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不满足国际天文联合会提出的关于行星的科学定义。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对行星的标准进行了科学上的定义。内容包括:1. 有足够大的质量,它的重力能够让自身保持流体静力学平衡:如果它不旋转,则为圆球形;如果旋转,则为椭球形。2. 围绕太阳而非其他天体运行。3. 能够清空自己的轨道,在相同的轨道距离内不存在其他质量相对较大的天体。按照这个定义,太阳系的行星数量被正式降为8颗,冥王星不再是太阳系的大行星。

冥王星为什么不再是太阳系的大行星?

一颗行星之所以为行星是因为它是这个轨道上的主导引力体(在该行星轨道内外其他物体应以该行星为中心),但是冥王星不符合这个标准,在冥王星轨道内外有很多类似冥王星的天体,而且质量也和冥王星差不了多少。冥王星的质量只有其轨道上其他天体的0.07倍。如果冥王星可以被认定为行星的话,那么这个轨道内外的其他天体也应该有这个资格。 

冥王星作为离太阳最小和最远的行星,在其轨道上舒适地行进,一切对冥王星来说都很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类似冥王星的天体,这些天体也是由冰和岩石组成的。

这给冥王星带来了麻烦,因为这样相当于把冥王星当成柯伊伯带大型天体集合中的一员(柯伊伯带中大多天体都是由岩石和冰组成的)。柯伊伯带从海王星轨道延伸大约55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的55倍),天文学家估计在柯伊伯带有大约70000个类似冥王星的天体。

很明显,冥王星在太阳系里根本就没有混下去的动力,被开除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冥王星被清除行星行列之外,并不代表它仍然可以以行星的方式存在。冥王星不作为八大行星行列代表仍然有原因,冥王星的轨道中除了冥王星的存在,没有其他东西存在,而这样的轨道在矮行星中也有。比如矮行星中Sedna和2012vp113,其运行轨道中也是除了它们没有其他天体存在。

冥王星不符合行星的第三条规律,没有足够的引力清除旁边的小天体,且其体积不大.并且有一颗矮行星名为“齐娜”的体积比冥王星还大,这也是冥王星被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科学家明确表态,冥王星重回行星家族是不可能的,因为冥王星根本不是行星。所以,我们大家以后要习惯把太阳系九大行星改成八大行星了!

冥王星不再被列为行星,它为什么不算是太阳系成员了?

首先认识下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自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那为什么冥王星不列入成为第九大行星呢?根据资料陈述,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会议中心,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而位居太阳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

那么问题来了,那“行星”是如何定义的呢?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好吧,小编也只能想,都有专家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