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被周朝灭亡,周朝取代商朝成为新王朝。
关于商朝被周朝取代的原因,周公言明是因商朝德不配天,历史记载则是商纣王荒淫无道,宠任奸妃妲己。
殷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今商丘建立商朝。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
商纣王时期东部的周与商是什么关系 周是商的诸侯国吗
商纣王时期,周与商是诸侯与中央王朝天子的关系, 周是商的诸侯国。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除了商汤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以外,其余的多数时间国运不济,君与臣、统治阶级内部充满了杀戮。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太甲潜回王都诛杀了重臣伊尹。在经历了“九世之乱”之后,到了帝辛即位时期,已日薄西山,积重难返。此时商的西部,一个国势如日中天的诸侯国——周,正对商朝虎视眈眈。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众多诸侯击败了商朝军队,帝辛也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周国与商朝有血缘关系吗
没有。
周国在商代只是臣属于商王的一个诸侯国,而且商是“子”姓,周是“姬”姓。
夏、商两代虽说和周代都是分封制。但夏商两代的分封制与周代大不相同。周代的封分是自上而下的,其中同姓的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但夏、商两代的诸侯国除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诸侯外,其余多是自原始社会时遗留下来的方国部落,它们只要承认夏后(夏代国王称“后”)、商王为“天下共主”即天子,即可被承认为诸侯,周国在商代就属于这一情形。
周朝继承了商朝文明吗?两朝文明是相同点多还是不同点多?
周朝文明和商朝文明乃至夏朝文明,在广义上说都属于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但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夏、商、周三种文明形态并不完全是时间上继起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并存于我国中原地区的不同方位,夏在中,商在东,周在西。只是根据势力大小,夏族人、商族人和周族人先后成为中原地区众多部族和邦国的共主。那时候的“共主”,多是名义上的,而并非指对本部族以外的臣服地区的实际统治。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朝和商朝是相似的,只是周天子与他的诸侯国国君之间本是宗亲关系,相比商王与各邦国之间的关系而言,自然就要亲近许多。
但我们今天之所以常常说周文明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然是因为它具有了很多不同于商代的文明形式,而且后来通过儒家的广泛传播,成为我国的最重要的“文明基因”。这些不同主要包括:
第一,周人提供了一套不同于商人的世界观。在商朝人眼中,人和鬼神是混杂而居的,而且鬼神可以随时干预人世的事情,而人却只有少数才具有与鬼神和天地沟通的超能力。因此,只有好好地祭拜鬼神,听那些能够“通天地”的人的话,鬼神才能降福于自己,或者降祸于敌人。这就使得商朝人非常重视祭祀和占卜。
周朝人则给我们留下一套被叫做“天命”的世界观。周人把信仰的对象从杂芜的鬼神统一为高高在上的“天”。“天”具有公平的超越力量,不会偏袒周人,也不会跟周人以外的人过不去,而是有自己的规矩和原则。周人能够取商而代之,就是因为商人(主要是商王)的行事违背了天的原则,失去天的护佑被收回了天命,天命也因此落在了周人头上。如果周人不能很好地保有天命的话,它也会离开周人,降落在新的继承者身上。而在周人看来,天意是通过民意传达的,这便在“敬天”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保民”的思想。“敬天”、“保民”也成为我国后代帝王们自我标榜的口头禅。
第二,周人采用了一套全新的宗法封建制,不同于商朝时期的共主形式。周人在商人的极度压迫下起兵反抗,没想到轻而易举就攻下了都城。意外的胜利带来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管叔和蔡叔的叛乱给打得无影无踪。无奈之下,周公不得不二次东征,花了几年时间才平定。这次教训使周朝统治者决定尽力保存取得的成果,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打完商朝国都就退回西方,这也才有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宗法制,和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
封建制使周王朝最大限度地保有了翦商行动所取得的成果,使原先臣服于商朝的广大土地从此都处于周人的实际统治之下,共同向周天子称臣纳贡;宗法制又给分封到各地开疆拓土的殖民“领袖”们提供了亲族纽带带来的信任感,使他们感到背后拥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一方有难,八方都会来支援。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配合下,不仅周人原有的文化成功地扩散到各个地方,商朝不同地区原来的多元文化也逐渐向着周文化靠拢。所以才有了史书上记载的,受封于齐地的姜太公和受封于鲁地的周公的儿子伯禽同回国都“述职”,周公问姜太公为何这么快就有政绩了,姜太公回答“因其俗,简其礼”,即在齐地原有的风俗基础上按照周公的大政方针因势利导,故而见效比较快;又问儿子伯禽为何三年过去了才来报告,伯禽则回答“变其俗,革其礼”,即完全按照周公的设计来管理鲁国,因此见效比较慢。无论快慢,只要处于周天子分封制度笼罩下的地区,其文化的核心都是周公所设计的礼乐文化。
都知道武王伐纣,那么姬发的周与殷商是什么关系?
要说周的起源,它跟一则神话有关: 有邰氏 的一个女子,名叫 姜嫄 ,在野外踩踏了巨人的足迹,回来不久就生下了 弃 ,弃就是西周的祖先 后稷 。
虽然神话故事不能信以为真,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挖掘一些有用的线索:强调弃的母亲,恰恰是周人尚未脱离母系氏族社会的标志。
(同样的,商人诞生,也是源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神话:简吞食玄鸟卵,生下契。)
《诗经》中有提到,后稷农耕,他经手过的农作物都非常茂盛,弃也一度获得“农师”的身份,又反映出 周人很早就在耕作领域有着专长 。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依附于自然系统,根据考察,周人最早的活动痕迹在今天的黄土高原,渭水一代,那里水土肥沃,适合发展农耕,恰恰也证明了这点。
但是光知道这些还不够,周与商是什么关系?姬昌为何是西伯“侯”?武王为何“伐”纣? 周与商的交际,是随着部落迁徙与部落战争自然发生的。
周太王,也即公亶父时期,西北部的戎狄崛起,他们以游牧为主要生活形态,野蛮强悍,且是诸部联合。为了获得水源和土地,戎狄开始往渭水平原一带渗透,周遭遇压迫,不得不迁居岐山。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周太王是个很有规划的领导者,遭遇强敌以后,他在岐山开始尝试建设国家,体现在:
建立 城郭 、政府性建筑。“ 邑 ”初具概念,将不同部落,分别划分到不同的邑,也就是现在的“ 区域 ”,史书云: 以邑别居之 。
后人口中,古公亶父这么重要,还是因为他创造出国度雏形。
有城郭、邑、屋室和官司,再加上简单训练的战斗力,部落之间的交际也就有了理由。
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他在位时期,任人唯贤,发展文化,也积极拓宽疆土。据统计,他在位的59年,商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后人谓之中兴。
而在武丁卜辞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词语:
璞周。
璞,也是伐的意思。
也就是说,最迟在武丁时,周和商产生关系,且是平等、对立的。强大的商事图吞并周围小部落,周在其计划中。
但是紧接着,《易经》中又提到: 商讨伐鬼方,周人参与,且因为战功得到了封赏 。须知,平等的政权,是没有封赏之说的,除非周对商臣服。
鬼方,是武丁最强大的敌人之一,和它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鬼方也是后来匈奴民族的祖先。整合上面的史料不难得出一种猜测: 商最初讨伐周边小国,周也在其中,没用多久就成功了,这些是在伐鬼方之前。随后商带着周一起伐鬼方,此时周是被领导的战斗力。
那么这两国的关系,就有一个从“平等”到“归顺”的转变。
在《竹书纪年》里,周的壮大是紧接在归顺商之后的事情,彼时它没有强敌威胁,反而受到庇护,因此可以安心发展农业,且伺机吞并自己的邻居。很快,西部诸戎就被打败了。
借力,总能成长的更快,上升期的周知道,商在许多方面都是学习、求助的对象。季历的妻子大任,正是商挚君之女,而周文王的妻子,同样来自于商。
看《封神演义》时,有一段说的是周文王贤能,许多诸侯对他臣服。帝辛意识到威胁,便将姬昌叫到朝歌囚禁起来,姜子牙等人送上美女和财宝,才将文王换回。
可能许多人觉得,纣王此举喜怒不定,是昏庸的证明。但是很显然,这一招在那时最效率不过了。亶父死后,他的儿子季历为王,将周发展的很好,商王文丁忌惮,就把季历给杀了。若不是季历的儿子乃文王姬昌,可能周的文明就此中断。
公元前1046年,在经历了多番准备与试探之后,周武王终于开始了伐纣大业。此时他们不再是那个让戎狄赶着跑的小部落了,而是一个拥有自己的军队、文化、人才库,见过大世面,参与过大战争的政权。
恰逢,商的君王帝辛身上的争议很多,有许多诸侯选择站在周武王这边,帝辛仓皇应战,结果有不少士兵还临阵倒戈了。商在毫无悬念中失败,数百年的基业付之一炬。殊不知,周也是投入了几代人的等待,才能迎接这一刻。
后记:本文参考资料《竹书纪年》《诗经 大雅 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