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冷圣洁的梅花寄托着悠远绵长的思念;

2、孤寂冷傲的梅花寄托着沉重悲伤的思念;

3、美丽娇俏的梅花寄托着春意盎然的思念;

4、散落成泥的梅花寄托着默默付出的思念;

5、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对祖国深切的思念;

6、傲雪斗霜的梅花寄托着不屈不挠的思念;

7、冰清玉洁的梅花寄托着对爱人纯纯的思念;

8、暗香浮动的梅花寄托着眷眷缠绵的思念。

对梅花进行描写,寄托自己的某种感情

1. 梅花的花朵不大,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所剩无几的绿叶衬托着梅花。也许是为了让花
2. 在寒冷的冬季里是腊梅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雪季里,腊梅花盛开了,娇嫩的花却不怕凛冽的北风,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叶头,十分美丽。白雪覆盖着它,远远望去,好似朵朵白云嵌在树枝上,把冬天点缀的更加美丽-----其他季节里,腊梅花虽然没有露面,但腊梅树却依然矗立在山坡上。
3. 走进灵峰,远远地看去,只见一株株梅树笔直地挺立在草丛边上。那红梅像是被颜料染过似的,鲜艳夺目,一片一片的红梅树看起来就如同一丛丛火苗在跳跃。渐渐走近了,才发现有几朵红梅还是含苞待放的,那花苞上还有个小孔,像一个瓶盖子口,又如一个羞涩的小女孩红着脸;有几朵还是探头露脸的花骨朵儿;还有几朵已经完全开放。
4. 那花朵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梅花开或有早有迟。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
5. 梅花是蔷薇科的一个乔木树种它的花瓣呈阔卵型,花上有五个花瓣或五的倍数。花朵是坠在树枝上的,很像耳环坠在耳朵上的样子。梅花有白色、红色、墨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梅花的生命力还很强,它不像兰花那么娇弱,不像玫瑰那么刺人,它如果被别人撇下一根树枝,只要放在水里,它还是成活的。梅花散发出的清香味儿,能让人把烦闹都通通抛掉,活得开开心心,自由自在。
6. 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风景线。
7. 正陶醉在红梅的美丽中,突然背后又有一阵淡淡的香气传来。原来,我背后有一株梅树。在远处便看见那株梅树上开着许许多多的白梅,洁白洁白,仿佛在一棵树上覆盖着雪,又如一只只白蝴蝶在树枝上嬉戏。在近处,呀,那花犹如银盘托着金碗,花瓣雪白雪白,花蕊金黄金黄,比那红梅更显得美丽。
8.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
9. 我透过窗子向外望去,嗬,好一株梅花!枝头上既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绽放的花朵。火红的花瓣,淡黄的花蕊,雪片落到花瓣上,红里带白,白里透红,我仿佛闻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走到院子里欣赏这完美的“傲雪寒梅图”!

描写梅花思念的句子

1、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一颗颗价值不菲的水晶。梅花有的早开,有的晚开,在同一棵树上,可以看到千姿百态、各种形态的梅花。风吹叶落时,你不必担心梅花花瓣会随之落下而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话,反而越是寒冷,越是开得精神、秀气。古人云“宝剑峰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正是梅花品质的写生吗?
2、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3、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当各种花朵被搬出温盆时,梅花却凋谢了,但它为人类献上了可口的梅子,为人类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4、梅花开得正盛,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细细的清香,直进入人们的心肺。那白里透黄,黄里透绿的腊梅,那娇艳似火,红艳满天的红梅,那洁白如雪,白净无暇的白梅,仿佛是梅花事先知道了冬天人间的寒冷,提前送来花枝,然后再长出绿叶。每一朵梅花,都像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令人感叹。
5、梅花乃是岁寒三友中的领头羊,它生性坚毅、不服输。在风雪之中,远处一点点鲜红,正顶着狂怒的寒风,慢慢开放,是梅花,是梅花;梅花不像其它的娇艳花朵,它在风雪中才是吐芳展艳的佳时,这不正像我国人民的性格吗?在外国疯狂地瓜分我们的土地时,我们像梅一样坚毅,像梅花一样在拼搏,取得的胜利像梅花的开放那么盛美,那么充满了甜。
6、我喜欢腊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7、爱梅花,爱你的坚强勇毅:爱梅花,爱你的顽强不屈:爱梅花,爱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爱梅花,爱你象征着我们巍巍的大中华,永远都是意气蓬勃,屹立不倒!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花,是一种默默无闻的花,不与其他花争相斗艳,却在寒雪中傲然开放,下面是我整理的梅花的故事和寓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1

有关梅花的故事

1、一枝春

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

西湖处士、孤山处士均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同时“海妻鹤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妆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逊,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5、高士、美人

此首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罗浮遇仙。(柳宗元《龙城录》),前者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

后者讲陏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2

梅花的寓意与花语

吉祥如意:梅花的5个花瓣象征着快乐、长寿、幸福、和平、顺利。

高洁孤傲:梅花独自在冬雪天开花,气质独特。

坚强坚毅: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不畏严寒困苦。

高雅傲气:梅花傲骨芬芳,亭亭玉立如同少女一般,独自美丽。

忠贞不移:原产自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华夏民族精神的代表。

一、吉祥如意

在古时候,通常人们会用梅花报春报喜,梅花的5个花瓣象征着快乐、长寿、幸福、和平、顺利,寓意着美好愿望,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许。

二、高洁孤傲

从梅花独自在冬雪天开花的特点,人们便可深深地感受到梅花的品格,常常用来象征有傲气、高风亮节的人物。

三、坚强坚毅

自古梅花都是岁寒三友之一,也是文人墨客经常赞咏的对象,赞美它的孤独、傲雪、不与世纷争,寒风凛冽下依旧可以盛开,如此严厉、坚强硬的品质令人钦佩不已。

四、高雅傲气

虽然冬季环境恶劣,但梅花依旧独自傲骨芬芳,亭亭玉立如同少女一般。

梅花

五、忠贞不移

梅花原产自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精神象征的一部分,所以还象征了忠贞不移的品格。

梅花的故事和寓意3

有关梅花的典故

梅原产我国, 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陆凯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

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采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以梅花寄托愁情忧思的诗句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朝代:宋代
作者:周密
原文: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译文
原野中移动的旌旗耀眼飞扬,朝觐天子的车马浩浩荡荡,平沙万里,云天低旷,在饯别的宴席上,你腰系着宝带身佩着金章,风吹茸帽倾斜而神采飞扬,故乡的秦关汴水,都是你此行要经过的地方。我猜想当你登临它们时,一定会激动得吟咏新的章。你将在北国尽情游历,听叠鼓胡笳高亢雄壮的乐声。你骑着骏马威风凛凛,还有著名的美姬陪伴在身旁。当你酒酣耳热时,面对着燕山白茫茫的一片冰雪,如凝冻了一般的明月照在结满层冰的河面上,拂晓时陇头处有几朵白云在飞翔。如今我已是韶华远逝,像当年的贺方回一样,身在江南无法返家而无限感伤。又人谁来惦念思量?春风渐渐染绿西湖。大雁已经回到这里,但你却依旧未能返乡,最令人动情的是,即便折飞了梅花,也无法寄托我对你的思量。

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想一想梅花还可以寄寓什么

梅花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饶,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艳的梅花,在儒家正绕观念涂抹下,成为高洁守道的凛然君子,不畏严寒刚毅雄杰,惊顽起懦的勇猛斗士.《咏梅》一词更是把这种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时代高度.满身清气,屹立于严寒里;坚贞不屈,傲视风雪;独立,奋进,不依附于他物,正是中华民族气魄之根本,节气之象征,无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吉祥图案还有“竹梅双喜“,由竹梅和两双喜鹊纹图,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说明了外祖父对梅花独有钟情。

原文: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梅花寄托情感:

梅花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她“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这是梅花的秉性、梅花的品格。外祖父所以珍爱它,是让自己也保持梅花的秉性、梅花的品格。

他珍藏墨梅图,对梅花的赞美,表现了他的一颗爱国心。他身在异国他乡,但绵绵不绝的思乡情怀萦绕心头,思亲怀国的强烈感情都借着赞梅、喻梅倾吐出来了。

用梅花思念一个人的诗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节选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唐代: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3.填空 许多文人常采用“花草树木”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志向。《梅花

答案:
《梅花魂》中孤洁傲岸坚贞不屈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思念故乡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桂花雨》中十里飘香的桂花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的眷恋思念;
《落花生》中作者借落花生表达了自己愿意想落花生那样朴实无言不哗众取宠,做一个有用的人;
《白杨》中作者借生命力强坚强不动摇的白杨歌颂了服从祖国需要,无私忠诚,不怕困苦建设祖国边疆的人们。 就这些了~

香中有韵不知寒——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上)

香中有韵不知寒
——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梅花是寒冷冬天最耀眼的明星。中国人一直把梅花看作是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五福之花”。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高洁。同时,人们把梅花那傲雪凌寒的风貌,看作是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的象征;把梅花那香远古朴的风韵,看作是中华古国悠久伟大的历史文化的象征;甚至把梅花那紧簇同心的形状,看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早在南北朝时期,梅花的观赏价值就被人们普遍重视。随着古体诗歌创作的发展,梅花也走进了诗人们的笔下,开始在诗笺上大放异彩。

南朝·宋诗人鲍照最先在诗中称赞梅花那不惧严寒的品格。他在《梅花落》中写道: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诗人笔下的梅花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诗 中通过对耐寒的梅花与软弱动摇的杂树的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贤士的赞扬。

最先在诗中称梅花为报春信使的,是南朝·宋诗人陆凯。他在《赠范晔》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以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表明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

最先从审美角度咏赞梅花的,是南朝·梁诗人何逊。他在《咏早梅》中写道: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春上来。

兔园本是汉梁孝王的园名,这里借指扬州的芳林苑。全诗的意思是: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下霜飘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它枝繁花茂,在台观周围开得很盛。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诗中称赞梅花开得最早,不怕霜雪,敢抗风寒。通过对梅花这种坚贞品质的歌颂表达了诗人自己清高自负的思想。

最先借描写梅花寄托情怀的是南朝·陈诗人谢燮。他在《早梅》中写道: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诗人抓住一个“早”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疑”字和“畏”字,写出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巧妙地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隋朝宫女侯夫人最早将梅花自比。她在《春日看梅花(其二)》中写道: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这“天真”二字既是诗人对梅花的高度评价,亦是诗人的自比。诗人是孤芳自赏的佳人,与梅花同是天真,诗人与玉梅便是化而为一成高洁形象了。

到了唐代,诗人咏梅渐成风气。 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皆有咏梅之作,他们比南朝诗人更加注意到了梅花的美学价值,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了梅花的精神品质。在唐代诗人笔下,咏梅诗已走向了成熟。

借梅花凌寒吐芳喻自己虽处逆境仍不改节操的首推张九龄,他在《庭梅咏》中写道: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此时诗人遭谗被贬,所以诗一开篇就感叹:梅花啊,你怎能过早有芬芳之意?孤独地开花,也应自觉艰危!接下来写梅花虽弱小,却不怕寒冬,暗喻诗人虽在朝中孤弱,但在逆境艰困中仍不改节操的志向。诗人缘情体物,寄托遥深。更当贬谪之后,情怀郁悒,惓思君国。此诗写孤危的庭梅,在岁寒风雪之中,美好馨香如故,借以寄喻诗人立身处世的大节。然而诗人忧谗畏讥,自伤飘泊,情怀也很悲哀。

借写梅花抒身世之感的还有杜甫,他在《江梅》中写道: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梅花在腊月前就绽放了,过年后梅花开得最多。虽知春光好,但寄居异乡的愁苦又如何能尽?白雪、梅树原本就是一样的颜色,江上之风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涛。故乡难以再见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见不到了。当时杜甫正客居四川夔州,年老多病。诗歌虽以“江梅”为名,却以抒写“客愁”为主,在咏梅的诗篇中别具一格。

诗人王维视梅花为家乡的代表,他在《杂诗》中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的那种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人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脱俗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晚唐诗人崔道融描写梅花,形神兼备,极为传神: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此诗起得高峻:“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写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寥寥数语,尽写梅花之高洁孤傲。三、四句“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更是俊逸、气象不凡。梅花的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天的寒冷。“清极不知寒”,尽一“清”字,最得梅花之神韵。五、六句写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惹人怜惜。最后两句吁请北风理解梅花的心意,不要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了,表达诗人爱梅惜梅的心情。“孤标画本难”、“清极不知寒”,尽传梅花之精神, 突出了严寒中的梅花清香雅致、坚韧顽强、傲然独立的品格。

同为晚唐的李商隐见到十一月中旬开的梅花,不由得引起了身世之感: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首联奇峰突起,异彩光芒。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香气沁人,可是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显得很不合时宜。诗人的品格才华,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然而由于牵涉到牛李党争,从而受到排挤,长期过着漂泊的游幕生活,正是生非其时,处境艰难。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颔联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先是埋怨素娥(指月里嫦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主管霜的青女“不饶霜”。在诗人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而只是让月色皎洁,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护梅花。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摧残梅花。这种难言的怨恨,正与诗人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诗人的感情已达到饱和。颈联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又有什么用呢?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令人哀伤欲绝,愁肠寸断。尾联“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诗人发问:梅花为了谁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在此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也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诗人自己就正像梅花那样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地开放。

有的梅花得地气之先开得早,有的本就是早梅,在唐诗中就有许多以《早梅》为题的诗歌。
先看孟浩然的《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颜开。

少妇曾攀枝,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此诗赞扬早梅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精神,和少妇喜爱梅花的心情。“看不足”极写她对春光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柳宗元的《早梅》以梅自喻,别有意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高远广阔碧蓝的天空的背景,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 “繁霜”,实际上正是诗人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

诗人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诗人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诗人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诗人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诗人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僧人齐己的《早梅》,也颇有寄托: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像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此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这首诗,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再看张谓的《早梅》诗: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作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杂诗(梅花)寄托了作者的什么之情

杂诗(唐·王维)——梅花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
开头两句,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写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写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接着写故乡的一切都值得怀念。而往往引起亲切怀想的,却是一些平常、细小的情事。就象这窗前的寒梅,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