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是政府再就业工程的一大举措。

按照岗位类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交通协勤公益岗位、公安协勤公益岗位、园林绿化公益岗位、社区的社保社服公益岗位、居家养老公益岗位、非物业保洁公益岗位;

还有为残疾人设定的:居家养残公益岗位、保洁护绿公益岗位等。

公益岗位是做什么工作的?

公益岗位的工作有:

1、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

具体包括各类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岗位。

2、城市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

具体包括社区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

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

公益岗位的期满政策有:

1、公益性岗位签订合同最长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以后将不再享受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政策。是否续签合同由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及岗位人员服务期间表现情况而定。

2、基层公益性岗位人员可以转为特定岗位,转岗后按基层特定岗位待遇执行。

(1)愿意转岗人员,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推荐、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后,重新签订基层特定岗位劳动合同,不再参加统一组织的招聘考试。

(2)基层特定岗位在服务期间的工作时间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

公益性岗位什么意思

公益性岗位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发并经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用于过渡性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

主要包括满足公共利益和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

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登记失业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以及我市户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和登记失业“4050”人员、低保家庭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去产能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四大类:

1、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各类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岗位。

2、城市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社区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和公共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

4、设区市级政府或其人力资源社会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报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

扩展资料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一)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治安联防协管员等岗位。

(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开办的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敬老院等机构,在街道(乡、镇)、社区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等岗位。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

(四)设区市级政府或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报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公益性岗位是什么 公益性岗位的介绍

1、公益性岗位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由政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

2、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