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算差。中等吧,我没次考试和别人都不一样,别人考试前特别紧张。有的甚至生病。而我那就特别放松,因为我的家长告诉我自己尽力就行了。所以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好不好,我都坦然的告诉家长,如果好了的话,家长就会说继续保持。如果考得不好,家长就说,下次努力。

季羡林日记引争议,如何评价他的这些记载?

说到故去季羡林大师,我们对其固有的印象是: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等等,但少有人知道的,他曾经也是一位真性情、有热血、叛逆、接地气的鲜活小年轻,如果你读过他的《清华园日记》就会知道。

这些日记写于上世纪30年代,时值季羡林就读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跟所有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此时的季羡林心气甚高,牢骚满腹,荷尔蒙过剩。毕竟当时大师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跟同学们一样,想看美女、会骂教授、做春梦、压抑的荷尔蒙无处发泄。

我们来看看几条有趣的内容——

这是和我们一样会吐槽考试,偷偷骂老师的国学大师,其实2003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在决定出版季羡林的日记时,编辑曾提出“做适当删减”,季羡林的意见是:一字不改。

他说,“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至于为什么原封不动的把当初在清华园读书时候的日记出版,季老是这么说的:

我仔细读了读这两年的日记,觉得比我最近若干年写的日记要好得多。后者仿佛记流水账似的,刻板可厌,间有写自己的感情和感觉的地方,但不是太多。前者却写得丰满,比较生动,心中毫无顾忌,真正是畅所欲言。我有点喜欢上了这一些将近七十年前自己还是一个二十二三岁的毛头小伙子时写的东西。......我写日记,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来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

所以,季老原封不动的发表了,这样,能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季老。而且,季老经过反复考虑,最终是把原文照相影印,真正做到原封不动,只为了向读者献上一份真诚。这些日记让我们看到大师当年也是这么接地气、真性情。就像季羡林大师一直自称:少无大志,中无大志,老也无大志。

从大师的这个做法,一个坦坦荡荡,赤诚之心,光明磊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大师真诚,淡然而又有血有肉,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不是圣人,不高高在上,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所有的成就,都是他一步一步努力走出了的。

学界泰斗季羡林,赴德逃避婚姻,在德邂逅佳人,终归是个“独”人

神色匆忙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也曾为了眼前的美景而止步欣赏,但他们始终行走在路上 。就如季羡林先生所提到的,我们这一生都在为美好的人生而努力,然而古今中外,还未出现过一个百分百美好的人生,所以先生说 不完美才是人生

他从风中跑来,却又消失不见 ,只留下那一抹正直的背影;他在雨里走过,未留下一丝足迹,却让那鲜见的彩虹出现;他走来走去,好似不能停住脚步, 却能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传统观念的沿袭,让大部人一直觉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是文静,只会把时间留给学习的类型, 但季羡林先生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

《清华园日记》 这本书里,记录着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日常生活, 直率又饱含风趣的言词 为这本书增添了些许朦胧之美,也吸引了许多读者。有的读者自此便喜欢上了先生的文章,甚至有 疯狂到夜里挑灯看书的。

考试难,难于上青天,是学生时代的常态 ,它的频繁出现让学生们厌烦,即便如此,他们还得端正态度迎接它。意想不到的是先生的日记里,字里行间, 也对考试产生了不满 ,在1934年3月13号这天,先生在日记里写到 "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这样率真的言辞让读者们不禁失笑,原来他是这样的先生。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 精通英、德、梵、巴利文,是仅有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 。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 社会 活动家。 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是北大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国宝"。

生于民国时代的季羡林,作为季家的独苗,在年满18岁那年,奉叔父之名,与 邻家三姑娘成婚 。尽管先生 对这段包办婚姻不满意 ,他还是努力维持,在婚后第二年彭德华生下了儿子后, 季羡林选择赴德留学来逃避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

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中,让我们 看到了先生的另一面 :有人说先生在德留学时背叛了等他归家的妻儿,有了新的恋情;也有人说那不是背叛,而是寻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些 评论者们都各执己见,但都是片面的。

如若你仔细翻看先生的书籍,就不会 被所谓的网评 影响对先生的看法,你会理解他的想法和作出的决定。 《留德十年》 这本书记录了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先生只身一人的前往异国,其中的艰辛也无从得知。 先生说他在那段时间里见证了纳粹从猖獗到覆灭的整个过程。

时隔多年先生说他常常会想起 伊姆加德 ,那个他在德留学时校友房东家的女儿。1937年,先生开始写论文,而 论文在上交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把先生难住了, 正当他心乱如麻时 ,伊姆带来了她父亲工厂淘汰的打印机,说她想练习打字,这下可把先生高兴坏了,他的论文有着落了,他小心的询问伊姆报酬, 伊姆笑着答道报酬是让他陪伊姆走遍阿根廷的每一个角落。

往后的四年,先生在伊姆的帮助下 完成了数以万计的论文 ,在阿根廷的大街小巷里也都 布满了他和伊姆的足迹。 在傍晚时分的咖啡屋,伊姆加德问先生, "当我们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喝咖啡吗?" 先生低头不语,如若他留下, 往后的幸福时光 就属于他和伊姆加德的,那在家等他的妻儿该如何, 当初立志报国的初衷又该如何? 痛苦的思虑后,先生还是决定回国。

问世间情为何物,已不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而是不可逃脱之物 ,就如林清玄先生所言,"情仿佛是一个大盆,再善游的鱼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情是比江湖更大的。" 所以情何以 "好男儿志在四方",先生也是如此, 为了自己的初衷,终究还是舍弃了一些东西

先生在赴德留学前便 与妻子彭德华育有儿女 ,待先生回国时, 儿女已是舞勺之年 。在我们眼中无私奉献的先生,到了他的家人眼中,却是极其“小气”的。那时先生在 离家10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 ,每月回家一次,但从 未给儿女带过零食 ,只有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有时带本书看,有时亲自下厨。即使如此, 在先生的心里还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只是不知其表达方式。

朋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维持 ,更别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了, 长此以往的冷落,不表达 ,难免会在先生和家人之间竖起一道墙,而这道墙只有 彼此互相理解 ,主动调和才能消失于无形。

在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是 一个十足的失败者 ,颇有瞧不起他的意思。他说季羡林先生是 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 ,也是 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他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也希望读者们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于是他写下了这本书。

在他年幼时, 家庭生活很贫苦 ,唯一陪在身边的只有母亲,虽然父亲回来了,但 还是没能弥补那份欠缺 。季承的回忆中季羡林节电成癖,当一家人在屋里谈天时 他进门就把电视和灯关掉 ;他也不让家人打扫他的房间,有人送他茶叶食品时,他一律照收,放在自己屋里, 偶尔拿出给大家品尝,但常常都放到发霉

在女儿季婉如的回忆里父亲季羡林 是一个很'独'的人 ,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父亲从未满足过她。

当时的先生其实是有机会改变这种关系的,在1962年的搬家后, 一家人就经常相聚,关系也缓和了些许, 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季羡林被批斗, 稍有缓和的关系也就此渐渐冷淡了

1994年春,先生的妻子彭德华 因为病痛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即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先生还是在她走后 写了一篇文章来怀念她

为妻子置办的丧葬的费用中,先生要求儿子季承出2万元, 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一向冷淡的父子关系 历经这件事后更加恶化 。次年,父子关系最终决裂, 13年不曾相见 。先生这一生,活成了悲剧世界里的主人公。

2008年,在病房里只身一人的季羡林 等来了儿子季承的敲门声 ,只是眼神的交汇,彼此便已知晓,长达13年的冰冻期终于过了,儿子陪伴父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先生充满悲情的一生到此结束

人,生而无依,死而无憾。 无论期间所经历的,都将为不平凡的人生增添色彩。

谈一谈季羡林大师的日记

那天我无意间想到这位大师,之前关于他的散文读过不少,只是后来没什么印象了。只是记得当时很崇拜他。

他的文学造诣确实对当代人影响深远,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活了98岁。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记得很早的时候,在好友圈里看到过他写的日记,在网络上盛传,有点吃惊,我还特意去求证了一下,去湖北省图书馆找了一本很厚的《季羡林文集》来看,有一本《清华园日记》。

综合在网上看的文字,看到后来,每每想到就会想笑,真是个有才华而不失幽默的人啊:

北平真是一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秽亵,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曰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早晨本想躲在床上躺一会,但因昨晚豆浆喝得太多,半夜就像撒尿,现在实在再也不能忍了,于是乃起来。

过午看同志成中学赛足球和女子篮球。所谓看女子篮球者实在就是去看大腿。说真的,不然的话,谁还去看呢?

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早晨除了读点法文以外,可以说什么也没干。我老早就想到阅报室里去,因为我老希望早些看到我的文章登出来。每天带着一颗渴望的心,到阅报室去看自己的文章登出来没有,再一方面说,虽然也是乐趣,但是也真是一种负担啊。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就这种不调和实在是人生一切悲剧的起因,再进一步说一句,不调和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调和的。

我讨厌一切人,人们都这样平凡。我讨厌自己,因为自己更平凡。

仍然预备功课,知道是无意义,白费时间,但又不能不念。真是天下第一大痛苦事。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的毕业了。 

文字学考过了,星期三还有一次考——毕莲真混蛋,讲的简直不成东西,又考,像什么话。

今天考两样。完全是临时乱抓,预备的全用不上。

我总主张,诗是不可解释,即便叫诗人自己解释也解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是似有似无,这么一种幻觉写到纸上而已。

我以为老叶不上班,他却上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我现在总觉得,一切事情都可以不去作,但却不能不写文章。我并不以为我的文章是千古伟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只不过我觉得这比一切都有聊,都更真实而已。

晚上看电影,《火山情血》,开头很好,愈来愈糟。我看了几部中国片子,全是这一个毛病——《野玫瑰》亦其一。我真奇怪,有些地方,简直可笑。

【四日】今天是旧历初一,早上起来上供,接着打牌,一打打了一天,糊里糊涂的。

【五日】仍然在家打牌,因为晚上睡得太晚,几天精神坏极。

【六日】到了弭家去拜年,过午秋妹来,又是打牌,大输。晚上接着打,仍输。

【七日】到彭家去拜年。回家仍打牌,精神身体两劣。

【八日】仍在家过着无聊的生活。

【九日】生活单调如故。

【十三日】一天神志昏昏,早晨又没做什么事。过午希元弟来打乒乓球。又同叙青访大千,不遇,乃回家,骑在自行车上,简直想睡,两天走了二百里山路,在自行车上,真够腻了。

【十四日】早晨回写校,天色阴沉,替尹相圻改译文。牟善初来谈。一早晨没做别的事。过午大千来,打了半天乒乓球,走后大睡。周铭西来谈。

【十六日】早晨早起来,回家等四哥找我去打球,但杳无踪影。一天没做正经事。

【二十六日】又开始无聊了。早晨东晃西晃,过午仍然东晃西晃。分差不多全出来了,真使我生气,有几门我简直想不到我能坏的分数。这些教授,真是混蛋,随意乱来。

【二十九日】今天旧历是六月初八,我的生日。秋妹来。饭后,菊田亦来,打牌消遣,微负。晚饭后又打,又负,怪矣。

【三十一日】晚上又打牌。

【八月一日】饭后,打牌。

【二日】晚饭后,同胡二太太打牌,一直到十一点。

【三日】孙二姐来,打牌,大负。

【五日】饭后遇牧来,打牌,大胜。

【六日】菊田来,打牌。晚又打牌。

【七日】现在成了打牌的时代了。几天来,几乎一天打两场,手腕都打得痛了。

【八日】早饭后,打牌。晚饭后,赴彭家,又打牌。

【九日】今天是秋妹的生日。饭后打牌。

【十日】饭后,打牌,一共打三场,大负。晚上又打牌,胜。

【十一日】饭后又打牌。

【十五日】晚上到长之屋打牌,打的是扑克。

至于另外的看起来似乎有损他形象的话,季羡林是这么说的:

“这些话是不是要删掉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一个有很高的成就之人。这本《清华园日记》读着有当代的一股烟火气,网上有卖的,可以看看,后人把大师神化,只有大师本人认为自己只是个凡人,所以读着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