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债券市场在跌,债券基金主要投资债券,债市跌,净值自然要跌。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简单讲,存款利率提高,资金流向存款,债券价格下跌;存款利率降低,存款收益率降低,资金流向债市。债券的未来收益率是固定的,发行时已经确定了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日已经确定。债券的价格是该债券预期收益的贴现值,预期收益是固定的,若贴现率即当前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债券的贴现值越小,则现在债券的价格越低。

招商债券基金为何大跌

1、请教一下大家,买的净值型债基,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债基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一种理财投资。主要是由于今年的疫情影响。国家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放低了利率。目的让中小企业多来贷点款。所以利率下调。导致结果的就是国家收入降低。所以债券净值就会降低。但是这个不用担心,从长远来看这种基金还是会一直盈利的。这只是短暂的波动。请不要受到这个影响。有时候看似是风险,其实也是机遇。你可以在净值偏低的时候。如果再次购买可以获得更多的份额,一旦净值回升时你就会收益更多的钱。

2、债券基金这几天怎么下跌了?

债券基金出现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

这要从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说起。债券基金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债券型基金的主要分类有纯债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债基等。不同的债基投资的方向略有差别,所以影响他们涨跌的因素也会不同,通常情况下,纯债基金比其他持股的债券基金表现平稳许多。因为纯债债基仅投资于债券,因此它的涨跌就是受到所投资的债券影响。而债券有两种收益形式:一种是债券到期的利息收益,另一种是债券市场的波动形成的价格差别。这种波动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

1.货币政策松紧:货币政策宽松对债券基金收益偏利好,因为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2.利率波动:债券价格的涨跌与利率的升降成反向关系,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价格便下滑。因为已经发行的债券,其利率是已定的。市场利率上升,已发行债券的利率不变,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就下降。而新发行债券为吸引资金,往往会提高利率。比如最近发行的国债利率就出现明显上升,从而影响其他已发行债券的价格。

3.市场预期: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和肆虐,企业经营和盈利比较艰难,市场的违约风险在提升。如果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被视为低风险产品的债券型基金,其波动就会加剧,也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所以在股市向好的情况下,低收益的债券基金的吸引力会降低。

现阶段,经济环境因素仍然是债券市场投资的重要风险点,如果市场流动性紧或从金融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资金周转紧张的投资者会赎回他们可以赎回的资产,以弥补资金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债券型基金等稳健型资产被无差别赎回。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债券型基金时更要精心挑选,提防爆发超预期的重大风险。

通常情况下,债券基金是存在违约风险和收益波动的,不过,债券基金下调的周期一般比较短,所以投资者也不用过分担忧,在债券基金还没出现止跌迹象的情况下适当规避就是。

国债收益率都涨到2.7以上了,能不跌吗

债券基金为什么一直下跌?

国债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会下跌,债基类理财产品会下跌。那什么情况下国债收益率会上升呢?

一是货币政策是不是还有继续宽松的操作,货币宽松相当于提升了资金的供应量,如果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那么利率才有望下降。

二是资金需求会不会下滑,如果资金需求下滑,那么利率才同样有望下滑,资金的需求下滑相当于减少了资金的需求量。

总之就好比是物以稀为贵,资金供应量不变或资金量供应减少,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大,那么结果就会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反之亦然。

2、可是实际情况却让人感到费解!

货币政策方面:

·央行12月5日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11月25日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11月25号消息的货币宽松并没有止住国债收益率的上升!

既然央行已经救市并执行了货币宽松,为什么债基还会继续下跌?单从理论上来说,降准属于货币政策宽松的表现,提升了市场资金供应量,国债利率应该下滑,债基应该走强才对,但为什么债基的净值仍然在下跌呢?

原因我猜测只能是:市场资金还是不足,整体供应量不足以应对需求量的增加。

比如有人预期未来经济会转好,手头资金又不足,所以只能继续抛掉手上的国债换成现金进入股市等领域投资,详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加上很多买理财的都是老百姓,普通人根本无法接受理财亏损,所以发生大面积的挤兑,纷纷把理财赎回,换成了定期存款,而银行理财产品被抛售使得银行理财经理不得不继续抛售债基去兑现(一般债基类理财产品主要构成就是国债),债券价格受抛售影响而下跌,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12月12日新闻)

3、新的拐点是否会稳住理财的下跌趋势?!

我们来看最新的货币政策方面:

·央行12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12月6日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12月6日消息的货币宽松政策还是有效果的,短暂稳住了国债收益率的上涨,甚至还有回落。

但为什么12月7号开始国债收益率又继续开始走高了呢,利好这么快就消化完了吗!

我猜测的原因可能是:市场资金还是有些不足或新的资金融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

12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比较重磅的“国十条”疫情防控政策,而这样的政策也是利好经济市场的(股票市场),加上老百姓理财的持续兑现赎回,以及股市可能的回暖迹象,所以导致市场资金还是有些不足或新的资金融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也行两者都有)。

虽然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上看,国债收益率这几天有也走平的迹象,但未来的风险还是有的。

经济越好的时候,很多钱都会流向股市等赚钱更快的地方,而债基的收益就会下跌,2022年12月-2023年3月,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推进,经济会有一个震荡过渡期,明年3月份以后大家普遍对经济走势是看好的,这个肯定是更加利好股市。要想理财产品收益很快企稳,除非有进一步的经济宽松政策出来或资金的融资需求发生变化。

如果你不能接受目前理财产品的短期收益波动,能赎回的先赎回也是一种选择,等国债收益率企稳后再考虑重新分批买入理财产品(2021年末买基金的人伤透了心、2022年末买理财的人伤透了心,普通老百姓理财越来越难了)!如果你还能接受更高风险的理财,并且还有可用于投资的现金,那么现在开始持续去关注下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等)或股票市场也是一个新的选择。

最近债券型基金为什么跌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这一轮为什么会下跌。债市已经经历了一个比较长周期的牛市,疫情反复的基本面环境下,消费投资都受到了重创,尽管海外加息不断,甚至中美国债收益率到达了倒挂的程度,央行依然是保持了比较稳健的政策取向,资金面极度宽松+资产欠配,收益率已经下行到非常低的位置,几乎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的水平上维持了半年时间,这是比较罕见的。其实到了10月底,债市已经处于利好全部出尽,只等利空消息进场成为最后一根稻草。11月后资金面首先开始出现了一些紧张的信号,同业存单的价格开始飙升,直到11月11号那个周末出台的地产刺激政策以及疫情放松的信号,彻底击垮了市场的预期。这几天连续的暴跌已经是历史比较罕见的,并且前几天的暴跌后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理财赎回,迫于净值压力导致很多产品不得不在二级市场抛售,形成了恶性循环。何时能够停止,要看这一轮债市的调整需要多久才能消化该循环,今天央行已经出手大量净投放,但是未来的政策取向一定还是不会采取前期的刺激性政策,收益率稳步上行是必然的结果,短期的大幅波动也不是央行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