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廷和一个幸运的小伙子贝斯特,两个人发现了胰岛素,但是在当时命名为岛素”。在那个年代,胰岛有好多别称,可能后来规范叫做胰岛素)因为当时糖尿病就是绝症,几十年来许多大佬前仆后继的去寻找胰岛素,所以没人想要去找什么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是后来发现的,只能在胰岛素的基础上起名,而且因为没什么大作用,所以就这么叫了。

胰岛素是什么东西

胰岛素是由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

扩展资料: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胰岛素

什么叫胰岛素?

胰岛素
【胰岛素的结构】
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的性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
〖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
〖分子量〗5807.69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
〖熔点〗233℃(分解)
〖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
〖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
〖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
【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激动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胰岛素的作用】
〖药理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一)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二)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三)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四)其它功能
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发现】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
【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 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 ——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中经蛋白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及C肽,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及胰岛素的5%。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 链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B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
(1)胰升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对抗胰岛素。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
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胰升糖素还能加强肝细胞摄入氨基酸,及因能促进肝外组织中的脂解作用,增加甘油输入肝脏,提供了大量的糖异生原料而加强糖异生作用。胰升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产生大量葡萄糖,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胰升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胰升糖素比值明显上升,此时肝脏从生成葡萄糖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而贮存糖元的器官。
饥饿时,血液中胰升糖素水平显著上升而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及糖元分解加快,肝脏不断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同时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从而节省了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等组织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
(2)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的分泌物。当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输出增多,阻碍葡萄糖进入肌肉及脂肪组织细胞,使血糖升高。
(3)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①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它能促进人的生长,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生长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糖元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高,于是血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及脂肪利用增高,此时血浆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
②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不仅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在生理情况下有抑制胰岛素及胰升糖素分泌作用。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本身对肝葡萄糖的产生或循环中葡萄糖的利用均无直接作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为皮质醇,即氢化可的松),能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进入肝脏增多,又能诱导糖异生有关的各种关键酶的合成,因此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生物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启动的。胰岛素受体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特定部位,仅可与胰岛素或含有胰岛素分子的胰岛素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分布非常广泛。受体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受体由α、β各两个亚单位组成,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α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一端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具有胰岛素结合位点。β亚单位由细胞膜向胞浆延伸,是胰岛素引发细胞膜与细胞内效应的功能单位。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后,β 亚单位中酪氨酸激酶被激活,使受体磷酸化,产生介体,调节细胞内酶系统活性,控制物质代谢。并由各两条亚基组成四聚体型受体。每种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受体数目与亲和力,此二者又受血浆胰岛素浓度调节。当胰岛素浓度增高时往往胰岛素受体数下降,称下降调节。如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由于脂肪细胞膜上受体数下降,临床上呈胰岛素不敏感性,称抵抗性。当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时,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增多,与胰岛素结合力加强而使血糖利用改善。此不仅是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是治疗中必须减肥的理论依据。
【药物简介】
insulin 脊椎动物胰腺中兰氏岛(Yangerhans)的β细胞分泌的激素。1921年由F.G.Banting和C.H.Best所发现。insulin一名系由insula(岛)而来。胰岛素可用酸性乙醇从胰腺中提取。1926年J.J.Abel已分离出胰岛素结晶,结晶中含有微量锌。单体的分子量为5700,在中性溶液中可互相融合。F.Sanger就作为牛胰岛素的蛋白质曾首次确定了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955)。胰岛素的结构是,通过S—S键在两处把A链(含有N末端以甘氨酸、C末端以天冬酰胺结束的21个氨基酸的残基)和B链(由N末端为苯丙氨酸和C末端为丙氨酸的3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连结起来的结构。在A链内含有一个二硫键(S—S)。牛、猪、羊、马、鲸等动物的胰岛素,链中特定部位的残基并不相同,有种属差异。胰岛素由于化学合成的成功结构已经清楚。单独的A链或B链并不具有活性,在—S—S—键正确地将两链连结后才产生活性。在β细胞中最先合成的称为胰岛素原(proinsulin),它是由86个氨基酸残基(是人的,而牛的为81个)组成的一条链的前身,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去掉肽链的一部分便形成胰岛素分子而分泌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分泌受葡萄糖等的刺激。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对葡萄糖之进入组织细胞、氧化以及由糖转变成糖元和脂肪有促进作用,其结果可使血糖含量降低。此外,它还能使氨基酸进入细胞的速度加快,促进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据谓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特异的结合而发生的。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延长胰岛素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可使用与鱼精蛋白结合的鱼精蛋白胰岛素,或复与氯化锌结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俗称:普通胰岛素;胰激素;因苏林;正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
类 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简 介:
【药理作用】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适应症】
主要用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 2.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 3.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 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用量用法】
一般为皮下注射,1日3~4次。早餐前的1次用量最多。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有时肌注。静注只有在急症时(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因病人的胰岛素需要量受饮食热量和成分、病情轻重和稳定性、体型胖瘦、体力活动强度、胰岛素抗体和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等因素影响,使用剂量应个体化。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确定剂量,一般24小时尿中每2~4g糖需注射1个单位。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约为5~40单位,于每次餐前30分钟注射(以免给药后发生血糖过低症)。较重病人用量在40单位以上。对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单位左右,与葡萄糖(50~100g)一同静脉注射。此外,小量(5~10单位)尚可用于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同时注射葡萄糖)。
【注意事项】
1.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出现低血糖休克时,静注50%葡萄糖溶液50ml。必要时,再静滴5%葡萄糖液。注意必须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有时在低血糖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应。若睡前尿糖阴性,而次晨尿糖强阳性,参考使用胰岛素剂量,应想到夜间可能有低血糖症,此时应试行减少胰岛素剂量,切勿再加大胰岛素剂量。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卡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3.注射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少数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抢救)。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单位。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6.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7.注射液中多含有防腐剂,一般不宜用于静注。静注宜用针剂安瓿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胰岛素属于什么?

胰岛素属于哪一类物质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增加糖元合成而和抑制分解,因而产生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还具有促进脂肪的生成,抑制其分解的作用,使酮体的生成减少,纠正酮症酸血症的症状,胰岛素还可以促进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氨基酸的转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用于各种类型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症和糖尿病性昏迷等疾病。同葡萄糖合用,静注,可防治严重消耗性疾病,重度感染等疾病。
胰岛素是啥
胰岛素 是由人体胰腺的丁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的不足或者停止分泌,就会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是什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内胰岛β 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5 700,有a和b两条多肽链,a、b链间有两个二硫键相连。a链有21个氨基酸残基,内部还有一个二硫键,连接第6与第11个氨基酸残基;b链有30个氨基酸残基。最初,胰岛素由动物胰腺中提取。

不同种属动物(人、猪和牛等)胰岛素成分有异,但功能大体相同。人与猪胰岛素不同之处是,人胰岛素b链最后一个氨基酸残基是苏氨酸,而猪则是丙氨酸。人与牛胰岛素不同之处则是在a链上,人的第8号和第10号氨基酸残基分别为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牛分别为丙氨酸和缬氨酸。不同种类动物,胰岛素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其在生理效应和药物动力学上稍有不同。
人体胰岛素合成过程中,先生成含109个氨基酸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在细胞内很快经蛋白酶水解去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猪是84)的长肽链——胰岛素原(人的胰岛素原分子量骇9 000)。胰岛素原在高尔基复合体内形成β颗粒。β颗粒成熟后,胰岛素原再经蛋白水解酶作用,脱去中间无活性的c肽(人的c肽为31肽,猪为29肽,牛为26肽),两头的a链和b链组成胰岛素及剩下中间产物(裂解胰岛素原),分泌到β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
胰岛素是哪里分泌的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著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激动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 *** 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阀,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 *** 胰岛素分泌。

(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胰岛素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调节血糖的,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得糖尿病

记得采纳啊
胰岛素是哪个器官生产的?
是胰腺产生的。

胰岛素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打胰岛素呢?

胰岛素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打胰岛素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知道胰岛素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打胰岛素呢?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胰岛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的重要,它能够促进糖类的代谢,在预防糖尿病病情加重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得了糖尿病后,不是说马上就可以打胰岛素,往往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刚刚发病时,血糖一般通过药物治疗,都能控制在一个标准当中,而且也不会引发并发症,所以这时候往往只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一般都能控制好病情。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人之所以会得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引起的,毫无疑问对于机体来说胰岛素是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注射胰岛素则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肝糖元分解和肝糖元异生作用受抑,并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糖元和三酯的合成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是降低周围血循环中的葡萄糖。人体皮肤先是表皮,到真皮,再到皮下组织,然后是肌肉,而胰岛素需要注射至皮下层。肌肉层血管丰富,胰岛素吸收过快,容易造成低血糖,所以手臂、大腿这两个容易注射到肌肉的部位,最好选用超细超短型针头。如果刚开始发现时,无法分辨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可以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等到症状缓解后,再确定具体的糖尿病类型,制定出后续治疗方案。

人之所以会得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引起的,毫无疑问对于机体来说胰岛素是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注射胰岛素则可以有效降低血糖。1型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胰岛素缺乏导致的,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而且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健康。

胰岛素有促进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的作用,因而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虽然人体内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在无胰岛素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但需要较高的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反应能在正常的血糖浓度的情况下顺利进行。1型2型的糖尿病,可以说在糖尿病类型当中在我们国家发病率很高,也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脂肪类,蛋白类过多,再加上懒惰运动比较少,造成身体肥胖,所以就形成了一种糖代谢疾病,因此这类糖尿病,往往由于身体比较肥胖,单纯的通过药物治疗,所能达到的效果不好。

通过以上大概了解你明白了吗。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是干什么用的

胰岛素是我们大家都听说的一种药物,通常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是我们大家有很多人不懂其作用原理,因此我们便来了解一下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是干什么用的?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胰岛素能够改善血糖的代谢,人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它是在细胞内通过钾离子以及atp酶的辅助作用下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通过与肝脏、脂肪组织、肌肉等靶组织的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其主要作用是增加穿膜转运,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是有峰值的,一般空腹时胰岛素应该在10以上,餐后一小时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是正常时的5~20倍,而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存在着障碍。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胰岛素是干什么用的
1、降血糖:胰岛素能作用于细胞膜,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外周特别是在脂肪和肌肉内的利用。

2、对肝糖元异生:肝糖元分解和肝糖元异生作用受抑,并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糖元和三酯的合成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是降低周围血循环中的葡萄糖。

3、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胰岛素有促进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的作用,因而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虽然人体内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在无胰岛素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但需要较高的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反应能在正常的血糖浓度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4、对蛋白质代谢:胰岛素可以抑制由氨基酸转变为碳水化合物的糖元异生作用。

5、对脂肪代谢:在正常情况下,脂肪代谢也需要胰岛素的作用。当胰岛素缺乏时,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脂肪在肝中沉集,肝糖元贮存空虚,糖元异生作用加强。
胰岛素是蛋白质吗
胰岛素不是蛋白质。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B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胰高血糖素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也可通过外源性补充。它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它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是什么器官分泌的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胰岛β细胞是位于胰腺内,它分泌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体内血糖升高时,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如果胰腺发生功能障碍,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就会造成最常见的糖尿病。其中,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分泌不足,二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敏感所导致。当然胰岛素分泌过多也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作为外分泌腺体,主要是分泌一些消化液,例如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这些物质在人体的肠道内发挥重要的消化作用。作为内分泌腺主要就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促进身体对糖分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患者会发生糖尿病。

胰岛素的解释

胰岛素的解释

[insulin]

郎格罕氏岛(胰岛)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胰激素, 特别 对碳水化合物的 代谢 不可缺少。商品常由牛或猪的胰脏提取和制成 结晶 , 用于 治疗和 控制 糖尿病 详细解释 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肝脏和肌肉内 动物 淀粉的生成,加速 组织 中 葡萄 糖的氧化和 利用 ,从而 调节 体内血糖的含量。胰岛素分泌量减低时即引起糖尿病。胰岛素制剂可以治疗糖尿病。

词语分解

胰的解释 胰 í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 之一 ,在胃的后下方(亦称“胰腺”):胰液。胰脂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子(a.猪羊等的胰;b.肥皂)。 部首 :月。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怎么解释?

胰岛素是惟一降血糖的激素,当血糖浓度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量增加,进而来降低血糖浓度,此时血糖浓度还没有完全降到正常值。而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的激素,在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才能增加以降低血糖浓度,可是这时胰岛素还没有将血糖浓度降下来,因此,这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必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同理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增加,从而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高的目的是为了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能。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所以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的同时也促进了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其目的是促使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以利于糖的氧化利用。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什么关系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功能上是对立关系,在分泌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

2、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是体内血糖含量较低时又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促进,以恢复体内正常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可知:二者成对立关系,又称相互促进关系。

扩展资料: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与胰岛素的关系:

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很多,血糖浓度是重要的因素。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胰分泌增加;血糖升高时,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氨基酸的作用与葡萄糖相反,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蛋白质或静脉注射各种氨基酸均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血中氨基酸增多一方面促进胰岛素释放,可使血糖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同时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这对防止低血糖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间接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胰高血糖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胰岛素

胰岛素是激素吗?为什么?

胰岛素是激素,但是胰岛素主要是属于降糖类的激素,而且是体内目前唯一的可以用于降糖的激素。胰岛素不像其他的激素一样,胰岛素不成瘾不依赖,但是有的病人会长期或者是终身皮下注射胰岛来降糖。主要是因为自身病情的需要,才导致胰岛素的长期应用,并不是因为胰岛素有成瘾性和依赖性而导致患者每天的应用。首先有的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较好,则可以改成口服降糖药物来降低来降低血糖,在平时饮食和运动的控制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可以控制平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不用胰岛素来降糖。其次有的糖尿病患者本身胰腺功能比较差,药物治疗降糖效果也比较差,可能口服很多的降糖药物,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达标则建议启动胰岛素治疗,而且根据病情的需要可能需要长期或者终身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