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古代诛九族这么残忍的罪行,当事人跑不掉,那些被株连的亲人也不逃掉,因为大多数人心有侥幸或不敢逃。

有人会说都要被杀了为什么还会有侥幸心理呢,其实不然,虽然说的是男女都要杀之,但是在实际的施刑过程中却并不是这样严格的,例如在东晋时期,就有不杀妇女的原则,在唐朝时期有不杀老弱病残的说法,相继在明清时期也有16岁以下的不杀只是罚为奴。而且罪犯往往不敢逃,因为在古代,大多数的家族都是居住在一起或者是相邻相互照应,但是这样也大大加大了灭族的效率,直接就受到了牵连,根本就跑不掉。

除此之外就是速度太快,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因为族刑本来就是更多的处罚那些犯了大罪的人,而处罚这样的人,通常都是很快就处罚完毕的基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去逃跑。

古代没有身份证、摄像头,被诛九族者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

诛九族这种刑罚在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总之就是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拉出来统统地杀掉。名副其实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出现了,这些被牵连的人为什么不跑呢?俗话说得好“蝼蚁尚且贪生”,这些莫名其妙被牵扯进死罪的人真的就心甘情愿地伏诛,内心没有一点怨言吗?可以告诉大家,怨言肯定是有的,说不定还会化身厉鬼。但是跑是万万不可能滴,因为你是跑不掉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他们为什么跑不掉。

第一:时效性

古代通信方式有多慢,大家都知道,虽然电视剧中的人物各种骑着马乱转悠,但现实中你在古代能有个驴骑就不错了。诛九族虽然残忍,但一般都是用在“谋逆”、“弑君”这样的死罪上,如司马懿,清朝的刺客聂隐娘,像这一号的抓住肯定是要被“诛九族”的。但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诛九族这种刑罚也很难遇到,这就导致遇到了这种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毕竟谁家也不会没事彩排演练这种东西。这就造成负责诛九族的官员一脸懵逼,不知从何下手,执行者都这样了,被执行者更怕是到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吧。

第二:保密性

古代其实也是法治社会,如果判决犯人死刑,需要递交材料让皇帝亲笔签字,皇上签了字才能秋后问斩。但皇帝震怒之下,那就不可能按照正常程序来了,直接就杀掉你了。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决定将晁错满门抄斩,当天晁错正准备上朝,他的车马刚经过长安城的东市,就被中途拦截,皇帝的使者向他宣读了诏书,直接在东市把还穿着朝服的晁错给腰斩,同时,一大批官兵也已经按计划把晁错的家人都抓了起来,统统押往东市腰斩。这种保密性,让当事人事先都没有心理准备,而他的家人族人更是无法提前预知,只能束手就擒。东吴权臣诸葛恪权倾一时,被东吴新主孙亮设计斩杀,随后被灭了三族,当时诸葛恪人还在家里,对外面的变化浑然不知,就被大批赶来的军士逮捕,随后整个家族的人被军士们绑起来直接押赴刑场斩杀。

第三:古代的连坐制度

古代科技不发达,也没有现在满大街摄像头组成的天网。但不发达不代表脑子笨,古人有古人的办法。在古代如果你没有敕书(今天的身份证)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那你就是没有户口的人,没有户口的人在古代社会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在古代一旦犯法被造册登记,就老实待着不要到处乱跑了,从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开始,逃犯就很难在有人的地方生存了,在连坐制度下,有罪犯不举报,那就和罪犯一样受到刑罚。正因为如此,在古代的时候,社会人员流动不大,村子里来一个生人,八辈祖宗都得给你研究明白了,想逃是不可能的。就连商鞅自己也死于他的连坐制,可见这个规定有多厉害。

第四: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故乡的不舍

看着这一点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小编又再胡编乱造地扯淡了。那人都要死了还有人留恋乡土?还有人敬畏皇权?大家先冷静一下,说实话我也不理解,但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是有这种情况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百姓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时候的人很看重这一点,宁愿愚忠地被冤死,也不愿背负抗旨、犯上的罪名。还有中国人一直讲究落叶归根,古人更甚,故乡有自己的祖坟、记忆。他们一些人宁愿死也不想离开。

第五:城池制度和生态、治安原因

这个大家肯定也有疑问,说小编城池制度和治安我还可以理解,那跑不跑关生态鸡毛事啊。那我跟大家一个个慢慢说,城池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古代的城池。在古代能犯诛九族的人一般都是达官显贵,这帮的家族大多生活在某个城池里,只要官府把城门一关,那就是瓮中捉鳖。那有人说啊!小编,他家是地主,他住在乡下庄园怎么办?其实住在乡下一样,你不管往哪跑,肯定要进城,因为你要吃饭住宿。你要是不进城选择风餐露宿那就跟我说的治安和生态扯上关系了,古代生态环境极好,野兽众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老虎、豹子这种野兽,所以你很可能会被半路咬死。如果你幸运没有被野兽吃掉,你还会被打家劫舍的强盗杀人抛尸,因为古代治安也不好!

以上就是为什么“诛九族”的人会不逃跑,老老实实等死的原因了,因为他们根本跑不掉。那大家可能会问小编,真的没有一丝逃跑的机会吗?小编可以告诉大家,没有任何机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的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所幸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在历史上并没有使用几次。不过由此可见,古代的人真的没有一丝人权可言,还是今天的文明社会好啊。大家认为呢?

古代没有身份证、摄像头,被诛九族者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你怎么看?

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有两点回答。

第一, 确实有人逃跑。第二,逃跑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代能够被诛灭九族的,一般来说都是帝王发动国家力量来消灭的对象,比如明朝的方孝孺由于反对朱棣甚至疑似被诛灭十族。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为数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前朝的皇室,比如说刘裕屠杀司马家族,南齐的萧道成屠杀刘裕的刘宋家族,萧衍屠杀萧道成家族,侯景更是把整个南朝的士族高门一锅端,还有唐朝宗室被韩建,朱温屠杀,赵宋的皇室集体被元朝逼得跳海一样。这些都是王朝后人,因为新朝惧怕他们重新建立国家才予以屠杀,所以他们可以说是插翅难飞。由于他们都是有玉牒和各种身份证明的皇族,所以杀起来也是非常容易的,毕竟他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还有对他们屠杀一般都会秘密而血腥的进行。比如说南齐的明帝萧鸾屠杀自己的宗室诸王,都是用典签半夜进行,行动迅速而诡异根本察觉不到。所以说想跑也跑不了。而且古代人口流动少,你跑到人多的地方,除非有人接应,否则生面孔,一定会被发现。要是跑到深山老林里,贝爷可不好当,弄不好就挂了……

至于说一般的普通人,基本上也享受不到彻彻底底的诛灭九族的“待遇”,最多也就是杀几个而已。要想诛灭九族这种“待遇”,至少也得谋反之类的罪名才行。而且其实真正的夷三族,即夫母妻三族。

所以他们的九族也大可放心,而真正被诛灭九族的也有不少逃跑的,比如司马氏被刘裕诛杀的时候,就有人逃到北方,再比如萧衍屠杀南齐也有一部分南齐宗室北逃。

所以说,能被杀的人很难跑,能跑的人一般也轮不到杀。

古代没有身份证,被诛九族者为何不逃跑?

其实在古代对于诛九族这种大罪来说人们没有想到逃跑主要有地理因素、交通原因素、身份验证体系严格、连坐制度等原因。

第一个原因:外系亲属的无知性。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当时人们对于九族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而且九族在不同时期的波及范围也是不同的,所以导致了有时候来处理诛九族大罪的官员都对九族这个范围不能完全确定,那就更遑论那些普通百姓,他们对律法的熟悉程度可都不如一些小官吏,而且都是第一次这样被抓,谁也没有什么经验和准备,很多人可能在被抓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第二个原因:抓捕部门的保密工作做得好。

毕竟当时的社会对于能犯处决诛九族大罪的都是需要帝王亲自签字的,之后再由一些抓捕部门来进行处理。可以说直到真正找到抓捕的具体人员为止,是不会轻易泄露这种秘密的。

第三点原因:古代的连坐制度以及古代对于身份严查的重视性。

在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却是有着类似的证明身份的东西,最早是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如秦朝的验传等,而当时连坐制度也致使这种罪犯很难再有人的地方生存下去。

第四点原因:对于故乡的留恋以及野外过于凶险的原因。

要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故土难离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所以说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很难自己离开自己的家乡的,而且古代野外破坏程度不大,野外也有很多的猛兽,还有很多强盗土匪等角色在其中,所以说外出躲灾也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