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好是选择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之间的母孔雀幼鱼做种鱼。

2、母孔雀鱼的个体要大,各部位鳍条完好,尾鳍上带有色彩。

3、如果不想让孔雀鱼杂交,母孔雀鱼就要选择同公孔雀鱼一样的品系,挑选品系特征明显的母孔雀鱼比较好。

怎样挑选母孔雀鱼做为种鱼?(顺便说一下公的)详细点最好!

在健康的前提下母鱼要肚子要长,尾鳍要宽色泽亮,背鳍要高,公的要求高些,主要看它的扇是否圆大,颜色是否到了头部,背鳍是否高,眼睛时候封的好,尾扇时候超过身体的2分之1,最只要的是看它的肛门旁的鳍是否尖有白点,我是这样选择种鱼

孔雀鱼该如何选种?在它生长发育中该注意点什么?

幼鱼不要选个体太小的太黑的,或者活动力不强的,挑样子好看的,鱼鳍完整的。选种一般选三次,一周和一个月、三个月。

孔雀鱼的适温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鱼友鱼友则把幼鱼温度提高到27、8度,认为这样幼鱼才活跃,食量和新陈代谢增加,才能发育的快,此话说的不假,但这种高温的负面影响却被忽视掉了。在这种高温下,幼鱼新陈代谢过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谢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钙质,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出现突发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鱼后也易发生如早衰、母鱼产后塌腰或公鱼突然塌腰、母鱼产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负面情况。孔雀鱼留做种亲鱼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鱼,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温恒定适宜的。

对于饵料来说,主要是指饵料的种类、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数,以及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刚出生的子鱼,当天是不喂的,因为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孔雀鱼是卵胎生的。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

如果不孵化丰年虾的话,也可以用冷冻的丰年虾幼虫、脱壳丰年虾卵{这两样一般在鱼市都有出售的}、水蚤或专业幼鱼人工开口饵料来喂养,这些饵料比活虾略差,差距主要体现在适口性和营养含量上。比如适口性,鱼都有追逐捕捉食物的本能,因此活饵可以极大的刺激起鱼的食欲,促进鱼去运动捕捉,运动的同时又促使鱼加强了新陈代谢。而在营养上人工饵料与天然活饵更是无法比拟的,而且人工饵料还存在难以消化的弊端。所以在饲喂人工饵料时要十分注意水质,绝对不能留残饵,或者喂完就要换水。

在幼鱼2、3周大时,除了喂虾和水蚤幼虫外,逐步增加其它饵料,如细小的水蚯蚓{不要喂个大的会噎死幼鱼,可以用网筛出细的喂或把它剪碎、剁碎}、人工饵料等,使幼鱼摄入的营养更充分。饵料种类喂食的顺序是先喂其他饵料,最后喂丰年虾,以使丰年虾在鱼的肠道内停留时间更充分,营养更好的被吸收。

在3周大时,幼鱼正常的发育程度已经可以分出公母性别了,大家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做参照物,看看幼鱼养育的是否达标。但此时不用急于把公母鱼分缸饲养,还可以再等等后一起分开的。当幼鱼4周大时,如果想使鱼继续发育好、长得大、品系特征突出,就必须将公母分开饲养了。

1个月到2个半个月大的鱼,每天喂的次数在4到5次左右,这一阶段,要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的人工饵料的比例,能够极大的促进鱼的快速生长。这个时期的鱼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在头一个月的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情况下,这一个半月就是我们能否养出好鱼的最关键时期。

2个半月到4个月:此时公鱼体型已经定型,因此喂量可以减少一些了,每天喂3餐即可。同时养殖空间要大一点,因为鱼已经开始放尾了。

至于成鱼,在4个月后,每个月都要逐渐减少喂量,如5个月大时每天1至2次,每次8分饱,6个月后的鱼每天喂一次,喂6、7分饱即可,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延长成鱼的鱼龄,能够避免成鱼过早就衰老的。

怎样选全红白子孔雀鱼种鱼来繁殖

1,用表现出色的黄化全红来补充体型上的不足。

2,用野红补充全红白子的色。

3,基因稳定,表现良好时,挑选颜色厚重,腰身粗壮,尾巴开角大,包色全的种鱼做种鱼繁殖。

请问买鱼时,母孔雀鱼怎么挑选?老鱼是什么样的?老鱼还能下小鱼吗?谢谢!

母孔雀鱼,虽然没有雄性色彩艳丽,但是挑选的时候也要求:鱼体有光泽的,体色通透,没有黑身的,身体较粗壮,尾部较大的,游动姿态有活力,健康,没有缺鳍烂肉的

老鱼的特征是驼背,鱼身较黑,迟钝,虽然还能产小鱼,但是产出来的小鱼抵抗力会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