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这种作用跟盲人的竹竿完全相同;

2、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这是盲人的竹竿所没有的。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触角,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蚂蚁靠什么认路

蚂蚁靠触角认路。

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因为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这种作用跟盲人的竹竿完全相同。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这是盲人的竹竿所没有的。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蚂蚁靠什么辨别方向

蚂蚁认路主要靠气味路标和天文路标。

1、蚂蚁大多数是通过气味路标来认路的。

蚂蚁走路时,完全靠头部的触角来探路。蚂蚁的触角十分的灵活,主要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触觉作用。蚂蚁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类似盲人的探路棒。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蚂蚁走路时,其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会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就可以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即“气味导航”,从而找到回巢的路。

2、蚂蚁也依靠太阳的位置和蓝天上反射下的日光(即天空偏振光,又叫天文路标)来认路。

偏振光是指只在某个方向上振动,或者某个方向的振动占优势的光。太阳光本身并不是偏振光,但当它穿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分子或尘埃等颗粒的散射后,便变成了偏振光。而蚂蚁的眼睛是天然的偏光导航仪,利用天文路标就能找到正确的回巢路线。

科学家认为,蚂蚁在认路的时候,这两种路标是交替兼用的。

但在一般情况下,蚂蚁首先是用气味路标来导航认路的。

蚂蚁靠什么认路?

蚂蚁的触角特别灵感,蚂蚁就是靠能角认路的。蚂蚁的触角有两种功能,一通过触角接触外界,能探明前面物体轮廓,形态,以及道路情况。二是嗅觉作用。这叫气味导航。通过触角闻气味可以知道来回的路。

蚂蚁是怎样认路的【实验】

触角.

用手指在蚂蚁回家途中用劲抹擦几遍,破坏它原来的化学气味路标,或者放上一个卫生球,让卫生球的气味压盖标记物质的气味.这时侯,你会看到许多蚂蚁爬到这个地方以后,顿时停止前进,就地乱作一团.因为它们一时闻不到原来的气味,所以暂时迷失了方向.如果继续观察,你会发现,过不多久,它们用触角互相碰碰,好象在交头接耳地互相转告:“前面的路标已破坏,得赶紧想办法”.它们走走停停,在周围兜圈子.最后,它们会设法绕过异味线,重新建立回巢的新路线.

 

那么,蚂蚁是用什么办法重建新路标的呢?一般是采用另一种定位手段.

那就是靠太阳的位置来导航,又叫天文路标.这个秘密,在很早以前就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发现了.好,下面也请你来试一试:

 

找一只拖着食物回巢的蚂蚁,用一个密不透光的纸盒把它扣上(火柴盒就可以).这时候,请你顺着它原来前进的方向在地上划一个箭头作为记号.三小时以后,你再掀开这个纸盒,就会看到蚂蚁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反而急忙忙奔向另外一个新方向.这时候,你在这条新路上再划一个箭头.最后你用量角器量一下,发现新路和老路形成的夹角,大约是四十五度,正好是蚂蚁被关闭期间,太阳横越天空时移动的角度.可见,蚂蚁是用太阳的位置来定向的.

 

 

要说明的是,它原来前进道路上的气味路标,也可能仍然存在,也可能消失了,因为不同种的蚂蚁,分泌的标记物质残留时间的长短不同.这时候,不管原来的气味路标是不是存在,它都可能利用太阳定向.

利用太阳来定向的昆虫很多,除蚂蚁外,还有蜜蜂、蝇类、金龟子等.在其他动物中,比如鲎[hòu]和水蚤也用太阳定向.这些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定向的动物,主要是对太阳的偏振光非常敏感.因为阴雨天气,乌云密布的时候,太阳的偏振光仍然可以穿过云层到达地面.所以这些对偏振光敏感的动物,在坏天气里仍然可以用太阳来定位.

以上是蚂蚁认路最常用的两种路标.科学家认为,蚂蚁在认路的时候,这两种路标是交替兼用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蚂蚁首先是用气味标记物质来认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