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目的完整性及镜头画面好看自然不呆板。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结尾的字幕一定不能少,除了保持节目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知道都有哪些人在幕后为节目的顺利播出做了贡献。那既然要放字幕,就肯定要有背景衬托,而《新闻联播》节目中能作为背景的就只有演播室的画面了。当主持人说完再见,播音话筒就关闭了,背景音乐响起,上滚字幕开始滚动。片尾字幕一般飞30秒左右,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播音员什么都不做,笔挺地坐主播台上,面无表情目视前方,坚持30 秒,这种镜头多奇怪啊。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做些动作,但《新闻联播》是一个严肃的节目,演播室的道具又非常有限,能够用来活跃镜头的就只有整理稿件了,简单自然又合情合理。
每次《新闻联播》结束后,为什么要播放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画面?
每晚7点钟,打开电视节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几十年来未曾改变过的背景音乐和开场白,变的只是演播台上一位又一位的主持人,给人的印象也是非常严肃的,为什么总会在片尾看到主持人收拾稿子的画面呢?
该节目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开播,每晚19:00准时播出。CCTV新闻频道同时对各省级卫视进行直播,对于新闻报道的结束时间也按时进行,每天19:30结束,除我国当天或今日重大新闻报道外,而且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会导致节目时间延迟或提前结束,为了能让整体的节目效果更加饱满,一般都会留出15~30秒的时间来灵活调节。
新闻部的节目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到7:30结束。每个人仔细观察都会发现,到7:30的时候就会被剪掉,所以整理稿子的原因就是为了抓紧时间,“新闻联播”是最准时的节目,每天都是固定的,没有一天缺席,也没有一天改变。“新闻联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而许多人觉得,只有一个环节是多余的,即新闻联播结束后,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画面上,这一环节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系列精心的计算,但有时也免不了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正是由于这些突发事件,使主持人需要随时做好应对准备,这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他们每次看稿件,都需要计算好语速,计算好时间,否则之后的节目即使慢一秒钟,也会引起很多问题。假如时间不能很好的把握,那么整个新闻下来就会显得很混乱,很紧凑。因此各方面都相当的重视,因为新闻播完后,主持人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显得太尴尬了。
“新闻联播”一般所有时间加起来都不到30分钟,而且多出的时间是什么都是难以把握的片断时段,索性还不如放放主持人收稿子的画面,画面可长,控制起来也很方便。另外一件事是怕两个人谈起来尴尬还不如播放自己收稿子的画面,这样也会显得比较自然。画面可长可短,控制起来也很方便。
为何每次新闻联播播放完毕后主持人总是在整理文稿呢?
新闻联播播音员播音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限制,导致形象过于严肃,这样会是有些人看了以后觉得不太自然,不接地气。在新闻联播结束的时候,继续播放播音员收拾稿子、甚至男女播音员之间随意聊天有说有笑的片段,这样可以让观众看到播音员相对放松的一面,比较有生活气息,通过这种方式消除隔膜感,缩短新闻联播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提升人们对新闻联播的热爱程度。
为什么每次新闻结束后,还要播放主持人收拾稿子的画面?
众所周知,在每天晚上的7点电视里无论是哪一个频道都是在播放新闻联播,新闻是我们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的渠道和方式,新闻联播是我国最正式的新闻报道机构了,他从1978年的元旦开始在电视上播放,距今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一茬一茬的人在换,新闻主持人在换,观众也在换,但新闻联播却似乎一直没变,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新闻联播结束之后,每次都要播放主持人收拾稿子的画面。
新闻结束后整理稿子的画面使得整个过程不突兀
之后的时间里每天7点都会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新闻消息,一般新闻联播在7点半会准时结束,不过要是我国当日要是有重大新闻就会延迟一点。对于央视的主持人来说他们有超高的专业素养,所以对于新闻联播时间的把握也是很强的,但是因为新闻联播是按照秒来计算的。现在的新闻联播很难做到准时的30分钟就结束,肯定会或长或短一些。收拾稿子的镜头加上滚动的字幕可以让节目更完整一点,和开头的开场音乐也会相互衬托,而且如果没有收拾稿子的镜头,那么在新闻结束后就会直接进入广告,这样就会很突兀,所以才会有主持人收拾稿子的镜头。
精确播出时间 防止出现播出事故
《新闻联播》不只是在央视的频道播出,在各省级卫视频道和部分地方台都会有转播。每家电视台都有事先规划好的节目和广告播出时间,如果《新闻联播》每次的播出时间长短不一,则会打乱其他电视台的节奏,该播出的广告没有时间播,会对电视台造成一定的损失。每次的节目想要分秒不差的控制在半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节目结束时主持人整理稿子的画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式在业内又被称为“松紧带”。离半小时差的多就多播几秒,差的少就少播几秒。
是不是让大家多年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呢?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新闻联播中,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学问,对于主持人的能力的一种挑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