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其实与其说是一个物种”,不如说是神话里的角色。有的欧洲国家的文化把龙看作是凶狠不祥的象征,只不过是文化传统上的看法不一样而已,我觉得没什么好多纠葛的。但西方也有持不同观点的:英国四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威尔士,民族象征就是一条龙,与中国的龙还有一些相似之处。

为什么西方的“dragon”要翻译成中国的“龙”?

前一段时间有复旦大学某教授引发的中国标志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我从网络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中国人都不同意龙的地位在中国有任何的动摇。的确,龙的形象,龙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所凝炼的,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烙印,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强力纽带。在全球化的今天,古老的中华文明要融入世界,必然涉及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宣传。长久以来,中国人对外国人讲起龙的时候都会骄傲地说“we are the offspring of the dragon”,用的都是“Dragon”一词。那么把中国龙翻译为Dragon是否恰当呢?在外国人眼中,中国龙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登陆了“中国龙盟”的英文网站(http://www.loong.us/),了解到了一些相关情况。
网站上有一句话“It is a loong,not a dragon.”可见,loong 和dragon这两个单词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该网站里有中国龙的图片和介绍文字,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了”long” 和 “dragon”的区别。
“It is wrong to translate loong as dragon in English. In fact, loong is so different in nature from dragons that it may be more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em as dissimilar creatures, rather than as the same creatur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把中国龙(loong)翻译成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中国龙loong和西方龙dragon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有理由把他们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动物,而不是同一种动物的两种译名。)
可见,loong和dragon根本就是两码事。把二者混为一谈,会让西方人产生误解,达不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希望大家以后再和外国朋友谈起中国龙时,能正确使用中国龙的译名,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咱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西方龙和东方龙为何有相似之处

首先,中国的龙是代表的神圣,而在西方龙一般代表邪恶
中国龙和西方龙虽然是虚幻的,但是也有相似与不同之处。相似之处都体形巨大,会腾空飞翔。不同之处是中国龙喷水,西方龙吐火。西方龙有双翼,中国龙有四爪。西方龙则更像恐龙一些.
"中国龙"这个字翻译成英文是“the Chinese Dragon”。
"dragon"这个词也源于拉丁文,有“大蛇, 凶暴的人, 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的意思。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撒旦,魔鬼”的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dragon”原没有“龙”的意思。常用语“blind dragon”是“陪客”的意思;“The (old) dragon”是“魔鬼撒旦”的意思。
在动物学名词中“dragon”是“一种蜥蜴的名字”。
"dragoon"这个词是由“dragon”引申出的,意思为“龙骑兵”。这种士兵存在于17世纪的土耳其,他们腰间佩带的枪就叫做“龙骑枪”

西方龙和中国龙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都叫龙(dragon)呢?

西方龙和中国龙看上去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都叫龙(dragon)呢?

第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都没有准确的“龙”的形象,现在你所看到的西方龙的形象,基本都是近代之后的艺术创作,实际上,仔细观察各文化的典集中出现的古绘,你就会发现所谓西方龙其实和所谓东方龙非常相似。

第二,其实有理由怀疑西方龙和东方龙是一脉相承的存在,其源头大概来自于东方民族和南亚次大陆的民族的民间传说中出现的蛇形生物(南亚和东亚文明民间传说中中那些最为古老的蛇神,如女娲、相柳、娜迦、共工等,以及比他们更早的早在传统宗教诞生前就已经在民间口口相传同位概念神祇)。这些神祇和神兽的形象多来自于对水源的崇拜,其生物原型都是选取自蛇,因为蛇的身躯最能拟态河流。

第三,世界上所有的龙的概念大概都有着一个相同的源头,根源上或许是黄河河套地区古文明和南亚次大陆古文明在漫长但又不连贯的文化碰撞中出现的统一但多样化的概念产物。这或许也说明了各个文化中的古典“龙”的细微差异性。(注:差异性不是指现代东西方龙的差异性,而是各文化中古典龙形象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远比现代艺术加工后的西方龙和东方龙的差异性更小)

第四,这种差异性可以表象在各文化中古典龙的形象上。大致展现为:越远离大陆文明中心的边缘世界,他们文化中古典的龙形象便是越旧的版本,在古代越边缘的文明,如今所流传古典的龙的形象,会越趋近于这个概念产物的原型,即:蛇。通俗点的说法就是:远离大陆核心文明的地区,其古典的龙的形象,版本更新也就越慢,旧的版本在当地的流传度就会更广,流传时间也会更长,形象自然就固化在了老版本上。

中国的“龙”为什么被翻译成dragon?

您好,根据独立学者徐江伟的研究,英语“龙”的读音来自古藏语。以下引用他的一些文字,供大家一起学习参考:

英语的“龙”写作dragon,读作['drægən](中文谐音为“扎根”)。“扎根”来自古羌藏语,它是龙的一个最为古老的称谓,它与原始苯教的“天猪地猴”观念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史前羌藏类游牧民族的西迁传播到西方文化去的。这个龙的称谓是被古代犹太人用希伯来文记载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藏语“扎根”的本义是“眼睛猪”,确切地说,是“长有猴王眼睛的公野猪”。藏语把“眼睛”叫作“zha”。因为古代藏人有猴祖观念,这个zha特指猴王的眼睛。此zha为词根词,在藏语和阿尔泰语中,词根词是没有词性的,既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名词和形容词。

扎根之“根”,则是由藏语“野猪”的读音“该”虚化而来的。藏语“野猪”读作“gai”(对应雅言字是“该”)。由于虚化,在现代藏语中,已经变成一个表示尊称的后缀音。

英语的dragon放到藏语中,就是“眼睛猪”的意思。而这正是“龙”的起源。这有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龙”——红山文化“玉猪龙”为证。