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市,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64万人,城镇人口227.72万人,城镇化率71.2%。

2、镇江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长江流域第三大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

3、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京口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京口是现在的镇江市。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位置境域: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之间。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千米。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

全市土地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占全省3.7%。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丹阳市1047平方千米,句容市1387平方千米,扬中市331平方千米。

诗中京口是现在哪座城市的古称

诗中“京口”是现在江苏镇江市的古称。

“京口”出自《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其地为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原属扬州丹阳郡丹徒县。东汉建安(196到219)中,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及迁建业,改名京口。1983年,镇江市设立城区和郊区,同年12月,城区更名京口区,后又经过2次区划调整,形成当前的行政区划。

镇江市介绍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西南部,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镇江市常住人口为321.04万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镇江



京口是现在哪个城市

京口是江苏镇江。

京口汉称京口里,至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并一直沿用至今。1983年,镇江市设立城区和郊区,同年12月,城区更名京口区,后又经过2次区划调整,形成当前的行政区划。

京口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古运河以东,“十字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是连接苏南、苏北物资流通和经济协作的枢纽地带。辖区内焦山、北固山沿长江分布,以“城市山林,大江风貌”闻名于世,有着“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扩展资料

京口是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丹徒县。

京岘山西北有雄伟的北固山,那个时代它的后峰伸入江中,北固山的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州的根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京口区处宁镇山脉东段,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和长江冲击平原区,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中间及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岗坡丘陵穿插其间。除新民洲为主江中沙洲外,其他基本上形成丘陵岗坡地为主的地形特征沿江低地近代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口区

百度百科-镇江

京口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京口是指京口区。

京口区,镇江市辖区,镇江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12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8.8万,下辖6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1个港口产业园区,1个场圃。

京口汉称京口里,至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并一直沿用至今。1983年,镇江市设立城区和郊区,同年12月,城区更名京口区,后又经过2次区划调整,形成当前的行政区划。



扩展资料:

自然地理

京口区位于东经119°28′,北纬32°13′。东近京岘山,南依南郊诸山,西望五洲山,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穿越城区腹部,面积23.4平方公里。东接镇江新区,南和丹徒区为邻,西与润州区隔古运河相望,北接扬州市邗江区。

地形地貌

京口区处宁镇山脉东段,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和长江冲击平原区,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中间及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岗坡丘陵穿插其间。

除新民洲为主江中沙洲外,其他基本上形成丘陵岗坡地为主的地形特征沿江低地近代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口区



京口是现在什么的古城

京口是现在的镇江市。京口汉称京口里,至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并一直沿用至今。京口是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
镇江是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镇江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
镇江话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方言次方言,位于北方方言与吴方言两大方言的接合部,大致以谏壁为东界、上党为南界。古代的镇江话属吴方言,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交通等原因,导致方言属性产生变化。
镇江市区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长江组合成天然三山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着鹤林、竹林、招隐诸寺,并由西向东嵌入城中,构成“城市山林”景观。

京口在哪里

京口在江苏省镇江市。

民国时期镇江市曾经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如今它也是处于长江三角洲中非常重要的港口,并且交通发达,境内有京沪铁路、沪宁高铁、312国道等可前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路。

东汉建安中,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及迁建业,改名京口。东吴建国,隶典农校尉。西晋属扬州毗陵郡。东晋南渡,曾为侨徐州及侨东海等郡治所。

义熙六年,收复徐州旧地;宋永初二年,改侨徐州为南徐州,侨东海郡为南东海郡,仍为治所。刘裕发迹于此,宋时称为北京。

自然地理:

京口区,位于东经119°28′,北纬32°13′。东近京岘山,南依南郊诸山,西望五洲山,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穿越城区腹部,面积124.69平方公里 [32]  。东接镇江新区,南和丹徒区为邻,西与润州区隔古运河相望,北接扬州市邗江区。

京口区处宁镇山脉东段,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和长江冲击平原区,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中间及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岗坡丘陵穿插其间。除新民洲为主江中沙洲外,其他基本上形成丘陵岗坡地为主的地形特征沿江低地近代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

京口是现在哪座城市的古城 京口是现在什么城市的古城

1、诗中京口是现在江苏镇江市的古称。出自:《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3、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4、“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泊船瓜洲中的京口是现在的哪里

《泊船瓜洲》的京口指的是如今的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的南岸,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途径瓜州时所写,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诗的首句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的北岸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镇江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

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长江流域第三大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