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第一是绝大部分Wagon都是进口车型,本身就高税。第二是受众面相对窄。其实在欧洲Wagon跟普通三厢车的价差没那么大,但是在国内一般人都喜欢三厢车,导致Wagon买的人少,所以在Wagon车型的部分研发成本上均摊的钱就相对多了。Wagon虽然贵,保有量少,但是在二手车市场里面却是保值率比较高的。以二手的马6为例,Wagon版要比普通的马6价格高得多,而且买家对车况的容忍度也比较高,基本上是没有大事故的车都能接受,毕竟Wagon太难找。

为什么有些人说喜欢旅行车而路上看到的却很少?

旅行车买的人少很大程度是国内国情决定的,总之是既有现实原因又有 历史 原因。比较乐观的现状是,虽然旅行车依然选择少、认可度低,但“贵”已经逐渐脱离首要原因了。

旅行车比三厢车多出了更大的行李箱竖向空间和更丰富的乘客/行李装载组合方式,所以大家觉得很实用也喜欢。既有强悍的后备厢空间,又有轿车的油耗、动力和操控性。

一, 为什么在路上会很少,这是一个认知问题。在国内,大家都是认为三厢轿车就是比两厢车/旅行车更高端。然后直接把旅行车放进了家庭用车的定位。

二, 再加上SUV杀出来了。在那个不懂城市SUV和硬派越野车有啥区别的年代,老观念里普遍把SUV和越野车直接画等号。而当时铺装路面的发达程度还不高,很多车主都免不了偶尔走走烂路,所以普遍认为SUV就意味着更强的通过性和烂路可靠性,让你出城玩更有安全感。再有就是SUV高达的车身显得霸气,开车时也有更远的视野。所以都买SUV了。

三, 在三厢车和SUV都受到消费者高度认同的局面下,旅行车这种两头兼顾的车型反而显得左右不逢源,市场份额被双方夹击,只能以进口方式走小众路线。就形成了“销量惨淡——只能卖进口——消费者嫌贵不买——销量惨淡”的恶性循环。后来就改卖情怀了。

这种形势就导致在购车趋于理性的今天,很多人排除旅行车并不是抵触旅行车本身,就是觉得它们选择太少、卖得太贵,用途定位仅为家用的原因。所以就买的人少了。

大家怎么选择的呢?

旅行车有比SUV更好的操控,更低的油耗,更灵活的空间,还轿车一样驾驶舒适性。如果在城市型SUV和旅行车之间选择,我会选旅行车。

因为旅行车太贵了,选择的范围就有限。所以我选择宝骏310W,喜欢它的实用空间,修长车身。

因为国内买不到,纯正点的只有明锐,国产后简配的一塌糊涂,再的都是全进口,贵,花三四十万买车的那些人大多又看不上旅行车

请告诉我为什么?我感觉我的眼光应该是“”很中国‘’,个人特别喜欢旅行车,最近有考虑买车的打算,周末约上一个朋友带着媳妇去4s店看车了,我看了轿车,但我看的最多的是大众蔚领,然后又去了其他品牌4s店,始终没有看到任何一辆旅行车,专门跑到斯柯达看明锐旅行也没有,客服说能定制,我也没多问,最后我跑到宝骏看310w,然而宝骏关门了,现在可以说被旅行车迷上了,我应该第一辆车会买旅行车吧!

旅行车很实用,但国人更多都是买SUV代替了旅行车。两类车的旅行功能差不多,SUV对路况的适应力更强些。

1,因为外形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且旅行车不适合商务场合。长途旅行和装载需求只是少部分人的需求。中国人最喜欢的还是轿车和面子。最早尝试把旅行车推向市场的是别克,在2005年前就出了赛欧SRV和凯越HRV两款小型旅行车,价格分别不到10万和15万元。但市场销量远不如同款轿车。

2,SUV外形比旅行车更好看,装载能力差不多。SUV地形通过能力比旅行车更好。当SUV车型大热后,人们发现SUV比两厢旅行车更实用,外形也更容易被接受。国内道路质量普遍不高,坑坑洼洼和修路是家常便饭,更有泥泞的乡村土路。SUV比旅行车实用。

3,少量粉丝鼓吹的奥迪allroad这种四驱旅行车,有自家Q5在,怎么可能跑得出销量。总不能吹allroad比自家suv通过性更好?除了后备箱高一点,跑短途比不上同款A4和A6日常有面子和商务需求,跑长途比不上Q5通过能力。一定是小众市场。

现在喜欢旅行车和面包车的越来越多了。我们基本上跟着外来风走,早年我们追求桥车时老外玩SUV,我们玩SUV风靡之时出外一看他们基本旅行版和面包车,如今面包车和旅行车开始热起来当然价格不菲,这跟我们拥有个性化车向实际实用型车款的目标正到来,热爱驾驶旅行的人也浅浅多起来,,,

便宜的看不上,喜欢的又太贵!同款的轿车要比旅行款便宜很多,所以还是选择轿车,归根结底,还是没钱!

我觉得是因为目前那几款旅行车价格比同级别轿车贵一些,咱们又都喜欢大车,总觉得同样的钱买个大点的SUV合适。

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买旅行车?旅行车的优缺点有什么?

旅行车优点:实用性还可以!缺点:车型少、价格高、通过性差、保值率低。

我国人不喜欢买旅行车,原因有几个:

一,早期国人对乘用车的认知大多都是三厢“轿车”,即使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汽车就应该是三厢,两厢那根本就不叫汽车的偏见行认知。在这种认知之下,国内不止旅行车不好卖,连两厢车都不好卖。

二,由于以前计划经济过来的国人不富裕,汽车最开始都是公家使用的比较多,受官僚思想的影响,国内的汽车都喜欢往大了做,往长了做。大家买车都要买加长版的中国特供车,那些不加长的原汁原味的旅行车肯定也入不了人家的法眼。

三,由于前两原因,导致旅行车在国内的认知度差,销量低的出奇。作为逐利资本的车商来说,没有销量没有利润的车型,占着生产线就是在浪费资源,因此国内车商不在生产旅行版车型(从早起的一汽马自达生产马6旅行款没几年就停产可以看到这个现象),转而采用进口的方式满足国内的一些用车需求,这就导致了旅行车的售价高、车型少、配置低,性价比更低。而这又影响了那仅有的一部分对旅行车有好感的人的购买欲望,从而造成了旅行车在国内买的人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

其实我本人是一个瓦罐车爱好者,但是当初想换车的时候看遍了仅有的那几款之后(宝马3旅行、奔驰C旅行、沃尔沃V60),无奈的选择了其他的车型。所以做为一个瓦罐爱好者来说,想要国人对旅行车买单,得让普罗大众了解旅行车的好,同时多推出一些旅行车车型,再把价格定位到与同系列三厢差不多的水平,久而久之才有可能让旅行车获得更好的待遇。

休旅车和SUV有什么区别?

不知何时,城市SUV的概念被搬到中国,这些基本不会爬山涉水的SUV整日里奔波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中,而拥有这样的一辆高大上的SUV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第二目标,根据调查,70%以上的男性车主在选择第二辆车时,会将目标锁定在SUV。选SUV没有错,但是觉得如果30万买个轿车拉长加高的SUV,倒不如买辆旅行车来的实在。

随着人们汽车消费理念的成熟,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旅行车已经被渐渐所接受。宽敞的空间带来的是不错的实用性,在配置上,旅行版车型也更容易安装全尺寸天窗,这对于那些爱好旅行,喜欢浪漫的人来说,旅行车是不错的选择。

           

在欧洲,旅行车是家庭用车的首选考虑之一,但是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未受到消费者青睐,在的印象中,旅行车就是赤裸裸的三厢车加上了后盖而已,没有两厢车看的紧凑,也相对难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眼球。从乘坐空间和高性价比的方面来说,确实也没有SUV占有优势。

         

其实,旅行车在空间上丝毫不比SUV逊色,像VOLVO V60,迈腾旅行版等车型,后备箱的常规容积均在500-600L,将座椅放倒后可达到1600-1700左右容积,放倒后很平整的座椅,更方便装载一些体积较大的物品。由于车身线条平缓,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坐空间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相对于SUV动辄3.0以上的大排量发动机而言,旅行车的动力系统基本与轿车无异,像奔驰C200的旅行款,搭载了1.8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5kW/5250rpm,最大扭矩270Nm/1800-4600rpm,与之匹配的是7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平顺性以及燃油经济性都有很大的保障。普遍采取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旅行车,在环保节能能方面完胜大排量自吸的SUV。

由于是基于轿车技术生产,旅行车的操控更加的舒适、便捷,开惯了轿车的司机对驾驶一辆旅行车来说,毫无难度。

相比于早先引进的旅行车,比如桑塔纳旅行版,现在的旅行车设计的可谓是相当漂亮,车尾整体流畅自然,过渡的相当和谐。没有了当年特别突兀的感觉。这是因为厂家对旅行车的重视。由原来的直接在三厢车后面加一个屁股,改为与三厢车同时研发。这样一来,旅行车的整体性大增,不仅整车看起来更加协调,更加优化的车身比例对行车安全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在城市中使用的话,旅行车绝对要比SUV更适合。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旅行车市场还是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有两点。

1.车型偏少。国外有非常多的旅行车版本,但是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冒险率先引进,或者大规模国产,这是车型偏少的主要原因。

       

2.缺少自主。目前市场上只有一款自主旅行车那就是中华骏捷旅行版,没有竞争对手,今后期望自主旅行车能够大规模上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