绝对是好事,可以让学生、老师和家长发现这个学生的先天本能的特长,然后定向培养。但现在的教学方式却一味地强调全面发展,尤其语、数、英,必须成绩突出才行,这样,许多人才被轻易抹杀了,而许多人又很容易接受这种暗示,因为毕竟是社会性的暗示,力量是相当巨大的。

自卑症比较容易调理,此症一开始是不断刺激,然后是惯性思维不断加重。只要认识了自卑的根源,并反复地扭转不良惯性思维,使之形成良性惯性思维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在催眠心理保健师在催眠状态下几次到十几次的开导和指导后,明白其理,化开心结,保持良性惯性思维便可完全痊愈,这对每一个认真落实良性思维的人来说,成功都不是一件难事。

一般需要心理观念指导,一般情况下自己好不了的原因往往是固有的思想控制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所以,有心理导师指导一下是必要的,如果得不到直接指导,也可以参阅一些开化思想的资料,当前我们应用的开化思想的资料是《生命之光》。

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

表现如下:

1、害怕自我表露

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会认为别人不会喜欢自己真实的那一面,因此会羞于去表现自己,使用各种人格面具,去掩饰自己。

2、害怕被关注

自卑的人并不是不渴望被关注,而是自己被看见的,总是自己身上的缺点。当别人注视着自己时,总认为别人会看到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地方,却忽视了,自己身上那些可贵的优点。

3、害怕去付出

自卑的人,常常会被人们误解成一个冷漠的人,实际上,他们只是很难确定,自己的付出,对于别人来说,是否真的有价值。

4、拒绝交朋友

不敢和人进行一些有效的交流。自卑的孩子在说话的时候不敢去正视对方的眼睛,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也是含含糊糊,不敢说明白,没有底气。

5、回避一些竞赛竞争。

不敢在他人的面前表现自己。比如说自卑的孩子从来不敢在面对小朋友时唱歌、跳舞或者是表现自己的才艺。

自卑的表现是什么?怎么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其自 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自卑感就会日益严重。自卑的产生会抹杀掉一个人的自信心,本来有足 够的能力去完成学业或工作任务,却因怀疑自己而失败,显得处处不行,处处不如别人。由 于自卑的情绪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所以给人的心理、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亦很大。

如何预防和调整自卑心理

(1)童年教育:

自卑感是幼小时在家庭里就开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应对子女寄以超过其实际可能的期望值,要客观地观察并承认子女的天赋条件。要着重培养其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并设法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成才需要坚定的毅力,应帮助孩子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格。

(2)化不利为有利:

自卑感既会使人羞怯退缩,也能使人奋发进取。某种意义上,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发现它,承认它的存在,并设法弥补它,从而达到人生的目标。

(3)系列摆脱法:

若是自己不能胜任的事,不要立即强制去做,而是先从较容易人手、获得自信后,再做较为复杂的事,以便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这叫做系列摆脱法。

(4)共鸣性理解: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5)行为矫正法:

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如争取在集会上发言,主动接触陌生人;可以预先拟就话题,演练对话,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6)集体心理治疗:

对于自卑感的克服,一般心理治疗中的说理开导、分析评价、讲授对策、鼓励劝慰等,都是用得上的。心理治疗时还把有同样经历的人组织成集体小组,相互慰藉,共同探讨,鼓励进取,消除自卑。对个人单独难以克服的自卑者,参加这类有组织的自助小组,开展自救心理治疗会有更多裨益。

(7)伴同心理障碍的治疗:

若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失眠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当求医辅用适当药物同时治疗。当自卑感伴同神经衰弱、抑郁症、心身疾病等时,最好短期住院治疗。

孩子出现自卑心理的10种表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异常,特别是自卑的心理,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自卑,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自卑的10种表现,家长们要重视了!

1、自我评价太低

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难,往往容易转而责备自己。

   2、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感强的儿童,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所以,他们有着比一般儿童更强烈的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甚至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的赞扬。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自卑的感受。

   3、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4、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5、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6、不良自我暗示

自卑感强的孩子,会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把成功归结于运气不错。面对成功时的欢呼会表现得排斥,希望低调害怕下次万一遭遇失败引起别人的嘲笑。

7、过于敏感多疑

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别人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还会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批评会作出过度的反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甚至会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8、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9、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10、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自卑的表现介绍,以上的内容都是需要家长重视的,如果发现孩子的异常心理情况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积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