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美主义来说,人要追求完美,自拍图片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姿势过丑,人们就会不满意,然后会重新接着自拍。而这样的不完美的次数不仅仅只是一次,所以就会花很多时间在自拍上。另外从人心理说,人多少有点自恋,多拍一些图片,来选择最美的一张,所以也就很耗时间。而这个客服花时间在自拍上,可以设置一个闹钟。对于那些自恋的人群来说,让闹钟声音响,来警示自己时间已经使用过多。

发自拍成瘾怎么办?

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长的好看自拍可以理解,长的难看自拍就不可以理解了,你属于后者,我也不清楚什么原因。

我天天喜欢照镜子和自拍,怎么办?是不是上瘾了?

不要认为自己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地方。如果照镜子和自拍不影响你生活和工作或者学习,自拍也没有什么问题,就当是每天的日记一样,但是这个日记不是手写的,而是自己的照片。自己喜欢就好,不要想太多,但是你自己也觉得过分的自拍的话,就稍稍控制一下自己就好,毕竟过犹不及,生活还有很多你要忙碌的地方。

心理学家:为什么你越自拍,越觉得自己丑?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发展推动了自拍的兴起。

自拍是指个人通常使用智能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给自己拍的, 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在当前心理学研究中, 自拍往往还强调:

“自拍的核心是自拍人自己, 重点在于脸和身体”

 “自拍是在一定程度上经过刻意拍摄、调整并最终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 。(McLean et al., 2019)

如今, 自拍已经是一种流行的、普遍的、跨文化的现象。(Etgar & Amichai-Hamburger, 2017)

在中国,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群体覆盖了85.8%的中国网民, 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自拍爱好者。 

没事的时候拍张自拍发发朋友圈,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都先来张自拍再说。

甚至很多女生手机相册中最多的可能就是她的自拍。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自拍的越多,越对自己的颜值产生怀疑呢?

为什么会这样?

自拍是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以外貌为核心的信息。

这一行为虽常见,但是可不要小看自拍这一个小小的行为,它的影响可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哦。

01

自拍影响你对自我的看法

研究发现, 自拍相关行为与用户的身体映像密切相关。

身体映像是指:

研究身体自我(physical self)的重要维度, 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想法、信念和感受, 显著特点是主观性和感情性。

消极身体映像表现为身体不满意、消极情绪和身体映像担忧等。

它不但会导致个体整体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降低, 负性情绪体验增加, 而且还容易导致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等不健康管理行为。

由于自拍是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与外貌相关的信息,所以与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相比, 与外貌有关的社交媒体使用会对用户的身体映像造成更大影响。

这让我想起我有一个爱发朋友圈的朋友,并且朋友圈里都是她的自拍照。

我原以为她对自己的外貌是很满意的。

但是她却对我说,从前的她没有那么关注外貌时,对自己的外貌确实还挺满意的。

自从朋友圈流行之后,她也开始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的照片。

有时一张照片发布之前要花费一个小时地时间来P图,虽然知道这很浪费时间,可是觉得大家的照片都是P过的,自己也难以面对真实的自己。

长此以往,她发现对自己的外貌开始极度关注,也越来越不自信了。

我们在浏览他人的自拍时,有时也会努力获取有助于未来赢得他人认可的自拍标准,比如通过点赞数来收集观众的意见反馈。

但是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可反而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认可。

 02 

自拍是怎么影响我们的?

身体监测

有研究表明, 许多女性表现出了对“是否在社交媒体上显得有吸引力”的持续意识。

个体作为自拍发布者, 可能受这种意识的驱使, 在主动性自拍行为上花更多时间、精力而进一步鼓励了身体监测。

研究者通过问卷分析得出, 发布自拍的频率会通过收到更多外貌相关评价而增加进食控制行为。

也就是说,女性发布的自拍越被他人评价,越会关注和在意自己的吸引力,从而会促使一些整容、减肥、求瘦的行为出现。

标准内化

当前社会文化施予人们, 尤其是女性的理想标准之一, 就是要保持苗条年轻的体态。

在中国, “A4腰”、“锁骨放硬币”等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一时的风潮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文化中“以瘦为美”的现象。

人们暴露于媒体信息后会内化社会的理想形象(比如瘦或者肌肉型身材), 使得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形象成了自己评价外貌的标准, 并且频繁地基于这个标准进行外貌比较。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会经常浏览其他人的自拍,还会收到他人对自己自拍的评价。

这些都会内化社会大众对理想形象的标准。

研究发现:

 好看的、客体化的照片会收获更多点赞和评论。

而个体会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做出往标准靠拢的行为,结果进一步强化社交网络上关于理想标准的信息传递。 

个体会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获得的反馈来判断自己是否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可, 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有人会说:我不看别人对我自拍的评价,我只看他人自拍的评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而研究表明,浏览针对他人外貌的评论会引发更高的身体不满意。

外貌比较 

人们更倾向于和自己某些特定属性相似的人进行比较, 比如相似年龄、相同性别等。

相比多展现名人、明星、模特形象的大众媒体, 社交媒体上有更多可比较的普通人。

由于个人常常出于寻求关注和他人肯定的目的发布自拍, 使得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许多普通人经过美化的照片。

所以浏览自拍可能会通过增加个体进行外貌上的上行比较而损害身体映像,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负面评价。

 03 

影响自拍相关行为与自我看法的因素 

个人因素 

大量研究发现, 女性更易产生消极的身体映像,且女性自拍相关行为的比例比男性更高。

而相比较女性, 男性浏览同性有吸引力的照片后, 身体映像受干扰的程度更低。

年龄也可能是影响自拍行为与身体映像关系的一个因素。

个体年龄越长, 自拍频率越小, 青少年是发布自拍最多的人群。

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假想观众”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点,。

社交媒体情境中潜在的大量观众更增强了青少年这方面的认知。

对于青春期少女来说,由于那些对身体和饮食问题高度关注的青春期少女为了获得对自己身体吸引力的确认, 会更频繁地参与自拍这种注重外表的活动。

如果被试越相信照片是经过编辑处理的, 他们内化理想形象的程度越低,能够减少自拍编辑并鼓励周围人呈现真实的自己。

反之, 当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辨认出自拍被编辑的痕迹时, 会更容易内化理想形象而产生对身体的不满。

人际因素 

研究表明, 当个体从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后, 会更少地认为自己需要通过迎合对理想外貌的标准而获得他人的肯定。

与母亲的良好关系能够减少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女性身体映像带来的影响。

这说明和家人的良好关系有助于保护个体的身体映像。

父母主要可以从培养亲子关系和管控自拍行为两方面保护孩子的身体映像。

对于青少年来说, 父母的管控也有助于减少他们身体映像受社交媒体的损害。

Fardouly等人发现父母越控制前青春期孩子花在社交媒体上时间, 孩子们的外貌满意度越高。

同伴在塑造个人对美的标准和内化代表美的理想媒体形象时非常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

当看到漂亮的同伴在社交媒体上更受欢迎, 会促使个体在展现自我时掩盖缺陷, 并将获得的点赞数直接和同伴对他们外貌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因此,同伴对于个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环境因素 

相比较传统媒体, 社交媒体具有一个潜在优势, 即它允许用户发布信息, 所以社交媒体可以承载更多元、丰富的内容。

研究发现, 浏览为调侃那些拥有理想身材的名人而拍摄的幽默自拍的个体, 比看名人原版照片的个体有更高的身体满意度。

说明幽默风格可以减少自拍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所以,下次浏览自拍时,无需过于认真,试着调侃一下各自的自拍吧。

写在最后

自拍本来只是一个用来满足自我展示和社会连接需要的一个行为,却没想到在无形中加剧了社会中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消极影响。

人们甚至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用在自拍之后的修图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有太多“完美”的照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你在浏览别人照片的同时,知道别人同时也在评价你的照片。

尤其是在当下这种“颜值即正义”的社会中总是充斥着对于脸蛋和身材焦虑的氛围。

自拍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社会中还充斥着更多的现象。

比如,“A4腰”、”漫画腿”、“天鹅颈”,甚至最新出现的“精灵耳”......

它们使我们心中原本哪怕小小的焦虑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自拍本没错,但不要让自拍成为进一步加大这种焦虑的推进器。

我们要合理看待、仔细辨别现象背后对我们意识的绑架。

与其花费太多时间在外貌与身材上,不如向内看看自己有多美。

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并不在容颜和身材,而是所经历过的往事,是内在留下的印迹,令人深沉而安谧。

所以,优雅不是装扮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的凝聚;淡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段人生的沉淀。

时间会让一颗灵魂,变得越来越动人。

经常自拍的女的是什么心理

经常自拍的女性是什么心理,个人觉得如果一个女性经常发自己的自拍,那么首先呢?说明他对于自己很自信。因为如果一般内向的人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各种生活展示在他人面前的。第二点来说呢,如果不是职业需要,那就说明他有很多的时间来整理和发布这些东西。他的心里呢其实渴望跟别人产生交集,希望遇到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了解他,并对他发的这些自拍呢做出一些评论。因为展示出来的东西呢,肯定都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美好的或者值得纪念的。而别人对这些东西的肯定其实就是对他的肯定。这回加强他的自信心以及自我满足感。

如何正确对待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

空余时间随便用,但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过度使用。还记的去年那个上班时间抢红包被开除的哥们吧!要正确认知手机的使用时间,不然对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小则影响前途,重则影响生活。没有那个老板会喜欢上班时间玩手机的人。在生活中一样,如今低头族太多,走路都在玩手机,这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就拿上次几个朋友一起出门玩,大家一起说笑着走着,一哥们拿手机回信息,咚的一声,一不小心就撞上路边的路灯杆子上去了。听声音都能感觉到那酸爽,那哥们在原地愣了分把钟才回过神了,当时都差点送医院了,后面他说没事就没去了,但额头上的那红印却跟了他一两天。所以玩手要注意安全与时间,手机只是我们的通迅工具,不要让它成为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拌脚石。

怎么看待很多人每天晒自拍,加上煽情文字的现象?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建议对他人的生活持肯定和欣赏的态度。

我的好朋友就特别爱自拍,但这只是一个阶段的,有一段时间她很少自拍,因为工作繁忙,后来因为她得了甲亢,这是一种慢性病,情绪上不能有大的波动,并且要保持情绪愉悦。所以她那时候开始,就过得比较恣意洒脱了,因为工作压力不小,为了能够法纾解掉这些压力,她就只有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幼稚,好玩,在以往自己认为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自拍。

买一杯奶茶,她都会发表不少的感慨,配上自拍图。这方面我经常配合她,充当摄影师的角色。虽然在朋友圈的人看来,偶尔会觉得比较矫情,但事实是她确实开心了许多。

我另一位朋友也很爱自拍和煽情,文字可能还有点儿负能量,起初作为局外人我也比较烦,也屏蔽过她一段时间。后来有一次她来我的城市,我跟她一起才知道她有抑郁症,花了很长时间才自己走出来。其实她整个人在现实中给人感觉是平和而愉悦的,并不像朋友圈和网络上表现得那么多愁善感,用她的话说,她只是利用朋友圈去扔掉了坏心情,动动手指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我也有做过一些事情,比如在朋友圈打广告,也收到一些人的嫌弃。随着时间变化,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打广告,或是分享喜悦,或是抒发感慨······


其实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朋友圈其实是属于私人空间的,用于抒发情感或者是在上面卖东西,或者求助怎样,都是个人的事情,谁有没有个难事呢?觉得烦的时候可以选择屏蔽,觉得理解的时候可以给予安慰和关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不愉快而无边界地去置喙别人的心情如何抒发,又不是别人用了我的账号在发在我的动态上。

经常发自拍的人,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经常发自拍的人,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我感觉经常发自拍的人是很自恋的人,同时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真的是很爱自拍,还很喜欢把自己的自拍照发到朋友圈里,当然,有人很反感她的这种行为,不过我倒是一点都不反感,可能也是因为我很喜欢她吧。她呢,是一个很率性的女生,喜欢她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时,讨厌她的人也是讨厌她入了骨。她和我说过,她对总有人会送钱给她花感到很奇怪。她也曾经说过,有一个她并不觉得是好朋友的女生,甚至都不能称得上是朋友的女生,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送了很贵重的礼物,她都惊呆了。我想,这就是她受很多人喜欢的表现吧。当然,她也和我说过,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会里的女生嫉妒她,想整她,还好她也不是吃素的,何况也是学生会里的人,和一些有权势的学生会领导还有主席的关系都特别好,所以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我那时候想,其实这很正常,任何一个受大家欢迎喜欢的人,总会招来一些嫉妒心很重的人。

我的这位朋友经常会用各种各样的相机,拍了自拍照就发布到朋友圈,她也会和各种各样的人合拍,然后配上说说,发布到朋友圈,每次我都会夸她好看,她也很喜欢很习惯我的这种夸奖,反正我感觉她挺受用的。她好像特别喜欢别人夸赞她,偏偏她一发朋友圈,总会有很多人夸赞她,所以我想这就是她不停地自拍晒图的原因吧。如果换成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老是自拍晒图,我可能会理解为她很寂寞或者是她在寻求一些自我肯定,但是我深深地了解她,我和她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了,所以我很清楚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面对她不停德自拍晒图,我只想说她是一个自恋而且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她不怕别人看到她的容颜,因为她对自己的长相特别自信,她清楚地知道她的自拍会被大家表扬,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她就沉迷在不断地自拍和晒图中,不可自拔。

当然,经常发自拍晒图的人肯定也有和我的朋友不一样的人,不过自然也会有和我朋友一样的人,其实,面对她们,我们不用想着她们是怎么样的人,只要在她们晒的图下面点赞或者表扬就好了,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嘛。其实,喜欢自拍晒图的人一般都是长相还不错的人,不然她们怎么可能有那个自信去自恋呢。不管她们出于何种原因,经常性得自拍并且发朋友圈,都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反而为朋友圈增添了一抹异彩,那么不妨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吧,我的朋友圈经常有人晒自拍的,不仅晒自拍还晒美食,虽然喜欢晒的永远是那么几个朋友,不过我刷到她们的时候,也是会好好看的真的,凭着她们的说说,我可以很清楚明了地知道她们此时此刻在干什么,这种感觉其实也挺好的,有时候,还可以聊聊天,聊聊她们吃的喝的玩的。

对于喜欢自拍晒图的人,我想说,有些人的内心可能啥都木有,只有单纯得发个说说,发发自己的自拍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有些人是想着让朋友圈的人看看自己在干什么,等待朋友圈的人点赞评论。还有些人是对自己的盛世容颜相当有自信,发到朋友圈里秀一下的。

为什么我自拍总是把我自己拍的很难看

如何才能拍出一张特别好看的自拍照
首先,你得拥有一颗热爱自拍的心,记录下每个不同时刻最美的自己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自拍好看与否和长相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能拍出一张很棒很美的自拍。同时男同胞得注意了,照片好看的不一定是女神,相片背后的真人也许是个大马猴。
千万不要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自拍
这样的照片通常在夜店酒吧ktv,毫无美感、噪点大、模糊,别发出来浪费别人流量好么
放弃泛滥成灾的“V”字手势
这样的照片随处可见,low逼气息扑面而来。但很多人依然戒不掉。看一次想打一次。
别露出你的手臂
这个是很多人不注意的问题,事实上一截白花花的手臂马上可以让你和完美自拍无缘。捂嘴的动作也不是个好选择,你以为能掩饰你鼻子嘴巴不好看,实则欲盖弥彰。
不要让你的脸填满整张照片
十分糟糕的构图,一张照片都是脸。这会使整张照片都显得单调空洞乏味。可很多人就是舍不得把胳膊伸长一点。
尽量丰富你的背景,自拍也要讲究构图哒
塔,蓝天,白云,公路,都丰富了整张照片。
或者试试加上些小东西?
小花花,小狗狗,一些随手可得的小物件可以让你的照片看上去更有趣。整个画面也不至于太单调。

现代人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手机上,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被手机“控制”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玩手机的人,走在大街上、坐在公交车上、等待客户的过程中,哪怕就是短短的几分钟,我们都会拿出手机发个朋友圈,再去微博吃个瓜,或者刷刷短视频再去点个赞……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路途不再漫长、等待不再煎熬。

     如果出门没带手机,就会觉得好可怕,坐车难熬、等待更煎熬、看书更磨人。可是现在的人离不开手机,真的是因为业务繁忙吗?不全是吧。或许很多人,就是因为业务不够繁忙,才会频繁地拿出手机来看。我们不能否认手机带给我们许多的便利之处,比如: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手机缴纳水电费、点外卖、网购、甚至是工作沟通。

     但是除了生活必需之外,我们拿着手机在做什么:打游戏、侃大山、刷视频……这不都是因为我们内心空虚,无所事事,所以被手机占据了很多时间。我们不再热衷于外出锻炼,我们也不喜欢面对面的坐着聊天,我们被动接受信息不再去思考,因为我们拿着手机就可以不挪窝的赖一天。

  外出带孩子时,孩子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给个手机,立马就消停了;父母不再忙于跟叔叔阿姨们打牌跳舞,而是各个都举着手机戴个花镜刷着小视频呵呵呵地笑;年轻人晚上十点了就想着说我要睡了,于是拿着手机看剧,突然一看居然到十二点了……我们就是这样被手机“控制”的。

     总之,我们之所以被手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因为我们自律能力比较差,我们控制不好我们看手机的时间,我们找不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或者是提不起兴趣去做。但是为了身心健康,我们要懂得放下手机,因为沿途的风景变得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