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部复试的注意事项:

1、社团部复试时不要紧张,以从容、自然的态度应对复试,见面时要向面试官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

2、面试官介绍情况时,要认真聆听,为了表示自己已经听懂并感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点头或适当提问、答话。

3、回答问题时要把握重点,简捷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

4、事先了解该社团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5、适当运用手势帮助自己表达意愿。

大学社团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大学社团面试的常见问题:1、自我介绍2、为何要加入我们社团3、怎么平衡社团活动和学习的时间4、个人优缺点

针对一上四个问题的回答技巧如下:

问题一: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对于此类问题,作为新生,切忌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侃侃而谈,社团组织者们,希望听到的是,你的自我介绍中,有适合社团的元素存在,比如某方面的能力或者特长。比如,书法社团招新,新生在做自我介绍中,就应该体现自己在书法方面的兴趣或者造诣,以及自己在活动组织方面的能力等。

问题二:你为何想加入我们社团?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新生不要片面关注个人成长,不需要过分强调说自己想在社团获得什么?而是应该以社团主人翁的态度,告诉面试者们,自己希望收获成长的同时,更能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三:怎么平衡社团活动时间和学习时间?

新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态度很重要,一定要体现出自己愿意为社团活动,协调时间,以大局为重的心态。事实上,社团活动一般不会占用上课时间,即使有冲突,你以学习为重,社团成员也会理解,并重新安排人员。

问题四:说说自己的优缺点?

回答这个问题,坚持一个原则,优点是可以服务于社团发展的,缺点是无关紧要的。

社团复试要干什么?

相比于比较简单的第一轮面试,第二轮面试采用的形式注意有两种,分别是压力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大学社团第二轮面试: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主要是对你是否能够应对自如的面试,压力来自于学长学姐问题的刁难,说是刁难其实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认真回答就没有什么问题的。

偶尔会有些师兄师姐过于严肃,但是你完全可以落落大方的表达你所想表达的即可,不要太过于在意他们的情绪,而导致自己面试回答的乱七八糟。

而且对待压力面试,无论在面试过程中师兄师姐如何从你的回答里找茬,尽可能保持微笑并且有思考的应答,不要觉得一定都要说好听话才行,毕竟有自主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大学社团第二轮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上是让面试的人分几组然后给你们一个问题去分析或者是一个方案去设计(像设计一个迎新晚会的准备等等),然后又规定时间让你们讨论并在最后由一个人来组织结论并表达。

第二轮面试如果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做的就是表现得活跃一点,虽然说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事实上师兄师姐们就是在看在这个讨论中谁的发言能够吸引到小组的其他成员并参与讨论,看看谁是这个讨论中的领导,从而决定录取的人。

2.另一个是,不要为了积极发言而打断别人的发言,这一点十分不礼貌也对你十分不利,所以要保持住自己,打断时要礼貌礼让。

3.最后,师兄师姐会根据你们的讨论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对你们个人进行询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行了。

大学社团面试注意什么?

如下:

1、尝试了解各社团及其部门。

在面试时被问到对社团的了解,如果确实不知道,一般不会扣分,但如果能说出些一二来,无疑能大大地加分。最好的途径是向曾经在该社团工作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不是笼统地问好或不好,因为那样没有意义,而是要去了解这些社团平常在学校所扮演的角色和举行的主要活动,进一步去了解在该社团里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内容等,最终选出感兴趣的和适合自己的社团。

注意即使是同样名字的部门,在不同的社团里其职能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社联的“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在大型活动中各项工作人手的安排;而勤管的“人力资源部”则是负责兼职的面试和做兼职同学的日常管理。

2、准备好发言提纲。

如果你不是表达能力特别强的话,建议还是要在面试前亲自写一份发言稿,这比只是在心里默念默记效果好得多。很多人在面试前成竹在胸,真正发言时脑海却一片空白,这就是发言内容准备不充分所致。

虽然面试官的问题千变万化,但“自我介绍”是绝对逃不掉的,尤其是第一轮面试,“自我介绍”讲得是否流畅自然,是面试官对你第一印象的重要衡量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能进入下一轮。另外,可以试着推测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写下自己对这些问题回答的思路,并不断完善。

3、想象面试的情景,适当调整自己。

面试前,不妨把自己融入面试的场景中,设想会不会有什么突发的情况,如果有自己应如何应对。另外,穿什么去面试,面试时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哪些平常不好的习惯要收敛这些都要纳入考虑范围。

面试时会遇到的问题

1、你对xx社团是怎么看的?

2、你为什么要加入xx部门?(判断沟通能力和口才)你对xx部了解有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积极正面,如想要使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希望能在相关领域中有所发展,希望能在xx部门多多学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