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大明朝在海洋方面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得明帝国威播四海。万邦来朝。郑和每次下西洋的起锚地都选择太仓,返航回来收泊地也放在太仓。太仓当时海帆千重”盛极一时。

2、刘家港地处长江入海口,港内风平浪静。《太仓县志》记载,刘家港南宋成港。因为南宋一朝自顾不暇,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刘家港显现重要性的时间段应该在元朝时期,元朝早期,由于北方经年累月的战火,造成北方经济崩溃。赤地千里,粮食等物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物产丰富的江南。而太仓在比这还早的时候就有天下粮仓”之称,曾经以九牛一毛,太仓一粟”来形容太仓的巨大物质储量。又加上天然的良港,元朝廷的海运和漕运选定在太仓刘家港”也就正常了,刘家港至此开始走向繁荣。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在哪里?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在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满港。

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元代初年,因北方经济凋敝,京师的一切供给“无不仰给于江南”,而大运河转输困难且费用高,元政府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快捷的南粮北运海上通道,至元年间宣慰使朱清、张王宣自崇明徒居太仓,开创以刘家港为起点的海道漕运,太仓刘家港因之兴起和繁荣。

当时,太湖唯一的泄水大道娄江“不浚自深”,穿境入海,独具枕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另外,太仓由娄江与富庶的太湖流域连成一片,有着丰厚的经济基础。

总之,元初客观形势的需要和开放的外贸政策,太仓刘家港所独具的地理、水利、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使太仓出现了历史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刘家港便由此兴起,成为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

扩展资料:

1405年6月,从南京启航后,经过两天的航行,郑和率领第一次下西洋的舰队来到这里。他们将在这儿进行入海前的最后准备。从刘家港起锚入海后,下一个目的地是福建长乐太平港,那里将是郑和舰队入洋前的最后补给地。

在太平港,他们会一直等到太平洋西北季风的到来。从那以后,连续七下西洋,郑和船队都是从这里出发,驶向遥远的大海。

太仓刘家港靠近长江口,具有衔接江海的地理优势,是元明时期中国最大的港口,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有“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之称。

娄江因“掣淞入娄”,具两江之势,元明之际,江水深,水阔可达二三里,万斛之舟可由娄江泊于太仓城东郊和南郊。元时留下的航海基础,码头设施和贸易条件还很完备。充足的仓储以及精湛的船舶修造技术,确保了郑和远洋活动的顺利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在江苏太仓刘家港。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的一次海上航行活动。第一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因为使团由郑和担任,船队航行到婆罗洲以西洋面(明代所谓的西洋)而得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带领船队从南京出发,聚集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驻扎在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葛拉、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背景

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励精图治,农业经济恢复了。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此外,元末时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海船建造业,到明初更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龙江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

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对外移民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在太仓的刘家港。

太仓刘家港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通港口,郑和选择刘家港的原因是:刘家港有经验丰富的水手、精湛的船舶修造技术、丰富的物资、与朝廷联系方便。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扩展资料: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荡荡,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一再下令“仍禁频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

导致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亦即,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他们听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从国家层面到百姓层面,彻底地封锁了海洋,以至于造成了在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海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缺位。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是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是太仓刘家港,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之命,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七下西洋,率海船200多艘、人员2.7万多,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太仓,长江口南岸,与崇明岛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经蕰川路一路向北就进入太仓境内,浏河,古称刘家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为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

历史上为江南地区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运新航线起点,古代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永乐元年1403年开港,享有“六国码头”之誉,明代航海家郑和统领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从刘家港起锚下西洋,号称“天下第一码头”。

扩展资料:

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

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是:江苏太仓刘家港(今江苏省)。郑和是明代的著名航海家,受明成祖朱棣指派,他带领明朝船队先后七次从刘家港起锚,泛海通使西洋到达过30多个国家,号称“天下第一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