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份或8-9月份。陈粮吃完,新粮食未收的时候都说这个时期是青黄不接”,青黄不接的现象一般多在夏天或夏秋之交。

"青黄不接" 指哪几个月?

青黄不接的意思是新粮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了,粮食接不上了。按照小麦来说,小麦成熟的时候在农历五月初,阳历六月初,而青黄不接指的是粮食未成熟的时候,所以按时间推算青黄不接应该是阳历四月中旬至五月底,农历三月中旬至四月底

青黄不接是什么季节

青黄不接是夏秋两个季节。

这并不是特指哪个月。只要你说这个时期是旧粮打完新粮没收割的“青黄不接”,那我们就能猜出他的月份了。例如,在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的月份是:根据农历,第一季在3月下旬种植,6月下旬收获。第二季,7月1日前,插秧,9月底收割,很可能青黄不接:5-6月,8-9月。

所以青黄不接指夏(5-6月)秋(8-9月)两个季节。

青黄不接解释:绿色:地里的青苗;黄色:成熟的谷物。旧粮吃完了,新粮还没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不能前后贯通。出处:《元典章户部仓库》:“今日是青黄不接之时,万事迎宾贵。”

青黄不接造句

1、旧社会农民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是最难熬的。

2、我们公司财务只是短暂的青黄不接,经营状况完全正常。

3、要提高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

4、过去,他们家每年都青黄不接。

5、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月,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简直是人间美味!

6、三个雨季已经过去,正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

青黄不接是什么时候

这个没有具体指哪一月份只要你是陈粮吃完 新粮食未收的时候都说这个时期是“青黄未接”那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他的月份,比如在南方的话水稻种植和收割的月份是:按农历来计算第一季 3月下旬插秧 6月下旬收割
第二季 7月1号以前插秧 9月底收割那么极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月份为:5-6月份和8-9月份

青黄不接是指什么意思

庄稼还没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接续不上。
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1、随着小雨上了幼儿园,加上房租等各种生活费用的提高,家庭开支的青黄不接更让张晓芹抓狂,有时,她压不住心中的火气,就冲着年幼的小雨发脾气。
2、前年春天,青黄不接,咱家一天吃两顿稀的,狗就知道家里粮了,不在家里吃,竟在地里啃麦苗。
3、当时,各地文艺院校的停办,让文艺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4、四月份,对于家电行业来讲,是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大江南北,一片冷清。

"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新老无法交替,后继无人的时期。

青黄不接直译是说庄稼还没有成熟,然而陈粮已经吃完。

青:播种时的青苗;黄:成熟时候的谷物。

出自《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扩展资料:

青黄不接的运用:

1、 表示新老无法交替。胡适《发刊宣言》:“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只有三五个老辈在那里支撑门面。”

2、 表示新旧失去衔接。 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不过中国没有这两种文学--对旧制度挽歌,对新制度讴歌;因为中国革命还没有成功,正是青黄不接,忙于革命的时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青黄不接

年荒三寒四八月.正是青黄不接时什么意思?

“三寒” 指“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
在三寒季节里要注意增减衣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2℃的低温阴雨天气称“倒春寒”、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20℃的天气称为“五月寒”、秋季受冷空气影响首次出现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的天气称“20型秋寒”。后面四八月指出现时间。青:田里的青苗。黄:已成熟的谷物。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暂时的缺乏。是说每年三寒时节,存粮吃完了,而新谷还没熟。

啥叫青黄不接?能否讲的通俗些?

我想你说的应该是这个问题:
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时候,措施之一是“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或粮食或种子不足,农民常为此发愁。王安石打开官仓借粮贷钱给农民,秋收后农民加上官定的利息偿还。
“青黄不接”指的是原来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新粮还没有种上的时候。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最好的情况是该收的时候收,该种的时候种,这就叫青黄相接,如果该种青苗的时候种不上了,这就是青黄不接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北方人的话应该知道小麦是每年10月中旬左右种,10月上旬就可以称为青黄不接的时候,因为原来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现在该种小麦了,可却常常没有钱买种子。王安石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实行“青苗法”的。可以让农民顺利的按时种植上庄稼,不误农时。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