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大部分人只会用产量,而不是质量。德国的前身叫普鲁士王国,这个国家最厉害的是军队和哲学。普鲁士王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王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为落后,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且被各国列强环绕。这样的国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灭亡,要么战。这个国家完全在实行先军政治,一切以军事为主,但这还不足以在列强包围中生存,军队的数量也很有限,只能在质量上有所提高。普鲁士的军队可以说是全欧洲素质最高的军队。这个国家是很贫瘠又处于危险的国家,又没什么得天独厚的资源。他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而普鲁士最终拥有了极为廉洁的官僚系统,行政效率极高。

德国哲学为什么那么厉害

一、德国在没有统一之前,一直都是动乱,三百多个诸侯国打来打去,而在战乱时期人们最容易思考。延续千余年的思考是多么深厚的思想沉淀;2、善思考,严谨;3、在德国人的思维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经验主义,在德国的音乐、哲学、文学里略见一斑。德国艺术家不屑于创造绘画这样看得见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愿意创作音乐这样流动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国执着于文化,英法则更创造文明;4、古代的哲学思想用语主要是拉丁语、古希腊语,到了十八世纪为了传播哲学思想,渐渐开始采用通俗语言,德语的严谨程度最接近古希腊语,发展较完善。二、这和德国人的严谨、尚学以及尊重权威是分不开的。要成为思想家,就要做学问,而且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做学问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而是必须有一个“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体制,尚学的社会风气,对学术权威的尊重及信赖,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任何伟人的成功都有历史的必然性,德国能孕育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绝对不是偶然的。而现在中国缺乏的,正是那些滋养百花盛开的土壤。从汉代的尊崇儒学开始,中国学术就一直处在一种霸权的阴影下,当然很难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三、地理的因素。德国位于中欧,天气寒冷,有效的减少了户外活动,导致德国人喜欢呆在家里。德国人天性沉默、严肃,所以在家就靠看书和思考打发时间。这些有益的脑力活动,促进了德国人思辨能力的发展,寒冷的天气有助于思维的活跃,这为哲学奠定了基础。经济的因素。德国的主体是普鲁士,而普鲁士的经济在中欧是非常发达的(最后统一德国的就是普鲁士)。哲学是一种闲暇的享受,只有有闲暇时间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学。多数德国哲学家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所以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学一门技术(德国的学徒制很完善,终身性的)。这也是一个基础。当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体。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曾有一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因为大师不会孤零的出现,大师的出现是有背景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又是德国人)说过一个世界历史的轴心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人类的文明集中大爆炸,发出耀眼的光芒。其实,这可以用“国家不幸诗家幸”来概之。在哲学蓬勃发展的时候,多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才是根本原因。德国一直处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分裂期时期,总有势力想成就伟业,统一国家,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谓礼贤下士),所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会增强。这就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和营养。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的玄学等等,都是绝好的例子。经济学讲求供需,哲学亦是如此。只有社会有需要,才会有供给。德国社会的分裂,使得国家遭受不少的耻辱,所以他们需要一些理论来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国家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纳粹哲学在一战后横行德国的原因)。所以为了解答人们的疑惑,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改造,哲学理论不断出现。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单个因素所能决定的。当这所有的因素(我举的因素可能不完整)汇集在一起时,事情的发生也就成了必然。这或许就是答案。四、总的来说是因为日耳曼民族不够统一所致,因此即使有许多的较小的专制地区,但一直到“铁血宰相”(德语:Eiserner Kanzler;“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统一德国以前,德国一直是四分五裂的。这种情况便造就了德国人忧国忧民,同时可以在较宽松的国情下自由想象,要知道,一个比较小的地区,就算专制,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束缚人民的。

为什么德国哲学,发展的这么好?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宗教改革。德国经过宗教改革以后多数人是路德宗,路德宗的人重精神,轻物质,所以德国的经济发展一向落后欧洲其它国家,直到近代,德国才不得不走了一条军国主义路线。相对德国,信奉安立甘宗的英国,和信奉加尔文宗的欧洲其它国家,特别是加尔文宗的重物质,现在的北美洲国家人加尔文宗就多,所以经济发达。但是在哲学领域德国却遥遥领先。

你对比路德宗和加尔文宗的教义也不难发现,路德宗强调因信称义,只要有圣经,只要信上帝,人人都可上天堂。加尔文宗却强调要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彰显上帝的荣耀,才能上天堂。走的路线不一样,也发展出两个特色的世界。

为什么德国的音乐教育如此成功?

从古至今,德国已经出了很多音乐天才,德国之所以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功,与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如果你去德国走一圈,你会发现德国有很多音乐补习班,几乎每个补习班里面都有很多学生,他们学习不同的乐器,但是他们报的这个补习班和中国的补习班是不一样的。

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家长和老师不会强加给他任何的压力,因为只有让他们自由发展,他们才能真正找到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种氛围为德国的孩子学习音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德国非常重视音乐的发展,在一些德国的中学和小学,就开设了各种音乐课程,而且还会定期举办音乐节和夏令营,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从小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关于音乐这方面的兴趣,所以德国的音乐教育才会如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