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庚的介绍,如下。

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是商纣王的儿子,幼时聪明好学。公元前1122年8月27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河南安阳,殷的遗民大悦。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西与南为鄘,使蔡叔由蔡徙封鄘。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邶国的始封地,或认为在今河南汤阴,或认为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共同监视武庚。后三监之乱武庚兵败被杀。

商纣王有几个儿子

商纣王可谓是中国 历史 上记载中残暴的君主,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份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也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后世评价褒贬不一。商纣王有几个儿子呢?本文是我整理商纣王有几个儿子的资料,仅供参考。

商纣王有几个儿子

关于他的儿子,史书上记载两个:太子是武庚,在商代,婚姻制度和我们很不一样,所以一个君王有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后代,那些王子并不是特别尊贵,除了太子,剩下的根本没必要记载在史书上。

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幼时聪明好学,公元前1066年2月底,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河南安阳),殷的遗民大悦。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 三国 。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西与南为鄘,使蔡叔由蔡徙封鄘;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共同监视武庚,后武庚兵败被诛。

而商英红、商英郊不符合先秦时代人物其名的特点,当时的男子,称氏不称姓的,商代的王族子姓,氏殷。在《新封神榜》(凤鸣岐山和武王伐纣)中,纣王的儿子为殷洪和殷郊,南极仙翁和赤精子给了一次机会,殷洪和苏护一起投周,拿下狐狸精,后被纣王救回,其兄长殷郊偷偷下山助纣为虐,殷洪劝阻未果,后殷郊被犁,殷洪自刎而死。

商纣王的家庭成员

父亲:帝乙

兄弟:宋微子、宋微仲、子期

妃子:妲己(己姓,名妲,有苏氏之女,为帝辛所爱,或帝辛自焚后被杀)

儿子:武庚(禄父)

商纣王的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帝乙长子是微子启,次子是微仲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 天下 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纣天资聪颖,有 口才 ,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为政举措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

。早在帝乙商的国力就处于衰弱阶段。帝辛在位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外 拓展 ,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可结果却出现许多叛乱国。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并未保卫商朝的安全,反而加速商朝的灭亡。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文化 向东南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牧野之战

商纣王到底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商纣王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

商纣王的儿子叫做武庚,聪明好学,深得宠信。周武王灭商兴周后,封武庚管理商朝旧地(河南安阳),商朝遗民大悦。

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在朝歌东部设立卫国,以管叔鲜为卫王,西南部为鄘国,使蔡叔为鄘王,北面为邶国,使霍叔为邶王,共同监视武庚,发动三监之乱后,武庚兵败被杀。

扩展资料:

商纣王从小就面貌清秀,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力大无穷。当时商朝的中心区域在河南一代,最大控制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长江流域。

不过在东方和南方,商朝的统治并不稳定,在当时东方的东夷人是商朝最强有力的对手。由于商朝以商业为主,因此控制海陆道十分重要,敌对的东夷人显然对商朝做买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商朝对东夷的作战一直没有停止,到了帝辛时期依然如此,史载当时东征的商朝大军有15万人,一直与东夷处于交战当中。

由于东方是商朝的军事前线,因此西边的防守便显得薄弱了许多,这给了当时虎视眈眈的周国很大的机会。

周本是服从于商的小方国,借着商朝大军远征在外的机会,周军对商朝发动了突然袭击,并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留守的商军,纣王自焚而死,周也便取代了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纣王(亲属成员)

商纣王的儿子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如果大家看过《武庚纪》这部动漫的话,就会知道知道武庚就是商纣王的儿子,而在这部动漫第一季中武庚是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为父报仇的一个人物形象。但是动漫中的武庚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史书记载的武庚,那历史上的武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商亡周立,武庚作为商纣王的儿子并没有遭到周武王的迫害,反而被封为禄父,让他继承殷朝的祭祀,执行盘庚施行时期的政令。殷国的百姓非常高兴。

《史记.殷本纪》这样记载,“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

这样的安排对于武庚和殷遗民来说本该是很好的处理办法,很好地体现了周武王的仁义之风。但是周武王即使在怎么仁义大度,他也不会对于前朝的遗民不加防范,尤其是前太子武庚。所以他就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帮助管理殷地和殷民,实际上就是监视武庚。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按照周武王的想法,用自己的弟弟去监视武庚和殷遗民是万无一失的,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周武王两年就过世了。由于武王的儿子年幼,周旦掌政,管叔,蔡叔和霍叔心里就有想法了,于是散布周旦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结果被周旦平息这场叛乱,武庚兵败被诛,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

《史记.周本纪》记载,“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关于这件事情,周书有详细系统的记载。《逸周书·作雒》记载“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

意思就是:武王灭殷以后,就立纣王儿子禄父,使他维守商人的祭祀,立管叔于殷东,让蔡叔、霍叔在殷都,使他们监视殷商旧臣。武王回到宗周以后,那年的十二月在镐京离世,棺柩暂殡于周庙。周公执政,辅佐天子,三叔及禄父,殷东徐戎、奄国及熊姓盈姓族因此叛乱。

武庚的结局是其本人的选择,他本可以选择安乐一生,但是他最终还是叛乱,可能他还想恢复商朝的荣耀,可惜历史的潮流非他一人之力可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