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是张德芬,该书帮助读者看到主宰自己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操控自己的身心;

2、《与神对话》,作者是沃尔什,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阐述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意义和应对方法,重洗世界观,偏哲学且震撼心灵;

3《秘密》,作者是朗达拜恩,吸引力法则,正能量负能量,告诉读者怎样吸引好的事物到自己的身边;

4、《当下的力量》,作者是托利,本书涉及人生哲理及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通过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5、《一念之转》,作者是拜伦凯蒂

有哪些比较好的心灵修炼的书籍?

修身养性提高职场技能的书:卡耐基成功之道,第五项修炼,处事经典(是与非,得与失),处事与礼仪,待人接物之道,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做自己想做的人,心灵软件,生活健康密码,心语,成功精品贴贴贴。

求身心灵修行的课程书籍之类的

身心灵修行之类的课程书籍就是灵修的方面的东西,灵修有很多派别,如宗教的,光学的,心理学的,灵异学的,励志的,主要都是侧重内观,这方面的书籍如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等,还有她翻译的《当下的力量》,还有赛斯资料,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语录,钻石系列,藏密等等,同时,太极,瑜伽,静坐,禅修都是内观的方法,灵修也有法和术的不同修炼方式,前者是为了明理,后者是为了开天目拥有一些超能力,看你想要得到什么结果了,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灵修老师有胡因梦,张德芬,他们的课程上网可以查到,学费几千到一万不等,建议你先看看张德芬的几本书有个了解再决定是否要去参加课程培训。修行之路非一朝一夕之事,祝君好运!

一起来聊聊对你身心灵影响最大的书籍

偶像@V先生跟我聊天,他问我能否推荐十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想起我早在2013-10-23就在其他平台写过一篇。现在重新整理一番。我想抛砖引玉来说一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籍。

关于写梁凯恩经历的书籍《别说不可能》,那时候是大学即将毕业的季节,原本很忧郁的我常常会花大量时间泡在图书室和图书城。励志的书籍很多,但是只有这本是一直影响着我的。因为他让我了解到忧郁症是可以摆脱的。并且,此书告诉我一定要去追寻自己喜欢的。梁凯恩说他之所以没有选择自杀是因为还有电影没看完。于是,那时开始我也疯狂看电影去学习。

然后遇到了第二本对我意义深远的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那时候每天坚持读里面的羊皮卷。羊皮卷共十卷,每一卷都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用最美好的语言。每卷坚持读一个月,每天早中晚读一遍。然后就是写工作日记。就在坚持读羊皮卷的那两年,我刷新了我们公司的外贸记录,不论是单笔订单,还是总体销售业绩。但是,懒得天天读的人,或者光读但是不能领悟其精髓不能从行动上改变的人,估计看此书没多大帮助。

后来在2011年遇到《零极限》,感觉就是或许是一本好书,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赞成也没有一个人理解。我也并没有实践里面提到的总总。直到2012年8月25日,我在生活一团糟,对于未来感情很绝望的时候再次遇到“我的吸引力”这个网站,看到很多留言都是“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内心里知道我一定能在这里找到许多我想要的东西。现在想起来,都有种感动得想流泪的感觉,于是很快抽时间将《零极限》看了好几遍。为什么喜欢零极限,推荐里面讲了个故事,修蓝博士可以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治愈整个精神病院的病人。我们即使没他那么强,那么厉害,学到一点点,生活也会有不少改变。很快我就每天将零极限的种种观念运用到生活中,对所有的事情负全责进行清理。开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先审视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想过,这么简单的一本书,将我的人生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也正因为零极限,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奇迹。当然后来陆陆续续看了《内在小孩》,《零极限的美好生活》,《零极限之富在工作》,《最简单的方式》,《阿罗哈》。最喜欢的是《零极限的美好生活》。

《爱情的吸引力法则》其实具体里面讲了一些什么,我也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但是就是这本书让我真正思考我到底需要找到一个怎样的人生伴侣。当我们抱怨好男人都结婚或者有女朋友的时候,该如何审视我们内心的要求。以前的我忘了所有的要求需要包含这点,就是“单身异性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就是:很多时候,读很多书,只要一个观念能对你有帮助就好。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买了《水知道答案》,那些美丽的水结晶一直震撼着我,结合零极限,我才发现万物都有灵性。你把所有的物体都当做有感情的去对待,你也能够收到各种事物馈赠给你的种种情绪。我爱的房间,会散发温馨。我爱的植物,会长得异常有活力。我用我的爱心去感动自己,去感动我周围的事物,也感动着那些曾经不能理解我的人。【后来有人留言说水知道答案是伪科学,我也从没想过去计较,学过了,就过去了。我学的是凡事用心!】

因为偶然缘分,从一个不知名的寺庙取了一本书《了凡先生家庭四训讲记》,就是《了凡四训》白话文以及翻译。据说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书。此书让我更加深入去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种种不足,然后真正去面对,去改善。并且从思想,语言,行动上去修善,去传播美好。关键去留意自己做什么事情处于一种什么动机,看问题站在一个怎样的角度。念念为别人着想。去付出,并且是有智慧地去付出。因为光付出,不思考付出的方式,有时候反而导致不好的结果。当然,这条路是永远学不完的。要学的,要改的总是很多,但是自己真正成长了许多许多。

《情绪的惊人力量》,我不得不承认,以前的我是个死脑筋,很容易钻到死胡同,并且是忧郁绝望的死胡同,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运用换个思维的方式,去让事情改变。对于我当时的忧郁性格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不过现在运用零极限,总是能让事情往好的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也许是零极限让我更多活在当下,完全信任宇宙。升起的念头越少,负面越少,奇迹和美好才会越来越多,灵感越来越多吧。

《力量》《魔力》,我很喜欢。为什么我没有刻意推荐《秘密》,是因为我看了视频也看了书,每次看都非常激动,真正正儿八经又没有用到。(如果你觉得秘密很有用,恭喜你。如果你因为《秘密》陷入困惑,可以看看《秘密的副作用》) 但是遇到《力量》,我才开始启动自己的好感觉,看《魔力》,才更了解如何针对性去感恩。

《女人的资本》,据我所知同样书名,有很多不同版本。我那本是彩色的,也是很多年前送给自己的情人节礼物。这本书让我明白,人首先要给自己定义一个角色,你归纳一下你是什么类型的女性,你如何去发展你的个性特质。对于外表,装扮,声音,表达等等要如何去完善。

《生命喜悦的祈祷》,这不是一本祈祷的书,更像是教你做人的书。文字非常优美,经常读,经常听,里面的种种思维就开始从潜意识影响自己,带给人和平与喜悦,最喜欢里面的奇迹祈祷文。

《莱斯特利文森自传》《瑟多纳释放法之丰盛之书》都是与释放有关的,可以突破更多内心的各种限制,释放掉无用能量。但是我还想推荐一个与此相关的视频《Letting go》,通过放空你的欲望,来达到心灵平衡,从而产生奇迹。

《治疗密码》首部量子物理能量疗法,它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分布,修复潜意识,开启身体的正能量,而治疗的方法仅仅是做一套简单的动作。6分钟/次的“治疗密码”,能帮助人们将潜意识中的痛苦记忆注入爱的能量,疗愈内心的创伤,摆脱焦虑、压力和恐惧。书中还介绍了立竿见影的“深呼吸压力解除法”,随时随地清理负面的情绪垃圾,获得内心的宁静。

治疗密码不仅治愈了特蕾西(作者洛依德妻子)12年的抑郁症、班•琼森的绝症,还帮助90多个国家数万人解除了忧郁症、癌症等身心疾病的困扰。其实这本书多数在讲道理讲例子。但是手势真的很好用。很多人听名字以为是专门治疗疾病的,其实我倒觉得可以用来辅助治疗。而我自己常常用来静心,深挖一些情绪。第一次收到这书,正好喉咙很痛,坚持了两天治疗密码就好了。有天长了一颗很硬的痘痘,用治疗密码几分钟就能挤破了。治疗密码还能让气色特别好。有天早上做治疗密码,突然就能理解妈妈了,理解妈妈的种种不易,用治疗密码无形之中能流露很多情感吧,然后疗愈。看这本书是一下子翻完的,最初不能接受每天三次治疗密码,所以懒得继续,后来发现确实是很好的。说实话也并没坚持每天三次,依旧有很好的效果。

《墨菲文集》《迎向富裕》,很全面的潜意识书和祈祷文。总之很赞啊,很多祈祷文对我特别管用。(但是,我并不认为对每个人管用。)

《与神对话》,用“我”与“神”对话的方式解答人生的困惑。

彼尚的课程很好啊,特别喜欢彼尚老师,我也没有上过他的课,光是听他的课程录音就非常有收获了。转变了很多我看问题的方式。他的书也很好,比如《奇迹课程》《轻而易举的富足》喜欢的话,就坚持实践吧,坦白说他的课程真的很受益的,书籍你能坚持实践,你会体验种种好处的。

《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扫除力》,或许很多书都在告诉你做加法,结果你感觉越来越重,而这两本是告诉你做减法。现在不是流行极简主义,流行断舍离嘛。这两本书就是让你通过扔掉一些杂乱无用的,不那么喜欢的,渐渐让自己被喜欢的东西喜欢的环境包围。同时教会你整理。因为外界干净舒适了,心也就敞亮了。

其实,很多书的具体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会渐渐遗忘其内容。而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将零极限,治疗密码,EFT等等每天每天去运用。看书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而是真正对自己管用,真正能每天运用。

我说这些书对我有用,但是并不代表对每个人都有用。有时候,有些人甚至不用读书,只保持运动的好习惯,以及独有的智慧,就可以幸福快乐过好一生。我曾经喜欢去找各种书,是因为我迷茫过。我想去找答案。

很想听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作者,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人。

后记:这篇文章,有人不理解其实是预料之中的事。所以,此文写给懂的人。

心理学书籍推荐 关于心理学的好书籍有哪些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高校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心理学与生活》。

4、想对一些心理疾病了解与治疗的书:《心理咨询与辅导》(陶来恒主编)、《心理测量学》、《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异常心理学》等。

阅读哪些书籍可以提升自身修养?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样修身?读书,就是一个好渠道。以书为镜,可以修身立德。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增加良知。读修身养性的书,就如同与圣贤交谈,可收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就像眼前竖起了一面晶莹透亮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日积月累,既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又知天下事而懂荣辱,辨丑恶。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所以,我认为读书要读修身养性的书。

我国历史悠久,学派众多,讲修身养性的名典格言数不胜数,儒家讲博爱,墨家讲兼爱,道家讲无为,法家讲霸道,兵家讲策略,虽各家言论不同,但各有千秋,闪耀的都是人性的精华,是流传千古的经世哲学。读诸子百家这类富含哲理的书,能使人明白人生的价值。对一个人来说,哪怕是只把儒家一家的精髓吃透了,那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大有益处的。从我多次读过的《论语》来看,里面大到齐家治国、小到日常起居,讲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比如交朋友,《论语》提到: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教导我们要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如果与逢迎谄媚的人,与当面恭维、背后毁誉的人,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就会受到伤害。这些对我们处世都是至理名言。在小时候听老师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老师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课文。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在大学时,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部书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非曲直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1981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买到了一套《古文观止》,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222篇,但这些文章却经天纬地,气壮山河,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如把品格比作:高洁韵同修竹,孤清操比寒梅。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反复通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的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真知灼见,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如果背诵,就犹如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通过对平凡的人生的描述,把对待胜利与失败,逆境与顺境,幸运与磨难,荣誉与羞辱,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做官与卸任的正确态度和人生哲理也传达了出来。读这本书,获得的是一种放达的人生感悟,觉得应该像他那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读了全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此外,我还读过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寥寥数十字,但字字掷地有声。读后,都会被他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所感染。像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可以说,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读哲学书,学点哲理慧语是修身养性的基本功。我在高中读书时,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课本中得到了启发,就喜欢爱读哲学著作。后考进湖北大学政治系,哲学是一门主课,我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也养成了读哲学书、买哲学书、藏哲学书的习惯。我认为,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使人的目光深邃、思维严密、胸怀博大、见解精深。文学以其富于感情和形象的语言感染人们,哲学则以概念与理性的思辨启迪人们。前者重形象思维,后者重逻辑思维。哲理,正是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联姻”,也可以说,是文学与哲学边缘的相交。哲理不仅面对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而且联系于复杂的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两个世界又氤氲化生,变幻无穷。过目难忘的哲学慧语启迪智慧。闪光的哲理净化人的心灵,通过开掘真、善、美的内涵,鞭挞了假、恶、丑。哲理佳句无不具有炽热的感情、冷峻的思考、较新的角度、优美的言辞,让人们在深思中得到美的愉悦,在启迪后得到美的享受,启示理性,开拓视野,触发读者作高一层次的联想。不在乎的东西往往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哲理是某种情感体验浓缩物。但是,由于经过开华,便不只是表达一种感情而已,它留给读者积极的思考余地。这些入木三分的哲理佳句无一不是金石良言。哲理,不应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干巴巴的口号,而应让人们在沉思中得到美的愉悦,在启迪后得到美的享受,启示悟性,开拓视野,触发读者作高一层次的联想。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不努力就是指的不努力读书,要少读一些空谈大话的次品。如果说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第一次闪光”,那哲理是人类智慧更耀眼夺目的闪光。所以,我认为,面对精神产品,最能引起思索的是什么?当然不是电视片、电影、甚至也不是戏剧,而是哲学、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这是思想和精神的最好最方便的表述形式和存在方式。它们本身就是引人思索的特质。

修身养性,要读一些真正能影响人生的励志书。古今中外多少人正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而选择的读书,也正因为如此,又有多少作者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对人的修养与处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书,我称之为励志书。此类书中闪烁着哲学家睿智的语言和绝妙的思想,心头涌动着的是感激与快乐。比较著名的像我们中国的《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等;国外的如英国培根《人生论》,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壑智、敦厚和既严谨又演有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以文笔优美、语句简洁、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历四百多年而未衰,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著作之一。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生存意志的激发。我在上个世纪60年代读过一本《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书中的思想深深地烙刻在我心上。后来无论是生活多么艰辛,还是遇到生活中的难关,都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在支撑着我。书中写道:“只有意志信念坚忍者,才能牵着挫折的翅膀,拖垮它、磨穿它、摧毁它。挫折和成功是生活的两张面孔,善于与挫折相知相交,成功才会在你面前闪现出希望的火花”;“我们应当明白:消除错误的思想和行动,注入快乐,比割除身上的肿瘤和脓疮还重要。它像一盏明亮的灯,始终为照亮前进的路。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培养快乐的心理,不为别人的批评而不快乐。”多么深邃的哲学思想!读罢,便于不知不觉中被哲理的语言所打动,被哲理的精辟分析所折服。近年来,这一类励志的图书越来越多,如畅销的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细节决定成败》(100-1=0的故事)等等。这也充分反映了一点,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品德情操、个人修养。现在很多人,甚至小孩十来岁已经开始读如何致富、怎么化妆的书,真让人觉得担忧。我觉得青少年要读一些励志的书,这些书对人一生的价值,远远超过赚钱和美容。我们要认真学习,发扬光大。

在修身养性方面,我还喜爱品读名人家书。家书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自身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而不褪色,反愈发显示出内在的思想光芒和魅力。从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等等,可谓渊源流长,由来久远。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真是再生动不过了。我品读名人家书,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和折服,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如:读闻一多留美期司的家书,我明显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他国受到的歧视和屈辱。我原来总以为鲁迅先生是个面目严肃的铁骨战士,读了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后发现鲁迅先生有柔情、可亲的一面。在许多人眼里,柳亚子先生是一个诗人,写的家书一定会充溢着诗性的浪漫气息。其实不然。譬如他写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信:“我礼拜三的寄四本帖,礼拜四寄的一封信和一本帖,礼拜五、礼拜六每天寄明信片一张,你都收到了吗?觉得太多了缠不清,有些讨厌吗?如果讨厌,不妨来信告诉我。仍旧接到你一信,再发一信,好吗?这几天冷吗?热吗?吃的东西快完了吗?有人来过吗?身体好吗?功课不吃力吗?望你告诉我。”一个因服犊倩深而絮絮呵叨、没完没了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现代翻译家傅雷1954年到1966年写给长子博聪的书信。该书自1985 年初版后,已再版5次,发行数已超过100万册,至今畅销势头不减。之所以出版者一版再版,是因为这本家书并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读了这些家书后,我就想,一个人,在社会上可能是这个“长”,那个“家”,但在家里,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子女面前是父亲。柳亚子、傅雷就是这样一个个真实的人。我明白了命运是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的,为了让家人幸福美满,我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吃苦耐劳而终身不悔。退休后,我很有兴趣地读了曾国藩的家书,惊奇地发现这位权倾一时、大红大紫的钦差大臣,竟会发出“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的感慨。我觉得这位古人主张的读书的境界,对于今日的读书人是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的。曾国藩的家书中多处谈及读书,自然其中有些内容功利心很重,但有些关于读书的精义,比如读书重在领得读书之趣、变化气质、陶冶性情、豁达襟怀……比如读书需要有志、有识、有恒这些思想,看得出皆是从其终生读书体验悟出的。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就必须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以上这些家书都焕发着奇异光彩,闪耀着真知灼见,不仅滋润了一个家庭的成长,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洁白的纪念碑”。所以,我喜爱读家书,也爱收藏书信,在我的邮集中就有几箱实寄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