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梅兰芳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

2、程砚秋于20年代后期形成了程派艺术,以独树一帜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以深邃曲折、亢坠断续取胜的唱腔。

3、尚小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革新,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是四大名旦中突出阳刚挺劲的青衣唱法的旦行流派。

4、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多情的少女形象,具有甜媚的风格,在旦

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的是谁?

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的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1、梅兰芳

梅兰芳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2、程砚秋

程砚秋将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

3、荀慧生

荀慧生由河北梆子改演京剧,后拜王瑶卿为师,又曾受业于吴菱仙、陈德霖、路三宝,在继承王派、陈派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他的嗓音甜媚,用嗓有特殊的技巧,善于用小颤音、半音和华丽的装饰音,又常以鼻音收腔来增添唱腔的韵致。

4、尚小云

尚小云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祭江》、《祭塔》等剧的大段唱功举重若轻,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绝无衰竭之象,听来酣畅痛快。行腔往往寓峭险于浑厚,旋律富力度,顿挫分明。念白爽朗而有感情,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

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其代表了京剧旦行艺术的最高成就。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1、梅兰芳

梅兰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其生前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在梅兰芳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并。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2、程砚秋

程砚秋,男,满族,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内务府正白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3、尚小云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

他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其代表作有《三娘教子》、《战蒲关》、《秦良玉》等。

4、荀慧生

荀慧生,出生于河北东光,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荀派艺术的创始人,曾担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与杨小楼、尚小云、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

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有“无旦不荀”的美誉。1952年,在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荣获老艺术家表演奖。代表作品有《打渔杀家》《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等。

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是谁?

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京剧说明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