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介词,意思是“用……来”。用孝悌的道理反复告诉人们。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申之以孝悌之义的以是什么用法

状语后置

可译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句式为:“谓(动)+(宾)+【介+名】”

“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以孝悌之义”构成【介+名】结构,即状语.将状语放到动宾结构之后,即为状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的用法是什么?

状语后置

可译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句式为:“谓(动)+(宾)+【介+名】”

“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以孝悌之义”构成【介+名】结构,即状语.将状语放到动宾结构之后,即为状语后置.

“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以”的意思是相同还是不相同?

这两句中“以”词性相同,但意思不同。

“斧斤以时入山林“中“以“是介词,”以时“组成介宾短语修饰”入山林“,释为”根据“。

”申之以孝悌之义”中“以“是介词,”以孝悌之义”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组成状语后置句,修饰”申之“,释为”用“。

“以”除了作介词、连词外,还可以作动词,作“率领”讲。

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

选段: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出处:《寡人之于国也》

文本赏析

本文比较完整地说明了孟子主张“王道”的思想。梁惠王花了很多精力用心于朝政,结果却并不理想,与别国并无多大的区别,实在令人困惑。

这样一个使梁惠王困惑不已的问题,对孟子来说,结论却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他的所作所为与别国并无本质不同,所以结果上与别国也无多大区别。这就是文中孟子的著名比喻—— “五十步笑百步”。

所谓“王道”,在孟子看来,就是要做到让百姓生老病死都没有不满的,爱护百姓,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种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是孟子的一贯思想。本文在论说上突出表现了孟子善用比喻。文章的口气咄咄逼人,颇有辩论家的风范。后来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就用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