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城楼方向和城门方向有一个夹角,城楼要正对东大街与西门迎恩楼相对应,而城墙因地势修建与东大街形成不垂直的夹角,所以在下面看城楼一边高一边低。

山海关:区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北、东北部与辽宁省绥中县接壤,西部与秦皇岛市中心区:海港区毗邻,西北部与抚宁县为邻,南襟渤海,北依燕山,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山地、古城及滨海资源的城市区。

山海关为什么斜的?

看卫星截图,城楼方向和城门方向有一个夹角,可能是城楼要正对东大街与西门“迎恩楼”相对应,而城墙因地势修建与东大街形成不垂直的夹角。所以在下面看城楼一边高一边低,是斜的。

山海关的文字是谁题的?

大书法家肖显

山海关建于明朝,传说关城建好之后,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奉命为山海关安上匾额。为雄关题匾,应征的高手自然很多,但无论是谁,字写出来,朝那三丈多高的城楼上一挂,不是显得纤弱轻浮,就是笔锋呆板繁琐,怎么也难与雄关虎踞的气势相匹配。后来,有人提出,本地进士,大书法家肖显可担此重任,但此人架子很大,请他来写并非易事。主事看到当时的情形实在已无人敢试,只好硬着头皮上门了。

肖显果然不随和,虽然他终于答应了这事,却同时提出一个条件——何时写好,何时送去;不要催促,不要勉强。主事一想,就五个字,大不了五天半旬的,不催就不催吧,于是答应下来。

不料二十天过去了,还没见一个字的影子,主事有点着急了,偷偷派人去探听,只道是老先生天天在家欣赏名家字画;又是二十天过去了,探听的人说先生成天背诵诗词,因有言在先,主事只好耐着性子等下去;一晃又是一个月,打探的人说老先生早已弃文习武,每天在后院练功。主事再也忍不住了,命人抓来肖显,准备治他的罪,不料正巧圣旨到了,要求三日之内完成匾额,主事一下子急坏了,他只好对肖老先生左赔一个不是,右赔一个不是。肖显见状,长叹一声“蒂不落,瓜亦难熟啊”,叹罢,他让人垒起一个垫台,把八丈长的木匾靠在墙上,叫所有的人都来磨墨,之后,他让人取来那支特制的长柄大笔。只见他在匾前来回踱步,徘徊良久,猛一操笔,饱蘸浓汁,疾步走到匾前,屏声凝神地写起来。一时间,人们觉得老先生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如使棍挥刀般狂舞,落笔提笔,如飞燕掠食,运笔似力拔干钧,把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不到一刻,“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落到了匾上,顿时,高大的门厅都矮了半截。

当人们喷喷赞叹的时候,肖先生悄悄在摇头,他并不满意自己的手笔。原来他想用一个月研究前人墨宝,摆布好五字结构;第二个月读古人诗词,涵养气势开阔胸襟;第三个月锻炼臂力,写起来潇洒自如。可惜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笔力神韵都有欠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看到这几个结构端庄,笔锋峻拔的书法作品都不由得从内心赞叹。

说明文 山海关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景区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因景区涵盖山海关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据《临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