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是一个俗语,比喻没有贤人,普通人物也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用 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山中无老虎的下一句是?

猴子称大王。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是一个俗语,比喻没有贤人,普通人物也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出自《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传说老虎在开初就以镇山制兽之威名当上了兽王。当时山中百兽见了老虎都立即回避,老虎当然是既得意又感到孤独。

猴子那时与老虎是邻居,二人称兄道弟,十分亲热。后来猴子几乎成了老虎的得力助手,当虎王外出时,猴子便代行镇山之令。

百兽慑于虎王的威风,也只好听猴子的召唤。这便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来历。

扩展资料:

山中无老虎的典故:

有一天,虎王不幸落入了猎人的网中,拼命挣扎也无法脱身。恰好猴子来了,虎王高喊救命。

猴子见了,连忙爬上树,解开了猎人的网绳,救出了虎王。

虎王脱险后,虽然嘴上在不住地感谢猴子老弟,心里面却在盘算:我是百兽之王,竟然中了猎人的圈套,还得小小猴子搭救,这事张扬出去,岂不灭了我虎王的威风,不如干掉猴子算了。

可是转念一想,如今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再干掉猴子,今后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如果再有危险,谁来帮助我呢?再说,猴子怕我,也决不敢把今天的事说出去的。

于是,老虎告诉猴子,今天的救命之恩,今后一定报答。猴子今后有什么为难之事,自己天下一定全力报答。

猴子当然也对虎王遇险的事闭口不说,保全虎王的面子。在这以后,二人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了。

许多年以后,玉帝开始选生肖。身为百兽之王,老虎理所当然地当上了生肖。

猴子一见,也想当生肖,可是玉帝挑选生肖有条原则,那就是对人类有功。猴子对人类无功可言,自然选不上。于是猴子请虎王给玉帝求情,让他当上生肖。

虎王因为欠猴子的情,只好倾尽全力去帮猴子说情,对玉帝讲猴子聪明机智,为百兽之首,又说自己不在时,猴子也有镇山功劳。

于是,玉帝下旨,将猴子也列入生肖之中。

猴当上了生肖,虎王也还了猴子的人情。当然虎王也还是不高兴,没什么本事的猴子与自己并列为人间生肖,二人从此友情断绝。

今天,百兽自然也不怕猴子了。当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句大实话,今天也变成了讥讽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歇后语山中无老虎的后一句是什么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其他老虎的歇后语:

其他关于老虎的歇后语:

1、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2、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3、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4、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5、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6、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7、老虎拧尾巴——发威

8、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9、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分类:

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山中无老虎,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山中无老虎下一句是

猴子称大王

出 处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老虎是最强者的意思,猴子是二流人物,有点能耐但要做大王还是不够水准,

此语是讽刺意味,最强者不在,才轮到不入流没能耐的家伙当上要位。

山中无老虎的下句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故事:

人们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意为掌实权、耍威风的人不在了,原本没实权的人就威风起来。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老虎不在时,只有猴子称“大王”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原来老虎与猴子有一段非同寻常的交情。

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中住着一对老年夫妇,膝下无子,只有一头毛驴陪他们过日,帮助他们出点力.

有个小偷打这只毛驴的主意已久。有天深夜摸到两老人的住处,想偷走毛驴。毛驴发现有动静,发出叫声。小偷急忙躲到窗口边上的一棵树上。此时刚好有只老虎来到这里,听到有响声就走过来,来到窗外。只听老妇人说:“老头子呀,毛驴在叫,会不会有人来偷啊,你去看看。”那老头子说:“不怕,有人来偷的话,毛驴会踢他的。哎,我什么都不怕,怕就怕屋漏啊,一下雨就难对付了。”老虎听到这句话,犯糊了:怎么不怕我山中之王,还有比我更可怕的“屋漏”?这屋漏究竟是什么东西啊?正在想着,忽然有什么东西掉在背上,老虎大吃一惊:啊,屋漏来了!急忙撒腿就跑,想把背上的“屋漏”甩掉,但怎么也甩不掉。

却说那小偷躲在树上,没注意老虎进来,老虎在窗口时他看不清楚,以为是毛驴,就跳到背上。见那“毛驴”跑得飞快,两手就紧紧握抱住“毛驴”脖子不放,双脚紧紧勾住“毛驴”的肚子,任凭“毛驴”怎么甩也甩不下来。

不知翻过了几座山、越过了几条岭,老虎跑得精疲力尽,天也渐渐亮了。那小偷这才发现自己原来抱得不是毛驴是老虎!这下可吓坏了。正好前面有棵大树,老虎经过树下时,这小偷手一伸,抓住了树枝,这才离开虎背,爬上树冠上去。老虎发觉自己背上的“屋漏”终于没了,才慢下脚步。这时,遇见一只猴子。猴子见老虎精疲力竭的样子便问:“老虎大哥你怎么了?”

老虎说:“哎,别提了!我遇上了真的很可怕的屋漏了!我跑了不知多久,才将它甩了!”

猴子说:哪有什么屋漏呀,大哥你被蒙了吧?!

老虎说:我就在那边那棵大树下才把它甩掉的!

猴子说:我不信!我和你一起去看个究竟吧!

老虎说:算了吧,我还心有余悸呢!

猴子说:大哥不用怕,我上去看,你在下边等。如果真有什么可怕的屋漏,我会向你挤挤眼睛,你就跑吧。

老虎想想才说:那好,我带你去。

到了那棵大树底下,老虎指给猴子看就是这里。猴子就爬上树想去看个明白。却说那个小偷好不容易离开了老虎的背脊,正想喘口气,忽然发现老虎又回来了,吓得屁滚尿流。这尿流下来刚好滴到猴子头上,把猴子眼睛也淋得睁不开。猴子拼命想睁开。老虎在树下发现猴子向他不断挤眼发信号了,知道不好了,撒腿就又跑了。跑了老远才停下等猴子。

猴子一到,老虎不等猴子开口就说:“老弟呀,这回幸亏你发信号给我!你对我这么忠诚这么好,我要好好谢谢你!这样吧,我不在的时候,就由你做大王吧!”

就这样,山中无老虎时,猴子就称大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