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

大兴安岭地貌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形态。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

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最高峰为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大白山,海拔1528、7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负2、8℃,最低温度负52、3℃,无霜期90至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岒这篇短文是什么结构

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赞美和喜爱之情 也说明了大兴安岭非常富饶美丽

1 : 、 、 、 : 、 、

2(略)

3 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

4 大型珍贵动物、珍贵毛皮动物、鸟类

5 动物、矿藏富饶美丽对大兴安岭喜爱、赞美和向往之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什么结构?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

这篇课文是从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入手,先分别描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然后,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作者通过运用美词美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了解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

原文: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黑熊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自然段解析: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

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大兴安岭简介

美丽、富饶、古朴、自然,无任何污染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的最北边陲,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十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