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驻地,有“小北京”之美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

榆林为什么是四线城市

我国城市划分主要以常住人口和经济总量为标准,辅以影响力,资源,设施,城镇化率,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榆林常住人口360万,经济总量5400亿元,仅看这两项似乎可以归为三线城市。但榆林是座资源类城市,产业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故归为四线城市。

榆林是几线城市,榆林属于几线城市

榆林是几线城市呢?很多网友对榆林并不是很了解。本文我将为你介绍榆林的城市等级划分。那么榆林到底属于几线城市呢?一起来阅读本文榆林城市划分的相关知识吧。

一、榆林城市常住人口划分标准

榆林常住人口数量为:340.33万,属于大城市

城市等级划分一般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二、榆林是几线城市

榆林市三线城市,

三线城市是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和全国百强县,也包括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会首府城市,它们的人口规模多数也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榆林城市简介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常住人口340.33万(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382.00万(2016年)。 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爱心城市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 ,2011地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强 ,2012中国十大创富城市 ,2012年入选“2012******魅力城市200强” ,2013中国西北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 ,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清涧笔架山景区等各大景点。

;

榆林市属于几线城市

榆林市属于三线城市。
榆林市,陕西省地级市,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爱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2011地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强,2012中国十大创富城市,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中国西北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高家堡古城等各大景点。2020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408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你认为陕西榆林的发展最欠缺的是什么条件?

作为榆林人,我觉得缺的不止一个。

第一,榆林缺乏公平就业的机会,到处都在搞关系,就是为了进事业单位等相对好的体面的单位。有后门的,大抵都在某单位就职,一般人都是给小企业打工。一些家庭为给孩子找工作,花几万几十万的都有,这也就给一些骗子埋下机会。比如,某人称自己是单位就职的,有门路能安排工作,一些心急的家庭被骗的不少。

第二,缺少一种学习文化氛围,不管农村还是城里,人们闲了都是喝酒,打麻将的 娱乐 ,要不就是广场舞,麻将馆里的年轻人也不少,学习的几乎都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也有部分钱的人,普通百姓对于学习的认识不深。

第三,缺少大型轻工业项目,榆林目前的企业都是以煤为主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服务业少之甚少,这也降低了当地的就业率。此外,管理等根本不完善,政府部门以及个体服务理念不够高办事效率相对较低。

第四,普遍人群素质水平不高,对于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不利。

第五,缺少综合性的人才,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创建区域上,城市基础配套理念不够领先,综合管理还有待改善。

第六,整个城市缺少创新创意精神。

人群的整体素养不高,是榆林发展的最大阻力。

榆林生活的人口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极少数真正的外地富人在榆林投资经商,

2.少数因开采煤矿被征地后的暴发户在榆林低俗炫富。

3.受“炫富”行为影响的一批年轻人在榆林举债度日,招摇撞骗。

4.土生土长的榆林人,一部分已经迁到西安北京生活,享受更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一部分满脸挂着十足的优越感,早晚出门扭秧歌唱民歌!

5.剩余的多数人群,是周边县乡村为了孩子上学而“陪读”的家庭,在榆林搬砖和卖菜!而这些孩子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入大学离开榆林”。

十五年前,榆林给我的映像就是“文盲城市”。有一次我走遍榆林的“一街,二街,三街”,没有买到一本适合乘车阅读的杂志!

而那时候,银川的大街上遍布着数不清的“报刊亭”,西安和兰州则更多!

缺陆治原、耿彦波这样的好干部!

回答欠缺什么条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榆林市的基础数据。截止到2018年前三季度,榆林市GDP为2664.41亿元,位列陕西省第二位;名义增速15.89%,位列陕西省第三位。截止到2017年年底,榆林市常住人口340.33万人。而2016年年底,榆林市常住人口为338.20万人。一年时间人口只增加了2.13万人。

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城市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什么?答案:是人口,更精准的回答是人才。而什么样的城市能够吸引人口净流入和高端人才落户呢?对比榆林的客观条件,要想吸引人口净流入和高端人才落户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自然要素:地理位置+自然天气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夏日凉爽,但冬日寒冷。北部为风沙草滩区(近年来在治理风沙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南部为黄土沟壑区。自然灾害相对较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

这不仅仅是榆林市一座城市的现实问题,与其接壤的甘肃省和内蒙古的省会城市兰州和呼和浩特常住人口也同样是300多万人。

地理位置+自然天气决定了很多人口不会选择北上迁入该城市生活。

其他要素:交通+教育+医疗

交通方面,榆林至今还未通高铁,规划有两条高铁途径榆林。其中一条为包海高铁, 北起内蒙古包头向南经鄂尔多斯、 榆林、米脂、绥德、清涧、 西安等地 终点为海南省海口市。另一条为兰太高铁,始发于 太原 枢纽,经过陕西省 绥德 清涧 、 延安 终至 兰州 枢纽 。而相对于西安,我国八纵八横构建米字型高铁枢纽站中,西安的核心地位再一次突显出来。

而在教育方面,榆林市只有一所二本学校榆林学院。医疗方面,榆林三级甲等医院只有两家分别为榆林一院和北方医院。

无论是从交通环境、教育环境还有医疗环境,目前来看榆林只能满足地级市人口的需求规模,无法给更多其他省市人口提供更为优质的交通、教育和医疗环境,只能辐射榆林市周边地区的乡镇。

再有,榆林市也未推出利于人口净流入的相关政策。所以榆林城市的未来规划是充分发挥煤、气、油等矿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煤电材料、煤制油、煤盐化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同时考虑启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依然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



最欠缺的就是陆治原这样的好领导,真正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不为自己模私利的领导,陆市长榆林八民想你啦。

缺公平的环境,在榆林不找人办不了事

人的状态作风等因素是主要欠缺的。

观察发现,榆林人有几点不足。

一,欠缺对时间的充分正确使用。

少喝酒,少打牌,少争斗,少谋人。

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动手,多创业。

二,欠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要么懒得做,要么眼高手低,要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么做事粗枝大叶,蒙哄过关,糊弄一次算一次,钱装兜里了事。缺少做事的陶醉感、成就感、口碑感、荣誉感、功德感、长远感。

三,欠缺正确持久的内生动力。

事业都是人做成的,做成事要有内心的觉醒和恒心,要有创造美好 健康 人生,大家好我才好的宏愿,要有甘为内在信仰长久奋斗的义趣。

不是吃喝玩乐、光宗耀祖、攀比挤压所能比拟的。

心有多高,事业就有多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榆林,一座古城,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它就在那里。榆林大街,一道街都是古色古香,淳朴无华。榆林二街,虽不是商业高端,倒也是应有尽有。榆林缺少什么?缺少曾经干净的水源,干净的空气,干净的人心。因地理位置,榆林不是很适合人类生存,很多人不喜欢它的气候,很多人觉得它教育,医疗条件等等都很落后。其实呢,即便你在北京,在上海,甚至出国了,没有钱,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你能享受到吗?作为一名榆林人,我始终觉得榆林是最好的,不论咋样的变化,希望它始终是一座安逸的城,一座舒服的城,一座干净的城。

榆林最欠缺的就是医疗,教育,环境,在就是就业,整体来说比较贫穷落后。

榆林的思想,文化太落后了。榆林村村有庙,还不止一个,村里最有钱的组织不是村委,而是庙委会。

榆林gdp为什么这么高

榆林gdp这么高的原因主要是依托丰富的资源。

榆林市的经济主要为采矿业以及由此衍生的发电等行业,是典型的“家里有矿”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市的人口约300多万,所以,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榆林市已经发现8大类48种矿产,不但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还有中国内陆最大的整装气田和国内最大的岩盐矿床。

陕西省榆林市的面积是4.3万平方公里,在中国的版图上面,榆林市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地方,临近周围的三个省份。“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也是榆林市的形容词。

榆林市的位置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向东的地方榆林市还与黄河东侧的山西省接壤,北面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的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也有陕甘宁气田。

榆林市的自然资源状况:

榆林市和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气预测资源量4.1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资源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岩盐预测资源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湖盐探明储量1794万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榆林市

榆林市人均gdp在全国能排多少名

榆林市人均gdp在全国能排54名。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了解到,在2021发布的各市人均gdp全国排名中显示,榆林市人均gdp突破12万元,局全国第54位。榆林,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最北部,陕北地区和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